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高考的熱度,吃瓜群眾視野裡出現了不同類型的「別人家的牛娃」。這些高考競爭中的佼佼者,交出了閃閃發光的人生答卷。很多父母羨慕不已,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這麼厲害?到底是遺傳基因強大還是家庭背景裡教育條件好?
我拿到一本《高考狀元經驗談》,這本書裡採訪了24位清華大學不同院系的高考狀元,每個人都誠懇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和考試經驗,讀完這本書,我由衷感嘆:
不是別人家的父母幸運,也不是別人家的遺傳基因強大,是別人家的父母懂得如何教育,這些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窮有富,還有的是比較閉塞落後的小城,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真正喜歡熱愛學習的孩子,在正規化學習之前,他們的高考成功都滿足了以下條件:
第一,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往往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媽媽就是家庭CEO》的作者熊瑩說:家庭才是教育主場,先要有不斷成長的父母,才會有贏在未來的孩子。
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功,雖然表現在學校成績排名裡,但是決定孩子學業的卻不是學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
那些成為學霸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或者說自主性。他們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喜歡思考,喜歡鑽研,懂得學習是為自己而努力。沒有一個高考狀元是父母拿著棍子天天看管著學習的,沒有一個高考狀元是靠課外輔導班和題海戰術養成的。
因此,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是關鍵。在家庭教育裡,無論再細小的事情,都讓孩子自己學著拿主意。讓孩子感覺到生活的掌控權在自己手裡,他才會願意為自己做主,讓孩子感覺自己是主人翁,他才會為自己樹立遠大未來。
學霸的自學能力都非常強大,如果要列舉一個公式,大致是這樣的:學習力=好奇心+探索欲+思索能力+閱讀能力……父母應該多想想如何保護孩子的這些能力,才能決勝未來。
第二,學霸從幼年就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決定大腦效能。
來自清華化學系的牛耕田,高考分數641分。提到學習方法,他先說會休息才會學習。學習累了,可以聽聽音樂、打打球、下下棋、散散步之類的,讓學習的那部分腦細胞得到充分放鬆,這樣才有利於進一步的學習。
習慣非常重要,這等同於工作模式。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成年人的生活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被各種習慣支配的。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養成的好習慣,長大後就可以自動化執行,不需要大腦另外支配過多精力,節省出來的時間和精力可以高效利用做其他事情。
習慣一旦養成,無論好壞,都會被大腦寫進記憶庫。大腦是不會區分好壞的,只是忠誠記錄。要想用一個好習慣代替一個壞習慣,需要長久的刻意練習和自律隔離,一旦人從思想上懈怠,壞習慣就會跑出來帶偏軌道。
那些從幼年開始就養成好習慣的孩子,真是從好習慣裡受益終身。
第三,閱讀和運動,在任何年代怎麼過多強調都不為過。
來自清華建築工程系的江庚年是陝西寶雞第二中學的學生,他高考分數656分。這個學生來自一個小山村,16歲之前一直在那裡生活。農村的孩子很少有大志向,他的姐姐厭學,母親提起來就恨鐵不成鋼,於是,他成了母親不用提醒也知道用功讀書的好學生。
江庚年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啃了一部部雜七雜八的書。那時候,村裡的書很少,他看了不少打工者帶回來的各種盜版小說和拿回家糊牆的報紙。他不喜歡到處亂竄,就喜歡在家靜靜讀書。這些閱讀收穫是老師和家長不希望看到的,但是他卻因此眼界大開。初中鎮上有個小書店,他經常去那裡看書,不管歷史、地理還是政治,甚至是清宮秘史之類千奇百怪譁眾取寵的東西。
親子教育專家尹建莉提倡父母多陪孩子閱讀,她認為閱讀是開發孩子智力非常棒的方式,且閱讀給孩子帶來知識和樂趣,讓孩子的學習力成倍增長。
運動對人的好處也非常多,運動可以讓人體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去甲腎上腺素等,可以很好地釋放人體壓力,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改善睡眠,提高人體免疫力等。我們近些年看到的高考狀元,很多都是多面手,不僅學習好,運動項目也做得很棒。
第四,家庭氛圍或者說正向情感教育,是學霸看不見的動力源。
來自清華經管學院的何珊珊,以639分的好成績進入清華大學。曾經她申請過保送,但是沒有通過,她為此痛苦一陣子,爸爸卻安慰她說:「這是你的幸運,因為你多了一種歷練。」
有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表明,經常一家人一起吃飯的家庭,孩子更擅長做功課,學業成績和情緒控制力更好,並且更有自信心。為什麼呢?
因為這是習慣的連鎖反應,一家人一起吃飯,通過這種方式,孩子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父母對孩子的關注會在無形中增加,孩子也更有可能獲得和父母交流的機會。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家庭氛圍會促進孩子意志力的發展,讓他們擁有更大的自信心和自控力,從而促使生活中其他良好習慣的養成,並形成良性循環。
一個在生活方面沒有過大壓力的孩子,一個被父母關愛的孩子,安全感很足,在學習時更容易專注,也更容易尋找到內心的驅動力,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那些在學業上成績優異的孩子,家庭教育的成功佔了7成原因,學校因素不過只是3成。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裡,提供資源和幫助,也提供自由的探索氛圍,他們都有自己的支配時間和空間,形成他們的自我意識,也能很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學會自我激勵和調整。
自我教育是學霸們成長教育裡重要的一環,家長不要插手太多,不要佔用孩子時間太滿,懂得給孩子的成長留白,或許是當下中國家長最需要思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