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和秋季是蛇類出沒相對頻繁的季節,揭陽已有群眾被咬傷
夏季、秋季是蛇類出沒相對頻繁的季節,記者日前從揭陽市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期因被蛇咬傷到醫院就診的人數有所增加,如何防範被蛇咬傷?一旦被蛇咬傷又應怎麼處理?揭東群眾 倪大叔:當天凌晨3點多我去摘菜,已經摘得差不多了,那條青蛇在菜裡,我一把摘下來,就被它咬到了,我趕緊扔下菜,打電話叫人送我到醫院來。產業園的張女士則在幾天前的一個傍晚被蛇咬傷,當時手指上的傷口也是立刻腫痛起來。
-
南康龍華、浮石居民家中驚現毒蛇,夏季蛇類活動頻繁千萬注意……
還好蜀黍們很快趕到,將這些「不速之客」驅趕出門。 6月18日下午17時許,贛州市南康區龍華鄉一群眾報警求助自家的屋簷下有一條毒蛇。接警後,龍華派出 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在了解情況後,將群眾疏散至安全位置,隨後藉助手電筒及專業除蛇火鉗等工具, 將蛇抓住並放生到山林,為群眾消除了安全隱患。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浮石鄉。
-
專家提醒春夏當心影翅蟲皮炎
春夏正是出遊的時節,專家提醒,每年春夏影翅蟲繁殖較快,蟲體含有強酸性的毒汁,當蟲體被拍擊、壓碎的時候,毒液沾染皮膚,就會引起急性皮膚損害,發生隱翅蟲皮炎,大家需要注意防範。 「大家在出遊時要特別注意,遇到小蟲看清楚再拍打。」
-
夏季蛇類活動頻繁 遇到蛇、被咬傷該如何應對?
夏季是蛇類活躍的高峰期,在泉州中醫院,像孫大姐這樣的蛇傷患者,該院每年接收數量達四五百人。 今日上午,閩南網記者來到泉州中醫院外二科,就泉州地區蛇傷的相關問題進行走訪。「踩到花生地的草叢裡,一下子就疼得不行。」談及被咬傷的經歷,葉老闆仍感到後怕。11日下午5點多被咬到,在當地醫院簡單處理後,葉老伯當晚被送到泉州中醫院接受治療。 進入夏季,蛇類活動較為頻繁。外二科護士長楊梅玉介紹,今年入夏以來,該院接收的蛇傷住院患者逐步增多,目前已將近200人。 「患者以田間勞作者居多」,楊梅玉告訴閩南網記者,也有部分患者是在草地、公園被咬到的。
-
我市梅雨期雷暴天氣活動頻繁
我市進入梅雨期,降雨頻繁,且伴有雷閃。6月27日,黃梅、英山等地發生多起雷擊事件,造成4死一傷。對此,市氣象防雷專家提醒,除了防範直接雷擊外,還要注意防範間接雷擊,比如遠離金屬門窗,室內不要靠近、觸摸金屬管線及電源插頭等。 據市氣象專家預測,未來幾天裡,我市處於副熱帶高壓偏南氣流中,北部以多雲天氣為主,局部有陣雨。8日左右,我市仍將有一次降水過程。
-
山東屬雷暴活動較頻繁地區 雷電防範分四個等級
齊魯網濟南12月12日訊省氣象局消息,據1967-2011年地面觀測資料統計,山東省年平均雷暴日數在15.8-38.0天之間,屬於雷暴活動較頻繁的地區。結合全省雷電易發區域劃分結果,按照各建(構)築物及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性、使用性質以及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後果,將雷電防範等級劃分為四級。山東省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冷暖空氣和海陸相互作用的共同影響,強對流天氣活動頻繁,各級防範單位應按照相應要求做好雷電防禦工作。
-
1.5米大蛇車庫嚇壞大媽 嘉善消防抓蛇並放生 提醒天熱蛇類出沒多
消防在此提醒,夏季蛇類活動頻繁,市民如果看到蛇不要驚慌,更不要自行處理,可報警求助。一般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但被人攻擊或傷害時會反擊。在野外遇到蛇,也要儘量遠離,保持安全距離,同時提醒,不要傷害野生動物。來源《周哥視角》通訊員 孫麗
-
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提醒這些地方的朋友注意防範
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提醒這些地方的朋友注意防範時間:2020-08-18 09: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提醒這些地方的朋友注意防範 早6點,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8月18日8時至19日8時,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陝西、山西
-
駐休斯敦領館提醒在得州沿海中國公民防範哈維颶風
駐休斯敦領館提醒在得州沿海中國公民防範哈維颶風 2017-08-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網8月26日電 颶風將登陸美國南部沿海,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網站發布消息,緊急提醒在美國得州沿海地區中國公民防範哈維颶風
-
佛山一小區驚現2米長的黃金錦蛇,市民外出活動要注意這點!
梁先生一邊提醒好奇的圍觀群眾,一邊打電話報警。在接到報警後,出警民警囑咐大家不要驚擾該蛇,在保持安全距離的基礎上,務必要盯緊它的動向,同時迅速通知園林部門專業的捕蛇人員第一時間到場處置。民警趕往現場路上,一名圍觀群眾發現該蛇是錦蛇並沒有毒性的,還說自己曾經抓過蛇。隨即,便讓物業人員帶來編制袋,三下五除二的就將該蛇捕獲。
-
廈門常見蛇類主要有四種 一般藉助水管或樹木爬上高層
夏季,正是它們頻繁活動的時候。不過,林業人員說,蛇只是樣子嚇唬人,遇到蛇只要不碰它,不逗它,然後打個電話,其餘的就交給他們來處理。小編也很怕蛇,但聽這麼一說,就覺得不那麼害怕了。注意了,下面這些知識很實用,都是捕蛇者的經驗之談。夏季是蛇類出沒頻繁的季節。從今年4月以來,林業人員已接到市民關於蛇的求助和救助近200起。
-
深秋到來,農村毒蛇依然沒有「睡覺」,幾點防範要牢記
農村各種蛇類也開始著一年中最候的戶外活動。因此預防毒蛇攻擊,我們要做好幾點防範措施,趕緊一起了解下: 家中角落放置一些雄黃或者硫磺,毒蛇是對於很多刺激性氣溫比較害怕的
-
近期海口發生10餘起蛇類擾民事件
隨著氣溫升高,蛇類活動開始頻繁。記者5月1日從海口市公安消防支隊了解到,僅4月15日至今,海口消防部門已接到十餘起蛇類擾民報警求助,其中大多為有毒蛇。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蛇類喜歡陰涼潮溼的地方,進到居民家中也愛在陰涼的地方盤踞,房屋附近植被比較茂盛,或者家裡陰涼潮溼的住戶,應該多注意房屋角落是否有蛇。如果市民遇到蛇類,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震動地面,也不可擅自抓捕,應立即報警求助,防止受到傷害。
-
海南天氣炎熱蛇類頻繁出沒 遇到「蛇出沒」如何處理?
(村民供圖)    消防提醒發現蛇趕緊撥119    消防部門提醒,清明過後,天氣日趨炎熱,蛇類活動逐漸頻繁,市民如遇蛇進入屋內切不可慌亂,可以報警請消防官兵處理,切莫擅自處置,以免發生危險。
-
這些防範措施得知道
這些防範措施得知道 2020-01-25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養殖蛇類能食用嗎?蛇類疾病調查結果不容樂觀
禁野之後,人工飼養的蛇類還能食用嗎?蛇類養殖者憂慮叢生,並且認為純養殖的蛇類沒有問題。但記者調查發現有關蛇類疾病問題不容忽視。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大令」已經落下,如一根噼啪作響的打草棍,讓蛇類養殖業者直呼震驚。「種養殖業是農戶最大的經濟來源。
-
【防疫知識】疫情常態化防控,十條個人防護提醒要牢記!
【防疫知識】疫情常態化防控,十條個人防護提醒要牢記!這些階段性的防控成果與發展成績,凝聚著全校師生的智慧和力量,體現了大家的責任和擔當,需要我們倍加珍惜、盡心守護。目前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尚不可掉以輕心。通過新聞大家也能得知國內仍有個別城市有本土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也時有新增。我們要做好長期跟新冠病毒抗爭的準備,堅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折不扣落實落細每一項防控要求,抓緊抓牢每一個防控環節。
-
已有多人遭黑熊襲擊身亡 | 如何防範動物襲擊?這些招數你一定要懂!
蛇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中國就有兩百多種蛇類,其中有五十多種是毒蛇,雲南、廣西、廣東、福建等省份是蛇類比較多的地區。夏天,炎熱的天氣使蛇變得煩躁不安,這時攻擊性最強,咬人時傷口最深,毒液釋放也最多。從毒蛇的活動規律來看,蛇往往在傍晚和凌晨時出來活動。
-
請牢記這些防疫數字!
請牢記這些防疫數字!近日,我省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保定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呼籲廣大市民要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增強防範意識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請牢記這些防疫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