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毒殺金正男的蓖麻毒素、河豚毒素毒性有多強?丨科通社

2021-01-20 科學加

↑點擊圖片,開啟星際穿越

據報導,「毒殺」金正男的物質主要鎖定在蓖麻毒素、河豚毒素、山埃之中。它們的毒性有多強?生活中存在這幾種物質中毒的可能嗎?


文/記者 李荔  編輯/劉昭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張榮(中國毒理學會工業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毒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受到全球關注的朝鮮最高領導人兄長金正男死亡案,馬來西亞警方已認定為一宗有計劃的謀殺案。在金正男被暗殺時,兩名女嫌犯一前一後,一人箍頸,另一人噴射不明液體。根據馬來西亞媒體的最新報導,「毒殺」所用的物質已主要鎖定在蓖麻毒素、河豚毒素、山埃之中。最有可能「毒殺」金正男的這三種物質,它們的毒性有多強?為什麼會是這幾種物質? 生活中存在這幾種物質中毒的可能嗎?



根據相關媒體所獲得的閉路電視內容描述,在2月13日上午8時50分左右,案發時金正男是單獨一人在自助登機櫃檯排隊,當時他身穿深色polo上衣,突然兩名女子一前一後出現,一人由後以手臂箍頸將金正男制伏,另一人則朝他的臉部噴射不明液體,隨後便匆匆離去,全程不超過5秒。


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毒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榮表示,有毒化學物質的小液滴可以通過皮膚,呼吸道黏膜進入人體,如果毒性較大,可以使人致死。短短5秒時間,通過皮膚或呼吸進入的量不會很大,所以推測應為劇毒物質,即LD50(Lethal Dose,50%,即半數致死量)較小的化學物質。


在毒理學中,半數致死量,簡稱LD50,是描述有毒物質或輻射的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標。LD50是指在預定時間之內,如14天,導致50%被暴露個體死亡的劑量。毒素的LD50越小表明毒性越強。根據物質的半致死劑量LD50值,美國科學院把毒性物質危險劃分為五個等級:即"0":無毒性,LD50 > 15 g/kg;「1」:實際無毒性,5 g/kg < LD50 < 15 g/kg;「2」:輕度毒性,0.5 g/kg < LD50 < 5 g/kg;「3」:中度毒性,50 mg/kg < LD50 < 500 mg/kg;「4」:高度毒性,LD50 < 50 mg/kg。氰化鉀的急性毒性 LD50為:6.4mg/kg(大鼠經口);8.5mg/kg(小鼠經口)。


張榮補充道,根據目前的消息,還不能完全斷定是何種物質,還需要進行成分鑑定或死者的死亡症狀進行推測。



2月16日,據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報導,馬來西亞當局稱,對金正男的屍檢已經完成,初步斷定致其死亡的毒品為蓖麻毒素或河豚毒素,這兩種毒藥分別可從蓖麻種子和河豚體內獲取,簡便易得。這兩種毒素到底是什麼?危害怎樣?


張榮指出,蓖麻毒素是從蓖麻(Ricinus communis)——經栽培後用來提取蓖麻油——的豆子中獲得的,而蓖麻毒素存在於它的固體纖維中。它是一種糖蛋白,進入人體細胞並阻止細胞製造所需的蛋白質。沒有蛋白質,細胞就會死亡,最後將傷害整個人體,從而造成死亡。


據了解,蓖麻毒素是一種致命的毒藥,它是一種從蓖麻籽中提煉出的劇毒化學物質,只要極微小的劑量(根據不同接觸途徑,約500微克左右)就能置人於死地。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6000倍,1克蓖麻毒素就足以殺死3600人。有報告顯示,在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蓖麻毒素就曾經被使用過。此後,在阿富汗基地分子棲身的洞穴中,也發現了大量蓖麻毒素。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也都曾經逮捕過製造蓖麻毒素的嫌疑人。因蓖麻籽易取得,再加上蓖麻毒素易提取,且活性穩定良好等特點,蓖麻毒素成為恐怖分子製造恐怖襲擊的首選毒素。



河豚毒素是一種魨魚類(俗稱河豚魚)及其它生物體內含有的一種生物鹼,來源於河豚魚的卵巢、肝臟、腎臟、血液、眼、鰓和皮膚等部位,曾一度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強的非蛋白類毒素。


據張榮介紹,河豚毒素毒理作用的主要表徵是阻遏神經和肌肉的傳導。除直接作用於胃腸道引起局部刺激症狀外,河豚毒素被機體吸收進入血液後,能迅速使神經末梢和神經中樞發生麻痺,繼而使得各隨意肌的運動神經麻痺;毒量增大時會毒及迷走神經,影響呼吸,造成脈搏遲緩;嚴重時體溫和血壓下降,最後導致血管運動神經和呼吸神經中樞麻痺而迅速死亡。


如果人不慎進食帶有河豚毒素的河豚,可能會在0.5~3小時內迅速發病。症狀輕者呈自限性(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但大多數中毒嚴重者常在17min後迅速發生呼吸麻痺和循環衰竭而死亡。有報導中毒症狀最快可出現在進食後的5~10 min。



吉隆坡中央醫院法醫還曾透露,2月15日協助進行金正男屍體解剖的法醫發現,金正男遺體的臉部皮膚表面呈鮮紅色,且遺體並沒有明顯外傷,種種跡象顯示,有可能是死於山埃毒,窒息而亡。


山埃的學名為氰化鉀,呈白色圓球形硬塊,粒狀或結晶性粉末。北京某研究毒理的資深研究人員告訴記者,山埃是一種劇毒氰化物,可以通過接觸皮膚和腔道黏膜、呼吸吸入、口服、注射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然後解離出氰基離子。這種離子能與細胞線粒體內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三價鐵離子牢牢地結合,使其喪失傳遞電子的能力。由於細胞內氧化磷酸化過程受阻,表現為細胞無法利用血液中的氧氣,造成組織缺氧,各種細胞死亡。氰化鉀的毒性也跟具體攝入的劑量和方式有關,吸入、口服或經皮膚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若通過靜脈注射、吸入高濃度氫氰酸氣體的形式中毒,死亡速度會加快。



北京某研究毒理的資深研究人員表示,汞、鵝膏毒素、毒鼠強等物質可能性都不大,這些物質毒性不會這麼迅速。而沙林也不可能,因為沙林是氣體,會向周圍擴散,那麼機場其他人也會受到影響;而炭疽是一種細菌,如果暴露會引起大範圍人群感染,可能也不是。


「金正男遇襲時間很短,如果是毒素的話,LD50的數值應該非常小。」張榮分析到,河豚毒素小鼠經口LD50值為0.334mg/kg,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8μg/kg。而蓖麻毒素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2.7μg/kg,小鼠腹腔注射為7~10μg/kg。這兩種毒物都屬於高毒類物質,攝入途徑不同可能毒性大小有一定的差異,並且中毒後的症狀不同,需要根據金正男出現的症狀進行推斷。但也不能排除毒素合併使用或者某種新毒物的可能。


 

「殺人越貨」哪家強?

美國科學雜誌評出世界十大致命毒藥


文/記者 李荔  編輯/劉昭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劇毒化學品是指少量侵入機體,短時間內能致人、畜死亡或嚴重中毒的物質。具體的毒性判定界限為:大鼠試驗,經口LD50≤50mg/kg,經皮LD50≤200mg/kg,吸入LD50≤500ppm(氣體)或2.0mg/L(蒸氣)或0.5mg/L(塵、霧)。


在人類歷史上,已經發明和發現了數不清的毒藥,美國科學雜誌曾經就評出了世界十大致命毒藥。下面,我們來探一探「殺人越貨」哪家強:


一、肉毒桿菌毒素(攝入)


 

 

(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肉毒桿菌產生的一類蛋白質毒素


特點:它會破壞人的神經系統,使人在極度痛苦中死去。但是,在減緩皺紋方面卻能發揮奇效。


LD50:0.001μg/kg


二、蓖麻毒素(攝入或吸入)


 

(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具有兩條肽鏈的劇毒性植物蛋白


特點:蓖麻毒素可引起人的呼吸和身體器官衰竭,導致人在幾小時內死亡。該毒素易損傷肝、腎等實質器官,發生出血、變性、壞死病變。並能凝集和溶解紅細胞,抑制麻痺心血管和呼吸中樞,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LD503.0μg/kg


三、炭疽(吸入)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炭疽桿菌


特點:皮膚接觸炭疽可致命,但最常見的是吸入性炭疽。它首先會引起感冒,然後會徹底毀滅人的呼吸系統。


LD50:不詳


四、沙林毒氣(吸入)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化學式是:(CH3)2CHOOPF(CH3)

特點:一種致命性的毒氣,殺傷力是氰化物的幾百倍。只要吸入一小口,人就會口吐白沫,進入陷入昏迷狀態,最後死亡。


LD50:10μg/kg


五、河豚毒素(攝入)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魨魚類(俗稱河豚魚)及其它生物體內含有的一種生物鹼,分子式為C11H17O8N3


特點:如果人吃了,就會在6小時內出現癱瘓甚至死亡。曾一度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強的非蛋白類毒素。


LD50:毒素經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為8μg/kg


六、氰化物(攝入或吸入)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具有強烈毒性的氰化物有三種:氰化鈉(NaCN)、氰化鉀(KCN)以及氫氰酸(HCN)


特點:氰化物可以通過接觸皮膚和腔道黏膜、呼吸吸入、口服、注射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然後解離出氰基離子。這種離子能與細胞線粒體內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三價鐵離子牢牢地結合,使其喪失傳遞電子的能力。由於細胞內氧化磷酸化過程受阻,表現為細胞無法利用血液中的氧氣,造成組織缺氧,各種細胞死亡。


LD50:氰化鉀,6.4mg/kg(大鼠經口);8.5mg/kg(小鼠經口)


七、汞中毒(吸入)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Hg


LC50: 30mg/m3


八、士的寧(攝入或吸入)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由馬錢子中提取的一種生物鹼


特點:一種普通的農藥,它的殺傷力並不像上面列出的這些毒藥強大。但是,它引起的死亡卻極其可怕:人們身上的所有肌肉會劇烈痙攣,直至疲憊至死。


LD50: 2.35mg/kg(大鼠經口),成人口服最小致死量是0.03 ~ 0.1g,小兒5mg 也可致死。


九、鵝膏毒素(攝入)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毒傘肽類毒素


特點:鵝膏毒素來自於一種毒蘑菇,它可在幾天之內摧毀人們的肝和腎,人們會清醒的感受到來自於身體的極度疼痛,直至昏迷、死亡。


LD50:鵝膏毒肽屬慢性劇毒毒素,0.2毫克可引起中毒,2毫克可導致死亡。實際上,根據相關資料,被人們認為劇毒的砒霜,中毒量為5-50毫克,致死量為100-200毫克。鵝膏毒肽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大鼠經口 0.1 mg/kg。


十、毒鼠強(攝入或吸入)


 

(圖片來自網絡)


成分:四亞甲基二碸四胺,分子式:C4H8N4O4S2


特點:毒鼠強阻礙人體新陳代謝,導致人很快死亡並伴隨有身體的疼痛。


LD50:大鼠經口 0.1-0.3 mg/kg。口服6mg~12mg即為人的致死量,劑量大時,3min即可致死。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採編製作,轉載請聯繫授權:bjkjbeditor@163.com,違者必究)

你覺得小編記者不容易,就打個賞吧!


加入北京科技報丨北科傳媒(全職/實習)

bjkjbhr@163.com


投稿或推薦選題

bjkjbeditor@163.com




科學通訊社(科通社 scipress)

提供每日新鮮科學與生活資訊

組織各類有趣活動

主辦:北京科技報社 | 北科傳媒

相關焦點

  • 金正男或被蓖麻毒素或河豚毒素殺害 屍檢報告需等待一周
    本文最後更新於北京時間2月16日15:40國際在線援引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最新報導,噴灑在金正男面部致其死亡的毒藥可能為蓖麻毒素或河豚毒素。目前,屍檢結果還未正式公布。馬來西亞當局稱,對金正男的屍檢已經完成,初步斷定致其死亡的毒品為蓖麻毒素或河豚毒素,這兩種毒藥分別可從蓖麻種子和河豚體內獲取,簡便易得。
  • 世界級 7 大劇毒:金正男死於其中之一
    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存在於河豚的卵巢、肝臟和血液等部位中,其毒性為氰化鉀的 1250 倍,0.48 mg 即可致死。中毒後表現為全身麻木,四肢癱瘓,呼吸麻痺,心律失常等。河豚毒素為非蛋白神經毒素,用亞鐵酸鈉煮食或 120℃ 加熱 30 分鐘可以破壞其毒性。
  • 一文讀懂寄給川普的蓖麻毒素有多毒
    蓖麻毒素的毒性大小和劑量以及進入體內的途徑有很大的相關性,有研究發現,口服蓖麻毒素,人的致死劑量為約1-20 mg/kg;通過靜脈注射,人類的致死量約為1-10ug/kg。 雖然多數關於致死劑量的數據都來自於動物實驗,沒有更多的統計數據佐證人類的具體致死劑量,但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微量即可致死是毋庸置疑的。
  • 川普收到的蓖麻毒素有多恐怖?!
    原來蓖麻籽中有一種低濃度的水溶性毒素--蓖麻毒素。蓖麻毒素是一種毒性糖蛋白,屬於II型核糖體失活蛋白(II型RIP)。在這裡,兩條鏈間的二硫鍵斷裂,A、B鏈解離開,游離的A鏈發揮其毒性作用,攻擊rRNA,一分鐘內一個毒素分子就可催化脫去1000~2000個腺嘌呤分子,由於rRNA是組成核糖體的主要物質,而核糖體又是合成蛋白質所需,因此當rRNA遭破壞時,會使蛋白質的合成受到抑制。      雖然在其他植物中也含有在蓖麻毒素蛋白質A鏈,但是必須存在兩條蛋白質鏈同時存在才能產生毒性作用。
  • 小時候玩的蓖麻--蓖麻毒素有多恐怖?
    原來蓖麻籽中有一種低濃度的水溶性毒素--蓖麻毒素。蓖麻毒素是一種毒性糖蛋白,屬於II型核糖體失活蛋白(II型RIP)。在這裡,兩條鏈間的二硫鍵斷裂,A、B鏈解離開,游離的A鏈發揮其毒性作用,攻擊rRNA,一分鐘內一個毒素分子就可催化脫去1000~2000個腺嘌呤分子,由於rRNA是組成核糖體的主要物質,而核糖體又是合成蛋白質所需,因此當rRNA遭破壞時,會使蛋白質的合成受到抑制。      雖然在其他植物中也含有在蓖麻毒素蛋白質A鏈,但是必須存在兩條蛋白質鏈同時存在才能產生毒性作用。
  • 寄給川普的「毒」包裹,裡面的蓖麻毒素到底有多可怕?
    看過美劇《絕命毒師 第五季》的人應該有印象,蓖麻毒素曾被用來殺死一名主角。 還有一起經典的案例:1978年,一名流亡倫敦的保加利亞記者喬治.馬可夫遭遇暗殺,在被用於暗殺的「武器」雨傘尖上發現了蓖麻毒素。馬可夫在醫院經過診斷後是血液中毒,無藥可解,並於三天後不幸身亡。
  • 常見的蓖麻,毒性這麼強,蓖麻毒素毒性是眼鏡蛇的兩到三倍
    蓖麻毒素蓖麻毒素是一種從蓖麻籽提取的劇毒,該毒素易造成肝腎等器官出血病變、凝集和溶解紅細胞、抑制呼吸中樞。蓖麻毒素可以製成粉末、顆粒、薄霧等形式使用且無色無味,這種毒素目前沒有有效解藥,36至72小時便可致人死亡。
  • 解密:寄給川普的「毒」包裹,裡面的蓖麻毒素到底有多可怕?
    初步調查顯示,它的蓖麻毒素呈陽性。這名FBI官員沒有被授權公開討論正在進行的調查細節。FBI在一份聲明中說:「探員正在調查一個在美國政府郵箱中收到的可疑包裹,它不存在對公共安全造成威脅。」蓖麻毒素是什麼東東?看過美劇《絕命毒師 第五季》的人應該有印象,蓖麻毒素曾被用來殺死一名主角。
  • 這些毒素一個比一個毒 但有的竟能治病
    是自然界中所發現的毒性最大的神經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強的非蛋白類毒素。該毒素對腸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吸收後迅速作用於神經末梢和神經中樞,可高選擇性和高親和性地阻斷神經興奮膜上鈉離子通道,阻礙神經傳導,從而引起神經麻痺而致死亡。「這也是每年不少沿海地區有人因食用河豚而死亡的重要原因。」
  • 寄給川普的蓖麻毒素有多毒,為什麼蓖麻在我國農村隨處可見?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作家喬治.馬爾科夫的死亡。 從直觀上看,該金屬球非常小,這意味著它內部的容量有限,而如此小劑量的毒素就足以殺死一名成人,由此可以看來蓖麻毒素有多強
  • 誰在向川普投毒,專家:該毒素的毒性是眼鏡蛇三倍
    撰文丨南喬編輯丨餘青宇本期看點:西方國家的一些政客為了達到政治性目的常不擇手段,製造"假中毒"或"將中毒"事件就是其拿手好戲。神秘郵件根據美國聯邦局消息,美國的一個執法部門最近截獲了一封裝有蓖麻毒素的信件,含有這種劇毒毒素的信件是郵寄給美國總統川普的。蓖麻毒素的毒性非常強,能使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迅速衰竭,在西方國家的歷史上,曾多次發生一些特工使用蓖麻毒素進行暗殺活動的事件,其毒性是眼鏡蛇的3倍。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蓖麻毒素的解藥。
  • 寄給川普的蓖麻毒素有多毒,蓖麻只是「惡魔」嗎?
    該信件被進行了兩次測試,都發現了蓖麻毒素的存在。初步調查表明,這封信來自加拿大,涉嫌女子在試圖從加拿大入境美國時被逮捕。其實,類似事件在海外曾多次上演。對於美國歷任總統來說,信件投毒的行為更是早已見怪不怪了。你是否也感到很好奇,蓖麻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其毒素有多大威力?
  • 毒性比劇毒氰化鈉強一千倍 河豚海南奪4命
    ,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專家詳解河豚「毒之源」:毒性比劇毒氰化鈉強一千倍    在河豚中毒事件中,死者都是因錯過搶救時間及不會採取自救措施導致死亡的。為此,記者採訪了三亞市人民醫院有關專家。     據介紹,河豚有毒物質為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對熱穩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鹽醃或日曬不能破壞。魚體中含毒量不同部位和不同季節有差異。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嘗鮮?
    河豚的毒性有多大,幾百年來日本人真的是在冒死吃河豚嗎?看完不得不佩服日本人,首先要明確一點,河豚並非一生下來就含有致死的劇毒,這種毒素的來源,除了主要出自其身上的細菌種類外,還與其食用大量特殊的海藻有關,因為河豚食用完藻類後,它會在體內逐步轉化為毒素,有專家說,河豚毒素會麻痺神經,主要是肌肉麻痺,嚴重的時候,橫膈膜的肌肉會被麻痺,導致患者無法呼吸,時間長了就會無法搶救。
  • 蓖麻毒素能不能毒殺美國總統歐巴馬?
    》),而是另一種可怕的致命毒素:蓖麻毒素。 當然,因為有特工人員的預先檢查,這幾封「毒信」並未造成嚴重的後果。4月28日,FBI公布了已經抓獲寄信嫌疑人的消息。這個蓖麻毒素(Ricin)究竟有多大「破壞力」,能夠惹出如此之大的麻煩呢? 蓖麻毒素從何而來?蓖麻(Ricinus communis),是一種大戟科的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並規模化種植。蓖麻毒素就是從蓖麻的種子蓖麻子中提取出來的。不過,蓖麻子中的蓖麻毒素含量很低,所以毒性有限,成人要吃下8粒以上才會出現中毒現象。
  • 蓖麻毒素有多毒?它為什麼會被用於包裹投毒?
    本周,美國某知名政治人物遭包裹投毒,被執法人員截獲,確認為蓖麻毒素。在海外,蓖麻毒素用於投毒屢見不鮮,1978年,倫敦的國際間諜人員曾用裝有蓖麻毒素的傘尖在公開場所行刺,一名被刺人員中毒身亡;我國也曾有留學生在海外網絡購買蓖麻毒素而獲刑的事件。
  • 絕命毒師:常用於暗殺的蓖麻毒素到底有多毒?
    當然能去摘蓖麻的小夥伴也不會傻到吃蓖麻,儘管把玩都沒有問題,但蓖麻毒素確實是一種罕見的劇毒物,它的毒性之烈,即使和合成毒物相比也毫不遜色!蓖麻毒素是從蓖麻籽中萃取出來的一種毒性蛋白,幾乎對所有真核細胞生物都有極強的殺傷力,那麼那些生物才是真核細胞生物呢?除細菌和藍藻的細胞以外,所有的動物細胞以及植物細胞都屬於真核細胞!
  • 殺死金正男的「VX毒素」是什麼?有多毒?
    「VX毒素」是什麼?有多毒? VX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神經毒劑,唯一的用途就是作為化學武器。阿託品可以作為VX的解毒劑,但是實際上還是會很麻煩,因為這東西毒性太強,起作用又很快,解毒劑又需要儘可能快地使用,實際上感覺還是會很難操作。
  • 1克可以毒死400人,蓖麻毒素,再度引發緊張
    屍體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腿上留有針頭大小的金屬碎片,而那個碎片中含有蓖麻毒素。調查最終確認,襲擊馬爾科夫的雨傘中,帶著彈射裝置,將密封圓珠射入人體後,封蠟溶化,毒素流入身體,導致中毒。這個冷戰時期的暗殺事件,史稱雨傘謀殺案。蓖麻毒素,也隨之進入人體的視線。
  • 蓖麻毒素能不能毒殺美國總統歐巴馬?| 果殼 科技有意思
    》),而是另一種可怕的致命毒素:蓖麻毒素。 當然,因為有特工人員的預先檢查,這幾封「毒信」並未造成嚴重的後果。4月28日,FBI公布了已經抓獲寄信嫌疑人的消息。這個蓖麻毒素(Ricin)究竟有多大「破壞力」,能夠惹出如此之大的麻煩呢? 蓖麻毒素從何而來?蓖麻(Ricinus communis),是一種大戟科的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並規模化種植。蓖麻毒素就是從蓖麻的種子蓖麻子中提取出來的。不過,蓖麻子中的蓖麻毒素含量很低,所以毒性有限,成人要吃下8粒以上才會出現中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