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製造行業,別只知道光刻機了,這些東西同樣能卡脖子!

2021-01-08 騰訊網

半導體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能力的標誌,而整個半導體行業,晶片製造又屬於重中之重,相對於傳統製造業屬於上遊,所以也就是典型躺著賺錢,比如大家所熟知的ARM,ARM只提供設計圖紙,但每年也可以因此獲得非常高的利潤。

其次就是高通,大部分國產手機都嚴重依賴於高通,可以說國內手機的淨利潤還沒有給高通交的錢多,可見晶片的重要程度,而晶片的製造則離不開一個最為關鍵的設備,那就是光刻機,但光刻機雖然是晶片製造中最重要的但並不是唯一重要的,還有其他一些製造設備同樣重要,那麼除了光刻機還有哪些設備?

刻蝕設備

光刻機關鍵步驟就是曝光,也就是和照相機在底片上投影一樣,光刻機實際上只是畫出圖形,真正的微電路實現,還需要刻蝕機去腐蝕出電路,刻蝕機的種類很多,在晶片製造的過程中就需要等離子刻蝕機,等離子刻蝕機配合光刻機最終才能完成晶片的生產。

目前等離子刻蝕機的市場份額基本上被美國的泛林半導體還有應用材料所壟斷,不過好消息是國內的中微半導體等離子刻蝕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用來生產5nm工藝,據說已經和臺積電合作用來製造5nm晶片了,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的科技公司也在生產其他種類的刻蝕機。

離子注入設備

離子注入機也是集成電路製造工序中最關鍵的設備,主要是用於摻雜工藝,用來改變固體表面層物理和化學性質,達到對於半導體電學特性的控制還有金屬的改性,相對於傳統的摻雜工藝,精度更高,溫度要求更低,更加均勻,目前市場份額還是主要被美國的應用材料和Axcelis所掌控。

國內比較厲害的是萬業企業,在2018年成功收購了上海凱世通半導體(一家專業從事離子注入及研發的企業,在全球光伏離子注入領域佔比第一)目前萬業企業也開始轉型積極開始研發離子注入機,除此之外還有中電科電子,28nm工藝已經得到中芯國際的驗證,未來還是非常可期的。

沉積設備

沉積設備有很多種,比如原子層沉積設備、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物理氣相沉積設備等等,也就是使材料氣化之後再沉積在被鍍工件上的一種薄膜製備技術,我們所知道OLED屏幕的工藝實際上就是用到了沉積工藝,沉積工藝的設備非常多樣,用途廣泛,主要也是美國和日本的科技公司所掌控。

當然國內也有,比較知名的就是北方華創,其產品包括刻蝕設備、PVD設備、CVD設備、氧化/擴散設備、清洗設備、新型顯示設備、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等,可以覆蓋方面還算是非常全面的,不過仍舊需要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在高端半導體設備行業,只有第一和其他。

檢測設備

晶片生產的過程中都有一定的良品率,到最後成品一步,還需要專門的設備來檢測這些產品性能是否達到要求,檢測設備包含很多,比如工藝檢測,晶圓檢測設備,驗證測試設備等等,目前全球市場還是基本被美國和日本的科技公司所壟斷。

目前國內也在相關行業進行布局,有杭州長川科技、北京華峰、精測電子等,都有相關測試樣機研發,但都還屬於低端行業,用於高端晶片製造的幾乎是空白,所以這方面也需要加緊,畢竟檢測設備也佔了整個半導體設備支出9%左右,市場規模也不小。

半導體原材料

相對於設備而言,半導體所需要的原材料同樣非常重要,雖說晶片都是沙子做的,但是沙子變成晶片的過程卻是很曲折和艱難的,半導體原材料包含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單晶矽,光刻膠、電子氣體、靶材、細分類別很多,當然還有有機光電和無機光電材料,去年三星就因為日本斷供幾個關鍵的半導體原材料差點業務沒有辦法開展。

可見半導體原材料的重要性,關於半導體原材料因為細分種類太多了,國內大大小小的公司也很多,在原材料方面也算是布局比較全面,但是這些材料相對低端,特別是高端市場對於純度要求較高,國內目前距離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需要奮力追趕。

當然半導體製造行業所需要的遠不止這些,比如還有像氧化設備,清洗設備、拋光設備,晶圓切割設備等等,可以說在整個半導體行業牽扯的供應鏈非常繁多,但像很多的核心關鍵設備,可以說基本上都是被美國和日本公司所壟斷,特別是高端行業,我們因為處在下遊所以才會面臨被卡脖子的風險。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EUV光刻機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唯一癥結嗎?
    在第四屆國際光刻技術研討會會議上,來自Gigaphoton的Toshihiro Oga在同媒體交流時表示:「光源製造面臨的挑戰眾多,光刻機要求光源有很高的性能,例如高對比度和純淨無缺陷的成像質量,同時也要控制成本和可靠性,這些東西往往很難互相匹配。另外從客戶的角度而言,通常光源系統不具有通用性,專業性強。」
  • 中國晶片行業到底哪一個具體環節被卡脖子了?真的是光刻機嗎?
    最近看到很多的媒體報導關於我們國內的晶片被卡脖子的問題,無非總結下來就是我們缺少光刻機,似乎只要有了光刻機那麼就可以完全實現自足自己了,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芯觀點】懸在中國半導體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卡脖子光刻機能解決...
    在目前人類製造產業的頂級水平,光刻機屬於代表,而ASML佔據了全球接近80%的光刻機市場份額,它更是世界上唯一能提供7nm工藝以下水平光刻機的公司。有人開玩笑地說,即使ASML公開了圖紙,你們也不可能製造出來,可見光刻機的製造難度之大。目前華為被斷了製造和外購晶片之路,其也表示將會全面紮根半導體產業,這時候便有人期盼華為能夠自力更生造出一架光刻機,可是業內的人士都知道,只靠華為是遠遠不夠的,即使舉國之力來研究,這仍然不是幾年時間便能解決的事情。
  • 深度思考:晶片製造到底哪裡卡了脖子?
    接著,經過離子注入等數百道複雜的工藝,這些複雜的結構便擁有了特定的半導體特性,並能在幾平方釐米的範圍內製造出數億個有特定功能的電晶體。再覆蓋上銅作為導線,就能將數以億計的電晶體連接起來。  01  光刻機精度,晶片製造的卡脖子環節  在制約集成電路技術發展的有四大要素:功耗、工藝、成本和設計複雜度,其中光刻機就是一個重中之重,核心技術中的核心。這也是另一大卡脖子的關鍵!
  • 中國這些尖端高科技領先於全世界,中科院又宣布研發光刻機
    而前幾天中科院前腳剛宣布全力以赴攻克「卡脖子」技術,尤其是攻克光刻機技術,全球高端光刻機廠商荷蘭阿斯麥後腳立馬向中國市場示好。前段時間,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將美國「卡脖子」的設備清單,轉變成科研任務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光刻機,軸承鋼,深空,深海技術,高端材料風領域。
  • 為什麼製造光刻機這麼難
    晶片製造商要想成功地製造出晶片來,必須用到光刻機。最近晶片行業備受關注,為什麼光刻機這麼難搞?光刻機是生產晶片最核心的設備技術,難度非常高,日本荷蘭佔據目前百分90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而最先進的技術只有荷蘭公司ASML一家能做。
  • 半導體光刻機行業深度報告:復盤ASML,探尋本土光刻產業投資機會
    半導體產業鏈分為設計、製造、封測三大環節,設備成為半導體產業支柱。晶片設計主 要根據晶片的設計目的進行邏輯設計和規則制定,並根據設計圖製作掩模以供後續光刻步驟 使用。晶片製造實現晶片電路圖從掩模上轉移至矽片上,並實現預定的晶片功能,包括光刻、 刻蝕、離子注入、薄膜沉積、化學機械研磨等步驟。晶片封測完成對晶片的封裝和性能、功 能測試,是產品交付前的最後工序。
  • 晶片之困,看看1.2億美元的荷蘭光刻機就知道了!
    有人形容光刻機「是集合了數學、光學、流體力學、高分子物理與化學、表面物理與化學、精密儀器、機械、自動化、軟體、圖像識別領域頂尖技術的產物」。還有人賦予其一個極美的稱呼,「半導體行業皇冠上的明珠」。皇冠上最大最中心的明珠,僅此一顆,也說明了光刻機在晶片製造中無可爭議的地位。
  • 中國奮力攻克,號稱晶片技術核心要點,高精度光刻機到底有多難?
    光刻機出口今年價格高漲晶片製造是個很有意思的過程,光刻機只需要通過紫外光將預設的電路圖印刷在覆蓋光敏塗層的基片上荷蘭本身是環境質量非常高的國家,適合發展半導體這種要求環境高度清潔的產業。該國很早就開始發展半導體產業,並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完整半導體產業鏈的國家。半導體元器件這東西非常吃環境,荷蘭這種環境優良又有完整產業鏈的國家能夠一條龍解決半導體行業那自然是極好的。於是荷蘭的先天優勢吸引了大量資本的青睞,來自全世界的資本與技術開始匯聚在荷蘭。
  • 全球最大光刻機廠CEO:拜登恐難緩解中美半導體緊張局勢
    近期,全球最大光刻機製造商ASML的CEO表示,即使總統換屆,兩國在包括光刻機在內的半導體領域,仍將出現進一步的對抗。也有人發表看法,發展晶片,開源指令集架構RISC-V可能會讓中國晶片自主「彎道超車」?在過去川普任職期內,中美之間的貿易戰讓不少科技公司都捲入其中,總部位於荷蘭的光刻機製造商ASML也是其中之一。由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其最新價值約2億美元的光刻機已停止向中國銷售。
  • 了解光刻機的發展歷程,就會明白中國光刻機發展為什麼這麼難
    光刻機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裡我們先回到光刻機發展的初期來看一下光刻機發展的完整歷程,你就會明白中國光刻機如果只是單純地靠市場甚至行業本身推動,是根本無法追上國際光刻機的腳步的!60-70年代是光刻機的早期發展階段,那個時候光刻機還是一個很簡單的一個工業身邊,原理其實就像幻燈片類似,就是把光通過帶電路圖的光罩投影到有光敏膠的晶圓上,那時光刻機並不算是什麼高科技產品,半導體公司如英特爾剛開始也是自己設計自己使用,後來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進入了這個領域!
  • 不只光刻機,我國在這個半導體核心領域也摸到了西方「腳後跟」
    28nm的沉浸式光刻機。在此之前,我國最頂尖的光刻機製程工藝還僅僅停留在90nm,和28nm之間差了65nm、40nm2個關鍵工藝節點。可以說,這次的成就是國內晶圓製造領域一次實實在在的大跨越,極大緩解了因為美國封殺中國科技企業帶來的沉重氣氛和悲觀情緒。事實上,近期我國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好消息不只這一個。
  • 一臺售價7億的光刻機,製造的晶片才值幾千塊錢,我們真的需要嗎
    圖片來自網絡我國是世界上的晶片進口大國,每年都要花費數千億美元在晶片的進口上,因為我們無法製造出高端晶片,而製造不出高端晶片的關鍵原因,就是用於生產高端晶片的設備——光刻機,一直以來,最先進的光刻機都是由荷蘭ASML公司研發的,由美國、德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掌控,形成龐大的利益共同體,而其生產的EUV高端光刻機內部達8萬多個零部件,其中關鍵零部件多產自美國,而這些對技術工藝要求極高的零部件
  • 光刻機是誰發明的_中國光刻機與荷蘭差距
    那光刻機是誰發明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呢?   1959年,世界上第一架電晶體計算機誕生,提出光刻工藝,仙童半導體研製世界第一個適用單結構矽晶片,1960年代,仙童提出CMOSIC製造工藝,第一臺IC計算機IBM360,並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臺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美國GCA公司開發出光學圖形發生器和分布重複精縮機。
  • ASML光刻機的工作原理,光刻機製造難度有多大?
    光刻機,被稱為現代光學工業之花,製造難度非常大,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製造。其售價高達7000萬美金。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是中國在半導體設備製造上最大的短板,國內晶圓廠所需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 在能夠製造機器的這幾家公司中,尤其以荷蘭(ASML)技術最為先進。價格也最為高昂。光刻機的技術門檻極高,堪稱人類智慧集大成的產物。
  • 光刻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
    來源:芯論語 摘要:晶片製造用到的技術很多,光刻是晶片製造的靈魂技術,但是開始的時候,光刻並不是所有技術中最厲害的。現在大眾認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討論晶片產業的卡脖子問題時,提到最多的是光刻和光刻機。那麼,光刻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
  • 繼蝕刻機全球領先後,晶片製造關鍵設備再突破!光刻機也開始合圍
    而晶片製造中設備是關鍵,其中包括光刻機、蝕刻機、離子注入機等等,這些設備我們都在研發突破,下面帶大家了解下這些設備國產化進展。蝕刻機已達到全球領先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魂,蝕刻機是晶片製造的魄,要想製造高端晶片,這兩個設備都必須頂尖。
  • 碳基晶片不用光刻機?知道晶片製造原理,才不會被美國當笑話
    譬如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中國「芯」要彎道超車。 據了解,該團隊實現了,能在1微米空間裡放下100至200根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為1.45±0.23nm 。 直徑為1.45納米的電晶體,不用光刻機,難道是用關公大刀雕刻出來嗎。
  • ASML光刻機遭禁運?我國光刻機和極紫外光刻技術發展狀況如何?
    眾所周知,光刻機被譽為半導體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現代光學工業之花。光刻是半導體晶片生產流程中最複雜、最關鍵的工藝步驟,而光刻機也因製造過程複雜、生產難度極大而僅為少數企業所掌握。我國雖然也能生產光刻機,但目前只能生產90nm製程工藝的光刻機,其中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佔據國內80%的市場。據悉,上海微電子已經開始了65nm製程光刻機的研製。目前最先進的第五代光刻機採用EUV光刻技術,以波長為13.5nm的極紫外光作為光源。
  • 國產晶片為何卡在光刻機上!日本尼康社長:高級的你們做不了
    特別是最近某科技媒體稱,「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 這些「細節」讓中國難望頂級光刻機項背」,筆者根據公開資料解析我國光刻機最新進展。所謂光刻機,原理實際上跟照相機差不多,不過它的底片是塗滿光敏膠(也叫光刻膠)的矽片。各種電路圖案經雷射縮微投影曝光到光刻膠上,光刻膠的曝光部分與矽片進行反應,將其永久的刻在矽片上,這是晶片生產的最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