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11日, 南航北方分公司分別恢復瀋陽與武漢、瀋陽與烏魯木齊的往返航班,屆時,南航北方分公司國內執飛的通航點已實現全部復航。「作為遼瀋地區規模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南航此舉也標誌著遼瀋民航市場進入全面復甦階段。」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
南航北方分公司國內執飛的通航點已實現全部復航
遼瀋民航市場復甦,不乏大數據的支持。據省機場集團介紹,截至8月底,機場集團保障的航班、旅客、貨郵環比增長14.3%、14.6%、14.9%,三項指標分別恢復至同期水平的86.3%、73.4%、93.4%。
同時,1至8月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累計客、貨、航班量在東北地區均排首位。
市場復甦,與地區經濟發展等因素帶來的旅客出行需求增加同步。隨著全省經濟實體復工復產節奏加快,尤其是7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形勢的變化,我省民航市場上熱點方向的出行需求日漸增加。以南航北方分公司為例,7月,該公司先後增加瀋陽到青島、桂林、珠海、重慶、長沙,以及瀋陽—呼和浩特—銀川、瀋陽—合肥—揭陽等17條航線,增班量達到1786班,創歷史新高。旅客日出港量也從疫情初期2月下旬的500餘人,恢復至8月末的近8000人。
增加的運輸需求也對機場方面的服務保障能力提出考驗。為此,瀋陽機場迅速行動,主動作為。通過全力穩定過夜運力,深挖重點區域、規模市場運輸潛力,恢復熱點旅遊航線,擴大航點覆蓋範圍的舉措,加速航空客貨流通,促進國內大循環暢通。
目前,隨著南航、深航、春秋、東航停場過夜航班陸續到位後,航空公司在沈投放過夜運力已達66架,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較2019年峰值增加1架。
從航線布局看,7月,瀋陽機場開通了第二排虹橋直飛航線,進一步充實早、午時段航班,上海日均往返航班已由6月初的10班提升至22班。廣州、西安、成都、南京、深圳日均已恢復到10班及以上。
同時,瀋陽機場也開通了浙江台州、湖南衡陽2個歷史新航點,針對暑運恢復了麗江、西雙版納、海拉爾、攀枝花、瀘州、張家界、延安、拉薩、滿洲裡等航班,國內通航城市恢復至83個,航線網絡規模基本恢復至疫前水平。
僅在8月,機場集團保障運輸的航班就達11906架次、旅客吞吐量146.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264.3噸。其中瀋陽機場保障運輸航班11296架次,旅客吞吐量141.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222.2噸。
記者 : 唐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