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消息,英唐智控在互動平臺表示,先鋒微技術自有的生產設備中包含有日本產的光刻機設備,其收購事項已經獲得日本政府批准。先鋒微技術光刻機主要用於模擬晶片的製造,在滿足其自身生產研發需要的前提下,不排除向具備條件的其他客戶提供產能支持,但公司目前尚未啟動該類型的合作。這對推動國產晶片的發展來說無疑也是好消息。
英唐智控官網顯示,英唐智控成立於2001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多種研發平臺以及資深研發團隊。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智能控制器、智能家居、市場分銷、電子商城、供應鏈金融、健康節能光源產品等六大業務。
英唐智控於今年3月開始向上遊半導體領域布局,今年3月4日與日本企業先鋒集團籤署《股權收購協議》,雙方同意以基準價格30億日元(約19.5億人民幣)收購先鋒集團所持有的先鋒為基數100%的股權。
先鋒微技術成立於2003年,前身可追溯至其母公司日本先鋒集團1977年成年的半導體實驗室。先鋒微技術專注於光碟設備和圖像處理的模擬IC和數字IC產品的研發生產,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包括光電集成電路、光學傳感器、顯示屏驅動IC、車載IC、MEMS在內的主要產品,並提供MBE以及晶圓代工服務。
投資者問詢是否會與華為有合作時,英唐智控表示,先鋒微技術光刻機主要用於模擬晶片的製造,在滿足其自身生產研發需要的前提下,不排除向具備條件的其他客戶提供產能支持,但公司目前尚未啟動該類型的合作。
儘管英唐智控表示不排除為其他客戶提供產能支持,但是目前華為設計和所需要的手機晶片屬於高端的數字晶片,先鋒微技術所提供的用於模擬晶片的光刻機,主要應用於汽車、電力、工業等領域 。
那麼,目前日本晶片發展的實力如何?SEMI數據顯示,日本是推動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國家。2019年,日本企業在全球半導體的材料市場的份額約在66%左右;此外,生產半導體所需的19種材料中,日本佔據了其中14種材料50%的份額。
因此,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相關人士也稱,在半導體生產的三張王牌中,美國掌握著設計工具,製造設備;而日本則掌握著半導體材料。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領先的晶片製造水平,也與我國對晶片的旺盛需求形成了良好的互補。
Bernstein估計,今年全球晶圓製造設備市場將增長10%,其中70%的增長將來自中國。高盛也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半導體設備支出將平均每年增長31%。我國相關部門日前印發的相關政策也指出,2019 年我國晶片的進口金額為3040億美元;到2025年,中國晶片自給率要達到70%。
實際上,近年來中企與日本晶片廠商的合作已有所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華為從日企手上購買了超過1萬億日元的電子零部件。同時,據外媒報導,在截至6月底的12個月中,中國市場約佔東京電子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的20%。這也可能意味著,得益於中國對晶片的需求,日本半導體行業有望成為最大的贏家。
來源:網絡內容綜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