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aphine。Seraphine。
像納博科夫呼喊洛麗塔一樣,我認真地喊出塞拉芬娜的名字。這個桑利斯小鎮又胖又髒的清潔婦,正擠過窄小的房門,走向有風的午後。
這是法國電影《塞拉芬娜》的鄉野開場。雲淡風輕。草木欣欣然瘋長。塞拉芬娜趴在郊野的大樹上,看陽光漏過樹葉的影子。她微仰著頭,偷笑。風一壟壟吹過,樹椏在屁股底下咿咿呀呀地響,裙兜裡鼓滿透明的顏色。
正是1914年,整個世界如盛夏草木般瘋長,塞拉芬娜卻坐在樹上曬太陽。就像後來卡夫卡某篇日記的開頭,他說,世界大戰爆發的那個早晨,他正在他的浴室裡刷牙。
人說卡夫卡是藝術的囚鳥,看不穿苦痛;就像伍德,終將跟塞拉芬娜越離越遠。伯樂與千裡馬的精神之隔就像合歡樹的根與葉。
塞拉芬娜,這個繆斯寵愛的孩子。她在她狹小的世界裡,偷偷地掀開帷幕一角。
帷幕外的畫廊上,大師們冠冕堂皇地坐在宴席上撒潑,唯有塞拉芬娜鑽在桌底下沉默,沉默得像一枚針,生根於土地。
藝術的情愫
塞拉芬娜與伍德的第一次照面,就像每一出藝術盛宴的前奏,安靜,柔緩,悄無聲息,唯有命運的刀叉在藝術的氣浪裡隱隱作響。
塞拉芬娜繫著白色裙兜,踩過木地板,衝著獨自悲傷的伍德說:先生,您知道嗎?當我悲傷時,我就會到野外去,摸摸樹,跟花、鳥、蟲子說說話,一切就會好的。
伍德仰起頭。沉默中,他的心微微湧動。這是伍德與塞拉芬娜的序曲。像一對微妙的不可觸摸的「戀人」。
直至得遇她的蘋果畫。只那麼不經意一瞥,他竟如此迫不及待地趕回房間點燭細看,那畫中的蘋果一枚枚躍出來,像熾烈的火焰,像燃燒的魂靈;那力量,拙樸而虔誠,仿佛一簇簇讓人靈魂不安的漩渦。
於是,塞拉芬娜開始了她的盛放。
她的手指越發恣意地在畫布上旋轉跳躍,若桀驁的琴師按動琴鍵。她的掌紋裡開始有了鬱鬱蔥蔥的氣味,手心是曠野,指縫是峽谷,汗珠是細密的露水一叢叢彌散。
整個大自然存在在她的手心裡,她的畫中滿滿的都是有靈魂的植物。教堂的蠟油和溪澗的淤泥是畫布的底色,野草和鮮花的汁液是素樸的配色,動物的鮮血是綺麗的跳色。獨屬於藝術的鱗片開始有了細微的拔節,魚鰭是水中的翅膀,畫家的心張開了靈動的鰭翼。
塞拉芬娜。她相信萬物都有靈魂,相信動物也會悲傷,相信風有樂音雲有形狀。她獨坐曠野閉眼感受風,仰臉傾聽陽光爆裂的細微聲響。
她說,(只要)執著於自己的作品,在鍋子裡也能找到上帝。這個把靈魂深埋於大地的清潔婦,她的鍋子裡永遠盛滿了一公斤裝的西普林漆;她總是喃喃地看著牆壁,想念商店櫥窗裡兩公尺的畫布。
影片的間奏輕快悠揚,像一支圓舞曲,一格格踮動腳尖。塞拉芬娜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快樂得像一個經受洗禮的孩子。她在溪中裸浴的情景令我想起高更的名作《在浪中》,那是獨屬於精神的豐腴。
而伍德,在一旁靜候著一幅幅傑作的誕生。他也同樣堅守著對藝術的虔誠,卻終於擰轉不了塞拉芬娜驟然綻放驟然凋萎的命運。想及《塞拉芬娜》的另一個片名《花落花開》,悲劇早已註定,不禁愕然嘆惋。
他跟她說,「塞拉芬娜,繼續畫,無論如何都要畫,有一天您的作品會受到肯定。」
然而,他又跟她說,「親愛的塞拉芬娜,畫展暫時舉辦不了了。」
猝然的離去與重逢。始於清晨的叩門聲,止於黎明前的沉默。他在每一個暗夜中呼喊「塞拉芬娜」,他看到她畫中的植物的靈魂,像一團團鬼火將他的命運圍困。
她漸漸陷入癲狂,他卻無力驅散她的心魔,唯有沉默。塞拉芬娜在電話中如此歇斯底裡,她說,先生,你一定要為我舉辦畫展……所有的天使都已經出發……
恐 懼
塞拉芬娜總是躲在她的一幅幅畫作背後燦爛地微笑。她視快樂為「上帝的恩典」。
每個夜晚,她都哼著歌創作,就像那些酗酒的男畫家一樣,她浸透在自己的歌聲中。她的歌聲唱醒了花草樹木。花朵開始冒出香氣,野草在風裡簌簌作響,樹葉眨巴著眼睛。
那是怎樣一種令人害怕的畫風?就像德隆芝夫人所言:塞拉芬娜,你畫的花好詭異,好像在動;你的花像昆蟲,像眼睛,受傷的眼睛,像受傷的肉,某種嚇人的東西。
塞拉芬娜:「是的,德隆夫人,有時候我像現在這樣看著畫,我也會害怕自己的作品。」
昂貴的白婚紗
伍德可曾知道,塞拉芬娜的傷心處總是卡著一把孤獨的匕首。一個獨守一生的清潔婦的心裡究竟承載著什麼?
天使的纜車只給她送來了繆斯的手,卻把她的其他一切統統拋棄。直到她看清她的孤獨和恐懼。卻至終徘徊於桌底下擦拭染灰的桌角,那畫廊一隅的窸窣響動沒有人聽到。
塞拉芬娜穿著昂貴的絲質婚紗走下樓梯,潔白的頭紗籠住她的頭。她的謎一樣的一生揉碎在藝術家們孤獨的等待裡。
那是幽藍色的清晨,時光像一把利刃戳痛著她的心,塞拉芬娜老了,她在屬於她一個人的婚禮中漸漸老去。她悲傷地說,天使也被邀請。她悲傷地說,我的畫受傷了。她悲傷地說,畫已經消失在黑夜中。
1935年,克雷蒙療養院裡住進了一個蓬頭垢面的女人。燥熱的靈魂在煽動翅膀,若墜落人間的天使弄髒了乾淨的赴宴的婚紗。塞拉芬娜噴薄而出的吶喊,恍若她的畫中的盛繁的枝葉。
大 樹
塞拉芬娜搬著一把靠椅,走向原野中那棵簌簌作響的大樹。不經然想起安哲《塞瑟島之旅》中的老人與樹,大海與木筏,同樣寓味著生命的孤獨與依靠。她一步一步地挪動。大概有多久。草很綠。風譁譁地敲打塞拉芬娜的心。
那是藝術家的氧氣,是生命繁華光景背後淡淡的唏噓。終於,她安靜地坐下。一輩子,或而快樂,或而悲傷,就那麼刷刷地流過。
塞拉芬娜,Seraphine de Senlis,又譯名薩賀芬·路易斯,法國女畫家(1864-1942),稚拙派代表畫家之一。她自學畫畫,創建了風格獨特的花葉畫。在1927年舉辦了畫展,一舉成名。由於精神失常,被送進精神病院。塞拉芬娜的畫,大都是由一些色彩斑斕、造型奇特的花瓣和樹葉組成,其中還有神秘的眼睛,似乎畫家得到另一個世界的神秘的啟示。
塞拉芬娜畫作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