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華為Mate40系列或許是麒麟晶片的「絕唱」之作,原因不是麒麟晶片不行,而是無法繼續生產,敗給了「EUV光刻機」。究竟可以製造5nm,甚至是7nm、10nm晶片的光刻機,生產難度有多高?
如今,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汽車等智能設備都需要CPU晶片,才能確保正常運行。而猶如指甲蓋小的晶片商別有洞天,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微觀世界」。諸如,麒麟9000上有153億根電晶體,而蘋果A14處理器有118億根電晶體。這些電晶體在晶片之上,各自擔負起自己的任務,如果有一根電晶體出現問題,整個晶片便會不起作用。保證這些電晶體同時工作,便需要極為精細的光刻機。
據了解,每一臺高端光刻機都集成了機械、精密儀器、自動化、高分子物理與化學等技術。最厲害的是EUV高精度光刻機,可以把一根頭髮分成幾萬份。這其中,最厲害的光刻機公司來自荷蘭ASML。不過,對於光刻機技術,該公司很有信心,別人無法超越,ASML公司高管就曾豪言:「即便是公開圖紙,中國也無法山寨出高端的光科技設備。」這點沒有誇大,因為ASML也是「拼裝」產品。
進一步了解得知,荷蘭ASML光刻機是典型的全球化產品,來自美國的光源設備,德國的蔡司鏡頭,臺積電的製程技術等等。除了當下最先進的5nm工藝,ASML已經在籌劃1nm EUV光刻機業。反觀國內光刻機廠商,上海微電子已經掌握了28nm製程的光刻機設備,對標ASML,中間還差著22納米、14納米、10納米、7納米,將近四代技術,而華為麒麟手機晶片及其他最先進5nm手機晶片。
有槍炮技術,自己卻不會生產,這點還是挺令人頭大的。至於,實現趕超需要多久,也可以做一下預測。按照我國目前的光刻機水平,國內企業想要製造出高端EUV光刻機設備,至少還需要5-10年的時間。在這十年的時間內,包括麒麟等國產晶片依然要依賴於國外光刻機。但,華為被下「禁令」,其他製造商不再為華為生產晶片,這也是華為一次性向高通支付126億元定金,購買晶片的原因。
國內智能晶片技術的確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但並不意味著所有環節都實現趕超。諸如在光刻機等層面,只有勇於面對現實,才會有機會實現再進步,再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