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突破2nm晶片瓶頸,榮獲全球第一,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2020-12-03 騰訊網

現如今,集成ic之戰越來越激烈,特普朗限令連續不斷攻克,以後態勢將怎麼樣發展目前還難說。然而,就現階段的狀況而言,特普朗的每一操作都被華為公司化險為夷的消除了。

殊不知,這一系列的事情,使咱們愈發意識到控制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重要意義。因為,時間也連續不斷提醒咱們落後就將會被打,唯有控制核心部分科技成果才可以不忍氣吞聲。

近期,中國芯連續不斷傳出利好消息。前不久又一利好消息傳出,中科院成功地攻克了2納米晶片工藝的瓶頸,站穩了世界第一的位子,這實屬不易。

要知道,現階段世界上高端晶片的科研開發還留在5納米技術的環節,而且連續不斷朝著3納米技術集成ic進軍。

然而,此次中科院在2納米技術方面獲得的豐碩成果,廣受當今世界關注。也毫無疑問為中國芯的發展壯大,帶來了紮實的技術支持。

然而壞消息是,中國芯一直一個最大的障礙,那便是光刻機的先進位造技術。

一顆集成ic的產生必須有晶片設計與晶片生產。在晶片設計上,華為公司一直走在當今世界前端,此次中科院攻克2納米晶片工藝,毫無疑問是使中國芯設計水準更上了一層樓。

在晶片生產上,簡單的可分成半導體材料,集成ic切割,集成ic雕刻。因此 ,集成ic簡單的來說便是把玻璃切割成非常小一塊,再在這塊小玻璃上放很小的針雕刻出線路。

現階段,我們在半導體材料上獲得了從矽基到碳基的攻克,在切割上也有著了自身單獨科研開發的切割機。

因此 ,中國芯現階段最大的障礙,實際上是在光刻機上。這也是中科院攻克2納米晶片工藝短板,導致咱們還不能進行2納米晶片的大量生產。

因此 ,如果我們在光刻機工藝上一旦獲得重大成果,那麼中國芯的最大的障礙也就化為烏有。

令人激動的是,2019年中芯國際現已成功的進行了14納米技術集成ic的大量生產,和實現了7納米技術集成ic的宣布投產。堅信咱們的科技人員,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一定會有所突破。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光刻機的限制 誠然,這部分人說出了目前國內晶片技術面臨的最大難題,那就是缺少高端光刻機的支持。光刻機是生產晶片時必備的機器,沒有光刻機就無法生產出晶片,甚至是高端晶片需要更高端光刻機的支持。
  • 中科院正式確認,晶片設計突破2nm,但光刻機才是關鍵
    重磅好消息傳來,中科院攻克晶片,2nm晶片突破瓶頸,榮獲全球第一。:在中科院眾多院士的不懈努力下,我國自主研發的晶片技術在關鍵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晶片設計突破2nm。臺積電目前也只能5nm工藝製程生產,中芯國際也只能14nm的製程工藝,中科院突然發力,突破2nm技術這給我們的中國科技帶來春天。雖然我們在晶片突破了2nm技術,但是晶片能夠得到量產還有最大的因素那就是光刻機設備。
  • 中科院成功掌握2nm晶片技術,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在晶片製造技術的發展上就有著比較大的缺陷,下奶隨著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現在也有一些好消息在逐漸傳出。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一些不同程度的發展進程,而在晶片研究製造上我們也用有比較大的遺憾,在光刻機的研製上,是我們晶片製造技術的一大痛點,也因為這個原因限制了我國晶片事業的發展,遲遲沒有辦法實現量產。
  • 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 但批量生產受到光刻機的限制
    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近日傳來好消息,中科院突破了2nm晶片的瓶頸,成功掌握了2nm晶片的設計技術。只要機器就位,2nm晶片就可以批量生產。好消息的傳來,讓國內科技企業大呼過氣。要知道,沒有一個國家掌握了2nm晶片的技術。中國科學院這次走在世界前列。
  •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晶片行業一直都是我國的軟肋,尤其是在晶片的製造工藝上,這麼多年來我國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原因是我國缺乏製造晶片的必要設備——光刻機。近段時間,中科院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在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下,我們終於在晶片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那就是一款2nm的超高精度晶片誕生了,據悉,這款晶片的全稱叫做垂直納米環珊電晶體,由矽-石墨烯-鍺基片這三種材料組成。
  •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由於歷史原因,晶片研發上的落後一直是我國的心病,近年來,隨著華為公司的崛起,我國終於實現了晶片領域上的零突破,而近日,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傳來,那就是在5nm晶片還未普及之時,中科院製造出了2nm晶片!
  •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由於歷史原因,晶片研發上的落後一直是我國的心病,近年來,隨著華為公司的崛起,我國終於實現了晶片領域上的零突破,而近日,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傳來,那就是在5nm晶片還未普及之時,中科院製造出了2nm晶片!據悉,此次被研發出的2nm晶片名為「垂直納米環珊電晶體」,這種晶片由三種物質構成,所以又叫做矽-石墨烯-鍺基片。
  • 中科院成功研發2nm晶片!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2nm的光刻機!
    這個「軟肋」並不是說我國現在不具備晶片技術或是正產製造晶片的能力,只是相比西方國家先進的技術,我國的半導體行業相對落後。曾經在半導體領域,日本掌握著最先進的技術,如果美國不對日本的半導體行業出手的話,現在美國矽谷的地位根本就排不上。美國對日本打壓成功之後,現在的美國的晶片比較先進,已經實現了5nm技術,但是我國的晶片製造相對落後,目前還停留在14nm的工藝上,中間相差了幾個技術段位。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當今世界在晶片領域身居霸主地位的是韓國和美國。目前,中國在全球晶片市場上的影響力還是無法和這兩個國家分庭抗禮的。據Gartne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 年全球營收規模前十名的半導體企業中,竟無一家是中國企業。排在第一的是韓國的三星, 2017 年營收達竟然 688.25億美元,市場佔有率為16.4%。而美國5家企業則榜上有名。
  • 中科院公開發聲:打破ASML5nm光刻機壟斷,這是誤讀
    受到晶片,半導體等集成電路領域產業的興起,很多人都在關注半導體行業的現狀,也了解了很多晶片大概是怎麼回事,知道華為海思,高通是全球頂尖的晶片設計公司,明白了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但是除了這些之外,在晶片界科技含量最高,集成度最複雜的還是光刻機。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研發成功,但有人卻不看好,這是為什麼?
    還有人認為這個技術的突破確實非常鼓舞人心,畢竟晶片一直是我國一個心頭痛,一直以來很多西方國家都對我國晶片進行技術封鎖,特別最近兩年我國很多科技企業都被歐美一些國家進行打壓,比如華為因為受到限制有可能連自己的晶片都沒法生產出來,這些經歷是非常慘痛的。而我國之所以沒法製造出自己高端的晶片,最核心的一個零部件就是光刻機,目前國自主研發的光刻機跟國際頂尖水平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 媒體稱中科院實現5nm晶片光刻機,傳到美國那裡就是「笑話」
    這幾天,科技界被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的5nm雷射直寫光刻設備刷屏了。媒體解讀也不少,譬如稱「中國彎半導體道超車」、「光刻機突破美國封鎖」、「荷蘭ASML EUV光刻機白菜價」。看似華麗轉身,實際還需要媒體用點心,不然傳到美國那裡會被當成「笑話」的。
  • 中科院的5nm光刻技術,和ASML的5nm光刻機是兩碼事
    但重要的是當晶片進入到7nm時,必須要用到EUV光刻機,即紫外線光刻機,波長為19.3nm的光源,這種光刻機只有ASML能夠製造,而中國芯要實現7nm或以下技術,就得看ASML的臉色,要看對方賣不賣EUV光刻機給你。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記者 陳洲)這半年來,關於中科院「突破ASML的壟斷」、「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的消息刷爆了自媒體圈。然而,情況真是這樣嗎?《財經》新媒體近日的報導道出了事實真相:今年7月,中科院蘇州所聯合國家納米中心在《納米快報》上發表了題為《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的研究論文,介紹了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 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突破ASML的壟斷」、「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的消息刷爆了自媒體圈。該消息引發外界沸騰,部分媒體稱「突破ASML的壟斷」、「中國芯取得重大進展」,「中國不需要EUV光刻機就能製作出5納米製程的晶片」。
  • 突破5nm光刻技術瓶頸,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中國芯未來可期
    最近,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我國的光刻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有了先進的光刻技術,未來中國人通過光刻機就可以研發自己的晶片5nm光刻技術獲重大突破不得不說,2020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我國先是成功研製出了28nm的光刻機,後來經過多次試驗又突破了10nm和7nm的光刻技術,而在最近,世界上最頂尖的5nm光刻技術也被我國科學家成功突破。
  • 中科院5nm雷射光刻,是否意味可以取代荷蘭的ASML光刻機?
    中科院的5nm雷射光刻,是否意味著擺脫了EUV?眾所周知,半導體製造領域,要想生產5nm晶片,必須要使用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而荷蘭的ASML是全球唯一的能夠量產EUV光刻機的公司,我國大陸至今沒有一臺EUV光刻機,可以說是一項「卡脖子」的技術。
  • 「5 nm光刻技術」被誤讀,中科院研究者講訴真相
    圖截自ACS官網消息一經發出,外界一片沸騰,一些媒體稱此技術可以「突破ASML的壟斷」、「中國芯取得重大進展」,「中國不需要EUV光刻機就能製作出5 nm製程的晶片」。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前告訴《財經》記者,這是一個誤讀,這一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
  • 90nm國產光刻機對比5nm ASML光刻機,差距很大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眾所周知全球最大的兩個晶片代工廠是三星和臺積電,雖說臺積電和三星如果斷供,像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可能就會癱瘓,但三星和臺積電也沒有自己的光刻機,只能跟荷蘭ASML公司購買。
  • 荷蘭巨頭壟斷全球,1nm光刻機取得突破,三星、臺積電迎來新機遇
    隨著工藝製程的微縮,晶片行業摩爾定律面臨物理極限,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晶片製作工藝將止步於2nm。 日前,臺積電宣布已經攻克2nm工藝技術難關,為晶片領域帶來延續摩爾定律的希望。但摩爾定律能否延續不單單依靠晶片製造廠商,還要看光刻機製造商能否實現技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