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提速復工復產 國內航班量已恢復九成

2020-08-19 臺海網

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廈航提速復工復產,目前國內航班量已恢復九成

藍天又見「白鷺」飛

臺海網8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8月6日,廈航集團北方總部在北京正式揭牌。廈航將整合總部、北京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及旗下河北航、江西航資源,全面實施廈航北方總部建設,推進民航區域協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廈航北方總部成立後,廈航將儘快推動在京機隊規模達到100架,力爭在10~15年內達到200架。

截至2019年底,廈航在京已有相關航線15條,年旅客運輸量近300萬人次。京津冀區域是廈航集團「一軸兩翼」戰略布局的關鍵節點。2014年9月,廈航掛牌成立北京分公司,此後併購河北航空,加上已有的天津分公司,廈航成為中國民航首家在京津冀三地完成分子公司設立,實現全面布局的航空公司。2018年9月,廈航首次明確提出北方總部建設規劃,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大局中,廈航集團京津冀發展藍圖浮出水面。2020年3月,廈航正式轉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運營,標誌著廈航集團在京津冀的發展進入嶄新歷史階段。廈航方面表示,廈航集團北方總部的成立,是廈航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發展挑戰、實現高質量轉型的全新嘗試。

7月25日,廈航迎來成立36周年的紀念日。當天,廈航推出以「機票+酒店」為特色的「全福飛」產品,產品一上架便迅速售罄,和行業內其他產品相比,「全福飛」致力於刺激更多旅客來到福建,助推地方經濟全面復甦。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廈航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困境面前,廈航危中尋機、積極應對,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疫情發生以來,廈航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執行醫療隊、防疫物資運輸任務的同時,對外積極對接返崗復工、返校復學需求,大力恢復航班,為全面復工復產搭建空中橋梁;對內加快轉型升級,拓展品牌化、定製化、專業化商品和服務消費,夯實「六穩」基礎,守住「六保」底線,全力降低疫情對安全、經營、發展的影響。

搭建空中橋梁 助力復工復產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成效逐步顯現,航空運輸市場在逐漸恢復。6月國內航線的運輸周轉量和旅客運輸量,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9%和64.7%。而廈航的國內航班量則已恢復九成左右,領跑業內。

據統計,今年2—6月,廈航航班執行率達到行業第一,特別是在國內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作為國內規模第五的航空公司,廈航航班總量排名第三,並且連續多日航班量超越國內主要大型航司,排名全國第一。同時,廈航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持廈門、福州兩地到歐、美、澳不斷航,力保各國和地區主要城市的通航;福建往返東南亞的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馬尼拉、金邊等航點均不斷航,全力維持我國與世界各地的連通,確保人員往來和物資運輸暢通。

面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線戰役」,廈航堅持先一步加大航班恢復力度,快一步執行定製包機包座航班任務,加大航班保障力度,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春節過後,廈航在全國民航業內率先行動。2月4日起,廈航就開始大密度增加航班,全力為返崗復工人員提供良好的交通條件。截至7月19日,廈航已承運務工包機包座復學航班957班,涉及貴陽、昆明、成都、蘭州等51個航點。

隨著暑運到來,全國各行各業正緊鑼密鼓地復工復產,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地區復工復產也逐漸啟動。國內方面,廈航通過優化、新開及加密熱門航線等方式,國內計劃航班量將達到3800班/周,環比增長近48%。目前,廈航飛往三亞、西寧、舟山等地的旅客人數,環比增幅已超10%。其中杭州至三亞、昆明、成都、鄭州,北京至重慶、三亞,貴陽、鄭州至廈門等航線客座率均超過90%。與此同時,廈航將更多目光聚焦到國際復工復產需求上,時刻關注各地出入境政策動向和國際關係變化,與境內外旅行社保持密切聯繫,了解跨國企業復工勞務客源流向情況,積極對接包機包座需求。近期,廈航還計劃開通首批福州至東京、新加坡、首爾等「復產復工」包機,共計34班。

迎難而上 主動轉型升級

航空業無疑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重災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近20家航空公司申請破產或終止運營,其中不乏一些大型航空公司,已有約40萬民航從業者失去工作、待崗或被告知可能失業。困難面前,廈航始終堅持「人本管理」理念,旗幟鮮明提出不裁員,竭盡全力保證員工基本工資正常發放,確保員工隊伍穩定。同時,堅持「防抗依靠員工,發展為了員工」,最大限度創造條件保護員工,緊密圍繞提升人力質效,推動人力改革,促進企業強身健體、職工進步成長。

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疫情暴發伊始,廈航黨委在2月1日便緊急召開黨委擴大會,率先吹響了助力復工復產的號角。廈航黨委迅速按17條具體措施,在確保疫情防控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不勝不休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做好企業生產經營工作,提供充足運力,為有力應對疫情提供重要保障。

受疫情影響,廈航短期內經營壓力持續加劇。廈航董事長、黨委書記趙東表示,航空公司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一環,廈航將主動轉型升級、全力將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在廈航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各業務部門迎難而上,打破自身邊界,不斷拓寬發展新思路,充分利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廈航品牌優勢,試點逐步將一些市場化程度高的業務推向市場,激發和增強活力,通過飛機C檢服務、直播帶貨、對外培訓、團餐外賣、復工復學包機等方式合力創收。

眼下,隨著跨省團隊遊重啟,旅遊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廈航挖掘潛力,創新求變——

全力開拓北方市場。3月29日,廈航完成在北京大興機場的一次性轉場。8月5日,成立北方總部,廈航改革求進的步伐從未停止。

7、8月份,廈航新增虹橋、浦東、廣州、成都、重慶、海拉爾、滿洲裡、蘭州、西寧、綿陽、瀘州、桂林、南寧等機場時刻,用於新開及加密暑運熱門航線和疫情後預計恢復較快市場航線,已實施新開廈門南京海拉爾、福州鄭州海拉爾、虹橋南寧、青島重慶、長沙成都、長沙蘭州等15條航線,加密廈門瀘州、廈門桂林、福州桂林、泉州浦東、泉州廣州、泉州重慶、長沙瀘州、長沙綿陽等26條航線,淨增加航班262班/周。隨著航線的新開與加密,以白鷺為標誌的廈航飛機又頻繁地翱翔藍天。(福建日報記者 吳在平 通訊員 陳邵珣)

相關焦點

  • 多措並舉扶持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復甦 九成國內航班已恢復運行
    目前,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已有九成國內航班恢復運行。今年年初,泉州晉江國際機場主動與航空公司溝通,緊急臨時增開航班,順利保障了近千名海外滯留旅客平安返泉。3月至4月,在國際(地區)航班全面停航的困境下,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首次開通國際貨運包機,順利保障了泉州—馬尼拉臨時貨運包機航班5架次,運送援菲抗疫物資60噸。
  • 東航上半年營收251.3億元 國內航班量已恢復95%
    上半年,公司完成運輸總周轉量45.62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2573.69萬人次,同比分別下降58.28%、59.83%。東航在疫情防控中創造多個行業第一:大年夜執行全國第一個疫情防控航班;3月12日執行中國第一班援外包機;承擔了全民航第一多的疫情防控運送任務,總運輸量佔全行業1/3以上。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東航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定製復工復產包機暢通返工通道;推出國內最大的「客改貨」寬體機隊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執行非常規運輸2351班。
  • 8月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國內客流量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專家分析稱,深圳民航業務穩步回升釋放出了全市復工復產提速的信號,深圳經濟恢復速度走在全國前列。深圳民航國內客流量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8 月份,深圳空管站共保障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航班起降 31434 架次,日均 1014 架次,比 7 月環比增長 3.36%。
  • 廈航波音787客改貨航班直飛英國倫敦
    【民航事兒】通訊員劉翔雲 郭昱訊:北京時間11月12日晚8時30分,歷經近12個小時的飛行,廈航MF8701航班運載著包括紡織、鞋、半導體等共32噸商業物資從廈門飛抵倫敦希思羅機場,這是廈航首次、福建首條直飛英國的航線。
  • 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已恢復至疫情前九成
    正在舉行的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民航局副局長崔曉峰介紹,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據介紹,目前,中國已與96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籤署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即使在疫情期間,中國也與其中45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定期客貨運通航,為「一帶一路」合作架起了安全、快捷、高效的空中橋梁。
  • 天河機場國內客流恢復九成
    長江日報訊(記者王謙 通訊員張盼)長江日報記者從天河機場獲悉, 8月21日,武漢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02萬人次,這是自4月8日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6萬人次,客流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國內水平的90%。「惠遊湖北」政策的實施加速了航空客流的恢復。
  • 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八月底已超1.3萬班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崔曉峰在發言中介紹,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崔曉峰說,中國民航生產運輸近期加速發展,8月底,日均旅客運輸量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近8成,其中國內航線同比恢復至去年同期近9成。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國民航及時採取措施,全力保護旅客及航空從業人員健康。
  • 熱門航線頻頻加密 天河機場國內客流恢復九成
    原標題:熱門航線頻頻加密天河機場國內客流恢復九成>長江日報訊(記者王謙通訊員張盼)長江日報記者從天河機場獲悉, 8月21日,武漢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02萬人次,這是自4月8日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6萬人次,客流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國內水平的90%。
  • 青海航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助力復工復產保障省內外航班正常運行
    共計執飛36條國內航線,2條地區航線,1條國際航線,通達39個航點。自2月起,每日取消航班超過10000架次,許多國內外航空公司航班取消率超過50%。國內重點航段執行航班量急速下,大量中小機場停航,東北、西北地區部分支線航班也停飛或減班。但青海航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省屬國有企業,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為保障疫情期間必要的公商務往來,持續運營省內、外航線,保證重點城市不斷航、不停航。
  • 白雲機場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九成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通訊員機場宣報導 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
  • 天津疫情防控常態化有力有序復工復產提速擴面:引擎加快轉動 能量...
    內容提要:工地上機器轟鳴,廠房內人員忙碌,生活性服務業有序復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是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目標任務的堅強保障。在化危為機的考場上,一季度,本市經濟承受了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一系列復工復產的「硬核」舉措,穩住了經濟基本盤,發展信心未減。
  • 吉祥航空暑運航班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超九成水平
    【民航事兒】2020年9月15日,在為期62天的2020年暑運期間,中國最大的民營全服務航空公司 - 吉祥航空共執行近1.7萬個航班,逾去年同期九成,暑運運輸旅客超250萬人次,亦達到去年同期八成,平均客座率保持近八成。
  • 武漢天河機場國內通航點恢復九成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石倩 通訊員張盼)8月5日17時50分,東航MU7383航班降落武漢天河機場,武漢-鄂爾多斯航線正式恢復,班期為每周一、三、五。除鄂爾多斯外,8月1日武漢機場還新增恢復了博鰲、包頭、臨汾等三個航點,目前國內客運通航點已恢復至73個,達到全部航線的九成以上。
  • 民航局: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已恢復到疫情前九成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崔曉峰在論壇現場介紹說,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已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崔曉峰對中國民航在新冠疫情期間所做工作進行了簡要總結。同時,積極出臺財政、稅費、金融、航班審批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建立國際貨運航班審批「綠色通道」,推動行業共渡難關。疫情暴發後,藉助「一帶一路」合作平臺,中國民航與「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守望相助。崔曉峰介紹,面對疫情,中國民航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合作,共同應對挑戰。
  • 民航局:八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崔曉峰在發言中介紹,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崔曉峰說,目前,中國已與96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籤署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即使在疫情期間,中國也與其中45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定期客貨運通航,為「一帶一路」合作架起了安全、快捷、高效的空中橋梁。
  • 日均逾2400班 東航國內航班量已恢復95%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進入8月以來,東航的國內航班量日均突破2400班,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95%以上。在做好精準防控的基礎上,東航持續創新,圍繞復工復產不斷探索發力,在業內率先推出的現象級「周末隨心飛」產品,受到了旅客的廣泛歡迎。
  • 廈門高崎機場航班恢復九成以上 日均起降航班重回500架次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為期八天的國慶中秋長假,國內民航市場回暖,廈門高崎機場航班量持續恢復,日均起降架次重回500架次,航班已恢復九成以上。廈門空管站高度重視廈門機場航班量持續恢復帶來的相關風險,根據航班尖峰時段及運行規律特點,及時開設扇區與席位,加強值班力量;與此同時抓好疫情防控,強化現場協調,強化團隊配合,多措並舉圓滿完成了假日期間的空管保障任務,以優質高效的空管服務為旅客的「兩節」出行保駕護航。
  • 國內航班恢復9成,國際航班如何調整,何時恢復正常?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國內航班恢復九成,國際航班沒有全面恢復。而我個人最近這個月坐了兩次飛機,人都滿座,國內已經基本開學,最麻煩的是留學生這塊,尤其是留美的。其實很多人期盼國際航班早日恢復,畢竟不少人的親友還在國外,自身也可能有事情需要去國外處理,尤其是留學生。
  • 南航恢復瀋陽與武漢、烏魯木齊的往返航班
    9月7日、11日, 南航北方分公司分別恢復瀋陽與武漢、瀋陽與烏魯木齊的往返航班,屆時,南航北方分公司國內執飛的通航點已實現全部復航。「作為遼瀋地區規模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南航此舉也標誌著遼瀋民航市場進入全面復甦階段。」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
  • 廣州白雲機場國內客流量恢復至疫情前九成水平
    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29日電 (記者 郭軍)記者29日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獲悉,8月以來,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據悉,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今年1-7月份,累計起降航班17.95萬架次,保障進出港旅客1971.58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