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縣,新人結婚時新娘蒙上紅蓋頭,新郎在臉上塗滿鍋底灰。這個傳統習俗其實來源於女媧伏羲成親的傳說,兩人因為害羞一個用草簾遮臉一個用土塗黑臉才入了洞房。在中華兒女的心中,女媧總是善良仁慈的化身,她創造了人類又為讓人們更好生活用五彩石補天,段鰲足以立四極,因而受到人們的讚揚歌頌。
涉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全國眾多供奉女媧的廟宇中,規模最大、時間最早的就是位於涉縣的媧皇宮,佔地達550畝,分為山上和山下,主要有朝元宮、停驂宮、廣生宮和媧皇宮等建築,每當農曆三月十八日也就是女媧的生辰,來此的朝拜者可謂是絡繹不絕。媧皇宮的發展其實也算波折,1450年前的北齊天保年間媧皇宮開始了建造,又在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時期逐漸擴大規模,至清朝到達巔峰極盛。民間的朝拜從小規模廟會逐漸變得盛大隆重,直到「文革」期間,媧皇宮廟會被當作封建迷信被禁錮,無人敢問津,它就孤寂的佇立在那裡,心痛得眼看著關於女媧的石刻、文化被破壞。它的疼痛終止與改革開放,八方香客到來,昔日盛況逐漸恢復,女媧文化得以延續。2003和2004年的九月,政府主導舉行了兩次公祭女媧大典,政府公祭得以恢復,相關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和保護。2006年5月20日,女媧祭奠的習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盛大的女媧祭祀形式多種多樣,光是祭品就甚是壯觀。牲太牢、時果三珍、饅首乾果,祭器設備有金瓜鉞斧朝天鐙、祭旗、功德旗、黃龍旗、五彩旗等,祭祀隊伍排成一條長龍,氣勢恢宏,足以見得人們的崇敬。各地的人們還會到媧皇宮祈禳還願,祈求來年福運連連長壽平安的人們夜坐以表達自己的虔誠,高考或參加工作前的年輕人們撒米、結索開索以求換來錦繡前程,結紅布、綁娃娃的伴侶們則是求子希望膝下兒女承歡。為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全家安康,無論官員還是百姓,中華兒女還是外國友人,都會進香朝拜,他們相信人類之母會賜給他們歡喜與幸福。
女媧祭典不僅僅是祈求那麼簡單,其實也體現著中華兒女不忘本源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在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增進了各族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