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演變史,將地球生命比作24小時,屬於人類的時間只有30秒

2020-12-05 騰訊網

  現在人類作為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可以說是地球上的主宰,但是和其它的生命相比,人類其實在地球上的時間很短,眾所周知,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發展了46億年,而作為人類,我們的發展史才只有短暫的二三百萬年。而如果把地球46億年的發展史換算成24小時,屬於人類的時間之後不到半分鐘。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這個地球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生命,他們有的也曾經是地球上的主宰,等到他們在地球上滅絕,另一種動物就會形成,地球上繁榮的生命也是在這樣的相互交替中漸漸的形成的。

  縱觀地球生命史整個歷史,從生命起源至人類文明,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前生命的化學進化階段,生物學進化階段,文化進化與生物學進化並行和相互制約階段,人類只是這數億年發展階段中的一小部分。而作為所謂的現代人階段,我們也才短短的25萬年。

  現在我們判斷古生命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化石研究,地質學家在一些地方發現了它們死後留下的遺骨和遺蹟,在時間的磨練之下形成了化石。通過現在的同位素分析等技術,我們可以推斷出古代生命的生成時間和當時的地球環境。因此,化石也可以說是地球生命演變史的記憶符號。

  地質學家最早在澳大利亞的這些化石中,發現了埃迪卡拉動物群,後來又在前蘇聯發現了裡菲生物群。而我國的古生物學者也曾在陝西的化石中發現了生物活動的遺蹟。通過對這些生物化石的研究,我們可以推測出這些生物是生活在距今5-6億年的寒武紀時代,但是這並不是地球生命最早的生命,因為對於這些化石來說,這些生物已經屬於較高級的生物代表了,而地球最早的生命顯然應該是更加簡單的生命體。

  之後,人們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開始將一些留有生物遺蹟的化石送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藉此來發現更加微小的,簡單的生命。通過觀察,在一些年紀為二三十億年的化石中發現了更加原始的生命遺蹟。1940年,發現了年紀為27億年的藻類,1966年,發現了年紀為31億年的棒狀細菌結構物,1968年,發現了32億年的球狀的微生物化石,之後的一系列發現證明了地球最早的生命存在於30億年前。

  生命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最有力的證據,同時,通過化石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可以知道一些物種的進化演變史,生命在死去之後,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我們可以通過現在的一些技術找出一些化石之間存在的聯繫,進而可以找出這些生物之間的「前世今生」。

  但是對於前期的生物化石來說,通過時間的侵蝕,有的化石也沒有辦法保留下來,而一些更早期的生命本身就沒有辦法形成化石。目前,我們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化石中,歷時最久的是1980年在澳大利亞西部發現的細菌化石,它們有的呈現深灰色球狀,也有的呈現橢球狀,約為35億年之久。這些發現證明地球早在35億年之前生命就已經存在,而且已經開始有了不同種類的分化。所以可以判斷地球上的最早生命可能還要更久一些。

  幾年前,美國的科學家開始對38億年的古老巖石進行詳細的碳,硫等元素測定,發現這些巖石中含有有機碳。而生物之中才會含有有機碳,所以說明在38億年前可能也有生物的存在。但是因為並沒有找到有關的化石來進行更加有利的驗證,所以現在我們認為地球的最早生命仍然是在35億年前。

相關焦點

  • 地球是珍貴的,生命是寶貴的:宇宙中生命的誕生條件太苛刻!
    只不過從那時開始太陽進行的核聚變就像今天人類掌握核反應堆一樣是可控核聚變,而且整個核聚變過程大約需100億年才能徹底完成,這才給了太陽系其他星球不斷發展壯大的機會。就在太陽不斷進行核聚變的過程中,地球也逐漸由一塊氣體、隕石組成的混沌體通過自身引力不斷將其他隕石吸引過來,這些物質在一起碰撞、壓縮、燃燒,經過大約上千萬年積累最原始的地球就出現了,這時的地球到處充滿了熾熱的巖漿。
  • 《生命簡史》: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生命演化是地球上最壯觀的「表演」該書作者理察·福提是英國資深古生物學家,24歲畢業於劍橋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隨即進入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直到2016年退休。他曾擔任倫敦地質學會主席。他畢生與地質研究為伴,14歲就採集到人生的第一塊三葉蟲化石。
  • 如果地球誕生在24小時前,那麼人類剛誕生47秒
    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換算:假如把46億年看作一天,也就是24個小時,那麼,人類的形成是在幾點鐘呢?4600000000÷24÷60=319萬年,也就是1分鐘319萬年,這樣算來,人類誕生(250萬年)還不到一分鐘。
  • 1天不足24小時!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加速,人類會被甩出地球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太陽系之中,地球是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它的一舉一動可以說都可能給人類帶來影響,而根據《每日郵報》科學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這對我們地球來說不是好事情,那就是地球自轉速度變得異常的快,
  • 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生命簡史》自1997年出版以來,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無數化石迷奉之為「殿堂級的地質學科普書」。《生命簡史》分為「永恆的海洋」「從塵埃到生命」「細胞、組織和軀體」「人類」等13個章節,福提以第一人稱作為表述方式,將自身的地質研究經歷、見聞、趣事和古生物學理論有效融合,用開闊的視野、紮實的學識、生動的筆觸,講述地球生命40億年波瀾壯闊的演化傳奇。
  • 科普:你是否真的了解地球?用24小時表示地球發展歷史會如何?
    科普:你是否真的了解地球?用24小時表示地球發展歷史會如何?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地球中1/3物種的家園,我們可以將地球看作一個有生命並且能夠呼吸的有機體,地球不僅可以調節溫度、燃燒能量,還可以更新皮膚表層,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容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 有的動物生命只有24小時的動物有的卻永生,你知道它是什麼嗎?
    一條狗的壽命為13年,而有的動物生命只有24小時的動物,但有的卻是永生,時間不停流逝,在地球的時間長河中,我們的生命不過彈指一瞬間,甚至人類本身也是很年輕的,但壽命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地球上有些生物的壽命比人類壽命短得多,還有一些生物比我們所有人都活得久,而有的生物幾乎可以永生,你知道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嗎?
  • 地球漫長的生命當中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嗎?
    那麼地球上是不是只存在過我們人類一種智慧生命,答案是否定的。其實這裡可以引用「黑森林法則」,地球的早期其實跟一片黑森林類似。人類是其中一個獵人或許是獵物,其中還有其他獵人和獵物的存在,只是現在的人類優勢更明顯。
  • 當太陽變成超新星,地球上的生命將經歷什麼?
    美國天文物理學家西格爾(Ethan Siegel)在《富比士》(forbes)雜誌天文專欄上發表的博文介紹了這樣的過程:毫無疑問,地球上的生命,不僅是人類,小到微生物都將在幾秒鐘之內無一倖存。那是被炸死、高溫烤死還是被宇宙射線輻射致死?
  • 當太陽變成超新星地球上的生命將經歷什麼?
    美國天文物理學家西格爾(Ethan Siegel)在《富比士》(forbes)雜誌天文專欄上發表的博文介紹了這樣的過程:毫無疑問,地球上的生命,不僅是人類,小到微生物都將在幾秒鐘之內無一倖存。那是被炸死、高溫烤死還是被宇宙射線輻射致死?西格爾提出了令人意外的死法:在超新星事件那絢麗的光亮抵達地球之前,所有的生命將被巨大的中微子能量襲擊在瞬間死亡。
  •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為何把24小時規定為一天的時間
    ,規定為24小時,並且在每個地方,正午12點的時候都是太陽在頭當頂的時候,亦即太陽高度最高的時候,每過去24個小時,太陽就會重新回到原先的位置上。恆星日:遙遠的恆星在天空的位置上是恆定的,當地球轉過一圈之後,遙遠恆星出現在相同的穹頂位置上,這就是地球的實際自轉周期23時56分4秒,這是以遙遠的恆星在穹頂之上的運動為參考的,是地球自轉周期的實際時間。
  • 盤點地球歷史的24個轉折點,生命的裡程碑!
    地球已經存在了45.4億年,這是漫長而又忙碌的幾十億年。在這段時間內發生了數不盡的事件,其中有些事件成為了影響地球歷史和生命進程的裡程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塑造了這個世界的24個重大轉折點。1.借用陽光的能量(34億年前)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地球上生命的最大能量來源就是太陽。一些早期的微生物進化出了一種利用陽光的能量從簡單分子中製造葡萄糖的方法,這個過程就是光合作用。但有別於現代植物的是,最早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體並不能將氧氣當成廢棄物排出,因此當時的空氣中並沒有氧氣。
  • 地球的八大秘密,其實地球的一天沒有24小時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普通而又特殊的星球,普通是因為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小小的行星,特殊是因為,地球是迄今為止在宇宙中唯一一個有生命的星球。這個孕育著生命的星球,經歷了幾十億年的風風雨雨,對於這顆孕育著我們的星球,我們對它又是了解多少呢?下面就來說說關於地球的幾個秘密。
  • 假如地球直徑每天增加1釐米,地球生命將在什麼時候全部終結?
    假如地球直徑每天增加1釐米,地球生命將在什麼時候全部終結?
  • 生命在宇宙中出現本身就是偶然,人類能夠誕生更是一種奇蹟
    >要了解一顆星球出現生命的條件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地球的演變史入手,太陽是在距今約46億年由前一片充滿氫分子且能夠進行核聚變的星雲發展而成,而地球緊隨太陽後面誕生。原始地球通過引力繼續吸收其他隕石和氣體體積不斷增大,最終在距今約40億年的時候只有內核溫度保持較高,外殼則逐漸冷卻形成陸地沉降下來,內部出現了磁場、地球引力大小適中。大量水蒸氣也冷卻下來形成了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的無機鹽和大氣中的氮氣共同為藍藻出現奠定了基礎,距今約30億年前最原始的單細胞生命藍藻就此出現。藍藻出現後又通過光合作用改變了大氣中氧氣的含量,大氣壓也由此逐漸穩定了下來。
  • 人類可以減慢或停止地球的自轉,但與此同時,地球也將毀於一旦
    地球自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自轉一周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在地球的赤道地區,自轉的線速度是最快的,為每秒466米。地球擁有穩定的生態環境,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的自轉,如果地球沒有自轉,或者自轉的速度與現在不同,那麼地球的生態環境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甚至可能使地球變成一顆不再宜居的星球。
  • 2020,地球到底發生了什麼?
    宇宙並沒有時間一詞的說法,只有過程;時間只對人類有用,這是作為我們定點生活的重要工具。2020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然而有多少人因為病毒破產,下崗,讓一些本就不富裕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除了病毒還有蝗災,澳洲大火,近日美國又遇到山火,造成28人死亡。慶幸的是我生活在中國,我們並沒有遭受多大的災難,病毒發生的時候國家用生命至上的原則來保護人民。
  • 其實地球不是圓的,一天也不是24小時,人類被騙了很久
    最後所有的人類,和其他的生物又都有一個更大的家庭,那就是地球。雖然人類現在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高度,能夠對偌大且神秘的宇宙展開了探索。但其實,我們對自己生活著的地球又有多少了解呢?在我們的認知中,地球是圓的,始終都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同時又會自轉。而公轉一圈所需要的時間是一年,也就是365天。自轉一圈需要的時間是一天,也就是24小時。
  • 人類被科學家矇騙多年,原來地球不是圓的,一天也不是24小時
    地球是目前人類發現的銀河系內唯一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從人類在地球上誕生那一刻開始時至今日,雖說我們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這麼多年,而且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對地球的了解也不斷地加深。而且還有一個就是地球上一天的時間是24小時,這個說法也是不完全準確的。其實一直以來我們所熟知的觀點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被證明不夠完善。
  • 從太陽看地球的生命「界限」!人類文明還有多久時間?
    依照地球如今的情況,人類文明還有多久時間?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地球上百分之百的生態系都將出現人類的「足跡」,所以說人類如今也是面臨來自生態系統,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影響,因為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自然是與人類相互影響的,所以地球生態環境一旦出現了「崩潰」,那麼人類的生存也基本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