國內光刻機有戲?成功收購日本先鋒,華為晶片或不會絕版

2021-01-11 C114通信網

自臺積電宣布9月15日後不再接受來自華為的晶片代工訂單以後,華為的明天在哪裡就變得撲朔迷離。而晶片作為終端產品的靈魂所在,沒有其做基礎,無論什麼樣的奇思妙想都會變成泡沫煙花。

失去臺積電代工後,最直觀的反應便是重要的手機業務能否繼續開展。誠然,5nm級別晶片的量產暫時只有臺積電一家可以做到,華為現在想要立刻找到一家代工廠以續接麒麟9000的生產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除了工藝要求極高的手機晶片,還有一些電子設備其實並不需要非常精細的製程,但一樣無法按照計劃出貨。而今天傳來了新的消息,中國科技企業英唐智控透露,其收購的先鋒微技術自有生產設備中包含件我國夢寐以求的設備:光刻機。

英唐智控於2001年成立,在今年的3月4日與日本先鋒集團籤訂股權收購協議,商議以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5億)收購先鋒集團所持有的先鋒微技術100%的股權。而在今日的公司回覆中,其確認了收購設備中含有日本產光刻機,且已獲得批准。

這幾臺光刻機主要用於模擬晶片的製造,其生產工藝與邏輯晶片還有較大差距。另外,曾有消息傳出先鋒微技術擁有光刻機的研發能力,但實際上,該光刻機為其採購的日本產設備,也非ASML製造。

先鋒微技術成立於2003年,致力於光碟設備及圖像處理的模擬IC和數字IC產品的研發生產。而這麼多年的積累與發展,已使其形成了一整套相關設備的製造流水線,光電集成電路、光學傳感器等,並且對晶圓代工服務有所涉足。

而英唐智控認為,先鋒微技術的多年的業務發展能夠使其對國內當前勢頭正旺的光通信市場及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有脾益。其認為此舉可以快速打開國內相關領域晶片設計開發的市場,目前吉利、比亞迪等均對此有濃厚的興趣。

而先鋒微技術的光電傳感器及CMOS傳感器均採用的是0.35微米製程,我們有理由相信先鋒微技術所使用的光刻機工藝也在這個級別附近,可能更高,但達不到邏輯電路晶片級別。

雖然如此,但大量的工業、電力、汽車、電子產品設備並不需要高級工藝的邏輯晶片,模擬晶片足以滿足其運算要求。目前,英唐智控回應在滿足自身生產研發需要的前提下,不排除向具備條件的其他客戶提供產能支持,但公司目前尚未啟動該類型的合作。

雖然這幾臺光刻機是來自日本廠家的作品,但其關鍵部件是否使用美國產品,這條流水線上是否使用了超過禁令要求的美方技術,均是未知的。所以我們不能肯定地說,這條生產線就能對華為等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帶來益處。

但是不論如何,我們能夠設法搞到光刻機這樣在當前環境下極其珍貴的東西,不可謂不是一種階段性小捷。而英唐智控在發布這條消息後,股價上漲了4.43%,報收7.07元/股,不得不說這次收購是非常積極的。

相關焦點

  • 英唐智控成功收購先鋒微技術,自有光刻機可為華為代工模擬晶片?
    8月24日消息,英唐智控今天通過互動平臺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其收購的先鋒微技術自有的生產設備中包含有日本產的光刻機設備,其收購事項已經獲得日本政府批准。而英唐智控收購先鋒微技術的交易也引發的外界的極大關注。其關鍵原因在於,先鋒微技術旗下擁有數臺日本產的光刻機設備。由此,一些網友和媒體就誤認為先鋒微技術擁有研發製造光刻機的能力。特別是在今年5月,美國對華為的第二輪制裁之後,華為的自研晶片製造就受到了限制。在此背景之下,光刻機等半導體製造所需的核心設備的自主也受到了國內的普遍關注。
  • 國芯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
    8月24日消息,英唐智控在互動平臺表示,先鋒微技術自有的生產設備中包含有日本產的光刻機設備,其收購事項已經獲得日本政府批准。先鋒微技術光刻機主要用於模擬晶片的製造,在滿足其自身生產研發需要的前提下,不排除向具備條件的其他客戶提供產能支持,但公司目前尚未啟動該類型的合作。這對推動國產晶片的發展來說無疑也是好消息。
  • 中企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
    中企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美國對於華為的打壓一直都沒有停止,自從18年聯合加拿大逮捕孟晚舟開始,美國跟華為的關係就越演越烈,而且美國對於華為的打壓手段也在不斷的升級。尤其是這半年以來,美國更是從不同角度對華為進行制裁,想要用這樣的方式抑制華為的發展。
  • 中國科技迎來利好消息,晶片和光刻機同時發力,意外補齊華為短板
    7納米,這還是在光刻機啥都不缺的前提下,所以,晶片領域,不要輕言容易二字!>英唐智控則宣布自己收購日本先鋒微技術的方案已經獲得日本政府的批准,一同收購的還有先鋒微技術的光刻機設備一個是自研指令集LoongArch,一個是獲得日本的光刻機技術,都將對中國實現晶片的國產替代產生積極影響如果說晶片是一個人的話,指令集的重要性就相當於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說到光刻機,這個一直低調隱匿在晶片產業幕後的人類偉大發明,仿佛一夜之間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今天,IT之家小編汐元就和大家聊聊光刻機的那些事。二、貿易風雲裹挾下的半導體行業中美貿易摩擦從2018年開始不斷升級,影響全球,其中技術封鎖和非法斷供是美國一系列施壓措施的武器之一,以打擊國內一批高科技企業。首當其衝就是晶片半導體產業。
  • 中科院成功研發2nm晶片!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2nm的光刻機!
    這個「軟肋」並不是說我國現在不具備晶片技術或是正產製造晶片的能力,只是相比西方國家先進的技術,我國的半導體行業相對落後。曾經在半導體領域,日本掌握著最先進的技術,如果美國不對日本的半導體行業出手的話,現在美國矽谷的地位根本就排不上。美國對日本打壓成功之後,現在的美國的晶片比較先進,已經實現了5nm技術,但是我國的晶片製造相對落後,目前還停留在14nm的工藝上,中間相差了幾個技術段位。
  • 一個好消息,國內企業入手多臺光刻機,這次直接繞過ASML!
    說起光刻機,就很容易聯想到華為這家企業,從今年5月份開始,華為的命運就和光刻機捆綁在一起,由於美方禁令的限制,臺積電將不能使用「光刻機」替華為代工晶片,華為陷入了斷供危機,那麼光刻機究竟為何物?
  • 難倒華為的「EUV光刻機」 究竟有多難製造?
    眾所周知,華為Mate40系列或許是麒麟晶片的「絕唱」之作,原因不是麒麟晶片不行,而是無法繼續生產,敗給了「EUV光刻機」。究竟可以製造5nm,甚至是7nm、10nm晶片的光刻機,生產難度有多高?如今,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汽車等智能設備都需要CPU晶片,才能確保正常運行。而猶如指甲蓋小的晶片商別有洞天,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微觀世界」。諸如,麒麟9000上有153億根電晶體,而蘋果A14處理器有118億根電晶體。這些電晶體在晶片之上,各自擔負起自己的任務,如果有一根電晶體出現問題,整個晶片便會不起作用。保證這些電晶體同時工作,便需要極為精細的光刻機。
  • 華為的第四場戰役:光刻機!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華為要上馬做光刻機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第一個消息,華為在網上公開發布了光刻工藝工程師的職位,很多國內廠家也接到大量配套產品的詢價。第二個消息,華為全國瘋狂挖人,此前國內唯一有能力造光刻機的上海微電子甚至打電話到高層投訴。
  • 就算買到了光刻機也不夠,還缺光刻膠、掩膜版等各種晶片生產材料
    #都說中國晶片業最缺的是光刻機,鬧了半天才發現,就算中國買到了光刻機也不夠,中國還缺光刻膠、掩膜版等各種晶片生產材料。1、近年來,因為華為被M國卡脖子,既買不到晶片,自己研發的晶片又沒人敢代工,後來,大家就開始對光刻機感興趣了,因為大家發現,光刻機是中國最缺的晶片核心設備之一,導致中芯國際無法更早上馬7納米晶片工藝,也無法給華為代工。
  • ASML明年推2nm光刻機,國內光刻機停留在90nm,差距真大
    隨著智慧型手機全面普及,讓很多消費者開始了解到手機晶片的重要性,現在具有高端手機晶片研發能力的企業很多,比如三星,蘋果,高通,聯發科,華為這五個巨頭,然而在全球數十家手機廠商中,只有那麼三家能研發自己的晶片,國內只有華為做到。
  • 生產晶片的兩個機器,光刻機和蝕刻機有哪些區別呢?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生產晶片的時候,有兩個大型設備,一個是光刻機,另外一個就是蝕刻機,那麼有的朋友就會問,學姐呀,什麼是光刻機,什麼是蝕刻機,它倆到底有哪些區別呢?今天學姐就跟大家好好說說哈,本期知識點很密集,大家都聽好了哈。什麼是蝕刻機呢?
  • 自造晶片,華為招聘光刻工程師,走一條艱難崎嶇通向勝利的路
    自造晶片,華為招聘光刻工程師,走一條艱難崎嶇通向勝利的路大家都知道近兩年來,美國不斷加碼打壓華為。上周,臺積電宣布9月14日以後,不再供貨華為。傳說中的三星代工可能性也不大,甚至國內的晶片龍頭中芯國際,也否認為華為代工的消息。一時間華為將何去何從,成為國人擔憂。
  • 中企獲批收購日本光刻機先鋒微技術,這會不會成為中國的晶片跳板
    現在我國的發展已經十分的先進了,綜合國力也是世界前幾了,但是在晶片技術還是十分的落後,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依然掌握在西方國家手裡,最新消息顯示中企已經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先進技術,這個可以說是中國晶片的跳板,這會不會是中國手裡的「王牌」。
  • 華為有能力造出自己的光刻機嗎?
    憑華為的技術和資金實力,當然有,但是:光刻機比研發晶片在技術要複雜許多,資金更大,光刻機生產技術可以說是目前光學科技領域最尖端技術;    可能有人要說了,我們中國不是有企業研發並製造出光刻機了嗎簡單說,我們的光刻機還處在小學文化水平,別人已是高中甚至大學文化水平了。因此,即便華為有能力、有資金研究光刻機,但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也無法生產、製造出當前最尖端的光刻機。----這就是現實!
  • 華為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真的要自研光刻機?
    近日,有媒體爆料,華為方面已經開始自建晶片晶圓廠,華為方面已經正式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要求全職、不限經驗,工作地點在東莞松山湖IKKednc有微博網友截圖表示:「華為太難了,擁有最強的國產晶片設計團隊海思還不行,還要琢磨研究光刻相關技術...國內產業鏈在這些方面幫不上華為,華為只能自己來了
  • 華為能不能獨立造出光刻機?
    給足資源,給足時間,華為能造出光刻機,但短時間獨立造出光刻機就基本不可能了。畢竟光刻機是工業製造的皇冠。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造光刻機到底有多難。1、光刻機的組成及要求這是一張ASML光刻機的簡易工作原理圖。整個光刻機是在控制雷射將掩膜版上的電路圖微縮顯影到矽片上。
  • 中科院正式確認,晶片設計突破2nm,但光刻機才是關鍵
    ,就在這時我們中國自己研發晶片的聲音就漸漸多了起來,從事生產晶片製造的我們國內有臺積電、聯發科、中芯國際,後面oppo公司也開始走向了自研晶片品牌。光刻機目前能夠生產高端光刻機的也只有荷蘭和日本了,全球有頂尖的光刻機技術被荷蘭ASML壟斷,早在之前我國就有向國外購買光刻機
  • 晶片之困,看看1.2億美元的荷蘭光刻機就知道了!
    晶片之難,實則難於晶片製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造不出高級晶片,再頂尖的設計技術也無處施展。也正是此,讓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晶片或成絕版,讓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連呼遺憾。 而晶片製造,「光刻機」是繞不開的終極神器。可以說,沒有光刻機就沒有晶片,所謂的晶片之痛,真正的痛點就是光刻機。
  • 不等光刻機了!華為海思轉變「方向」,直接撲進屏幕晶片打破困境
    雖然華為有著優秀的晶片設計能力,但卻因為技術設備問題無法完全由自己製造,因此過去華為的麒麟晶片都是由臺積電方面代工製造。目前由於離美國發布的9月15日限制令越來越近,華為CEO餘承東表示目前華為自主研發領先全球的麒麟9000晶片可能會成為絕版,一時間讓不少人陷入憂慮。有人提問說華為旗下的海思公司不是世界知名半導體公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