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傳媒網08月14日訊 (株洲公共法制頻道記者 程焱 盧志光)酷暑時節,各地氣溫都居高不下。近日,一篇5歲小孩被地燈燙出大水泡的帖子在網上熱傳。福建黃女士的兒子一不小心跌倒,手剛好摁倒了亮著的地燈被燙傷。那麼這高溫下,地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來看記者的調查。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因為被地燈燙傷,黃女士的兒子手上出現了棗子大小的水泡,有人用測溫儀對事發地的地燈進行測溫,地燈亮起時溫度高達116攝氏度。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個大型廣場發現,地燈十分常見。
在廣場的大樹下有不少地燈,記者測量發現,溫度在47攝氏度左右。而在神農城廣場也埋設有地燈,廣場中央的地燈溫度在65攝氏度左右。周邊商戶介紹,這些地燈都是在晚上開啟,一般都是用來美化環境和照明的,雖然功率不大,因為夏季氣溫比較高,開啟後的溫度也不會低。
市民1:「這好像上面是玻璃的吧,這樣是蠻危險的。」
市民2:「在夏天這種陽光照射的話,可能會有燙傷。」
記者了解到,在我市的燈具市場有地燈售賣。這家燈飾店的工作人員介紹,常見的地面燈一般有三種,分別是LED燈、滷素燈和鎢絲燈。他拿起一款給記者介紹起來,這種是LED材質的地燈,因為LED燈為冷光燈,不小心觸碰到燈面也不會被燙傷,但LED燈對散熱要求很高,埋到地下要做好散熱處理。
而滷素燈和鎢絲燈則功率更大,長時間照明,表面溫度會升高。燈飾店工作人員表示,被地燈燙傷,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燈的功率偏大,另一方面可能是設備原件老化,出現接觸不良的情況。
鎢絲燈功率大 高溫下散熱程度差
地燈雖然實用美觀,但也十分「火熱」,家長也應該看護好自己的孩子避免接觸。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地燈會燙傷人,如LED的冷光燈這類,但是如果是鎢絲燈或者滷素燈功率較大的燈可能會產生安全隱患。
燈飾店的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鎢絲燈的功率在三種燈之間功率是最大的,在室內他打開了一盞裝飾用的鎢絲燈,記者進行了現場測溫。
剛剛打開的鎢絲燈溫度就高達50攝氏度,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鎢絲燈開的時間越長溫度也會越高,特別經過太陽的暴曬之後,溫差越小,散熱程度會更差。
市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鄧向陽:「散熱的話,我們講溫度差,溫度越低的話這個溫度差越高,如果溫度差越小的話,散熱程度越差,所以說地燈,傳熱性比較好的話,在太陽直接照射下,溫度會升高很多。」
街頭地燈溫度高 孩子千萬別亂摸
鄧向陽表示,高溫天氣,不僅僅是燈開啟時溫度會升高,不少地燈外圍都是金屬製成,孩子觸碰也容易損害皮膚,而人體一般能接受的溫度是45攝氏度以下,高溫天地燈的表面溫度,就高於這一溫度。
市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鄧向陽:「如果是100攝氏度溫度的話,只要一兩秒溫度就會出現燙傷,如果是30、40攝氏度的話兩個小時才會出現燙傷,燙傷的後果如果是淺一度淺二度燙傷,如果是深二度、深三度燙傷就有可能有生命危險了。」
此外,空調外掛機的熱氣,私家車的排氣管散發的熱氣,孩子個矮好動,玩耍時很容易把手放到排氣管上,也極易發生燙傷。一份調查數據顯示,約40%的兒童意外傷害都發生在暑期,高溫燙傷是其中一種高發的事故,希望家長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