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溝村清潔取暖暖民心

2020-12-05 瀟湘晨報

為確保村民溫暖安全清潔過冬,海港經濟開發區田家溝村通過光熱+生物質改造的方式,在改善環境的同時也溫暖了民心。

眼下已進入供暖季,前一陣村民田玉敏家將傳統爐具改造為「光熱+生物質」的新型取暖方式,切身感受到與傳統取暖方式的差異。田家溝村村民田玉敏說:「差別大了,不冒煙,乾淨,還省事。溫度也挺好的,我家一天就是早晨起來七點燒,八點溫度就夠了,完了就停了.晚上六點燒,七點就停了,溫度就夠用了。」

據了解,「太陽能光熱+生物質」是一種新型取暖方式,整套設備由太陽能集熱管和全自動化生物質採暖爐組成。白天陽光強烈時,太陽能蓄熱水箱溫度可超過45攝氏度,屋內直接採用太陽能熱量取暖;陰天或夜晚,當太陽能蓄熱水箱內熱量不足時,生物質採暖爐可以自動開啟,點火加熱爐內生物質材料。田家溝村村民劉長友說:「如果白天有陽光的時候,就太陽能就能供暖了,然後如果陽光不好的情況下,就用生物質,給爐子點著,然後進行取暖,總的來說,我認為還是不錯的,一個是不用擔心過去的煤氣中毒了,還有一個就是比較潔淨。」

據介紹,除了冬季取暖,「太陽能光熱+生物質」還可以實現四季熱水、燒炕做飯等,而且運行費用低。田家溝村黨支部書記張德江說:「我們村在「光熱+生物質」取暖工作中完成了384戶,老百姓能夠安全溫暖的過冬,對安全這方面政府配備了報警器,生物質顆粒基本保障老百姓使用。」

【來源:海港區政府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濰坊高密市柏城鎮:清潔取暖改造 讓民心更暖天空更藍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7日訊高密市清潔取暖工作開展以來,高密市柏城鎮嚴把時間節點,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推廣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等方式,大力推進清潔取暖工作,讓民心更暖天空更藍。如今的取暖方式讓儀紅很是滿意,她再不用早起捅煤爐、運煤渣了。「一是環保,提溫又快,冬天取暖的時候開始取暖,夏天不使可以當壁畫掛著好看。政府免費給提供,還不用花錢,給老百姓辦了好事兒。」儀紅告訴記者。以全面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為目標,苑家疃居委會在冬季採暖期來臨之前,全力推進「電代煤」清潔取暖改造工作,目前全村已安裝電熱板取暖器310戶。
  • 清潔取暖,溫暖過冬!取暖方式大改變,屋暖人暖心更暖
    清潔取暖,溫暖過冬!取暖方式大改變,屋暖人暖心更暖 2020-11-20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網甘南供電:讓民心更暖 讓天空更藍
    國網甘南供電:讓民心更暖 讓天空更藍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1
  • 太陽能資訊:農村清潔取暖如何借力京津
    日前,由省住建廳、省發改委和省環保廳共同主辦的河北省冬季清潔取暖典型案例展示交流活動在廊坊舉辦,共73家單位、83個清潔取暖典型案例參展。參展企業以省內為主,也有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優秀企業,為推進我省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鑑。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打贏「藍天保衛戰」,農村和城鄉接合部是重點也是難點。
  • 張古江在省農村地區太陽能取暖試點調度會上要求:凝神聚力 全力...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賈楠)3月15日下午,副省長張古江召集各市政府、省有關部門和部分電力企業負責同志,研究調度農村地區太陽能取暖試點工作。他指出,推進太陽能清潔取暖,對治汙染、暖民心、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河南能源:清潔取暖順利實施 「地熱」成為新寵兒
    在供暖的進程中,一股利用清潔能源取暖的暖流,正在悄悄的流入鄭州691萬平米的住戶家中。據悉,目前河南全省有近100萬戶正在享受著清潔能源取暖所帶來的溫暖。清潔取暖項目是採用國家支持和倡導的「地熱能+」模式進行的。
  • 「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取暖受推崇
    中國能源報記者 仝曉波 「根據河北省發改委建議,我們在石家莊市平山縣孟家莊村實施了若干農戶太陽能採暖示範項目,從示範項目的實施情況看,太陽能採暖解決方案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採暖成本比燒煤還低,且室溫穩定可控、調節方便,也不像傳統太陽能產品那樣經常出現故障,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
  • 農村清潔取暖爐具「領跑者」行動:節能爐具能否藉助清潔取暖涅槃
    在尚不具備「煤改電」「煤改氣」的農村地區,為實現散煤治理與清潔取暖,「燃料適配爐具」仍是現實選擇之一。這對長期以來粗放式發展的爐具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9月20日,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啟動了農村清潔取暖爐具「領跑者」行動,為清潔取暖形勢下爐具行業的提升與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 生物質清潔取暖燃料進鄉村
    截至目前,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勞店鎮小杜村已有72戶村民用上了分散式生物質清潔燃料取暖做飯。陽信縣是山東省首批三個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試點縣之一,廢棄木材、作物秸稈、畜禽糞汙等生物質原料充足,為實踐推廣這種低碳環保、生態循環、集約惠民的清潔取暖方式提供了優勢。
  • 清潔取暖,溫暖過冬!杜莊鎮:加大宣傳力度 讓清潔取暖更安全
    北石莊村黨支部委員董軍生說:「我們每天都進行音頻播放,取暖期的安全用煤以及注意煤氣一氧化碳中毒的細節,提醒大家千萬注意安全,把防範煤氣中毒放在首位。」杜莊鎮高度重視清潔取暖工作,在取暖期來臨前,就要求各村加強宣傳、排查農戶使用清潔煤的情況,包括排查灶臺是否倒煙,炕沿邊、牆縫是否冒煙,煙囪是否正常冒煙等,保障村民安全、溫暖過冬。
  • 純化鎮組織人大代表視察清潔取暖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高夢君 濱州報導  清潔取暖有利於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提高冬季採暖水平。近期,純化鎮人大主席團組織部分駐鎮縣人大代表和鎮人大代表視察全鎮清潔取暖工作開展情況。代表們先後對賈家村、裴家村等9個村的清潔取暖工作進行了實地考察。  純化鎮賈家村等9個村的清潔取暖工作採用集中供暖方式,由供熱公司市場化運營,政府負責協調、監督熱力公司做好供熱服務,供熱管道的設計、施工、後期運營維護等由熱力公司完成。
  • 北方農村地區冬季取暖 哪種清潔取暖方式較為合適?
    當前,農村取暖方式變得多起來了,有清潔煤、空調、電暖氣、太陽能、電採暖、燃氣壁掛爐等。那麼,哪種採暖方法方式較為合適?小編就基本適應農村清潔取暖的採暖方式做一簡要介紹:一、火炕以前,農村居民想出了很多取暖過冬的方法,如家中燒火炕,就是利用農村自身優勢,燃燒秸稈、樹枝等燃料獲得熱量來採暖。但是家中除了火炕以外的地方溫度還是低,伴隨而來的還有空氣汙染問題。現在,農村舊房屋改造和自建新房大都採取新的起居方式,自建木質炕床,美觀整潔衛生,但不會燒秸稈、樹枝等取暖了。
  • 中科院院士汪集暘:地熱清潔取暖大有可為
    我國北方地區、高原寒冷地區乃至南嶺以南部分地區冬季氣溫低,建築取暖需求大。近10年來,由於化石燃料使用過多,霧霾頻發。對此,國家大力提倡利用包括地熱能在內的清潔能源取暖,霧霾天數逐年減少,大氣環境呈現向好趨勢。但隨著地熱能產業的發展,一些新的問題不斷湧現。我國地熱取暖產業潛力有多大?未來應當朝什麼方向發展?如何引導產業高質量可持續地發展?
  • 乳山:推進清潔取暖 讓村民溫暖過冬
    為提升農村取暖清潔化水平,減少大氣汙染,近日,乳山市大孤山鎮積極推進電代煤清潔取暖改造工程,提升農村群眾的取暖質量。 「以前在家都是燒火取暖,家裡也不怎麼暖和,現在安這個電熱器,插上電,家裡就能暖和,真方便。」大孤山鎮胡家村村民姜國芝說。 為切實提高農村群眾冬季取暖質量,大孤山鎮前期已組織工作人員到村民家中宣傳了電暖氣取暖的好處及補貼政策,目前,施工人員正加緊施工,為有需要的群眾安裝電暖氣。經統計,今年大孤山鎮約有1000餘戶村民報名參加了電代煤清潔取暖改造工程。
  • 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解讀
    問:清潔取暖的概念和範圍是什麼?答:一直以來,各方對清潔取暖的理解較為模糊,思路上有諸多分歧,部分地方將其等同於「煤改氣」、「煤改電」,整體推進效果差。對此,《規劃》首次明確了清潔取暖的概念和範圍。《規劃》針對這些城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城市城區全部實現清潔取暖,縣城和城鄉結合部清潔取暖率達到80%以上,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60%以上。需要指出的是,清潔取暖是循序漸進的長期工作,難以一蹴而就,到2021年仍將有一定比例的地區沿用原有取暖方式,或採用相對清潔的過渡方式。問: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的原則是什麼?
  • 關於印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
    關於印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2100號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上的重要指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
  • 內江經開區:窗口「前移」,貼心服務暖民心
    內江經開區:窗口「前移」,貼心服務暖民心 2021-01-15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秦皇島開發區推進農村「太陽能光熱+生物質」清潔取暖
    張增波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安裝的第8家『太陽能光熱+生物質』清潔取暖改造示範戶。相比燒煤的爐子,生物質暖爐增加了自動控制點火、關閉功能,燃料可充分燃燒,熱量散發更均勻,炊事火力更大。」村民屋頂安裝完成的太陽能裝置。
  • 山東:今年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比例達到70%
    【山東:今年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比例達到
  • 莫讓「封爐禁煤」式治汙寒了民心 - 多彩貴州網 - 貴州評論
    用柴草或者煤炭燒火取暖做飯,確實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如何淘汰類似的落後的取暖做飯方式,使用更清潔、更安全能源,既是大勢所趨、民之所向,也是推動環保治汙工作的重要環節。但也應認識到,要改變農村地區長期以來、普遍存在的生活習慣,也得講科學、順民意,因勢利導,切莫「拍腦袋」,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