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中山大學這位本科畢業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MICCAI論文!

2020-12-05 科教頭條

日前,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16級大四本科生郭宜鋒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的論文被 MICCAI 2020接受。MICCAI是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國際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本科生以一作身份在國際頂會發表論文十分難得。該論文提出了一個基於生成對抗網絡(GAN)的可應用於連續序列數據的CS-MRI架構。這種架構直觀地模擬了臨床醫生通過上下滾動來仔細檢查3D數據的方式,以充分利用當前同一序列數據2D切片上下的信息,該方法不僅克服了傳統方法重建速度慢的缺點,而且結合了時域和頻域的特點能夠保持較高的重建圖像質量。這是學院本科生第一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該領域頂級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即便在歐美等國際一流高校中也屬難得。

得益於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本科生導師團制度,郭宜鋒同學從2018年開始便積極參與到大學生科研培養項目,並對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上的應用產生濃厚興趣,從而選擇在張賀曄教授課題組深入研究醫療人工智慧課題。張賀曄教授課題組為有志於從事科研前沿探索的本科生提供了先進的GPU計算平臺和國際化的合作平臺。在此次MICCAI工作中,郭宜鋒同學從2019年暑假開始準備,於2020年三月份完成MICCAI投稿,期間郭宜鋒同學獲得張賀曄教授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楊光教授全程細緻指導,學術科研能力快速提升。郭宜鋒同學本科畢業後選擇在張賀曄教授課題組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此次MICCAI論文工作由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共同完成,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相關研究得到了中山大學科研啟動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廣東省科技廳研發基金的支持。

MICCAI是由國際醫學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幹預協會(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Society) 舉辦,跨醫學影像計算(MIC)和計算機輔助介入 (CAI) 兩個領域的綜合性學術會議。MICCAI吸引全球超過130所頂級科研高校的研究團隊共同參與,被認為有著非常強的國際影響力和非常高的學術權威性。MICCAI收錄的論文代表了最前沿的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領域的前沿技術,是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的前沿熱點風向標,引領該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MCCAI 2020將於10月份在秘魯利馬召開。下面簡單介紹論文及實驗結果。

論文

《Deep Attentive 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for MRI Reconstruction with Recurrent Context-Awareness》

摘要

傳統的基於壓縮感知的MRI(CS-MRI)重建容易受其緩慢的迭代過程和噪聲誘導產生的塊狀噪聲影響。雖然現在提出了許多基於深度學習的CSMRI方法來緩解傳統方法的問題,但它們仍然無法在較高的加速因子下獲得更健壯的重建結果。大多數基於深度學習的CS-MRI方法仍然不能完全挖掘出來自k空間的信息,這導致了現在大部分MRI重建方法的結果並不理想。

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基於深度學習的CS-MRI重建方法,通過將Wasserstein生成對抗網絡(WGAN)與遞歸神經網絡相結合以充分利用MRI序列切片之間的關係。對注意力單元的進一步的研究同時使模型能夠為MRI數據重建更精確的解剖結構。通過在不同的MRI數據集上的實驗,證明了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不僅可以獲得比目前最先進的方法更好的結果,而且可以有效地減少重建過程中產生的殘餘噪聲。本研究設計的模型如下圖所示:

圖1 DAWGAN框架的整體網絡架構。左:模型的工作流程。右:帶有Bi-ConvLSTM的生成器的細節和空間注意塊(SAB)的流程圖。

來源:中山大學 中大學工 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轉載編輯:楊力峰 初審:鄭夢婕 審核:周昀 審核發布:鍾一彪

相關焦點

  • 牛!華東師範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以第一作者發表重要論文!
    該成果以「Complex reaction processes in combustion unraveled by neural network-base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為題近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
  • 光明時評:本科畢業生不能寫綜述類論文,真問題是什麼?
    作者:熊丙奇  最近,「如何評價中山大學新規「本科生畢業論文不能寫綜述類論文」,會產生什麼影響?」在知乎上引起熱議。有網友認為,此舉甚好,可以防止本科畢業生論文「划水」,到處粘貼矇混過關;有網友則表示反對,認為寫好綜述類論文並不容易,要求學生閱讀很多文獻,進行綜合、比較,融入自己的思考,這對鍛鍊本科生的文獻閱讀能力,培養基本的科研能力很重要,比搞一些「高大上」的創新研究更實在。
  • 迷惑:江蘇大學 Nature 子刊文章涉嫌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被撤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 Meifeng Dai 教授,來自江蘇大學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在論文的作者貢獻部分,Dai 教授與另一位來自南京大學數學系的 Weiyi Su 共同設計了該研究。
  • 江蘇大學一教授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強烈反對但仍被撤稿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被撤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戴美鳳教授本科畢業論文被抄襲屢見不鮮無獨有偶,就在上月底,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在社交平臺實名舉報自己的導師。
  • 理學院數學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ECCV2020發表論文
    理學院數學系應用數學和人工智慧研究團隊在ECCV2020上發表題為SingleImage Super-Resolution via a Holistic Attention Network論文。該論文由東北大學應用數學和人工智慧課題組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滴滴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合作完成。
  • 西南醫科大學大一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
    就在昨天,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大一本科生,發表新冠病毒相關SCI論文。此時的你是否還沉浸在既生美食,何生脂肪,感慨於,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快跟著小編來看看吧~近日,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2019級本科學生佘佳桐同學,在兒科學系劉文君教授指導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知名期刊
  • 2020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應往屆畢業生招聘公告(第三批)_中山...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招考公告信息:2020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應往屆畢業生招聘公告(第三批),報名時間:5月29日-6月9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最牛畢業生」發表SCI論文19篇!深圳先進院2020屆研究生畢業
    畢業典禮上,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對畢業生提出殷切囑託:「年輕一代的你們將在中國科技力爭世界前沿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你們也將是努力使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一批人。無論在何崗位,希望你們都有大的人生格局,對未來有目標、有期許,發揚深圳先進院創新無極限的精神。相信你們的努力,將助力實現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
  • 這位95後本科畢業生發表14篇SCI論文,還創業科技企業!
    「14+10」,學術路上成果斐然發表了14篇SCI論文,成為10餘本SCI雜誌的外審專家,這是王子恆在本科5年的科研生涯中取得的成就,創全院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歷史新高。2019年1月15日,他的第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署名的SCI論文在《Molecular Genetics & Genomic Medicine》(《分子遺傳學與基因組醫學》)雜誌上發表,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外審「直接通過」的四個字給了王子恆很大的鼓勵。這是一項關於腎透明細胞癌的研究,王子恆和他的同學們組成的團隊半年內共完成了6篇論文,其中4篇順利發表。
  • 牛!中山大學3名本科生,在國際天體物理雜誌發表論文!
    Astrophysical Journal(簡稱ApJ)接收發表。論文第一作者為張震宇同學,通訊作者為物理與天文學院李霄棟副教授。論文中,三位學生學習了李霄棟副教授等人於2014年提出的tomographic Alcock-Paczynski方法(以下簡稱「切片AP方法」),用來限制暗能量參數。「切片AP方法」是一種分析巡天數據的方法。
  • 幸福來得很突然,中山大學兩篇論文同一日被《nature》Online發表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團隊論文 中山大學新任校長帶來的捷報2018年8月29日,國際權威期刊《nature》刊登了通訊作者為中山大學新任校長羅俊,物理與天文學院,青年教授薛超為並列一作的論文《Measurements
  • 經管學部博士生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統計學頂級期刊JRSSB發表論文
    ▲論文摘要在漁業資源評估、野生動物研究、人口學、生態學、流行病學以及可靠性研究等多個領域中,有限總體所包含個體總數的多少(abundance, 簡稱豐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參數。豐度的例子包括某魚類或者野生動物種群的總數目,人口學中某類人群的總數目,軟體可靠性研究中瑕疵或缺陷的總數,流行病研究中某疾病的患者總數等等。
  • 三峽大學2018屆畢業生胡莫珍在專業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2020年10月,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加拿大土工技術》,為巖土工程領域的國際三大頂級期刊之一——編者著)在線出版了題為Compaction behaviour of lime-treated metakaolin(石灰處治偏高嶺土的壓實行為)的學術論文
  • 95後醫學本科畢業生發表14篇SCI?請記者交代一下這些細節
    小編一個朋友的評價是:造假造到「喪心病狂」近期,又有個小夥火了,本科畢業生發表了14篇SCI。5年本科期間,發表14篇SCI。9篇為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3篇為通訊作者。如果是個博士生,我真的不怎麼懷疑,如果是個碩士研究生,我也不怎麼懷疑。
  • 科學網—要不要取消本科畢業論文
    ■郭英劍 最近,中山大學一則有關本科畢業論文的新規那麼,該不該要求本科生寫畢業論文呢? 在我看來,媒體討論聚焦的「中山大學新規——本科生畢業論文不能寫綜述類論文」的問題,其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公眾對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關切,二是本科畢業論文究竟要不要寫,如果寫,應該寫什麼以及怎麼寫。 但在討論之前,首先有必要釐清為什麼本科生要寫畢業論文的問題。從目前看,做出這一要求有如下幾點理由: 第一,前提條件。
  • 牛!蘇州大學一碩士以第一作者在頂級期刊《Nature》發表論文!
    日前,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之一的《Nature》發表了以蘇州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研究論文《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報導了面內各向異性和超低損耗聲子極化激元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該研究為構建新型平面光學器件以實現低損耗的信號處理和光熱能量管理
  • 他在研究生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14篇SCI論文
    研究生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8本頂級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14篇,其中一區論文10篇,累計影響因子達60以上;現為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等10餘本國際SCI期刊邀約審稿人;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金龍魚獎學金」等榮譽;主持「江南大學優秀博士培育基金
  • 知網本科論文檢測會不會收錄論文?
    本科畢業生在完成畢業論文後,一般都會提前自查一遍,論文查重符合標準後才會提交給學校檢測。很多同學有個這樣的疑問,知網自查後會不會收錄我們的論文,如果自查之後被知網系統收錄了,我們提交給學校檢測後的論文總複製比不就成100%了,就無法順利通過學校查重了。
  • 超牛!讀博期間,他以第一作者發表7篇文章
    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7篇文章,篇均影響因子超過10;以二作和共同作者身份在16篇雜誌上發表SCI總影響因子230;獲得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學三好學生」、2017-2018年度「材料學院十佳學術之星
  • 這位85後教授真牛,在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論文,西工大第4篇!
    該論文也是繼6月22日西工大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團隊以西工大為通訊單位,在同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3篇論文之後,我校2019年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第4篇研究論文,彰顯了西工大在基礎研究領域接連取得的豐碩成果,展現了我校在「雙一流」建設進程中邁出的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