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女性,從小就被灌輸那種「忘我的奉獻」,愛長輩愛丈夫愛孩子愛別人……唯獨不被教育「愛自己」。
所以大多數中國女性,把絕大部分的愛都給了身邊人,卻忘了好好寵愛自己。
世事紛繁,人心難測。
幸運的女人,付出後獲得了相應回報;不幸的女人,所有的付出都成了被欺凌的助虐,這樣的悲劇比比皆是。
比如北京大學法學院大三女學生包麗,那「令人不寒而慄的愛情」,一直是這幾天朋友圈裡的熱點。特別是那些年輕女孩的家長,更是心有驚恐。
從一個堅強、樂觀、獨立的現代女大學生,到一個對自己各方面產生罪惡感的「小女人」,最終到糊塗選擇自殺,包麗的悲劇令人唏噓。
包麗男友對其進行殘忍的精神控制,確實應該被道德審判和指責。但冷靜之餘卻想說,難道逼死自己的,不正是包麗本人嗎?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包麗能考上北大,智商應該是不容懷疑的。身為法學院學生,按道理來說,思維和理智也是應該有水準的吧。
但戀愛的一年時間中,赤裸裸的處女綁架、精神暴力、人格貶低打壓、毆打、裸照威脅、自殺威脅、要求懷孕並流產、要求絕育……簡直是套裝的匪夷所思,包麗卻來者不拒。
任何一個還把尊嚴當回事的女孩,面對這些讓人臉面盡失的行為,自然會果斷選擇一刀兩斷,抽身逃離。
而可憐的包麗太軟弱,或許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竟一次次屈從,任憑對方把自己踩在腳下,任意踐踏。
身處一個現代文明的社會,身處代表最高智商的人群,還有愛她的親朋好友,逃脫魔掌的辦法應該不難找到。說沒辦法自救,總感覺藉口太牽強。
對方換著花樣百般施虐,自己卻消極到「跑不動」了,最終選擇自殺。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連生命都不珍惜,總覺得包麗這個女孩子,「愛自己」的意識太缺失。
原本並不是沒有贏的資本和權力,但一個不會愛自己的人,遇到愛情就會自甘卑微,屈膝認輸,把幸福和快樂全寄托在對方身上,把心情全部交於對方操控,任其欲殺欲奪,並以此為高尚,以此為一輩子的事業。
總以葡伏的姿態活著,連自己都不愛,還指望別人多愛你?連自己都不愛 ,又能有多少能量去愛別人?
等卑微到連尊嚴都放棄的那一天,對方的輕視、侮辱甚至暴力凌虐,其實來得一點兒都不意外。
就像路邊的乞討者,他們卸下尊嚴,讓路人為他們不勞而獲的裝可憐買帳,換來的必是「施恩者」心裡的蔑視。
身在戀愛中的女人,一言一行的相處中,不可能不知道那個男人對你到底有幾分真心。如果已經無法感受到愛意,及時止損是最聰明的選擇,最起碼要給自己留些尊嚴。懷著或許他還能再施捨一點兒愛的奢望,一味乞求一味糾纏,只能被傷得更痛更深。
所以,女孩子一定要記得,在這個世界上,尊嚴是你最寶貴的東西。即使再愛一個男人,也不要放棄尊嚴只為他而活,一定要先為自己而活。
畢竟,生命只屬於自己。生命在,愛情才有載體。
德國作家尼娜在《愛自己》一書中寫道:
如果你要過一種清醒的生活或想變得幸福,你必須愛自己。
善待自己,先把自己寵好了,才能贏得對方的尊重,自然也會有你期望的幸福人生。
所以,缺失「先愛自己」教育的女孩子,不妨先補上這一課。
豐盈自己的內心,完善自己的外在,讓自己有更多愛的底氣。
然後,留有底線守住尊嚴,去愛一個男人,去經營一份勢均力敵、幸福尊嚴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