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類作為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可以說是地球上的主宰,但是和其它的生命相比,人類其實在地球上的時間很短,眾所周知,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發展了46億年,而作為人類,我們的發展史才只有短暫的二三百萬年。而如果把地球46億年的發展史換算成24小時,屬於人類的時間之後不到半分鐘。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這個地球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生命,他們有的也曾經是地球上的主宰,等到他們在地球上滅絕,另一種動物就會形成,地球上繁榮的生命也是在這樣的相互交替中漸漸的形成的。
縱觀地球生命史整個歷史,從生命起源至人類文明,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前生命的化學進化階段,生物學進化階段,文化進化與生物學進化並行和相互制約階段,人類只是這數億年發展階段中的一小部分。而作為所謂的現代人階段,我們也才短短的25萬年。
現在我們判斷古生命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化石研究,地質學家在一些地方發現了它們死後留下的遺骨和遺蹟,在時間的磨練之下形成了化石。通過現在的同位素分析等技術,我們可以推斷出古代生命的生成時間和當時的地球環境。因此,化石也可以說是地球生命演變史的記憶符號。
地質學家最早在澳大利亞的這些化石中,發現了埃迪卡拉動物群,後來又在前蘇聯發現了裡菲生物群。而我國的古生物學者也曾在陝西的化石中發現了生物活動的遺蹟。通過對這些生物化石的研究,我們可以推測出這些生物是生活在距今5-6億年的寒武紀時代,但是這並不是地球生命最早的生命,因為對於這些化石來說,這些生物已經屬於較高級的生物代表了,而地球最早的生命顯然應該是更加簡單的生命體。
之後,人們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開始將一些留有生物遺蹟的化石送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藉此來發現更加微小的,簡單的生命。通過觀察,在一些年紀為二三十億年的化石中發現了更加原始的生命遺蹟。1940年,發現了年紀為27億年的藻類,1966年,發現了年紀為31億年的棒狀細菌結構物,1968年,發現了32億年的球狀的微生物化石,之後的一系列發現證明了地球最早的生命存在於30億年前。
生命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最有力的證據,同時,通過化石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可以知道一些物種的進化演變史,生命在死去之後,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我們可以通過現在的一些技術找出一些化石之間存在的聯繫,進而可以找出這些生物之間的「前世今生」。
但是對於前期的生物化石來說,通過時間的侵蝕,有的化石也沒有辦法保留下來,而一些更早期的生命本身就沒有辦法形成化石。目前,我們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化石中,歷時最久的是1980年在澳大利亞西部發現的細菌化石,它們有的呈現深灰色球狀,也有的呈現橢球狀,約為35億年之久。這些發現證明地球早在35億年之前生命就已經存在,而且已經開始有了不同種類的分化。所以可以判斷地球上的最早生命可能還要更久一些。
幾年前,美國的科學家開始對38億年的古老巖石進行詳細的碳,硫等元素測定,發現這些巖石中含有有機碳。而生物之中才會含有有機碳,所以說明在38億年前可能也有生物的存在。但是因為並沒有找到有關的化石來進行更加有利的驗證,所以現在我們認為地球的最早生命仍然是在35億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