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高溫天氣下 地燈存安全隱患

2020-11-26 株洲傳媒網

株洲傳媒網08月14日訊 (株洲公共法制頻道記者 程焱 盧志光)酷暑時節,各地氣溫都居高不下。近日,一篇5歲小孩被地燈燙出大水泡的帖子在網上熱傳。福建黃女士的兒子一不小心跌倒,手剛好摁倒了亮著的地燈被燙傷。那麼這高溫下,地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來看記者的調查。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因為被地燈燙傷,黃女士的兒子手上出現了棗子大小的水泡,有人用測溫儀對事發地的地燈進行測溫,地燈亮起時溫度高達116攝氏度。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個大型廣場發現,地燈十分常見。

在廣場的大樹下有不少地燈,記者測量發現,溫度在47攝氏度左右。而在神農城廣場也埋設有地燈,廣場中央的地燈溫度在65攝氏度左右。周邊商戶介紹,這些地燈都是在晚上開啟,一般都是用來美化環境和照明的,雖然功率不大,因為夏季氣溫比較高,開啟後的溫度也不會低。

市民1:「這好像上面是玻璃的吧,這樣是蠻危險的。」

市民2:「在夏天這種陽光照射的話,可能會有燙傷。」

記者了解到,在我市的燈具市場有地燈售賣。這家燈飾店的工作人員介紹,常見的地面燈一般有三種,分別是LED燈、滷素燈和鎢絲燈。他拿起一款給記者介紹起來,這種是LED材質的地燈,因為LED燈為冷光燈,不小心觸碰到燈面也不會被燙傷,但LED燈對散熱要求很高,埋到地下要做好散熱處理。

而滷素燈和鎢絲燈則功率更大,長時間照明,表面溫度會升高。燈飾店工作人員表示,被地燈燙傷,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燈的功率偏大,另一方面可能是設備原件老化,出現接觸不良的情況。

鎢絲燈功率大 高溫下散熱程度差

地燈雖然實用美觀,但也十分「火熱」,家長也應該看護好自己的孩子避免接觸。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地燈會燙傷人,如LED的冷光燈這類,但是如果是鎢絲燈或者滷素燈功率較大的燈可能會產生安全隱患。

燈飾店的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鎢絲燈的功率在三種燈之間功率是最大的,在室內他打開了一盞裝飾用的鎢絲燈,記者進行了現場測溫。

剛剛打開的鎢絲燈溫度就高達50攝氏度,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鎢絲燈開的時間越長溫度也會越高,特別經過太陽的暴曬之後,溫差越小,散熱程度會更差。

市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鄧向陽:「散熱的話,我們講溫度差,溫度越低的話這個溫度差越高,如果溫度差越小的話,散熱程度越差,所以說地燈,傳熱性比較好的話,在太陽直接照射下,溫度會升高很多。」

街頭地燈溫度高 孩子千萬別亂摸

鄧向陽表示,高溫天氣,不僅僅是燈開啟時溫度會升高,不少地燈外圍都是金屬製成,孩子觸碰也容易損害皮膚,而人體一般能接受的溫度是45攝氏度以下,高溫天地燈的表面溫度,就高於這一溫度。

市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鄧向陽:「如果是100攝氏度溫度的話,只要一兩秒溫度就會出現燙傷,如果是30、40攝氏度的話兩個小時才會出現燙傷,燙傷的後果如果是淺一度淺二度燙傷,如果是深二度、深三度燙傷就有可能有生命危險了。」

此外,空調外掛機的熱氣,私家車的排氣管散發的熱氣,孩子個矮好動,玩耍時很容易把手放到排氣管上,也極易發生燙傷。一份調查數據顯示,約40%的兒童意外傷害都發生在暑期,高溫燙傷是其中一種高發的事故,希望家長加以重視。

相關焦點

  • 高溫天氣「烤」驗用人單位應變能力
    □策劃/工會部 執行/本報記者 楊思佳    連續多日超過35℃的高溫天氣讓鄭州宛如一座火爐。不僅是鄭州,酷熱天氣已經席捲了大半個中國。最近幾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35℃~38℃的高溫天氣,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甚至超過40℃。
  • 高溫易生隱患,包裝、製冷設備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三伏天到來,天氣一日比一日炎熱。眾所周知,高溫下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易腐爛,易誘發食源性疾病。因此,食物的安全保存成為生產企業和銷售商家需要重視的方面。對於生產企業而言,做好食物包裝是防範安全隱患的關鍵。對於終端銷售商家而言,則需要用冷藏設備來存放食物。
  • 高溫天氣小心汽車內的隱形殺手 香水「有毒」
    8月份以來,氣溫持續攀升,越來越熱的天氣讓很多嘉興市民「汗顏不已」。日前,家住格林小鎮的餘先生驚訝地發現,自己放在車內的小區門禁卡片居然變形了!「門禁卡我一般都是放在車內的,買車3年了從沒發生過這種情況,今年太熱了門禁卡居然都變形了。」有著類似困擾的還有市民徐小姐。
  • 歐洲多地迎高溫天氣
    近日,歐洲多地正在經歷高溫天氣。新華社記者 逯陽/攝8月8日,四名少年在荷蘭哈勒姆的水面上休閒納涼。荷蘭以及歐洲西北部很多地區正在經歷高溫天氣。新華社發(西爾維婭·萊德雷爾攝)8月9日,在法國北部城市裡爾,一個女孩為同伴噴噴霧解暑。法國各地近日被熱浪席捲,包括巴黎省在內的多個省發布高溫紅色警報。
  • 淄博:記者實驗電控生日蠟燭內部電池高溫下會爆炸
    市場:生日蛋糕店普遍賣電控蠟燭  9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張店城區的幾家蛋糕店,發現蓮花形電控蠟燭很普遍。  「這種音樂蠟燭很受小孩子歡迎,而且用起來也簡單,所以很多人買蛋糕時特意選擇搭配這種蠟燭。」蛋糕店店員稱。記者詢問該蠟燭是否有安全隱患時,店員稱只要按照產品包裝上的說明使用就行,「很多人來買這個,沒有危險啊。」
  • 吳國庭:太空梭安全隱患終難消
    太空梭究竟存在哪些安全隱患?隱患原因何在?是否有徹底排除的可能?筆者試圖從技術角度作簡單探討。    太空梭是美國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可重複使用的空間運輸系統。發射時人們看到的太空梭是由三大部分組成:中間最大最長的是燃料貯箱,貯箱兩側外掛兩枚固體火箭,馱在貯箱上的就是太空梭。
  • 鐵路多重舉措減少高溫天氣對運輸幹擾
    本報北京6月5日電 (記者張依)隨著近期氣溫不斷升高,全路進入脹軌、雷擊、火災事故多發期。中國鐵路總公司強調,各鐵路局和專業系統要抓好鋼軌防脹、設備防雷和防火等工作,做好職工防暑降溫工作,減少高溫天氣對運輸的幹擾。
  • 深層地熱能存在安全隱患
    製冷快報 - 據製冷快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地熱供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地下200米左右的淺層地熱能,主要來自太陽輻射與地球梯度增溫,需要通過熱泵增溫或降溫,實現冬季供暖、夏季供熱;一種是利用地面1000米以下的深層地熱能,能量來自地殼內火山活動,
  • 國網湖北檢修公司高溫下火速處理線下氣球隱患
    「你好,我是荊門運維分部職工楚江平,我發現位於500千伏葛雙一回98號附近有物流園開業慶典,線下存在氣球懸掛現象,嚴重危害到線路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 氣球、薄膜這種易漂浮物,是引起線路外破跳閘的極大隱患風險,立即派遣輸電運維三班火速前往處理!」了解情況後,分部副主任冷偉明當即批准輸電運維三班前往外破隱患地點。 僅用20分鐘,正在周邊開展巡視的輸電運維三班班長胡龍江就帶著幾名班員趕到現場。
  • 高溫下的電焊工:在火花、汗水中「起舞」
    公交車下,電焊作業,火花灼眼楚天都市報8月14日訊(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通訊員 魯娟 廖瑜 楊穎)高溫酷暑中,人們是短袖薄衣求涼爽,然而有這樣一個特殊工種,不僅在炎炎夏日要長袖、厚衣加身,還要在暑熱環境中,經受火花的炙烤,他們就是每天在高溫中作業的電焊工
  • 玻璃幕牆頻頻自爆脫落 成城市重大安全隱患(圖)
    □多戶人家發生同樣事件  □城市幕牆安全令人心憂  羊城晚報記者 李曉莉  昨天還是風狂雨驟,今天就是高溫酷暑———每逢入夏至初秋,嶺南這片土地,總是在冷熱之間搖擺不定。林先生生氣地說,「玻璃自爆驚嚇到我懷孕9個月的太太,我都沒向物業索賠,甚至還退了一大步願意與物業平分安裝及材料費用,物業都不幹!」  玻璃幕牆,到底算窗還是算牆?雙方爭執不下,林先生唯恐時間拖得太久碎玻璃墜落,只好咬咬牙,先墊了錢,搞好再說。  羊城晚報記者接報後試圖聯繫管理處負責人,對方一再強調「這個問題只跟林先生一個人探討」。
  • 海南5月以來發生火災111起 消防提示:高溫天氣注意消防安全
    中新網海南新聞5月8日電(魏鵬飛)連日來高溫席捲海南,局部地區氣溫達40℃,持續高溫乾燥的天氣下,機動車、電器、居民住宅、林地等火災事故頻發。據海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統計,從5月1日至7日,全省共發生火災111起,其中電氣火災14起、交通工具火災9起、居民住宅23、林地火災49起。
  • 鋼化玻璃自爆隱患重重 記者展開調查
    這急壞了我母親,她這一兩天都睡得不安穩……」在e三明平臺上,沙縣這位住戶提到,中央美域小區旁是汽車站,樓下是繁華的街道路口,車流、人流量大,幾十米高的碎玻璃懸空著,始終是個隱患。記者了解到,沙縣中央美域1幢樓層為小複式,共12層,每戶層高近6米,外牆為雙層鋼化玻璃幕牆。自2016年小區交房後,玻璃自爆就偶有發生,存在安全隱患。
  • 「網紅氣球」存在四種風險 高溫天氣更易爆炸
    原標題:南京街頭又見「網紅氣球」「不是說這種『網紅氣球』不安全嗎?怎麼還有人買給小孩玩啊?」記者日前在南京奧體附近的「南京眼」看到有孩子拿著可以發光的「網紅氣球」,但這種看起來很好看的發光氣球卻暗藏安全隱患,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新近特別發布了關於網紅氣球的消費提示。
  • 鋰電池充電檯燈這些安全隱患你知道嗎?
    依據這一標準,高溫外部短路項目,是考核電池安全性能的核心指標。標準規定,在特定的測試條件下,電池應不起火,不爆炸。在實驗室記者看到,檢測人員把一款樣品的電池放入試驗箱進行測試。僅僅大約20分鐘後,這節電池就突然冒煙,緊接著便發生爆炸、起火。
  • 高溫天氣車上勿存礦泉水 專家稱塑料瓶高溫下有毒
    在高溫環境下,礦泉水瓶的塑料材質是不是真的會發生變化呢?對此,記者查詢了相關資料,並採訪了部分專家。有車一族車裡常備礦泉水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都喜歡買上一瓶礦泉水,做到「有備無患」,很多車主也不例外。記者就此隨機採訪了一些車主,不少人都表示自己有夏季存放礦泉水到後備箱的習慣。
  • 海南高溫天氣將持續至10日 氣象部門提醒加強防暑降溫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 供圖中新網海口5月6日電 (許嘉 李凡)記者6日中午從海南省氣象臺了解到,5月1日至5日,海南省共有11個市縣出現了1-4天的高溫天氣過程。其中5日儋州(39.8℃)、白沙(39.7℃)和昌江(39.9℃)的最高氣溫均突破當地5月歷史同期極值。預計,海南省本次高溫天氣過程將持續至10日,相關部門應加強防暑降溫工作,合理安排好生產生活。
  • 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一邊下冰雹,一邊46°C高溫...
    ,高溫、強風暴、洪災等災害天氣,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不便,甚至還造成了民眾傷亡等嚴重後果。日本九州暴雨持續氣象部門發布預警日本九州南部多地日前遭遇強降雨,而且今明兩天(3日和4日)暴雨還將持續,日本氣象部門呼籲民眾注意人身安全。目前,惡劣天氣在九州地區導致一名70多歲的老人死亡,85萬居民接到避難勸告。
  • 濰坊:加強照明設施巡檢 全面消除安全隱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叢書瑩通訊員黃真為防患未然,安全度過近期強降雨天氣,濰坊市政公用中心照明防汛應急搶險服務中隊組織力量對市直管道路照明設施進行全線巡檢,檢查中發現「北海路快速路改造」項目中,多處照明電纜被挖後,施工單位未採取防護措施,直接入地掩埋
  • 新型煙花爆竹走俏市場 電子鞭炮「藏」安全隱患
    新型「煙花爆竹」走俏市場有商家無法提供質檢報告電子鞭炮無汙染卻「藏」不少安全隱患關注理由最近幾年,每每臨近春節,煙花爆竹總是讓人糾結。燃放,會導致空氣汙染;不放,感覺少了點年味兒。《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禁放煙花爆竹越來越普遍的背景下,電子鞭炮已悄然進入市場銷售,這種「搞聲音,造氛圍」的生意日趨火爆。不過,看似安全的電子鞭炮,似乎也是「危機四伏」。電子鞭炮受熱捧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