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西南醫科大學大一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

2020-12-05 中國校園在線

就在昨天,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大一本科生,發表新冠病毒相關SCI論文。

此時的你是否還沉浸在既生美食,何生脂肪,感慨於,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

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快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近日,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2019級本科學生佘佳桐同學,在兒科學系劉文君教授指導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發表了題為「COVID-19 epidemic: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的學術論文。該論文於2020年3月27日被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雜誌接收,4月1在線發表。

同時佘佳桐同學還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熱帶醫學雜誌》2020,20(2):153-156發表題為「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特徵與防控措施」論文。兩篇論文對兒童COVID-19的防治具有積極意義。

文章主要內容

「COVID-19 epidemic: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一文全面綜述了COVID-19疫情爆發後,兒童COVID-19的整體流行現狀,與成人比較,兒童具有發病率較低,聚集感染明顯、家庭感染為主,易暴露感染、潛伏期更長,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密切接觸、氣溶膠、結膜、糞口、甚至可能母嬰傳播等流行病學特徵,以及兒童COVID-19患者臨床表現不典型、病情較輕、重症率、死亡率較低等臨床特點。為我們面對疫情,面對特殊的群體,更加全面了解兒童SARS-CoV-2流行病學情況提供了重要參考。「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特徵與防控措施」一文主要對比分析了SARS-CoV-2的病原學特點、流行現狀,並從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角度,提出了防治兒童COVID-19具體措施。

創新點

自2019年12月爆發COVID-19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隨即蔓延至全國及境外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嚴重威脅。相對成人而言,兒童患者佔比較少,儘管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兒童COVID-19流行病學的信息,但是缺乏相關的綜合報告,與之相關的防護、診療措施也不夠完善。兩篇文章均以兒童這個特殊的群體為切入點,首次全面綜述了兒童COVID-19的流行病學特徵、臨床特點,並提出了防控措施。

現實意義

一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初期兒童確診患者佔比較小,但隨著各地病原學檢測增強,低齡兒童未佩戴口罩、未保證個人清潔衛生等原因,兒童COVID-19患者確診人數有顯著增加。近期,境外COVID-19疫情肆虐,輸入性病例又提升了我國兒童的防護難度。身為西南醫科大學兒科人,關注COVID-19疫情期間兒童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徵以及臨床特點,並由此提出一些切實有益的兒童防護措施,旨在增強兒童防護意識,為對兒童COVID-19患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信息,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貢獻了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

佘佳桐

漢族,四川涼山州人,現為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本科一年級學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兩篇,其中SCI收錄一篇。

劉文君教授

二級教授,醫學博士,碩士/博士生導師,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主任兼兒科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天府萬人計劃」天府名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衛生健康首席專家、四川省衛生計生領軍人才。

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學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後醫學教育兒科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定期考核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兒科分會常委、中國整合醫師分會兒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中國實用兒科雜誌》,《臨床兒科雜誌》,《國際血液與輸血雜誌》等10種雜誌編委,《Oncology Letters》等雜誌審稿人。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28篇,主編、副主編兒科學教材17冊。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3項(第一)。

長期從事兒科臨床、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致力於兒童血液、呼吸、感染等疾病的診治研究。

來源:西南醫科大學 西南醫科大學宣傳部 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 編輯:王友聰

相關焦點

  • 西南林業大學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Plant Diversity上發表研究論文
    最新一期著名植物科學期刊Plant Diversity刊登了西南林業大學林學院本科生蔣凱文為第一作者的題為「DNA barcoding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Dumasia (Fabaceae: Phaseoleae) reveals a cryptic lineage」研究論文,並被選為封面文章之一進行推薦。
  • 祝賀:安徽醫科大學一本科生在權威期刊發表SCl論文!
    始於興趣、勇於探索、成于堅持得知論文成功發表的那一刻,他在平靜中喜悅,享受著一番辛勞後的踏實與歡愉。這段科研之旅,他就像深山裡的旅人,在黑暗中跋涉,他相信遠方,終收穫光明。他是荒蕪中的園丁,虔誠播種,悉心栽育,玫瑰吐芳的那一刻,過往值得。
  • 厲害:中南大學一本科生在一區SCI發表論文!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15級本科生張絲雨撰寫的綜述文章「Recent Progress in the Fabrication, Properties, and Devices of Heterostructures Based on 2D Materials」在高水平SCI期刊
  • 厲害!哈工大(深圳)本科生在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
    》,影響因子5.04)、《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6.35)上發表了學術論文。孫銘澤同學作為獨立第一作者,馬星教授作為通訊作者,哈工大(深圳)作為第一單位,在該刊物上發表了題為《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Paper-based SERS Chips by Shell‐\Isolated Nanoparticl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的文章。
  • 學校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在「JCR 1區」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學校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在「JCR 1區」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時間:2020年04月14日    編輯:林丹虹    來源:生化學院     瀏覽次數:次 近日,學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16級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發表JCR一區(JCR一區指該學科所有期刊上一年度影響因子排列前
  • 安徽科技學院本科生在SCI二區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從安徽科技學院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汪偉同學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at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真的好厲害:南昌大學本科生,在頂級期刊《JACS》發表論文!
    《JACS》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化學界頂級期刊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科學引文索引》,主要收錄各學科領域的期刊,許多國家和地區均以被SCI收錄及引證的論文情況來作為評價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影響因子IF)。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在南科大,所有本科生都有機會參與教授課題組進行科研學習,提升基礎科研能力及相關技能。近期,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今天,小編帶你一覽他們的風採。 跳轉閱讀 創建一張化學加電子名片,可受邀加入五個維度的醫藥化工群 1
  • 廣州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七篇論文—新聞—科學網
    廣州大學大四本科生邱燕璇(右)在董文教授指導下做實驗
  • 厲害了!湘潭大學本科生在國際物理學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袁娟 4月23日,湘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6級「韶峰」實驗班本科生龔振昊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學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物理學評論B》(Phys. Rev.B.)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本徵Type-III型Dirac錐低能量石墨烯異構體的理論預測」(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a low-energy Stone-Wales graphene with intrinsic type-III Dirac-cone)。這是該院「韶峰」實驗班本科生第二次在該期刊上發表學術研究成果。
  • 河南大學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JCR一區發表科研論文!
    近日,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2016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唐希穎同學,在崔耀平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Remote Sensing》發表了題目為:Human Activities EnhanceRadiation Forcing through Surface Albedo Associated with Vegetation in Beijing的研究論文。
  • 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在學術界很有地位,成為sci論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是一項極大的榮譽。但查閱sci文獻後發現,第一作者人數並不一樣,反而讓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安排幾個第一作者是好。那麼,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 優秀:中山大學本科生在國際SCI期刊發表物理論文
    近日,物理與天文學院2017級本科生徐昊霆、2016級本科生張娜和蔣昀東同學的論文《Forecasting Cosmological Bias due to Local Gravitational Redshift》被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 厲害了!湖南2名本科生在一區top期刊發表論文,被業內頂尖期刊接連引用!
    近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本科生王峻康和張佳琪以並列第一作者在農林科學一區top期刊《食品化學》發表論文,標題為《花青素降低了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內吞進入3D Caco-2腸道細胞模型》(Anthocyanins
  • 本科生發表14篇SCI論文,一作9篇發在一區top期刊
    累計發表SCI二區以上論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9篇,並且都發表在一區top期刊上,4篇被選為封面論文;兩項國家專利正在資質審查中;收到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多倫多大學PhD口頭offer……在南科大2019年國家獎學金答辯上,南科大化學系大四學生胡啟錕憑藉優異的表現,受到同學們的關注。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這並不是說論文數量不如論文質量,只是在告訴大家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論文數量,而不顧論文的質量。比如A發表了2篇Nature,B發表了1篇Nature,A與B比較,顯然A重要,因為數量多。
  • sci論文發表流程
    發表sci論文,不知道流程是不行的,否則完成sci論文發表,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要滿足什麼要求,準備什麼資料等,都無法理清思路,成為sci論文成功發表的阻礙。那麼,sci論文發表流程是什麼?
  • 河海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材料學頂級SCI期刊上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宋亞瓊)近日,河海大學水文院本科生王子銘、莫然、李承龍、林雨竹在該校青年教師徐興濤博士指導下,在國際材料學頂級SCI期刊《Materials Horizons》上發表題為「Nanoarchitectured metal–organic
  • 安徽醫科大學師生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師生在傳感器領域國際期刊《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傳感器期刊(IEEE Sensors Journal)》(中科院二區)發表題為《具備微型離子數字轉換接口和固有保水性能的可穿戴水凝膠傳感器的研製(Fabrication of Wearable Hydrogel
  • sci共同第一作者怎麼標註
    如需了解詳情,請加責編微信:xueshuzhishisci論文作者可以一個作者,也可以多名作者。當多名作者時,可能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也可能會出現共同第一作者等情況。尤其是出現共同第一作者時,還要正確標註。那麼,sci共同第一作者怎麼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