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為何卡在光刻機上!日本尼康社長:高級的你們做不了

2020-12-05 鷹眼圖說觀察

荷蘭ASML是世界頂尖光刻機的全球唯一生產商。

眾所周知,航空發動機和光刻機分別代表了人類科技發展的頂級水平,都可以算得上是工業皇冠上的奪目的明珠。目前,我國航空發動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那麼,我國的光刻機發展現狀如何?這種譽為新時代「兩彈一星」級別的「神器」我國能趕超歐美嗎?特別是最近某科技媒體稱,「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 這些「細節」讓中國難望頂級光刻機項背」,筆者根據公開資料解析我國光刻機最新進展。所謂光刻機,原理實際上跟照相機差不多,不過它的底片是塗滿光敏膠(也叫光刻膠)的矽片。各種電路圖案經雷射縮微投影曝光到光刻膠上,光刻膠的曝光部分與矽片進行反應,將其永久的刻在矽片上,這是晶片生產的最關鍵步驟。 由於光刻機在晶片最後的封裝,以及平板顯示器件生產都可以用到,所以這裡的光刻機一般特指晶片生產的前道光刻機。

由於前道光刻機技術極端複雜,經過多年競爭,目前由原荷蘭飛利浦公司發展而來的ASML(阿斯麥)公司一家獨大,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日本的兩家光刻機公司(尼康和佳能)苟延殘喘,基本上已退出光刻機市場 ,就連科技最發達的美國目前也不能獨自完整生產出前道光刻機 ,只要求掌握最關鍵技術,和擁有ASML(阿斯麥)公司關鍵控股權。一些言論認為:「作為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最核心的設備,光刻機至關重要,晶片廠商想要提升工藝製程,沒有它萬萬不行,我國半導體工藝為啥提升不上去,光刻機被禁售是一個主要因素」。實際上,早在1971年,我國清華大學精儀系就成功研製出了「雷射幹涉定位自動分步重複照相機」,也就是前道步進光刻機原型。那時,現在的光刻機巨頭ASML還未創立,可以說跟歐美光刻技術處於同一水平,進入80年代後,隨著國家放慢了對半導體工業支持的腳步,面對飛速發展的國際半導體行業,我國卻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進入21世紀後,我國重新開展了前道光刻機的研發工作,並成立了專門的研發公司——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SMEE)。當時國外公司傲慢的說,「即使把圖紙和元器件全部給你們,你們也裝配不出來」。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進行集成式創新,終于于2007年研製出了我國首臺90納米高端投影光刻機,成為世界上第四家掌握高端光刻機技術的公司。據公開資料披露,由於該樣機大量採用外國關鍵元器件進行集成,在得知我國研製出光刻機後,外國公司默契的進行了關鍵元器件禁運,樣機成了擺設,無法投入商業化生產。公司不得不將產品開發投入到技術含量較低的後道封裝光刻機和平板顯示光刻機上來,並成功的佔領了國內封裝光刻機80%的市場,解決了公司生存危機,但我國晶片生產的關鍵難題並沒有解決。

面對如此困難的局面,我國並沒有洩氣,認真梳理了前道光刻機的關鍵核心技術,決定開展全國科技大協作,投巨資和精兵強將攻下這一科研難關。第一道難關是光刻機的曝光光學系統,由數十塊鍋底大的鏡片串聯組成,其光學零件精度控制在幾個納米以內,ASML公司的鏡頭組由老牌光學儀器公司德國蔡司獨家生產。該項技術由生產遙感衛星鏡頭的長春光機所和國防科技大學光學精密工程創新團隊等聯合攻關,已獲得多項突破性成果。成功研製了含有非球面光學元件的投影光刻曝光光學系統,並在上海微電子90nm光刻機整機上獲得了滿足光刻工藝要求的85nm極限曝光解析度的成果,並全面掌握了浸沒式28nm光刻機以及更高水平的光刻機曝光光學系統,已批量生產110nm節點KrF曝光光學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更短波長的極紫外EUV投影光刻機曝光光學系統也成功突破,獲得EUV 投影光刻32 nm 線寬的光刻膠曝光圖形。

第二道難關是光刻機的雷射光源,據非官方消息稱,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光源就因為沒有國產化,被西方公司卡脖子導致無法商用。光刻用準分子雷射器光源需要窄線寬、大能量和高脈衝頻率,這些參數互相矛盾,研製難度極大,目前經兼併組合後,全世界只有一家日本公司獨立生產光源,其餘皆被ASML公司收購。我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等承擔光刻機中的ArF準分子雷射光源研發任務後,經9年努力,已完成國內首臺 「65納米 ArF 步進掃描雙工件臺光刻機曝光光源」製造任務和 「45納米以下浸沒式曝光光源研製與小批量產品生產能力建設」任務。以及20-40瓦 90納米光刻機 ArF曝光光源批量化生產任務。第三道難關是光刻機工件臺,為將設計圖形製作到矽片上,並能在2~3平方釐米的方寸之地集成數十億隻電晶體, 光刻機工件臺在高速運動下需達到2nm(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三萬分之一)的運動精度。

日本尼康株式會社的社長來我國訪問時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光刻機光學系統雖然很難,我相信你們能夠研製出來,但(雙)工件臺恐怕就拿不下來了,因為這個系統太複雜了。」我國的清華大學等單位經努力攻關,不僅做出了滿足90納米光刻需要的工件臺,針對28至65納米光刻配套的雙工件臺也已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研製出光刻機雙工件臺的國家。第四道難關是光刻機浸液系統,進入65納米以下製程後,曝光光學系統已不能滿足需要,急需新的技術。臺積電技術人員經研究,提出採用以水為透鏡,雷射光束透過「水」為中介,縮短成更短波長,並與ASML公司合作,研製出45納米浸沒式光刻機。就是這項發明使原有193納米波長光刻機不斷延續,晶片製程最低可達7到14納米,臺積電和ASML公司分別成為各自領域龍頭企業。

請注意黃色的光柱是光刻機折射鏡系統。有多複雜一目了然。

我國浙江大學經多年研究,研製出浸液控制系統樣機,為我國浸沒光刻機的研製提供技術支撐。該項目研發成功後將推動國產光刻機一舉超越Nikon和Canon的光刻機,成為全球光刻機生產企業第二名。隨著上述四大關鍵技術的研發成功,ASML公司不得不與上海微電子重新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聲稱,從來沒有對中國出售最先進光刻機進行所謂的「禁運」,願意隨時給我國出口最高級的光刻機,筆者認為,再給我國5至8年時間,我國光科技技術將站上世界領先地位,那時,我國晶片產業將迎來一片曙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光刻機?一臺上億的ASML光刻機工作原理分享
    在高端光刻機上,除了龍頭老大ASML,尼康和佳能也曾做過光刻機,而且尼康還曾經得到過Intel的訂單。但是近些年,尼康在ASML面前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高端光刻機市場基本被ASML佔據——即便是尼康最新的Ar-F immersion 630賣價還不到ASML Ar-F immersion 1980D平均售價的一半,也無法挽回敗局。 原因何在?
  • 日本光學技術世界第一,為何偏偏是荷蘭,造出全球頂尖的光刻機?
    ,誕生了索尼、尼康、佳能等光學巨頭,至今日本光學技術仍然領先世界。在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光刻機對美國競爭對手呈現出碾壓的態勢。日本尼康更是佔據全球光刻機領域50%以上的市場。 然而,如今為何偏偏是荷蘭造出了全球頂尖的光刻機?尼康呢?
  • 光刻膠的局
    以上種種跡象或許能表明,國產光刻膠要雄起了。但是,別急。一、光刻膠的兩大壁壘光刻膠產業,尤其是高端光刻膠一直是日本企業所把持,這已不是什麼鮮為人知的信息了,那麼日本能把持光刻膠這麼多年背後的深層次邏輯是什麼?究其原因,主要是技術和市場兩大壁壘過高導致的。
  • 反超日本尼康,ASML光刻機「壟斷」全球的背後,中國專家功不可沒
    這容易給人們一種錯覺,就認為在光刻機領域ASML具有壟斷性的地位,實則不然,日本在這個領域也是具有領先的地位。日本的半導體領域一直也是非常的出色,日企尼康、佳能這兩家企業也能夠生產光刻機,並且在90年代的時候,這兩家的光刻機直接佔據了半壁江山。
  • 晶片之困,看看1.2億美元的荷蘭光刻機就知道了!
    01 晶片之難,難於光刻機 不過處在「晶片之困」的陰霾下,就意味著和晶片相關的事,我們都幹不了嗎?非也。 若干年來,依賴無數人才的奮力追趕,中國的晶片設計和製作工藝,發展得並不慢。
  • 大族雷射誤入光刻機概念
    奧秘在於,很多投資者並不了解,此光刻機非彼光刻機。光刻機由於光源波長不同其解析度也不同,用於集成電路製造的最先進光刻機已經到5納米,國產集成電路光刻機可做到28納米,正在向14納米進發。分立器件、LED等需要的光刻機線寬不需要納米級,可能只需要微米級。半導體行業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所以大族雷射的光刻機不可能用在集成電路製造中,精度不高,難度也並不大。
  • 臺積電將用上國產5nm等離子蝕刻機,國產晶片裝備有望替代進口
    發展國產晶片是14億中國人的夢想,要實現這個夢想就必須要付出很多代價,要承受來自很多方面的壓力。歷經多年,本土晶片企業已經在很多領域實現了突破,一些國際晶片製造巨頭都有計劃用上國產半導體裝備。臺積電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晶片企業,國產5nm等離子蝕刻機已經通過認證,未來國產晶片有望實現「裝備替代」。眾所周知,發展國產晶片的關鍵在於「核心裝備國產化」,只有掌握了裝備製造核心技術,我們才能進而做大做強,才能掌握全球市場話語權。我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卻不是汽車強國,因為國內車企很少能夠全面掌握汽車核心技術。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IDM意思是晶片的設計、製造、封測都能做,有完整能力,像三星;Foundry的意思是只做代工,例如臺積電;Fabless就是專注於晶片設計與銷售,例如華為海思。是的,華為海思只負責做晶片的產品設計和銷售,不具備製造、封測的能力,所以要依賴代工廠。而縱觀國際市場,能滿足華為代工要求的,只有三星和臺積電兩家。
  • 晶片的雕刻刀!投入佔比超光刻機,揭秘走在國產替代前列的刻蝕設備...
    80 年代,尼康在光刻領域佔有壟斷地位,此時光刻領域以幹法光刻為主。2000 年,更高解析度的浸潤式光刻取代了幹法光刻,因此阿斯麥也取代了尼康佳能在光刻領域的霸主地位。荷蘭的阿斯麥是光刻機市場上的霸主,市佔率超過 70%。雖然尼康和佳能還擁有一定市場份額,但在主流的邏輯晶片加工領域,尼康和佳能完全無力和阿斯麥競爭。在 2000 年之前,光刻機市場還不是這樣的局面。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可高端光刻機為何只有荷蘭能造?
    在科技領域,光刻機從來都是最頂尖的神話,很多科學家,工程師能夠參與高端光刻機的設計和製造,就已經代表其在業內的頂尖水準了。一臺光刻機能夠被製造出來,需要十萬個零部件,各種精密的儀器都至關重要。業內有工程師透露,高端光刻機一個零部件的調試就需要花費十年時間,核心子系統更是需要各國頂尖的大公司才能提供。比如較為重要的光學技術幾乎都被日本企業所把控。
  • 日本光刻機巨頭再放狠話!ASML不再是唯一選擇:合作研發設備
    【11月2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此前就曾有媒體爆料:「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高管曾豪言:「即便是參照圖紙也未必能生產出一臺高端光刻機,因為就連ASML公司也都無法大量生產高端EUV光刻機設備;」 如此可見,一臺頂尖的EUV光刻機設備製造難度,當然也從側面反映了,全球光刻機市場依舊以中低端的DUV光刻機為主,畢竟在很多晶片領域
  • EUV光刻機進口無望,國產晶片將何去何從?
    打開APP EUV光刻機進口無望,國產晶片將何去何從? 三星電子突破3nm,臺積電,三星兩強相爭,國產晶片面臨的差距再次拉大。根據此前荷蘭光刻機製造商阿斯麥的表態,DUV光刻機無需獲得美國批准,但是EUV光刻機暫時不在此列。這也意味著國內將很難獲得EUV光刻機,國產晶片新工藝製程研發受阻,止步於7nm製程。
  • 為什麼光刻機比原子彈還難造?
    另一方面,光刻機畢竟只是生產工具,不像原子彈這樣的國之重器,可以不計成本靠舉國之力進行製造,光刻機只是晶片製造中的一個環節,還需要上下遊產業鏈的支持,能造出來不稀奇,重要的是還能靠它賺錢。那小夥伴們的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主力集中在美日韓以及中國臺灣,為何全球最大的光刻機設備提供商,竟然不是來自世界科技霸主美利堅,而是荷蘭這個風車之國?
  • 了解光刻機的發展歷程,就會明白中國光刻機發展為什麼這麼難
    60-70年代是光刻機的早期發展階段,那個時候光刻機還是一個很簡單的一個工業身邊,原理其實就像幻燈片類似,就是把光通過帶電路圖的光罩投影到有光敏膠的晶圓上,那時光刻機並不算是什麼高科技產品,半導體公司如英特爾剛開始也是自己設計自己使用,後來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進入了這個領域!
  • 中國奮力攻克,號稱晶片技術核心要點,高精度光刻機到底有多難?
    目前國際上的高端光刻機主要生產國只有日本與荷蘭,其中又以荷蘭ASML為翹楚,日本尼康主要依靠英特爾扶持,用以制衡ASML,在競爭失敗後全面轉向低端領域,形成了如今國際市場ASML獨大的局面,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端光刻機價格的飆升。
  • 國產晶片又獲新突破:7nm ArF光刻膠技術,打破日本、美國壟斷
    要想成功生產半導體晶片,必須要經過溼洗、光刻、離子注入、幹/溼刻蝕、等離子衝洗、快速熱退火、熱氧化、化學氣相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外延、電鍍處理、化學機械處理、晶圓打磨和晶圓測試等過程,完成後再封裝和成品測試。晶片的加工製造,流程複雜,標準嚴格。沒有強大的技術背景做支撐,是無法成功實現晶片加工的。正所謂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 光刻機之戰
    因此,光刻那時並不是高科技,半導體公司通常自己設計工裝和工具,比如英特爾開始是買 16 毫米攝像機鏡頭拆了用。只有 GCA, K&S 和 Kasper 等很少幾家公司有做過一點點相關設備。60 年代末,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開始進入這個領域,畢竟當時的光刻不比照相機複雜。70 年代初,光刻機技術更多集中在如何保證十個甚至更多個掩膜版精準地套刻在一起。
  • 佳能/尼康/阿斯麥三家製造商佔據全球超過90%的半導體光刻機市場
    日本光學設備製造巨頭佳能(Canon)正計劃靠提升光刻機的生產效率來搶佔市場。按照計劃,今年3月份,佳能將時隔7年(自2013年來),面向市場推出新型光刻機「FPA-3030i5a」,這款新品較舊機型的生產效率提升了將近17%。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以日本佳能、尼康(Nikon)、荷蘭阿斯麥(ASML)為首的3家製造商佔據了全球超過90%的半導體光刻機市場。
  • 單臺價格上億,海關機邊監管,荷蘭進口的光刻機到底金貴在哪兒?
    什麼是光刻機?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按照用途可以分為好幾種:有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有用於封裝的光刻機;還有用於LED製造領域的投影光刻機。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是中國在半導體設備製造上最大的短板,國內晶圓廠所需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本次廈門企業從荷蘭進口的光刻機就是用於晶片生產的設備。
  • 不只是光刻機,國產巨頭攻克5nm蝕刻技術,臺積電第一個下單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不只是光刻機 華為在面對晶片限制的時候,讓國人都開始關注國產晶片的實力。這時候才發現,在這部分,國產晶片是有短板的。華為晶片反映出的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現狀,國外對華為晶片的技術封鎖,更讓我們知道,自研技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