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天氣CEO金犁:創業十年致青春 歸來仍少年

2020-12-06 光明網

  今年是墨跡天氣上線十周年,也是金犁創業十年。

  十年來,金犁無論外貌還是工作風格,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從一個面白無須的微胖青年,變成了短髭勁瘦中年;從一個因為產品設計方案與同事爭執不下、敲開陌生鄰居的門「評評理」的工程師思維創業者,變成了給予員工足夠空間、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企業管理者。

  十年來,金犁創業的初心沒有變,依然是希望產品能「服務很多的人」,只不過現在這個願望的範圍由國內擴展到世界、由個人拓展到各行各業。

  創業十年致青春,歸來仍少年。

  一個年輕程式設計師的野望

  辭職創業通常需要一個強烈的內在動機。金犁創業念頭的興起,帶有一些理想主義色彩。

  大學畢業後,金犁加入塞班,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當時塞班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金犁夢想著會有10億人用上自己寫的代碼,對未來充滿期待。

  但世事難料。過了一年半,塞班被諾基亞併購。諾基亞有做同樣工作的小組,於是金犁所在小組開發的程序沒有了用武之地。金犁在諾基亞又寫了一年半代碼,等來的是諾基亞決定不再做塞班系統。

  「我寫了三年的代碼,沒有被任何人用到,很沮喪。」這使金犁有了辭職創業的想法,「希望能寫一款很多人會使用的產品。」

  按當時2008年的國內收入水平,外企的薪資非常有競爭力,放棄這樣一份工作需要很大決心。金犁辭職創業的想法遭到了家人朋友一致反對,大家覺得在大企業穩紮穩打、升職加薪才是正途。

  金犁自己也猶豫許久。他把辭職創業的利弊列了一個清單,風險、收穫……反覆比較、反覆權衡。

  「在大公司裡面,我們是被分配指定任務,因為公司戰略已經定下來了,我們需要去承接戰略。」金犁稱,「但是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去嘗試。我希望有一個舞臺,能把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去展現出來。」

  最終,金犁不顧家人朋友的勸阻,離開了諾基亞。

  雖然懷揣著「做一款很多人會使用的產品」的抱負,但當時金犁並沒有把握能夠成功。「我想的是至少在年輕的時候試一次,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再找工作。」

  這一年他26歲。

  起始於「秋高氣爽的五四青年節」

  對於創業方向,金犁希望他做的產品具備三個特徵:一是大眾普遍需要,二是使用頻次較高,三是必須聯網才能使用。「因為只有聯網我才能知道到底有沒有人在用、有多少人在用。」

  在創業方向確定的過程中,一方面金犁做了很多調研,發現天氣是一個在國內還沒有被很好滿足的品類,他判斷自己能很快做到行業領先;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條新聞:南方某地氣象災害來臨前,當地政府通過簡訊進行預警通知。由於簡訊覆蓋和接收範圍有限,很多家庭沒能及時防範,遭受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受到這條新聞的影響與啟發,金犁想能不能研發一款可以及時報告精準氣象信息的APP,讓更多人能夠提前預知災害。於是,金犁決定做天氣類產品。

  拿著全部3萬多元積蓄,金犁和兩名大學同學一起,開始了創業歷程。

  「生活費驟減,一年多沒有買過衣服,那時候最主要的消費就是吃飯和坐地鐵。」金犁回憶道。最開始三人連辦公場所都沒有,就只是各自在家工作,線上溝通,一周碰一次頭。

  金犁找了個大學宿舍裡常見的小摺疊桌,架在床上,就坐在床上寫代碼。「每天和用戶交流,然後寫程序,非常投入。」金犁稱,「從早上起床一直工作到睡覺,每周工作7天,一直寫到動不了、無法起身,有幾次寫到身體扛不住了。」

  非常累,但也非常充實。「雖然說那個時期物質上沒有什麼滿足,但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滿足還有磨練。」金犁稱。

  墨跡天氣第一版軟體是在2009年上線的。金犁和兩位創業夥伴選擇了五四青年節這一天,在圈子內非常知名的塞班論壇發布。

  這個標題為「在秋高氣爽的五四青年節,動畫效果打敗iPhone天氣的APP——墨跡天氣上線了!」的貼子短時間內瀏覽量迅速飆升。金犁他們還來不及擊掌相慶,就發現點擊進去的網友都在回帖裡吐槽「秋高氣爽的五四青年節」這一表述。

  三個小夥伴一邊懊悔犯了如此一個常識性錯誤,一邊又發現這個錯誤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流量,進而哭笑不得。

  墨跡天氣上線第一天過得一波三折。帖子發布半個小時後,金犁三人發現他們在論壇各個板塊發的帖子都被刪除了,相熟的網友說可能是因為帖子看起來像商業廣告,而且他們又是新註冊用戶。

  這可怎麼辦?塞班論壇是金犁三人在當時所擁有的資源下能找到的最大推廣渠道。正當他們一籌莫展時,塞班論壇一位ID為「進化者」的「軍長」級別高級用戶將墨跡天氣的帖子重新發了一遍,站在用戶的角度向其他網友推薦。又過了15分鐘左右,新的一批用戶發布的墨跡天氣帖子出現在論壇。

  就這樣,新生的墨跡天氣最大的推廣渠道總算保住了。當時塞班論壇每天能給墨跡天氣帶來1000-2000左右新增用戶。

  從程式設計師向企業管理者蛻變

  2009年到2019年,是我國移動網際網路從無到有、從萌芽到井噴的十年。面對每年億級新增用戶的巨大人口紅利,一款好產品真的可以包打天下。

  與同類產品相比,墨跡天氣的動畫效果更炫,同步一次消耗的流量最低只有同類產品十分之一。要知道當時還是2G時代,網費非常貴,消耗流量小是重要競爭優勢。

  墨跡天氣上線一年左右,就做到了同類產品中用戶規模第一。2011年,墨跡天氣第一個iPhone版本發布,用戶規模首次突破1000萬。2012年,上線時景社區功能,用戶規模突破1億。2013-2015年,用戶以每年1億左右的增量快速增長。2019年,墨跡天氣已經擁有6.5億用戶和1.49億月活。

  隨著企業規模越做越大,金犁不再需要親自上陣寫代碼,轉而面對更多管理、調度工作。

  不少網際網路行業大佬都是程式設計師出身,隨著企業規模擴大,轉換角色成了必須要邁過的坎。

  程式設計師的思維是直接的,面對的事物是0和1,但管理往往是「0.1-0.9」的問題。管理者需要容忍員工的缺點,允許員工犯錯,考慮員工情緒變化,調動其積極性,要與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人打交道。

  越是熱愛編程的人,轉型起來越痛苦。周鴻禕花了三年時間才把程式設計師的心態調整過來,雷軍則是遭遇了市場當頭棒喝之後,被逼無奈轉換角色。

  金犁的角色轉換是在「陣痛」之後完成的。

  墨跡天氣規模做大之後,金犁與兩位創業夥伴之間的分歧逐漸顯現。「我們在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有分歧,產生了很多爭論。我們也曾引入一些投資人去做調和,但最終在配合上仍無法做到1+1>2的效果。」金犁回憶道,「我們互相尊重各自的想法,後來就決定各自發展。」

  兩個創業夥伴的離開,對墨跡天氣、金犁個人影響都比較大。「主要的設計和技術負責人離開了,當時發展的節奏一下就慢了下來。」金犁稱,「工作重點就變成了怎麼去搭建團隊、怎麼去招募新的負責人。我也把很多工作下沉下去,去做了一些以前合作夥伴做的一些事情。經過了大概三個月到半年左右的一個調整,增長數據才持續地恢復回來。」

  這之後,金犁開始主動改變管理風格。「以前是要高執行力,按照我的方法去執行。現在就是把大家積極性調動起來,吸引更多人才,有一個好的治理架構、激勵體系等等,讓整個組織發展得更好。」

  在金犁的辦公室,四個大書架並排而立,佔據了幾乎一整面牆。金犁說這些都是「需要看的書」。

  誠然,企業生存需要什麼,企業人就必須會什麼。

  加深場景化服務探索 明年將有許多「大動作」

  墨跡天氣APP近期剛剛發布了新版本,改版後的墨跡天氣對界面設計和交互方式進行了再次升級,同時增加了40天晴雨預測和全球經緯度天氣查詢服務,「即使你到了南極,打開墨跡天氣,當地的所有氣候條件馬上盡收眼底。」金犁表示。在產品和技術方面,金犁從未有過一絲放鬆。

  除功能上的優化外,墨跡天氣在場景化服務方面也在逐步加深探索,在許多和天氣強相關的使用場景中,打開新版墨跡天氣相應模塊,就能夠快速解決相關需求。

  比如釣魚板塊,用戶會看到相關漁場的天氣狀況,幾點鐘的溫度最適合垂釣,結合季節和當天氣候情況精準給出的釣魚建議,省去諸多前期準備的麻煩。再比如出行,進入出行板塊輸入目的地,除了可以看到該地點近期氣候變化外,還能看到與出發地的溫度對比、溼度對比、紫外線情況等,方便出行前的準備。墨跡天氣將這些碎片化需求進行整合,將其延伸到場景化服務中,既是對自身服務能力的升級,也是在連接人與環境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在商業化氣象服務領域,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已經比較成熟,但在我國仍處於發展初期。這也意味著天氣服務與氣象經濟有望成為下一個「藍海」。

  2015年時中國氣象局發布《全國氣象現代化發展綱要(2015-2030年)》,提出「鼓勵和支持各種所有制氣象服務企業和非盈利性氣象服務機構發展,保障其在設立條件、基本氣象資料使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自此,商業化氣象服務迎來了政策機遇期。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曾經預測,2025年我國氣象服務產業規模將達3000億元。「墨跡天氣在這10年裡已經積攢了大量的氣象技術和品牌價值,我們希望在未來to B端的藍海市場裡面有很大的一個發展。」金犁稱。

  2016 年,墨跡天氣提出「天氣+」戰略,組建企業服務團隊,通過深入氣象數據、氣象諮詢和氣象服務的挖掘,為企業端客戶提供氣象數據服務、企業級軟體產品服務、全面解決方案服務。目前墨跡天氣在企業端的解決方案已經覆蓋農業、航空、物流、電力、保險、高速公路、鐵路、網約車、物聯網等行業。

  金犁認為,「天氣+」的最終呈現方式,是讓氣象服務越來越多的滲透到每一個行業領域,最終達到賦能世界的目的。「除了提供更多、更好的行業解決方案外,標準化、規模化的to B產品將是墨跡天氣重點努力的方向之一。」

  金犁透露,在to B端,墨跡天氣明年將有許多「大動作」。「墨跡天氣明年會加大在B端的產研投入,我們已經著手接洽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項目,由於尚未公開,我暫時不能在這裡提及,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在B端的氣象服務能力正在不斷提升,我們的用戶規模在不斷擴大,在未來,企業氣象服務收入將會是墨跡天氣總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金犁稱。

  在墨跡天氣即將跨入下一個十年之際,金犁有了新的野望:「希望未來我們能成為一個全球領先的氣象服務企業。我們的使命是通過氣象賦能世界。」(一鳴)

[ 責編:戰釗 ]

相關焦點

  • 十年風雲 墨跡天氣CEO金犁實力斬獲「風雲人才」獎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作為氣象行業兼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重要組織,這次將「風雲人才」獎授予墨跡天氣CEO金犁,正是官方對墨跡天氣及墨跡天氣CEO金犁在氣象服務領域所做貢獻的認可與肯定。 頒獎現場,墨跡天氣CEO金犁表示:十分榮幸能得到這個獎項。在此深深的感謝委員會對我以及墨跡天氣的關心和認可。從10年前創立墨跡天氣以來,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希望用科技創新和服務創新推動氣象服務行業的創新發展。
  • 墨跡天氣CEO金犁:創業不要認為自己一定要成功
    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表示,,墨跡天氣推出的穿衣助手,也是用戶感受,之後可以接入穿什麼、去哪兒玩、是否洗車等一系列O2O的服務,或者是基於位置的推送,比如今天限行,就推易到用車,這樣就可以增強用戶粘性。
  • 墨跡天氣金犁:氣象就像經濟發展的一把「鹽」
    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喬煜城 攝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記者梁文雅)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生態環境保護話題引發會場內外關注。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氣象就像經濟發展的一把「鹽」,其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作為一家基於網際網路的氣象企業,墨跡天氣將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應用到氣象領域,打破了曾經傳統氣象預報的瓶頸和局限。
  • 上市心不死,坐擁6.5億用戶無法變現,墨跡天氣難逃工具類App宿命?
    投稿來源:創業最前線首次IPO被否半年後,墨跡天氣最近又傳出轉型B端的消息。3月23日,墨跡天氣CEO金犁公開表示,墨跡天氣未來的戰略是從工具類App運營商轉型為網際網路綜合氣象服務提供商,B端業務要佔到總收入的50%以上。
  • 墨跡天氣當選北京氣象學會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當選為副理事長。   金犁在現場表示,墨跡天氣發展早期抓住了時代的紅利成為氣象領域的衝浪者,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不斷提升氣象服務的專業度,在智慧城市、   作為在氣象領域深耕十年的企業,墨跡天氣已經積累超過6.5億用戶,佔有國內70%的
  • 墨跡天氣有了3.3億用戶,然後呢?
    墨跡天氣的用戶中,有不少像楊淼一樣的人。他們有一定的收入,看重生活品質,願意為提升空氣品質付費。在墨跡天氣創始人金犁看來,這些願意為空氣花錢的人,就是墨跡天氣在盈利模式上需要瞄準的目標群體。2014年5月,墨跡天氣發布了第一款智能硬體產品—空氣品質檢測器「空氣果」。這是金犁和墨跡天氣團隊在尋找商業模式上作出的最新的一次嘗試。
  • 墨跡天氣不止「天氣」,還要做氣候行業的「軍師」-虎嗅網
    不過這不並是一屆「歡樂」的峰會,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阿拉善SEE公益機構和WWF的嘉賓們一上來就揭開了一些有關氣候的「沉重真相」: 咖啡將在30年後、最多不超過50年眾所周知,吳秀波是演藝圈非常重視社會公益的一位,全球野生動物救援行動、心系海洋救援行動等都有他積極的身影,現場他還說到「如果家裡人選擇買大排量車,自己甚至會選擇不開車」,他和人氣小花蔣夢婕共同現身掀起活動高潮,會後還接受了由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授予的「墨跡天氣氣候公益大使」。
  • 墨跡也要做硬體 工具類應用如何「變異」的
    我在「墨跡天氣」位於酒仙橋的辦公室見到了金犁,這位創始人向我展示了他們即將在5月11日發布的產品,一個用來檢測空氣溼度、PM2.5值和二氧化碳濃度的硬體設備。不過在發布會前,金犁還希望對外界做一些保密,同時他告訴我,那天他們還會同時發布另一款硬體產品。
  • 墨跡天氣IPO失敗,工具類軟體前景黯淡
    同時墨跡科技背後還有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險峰系、創新工場系、上海盛資等知名投資機構。即便是"榮耀光環"加身,墨跡科技還是未能通過發審委的審核。三年艱辛的上市路墨跡天氣2010年創立,通過手機、平板和TV等終端設備為用戶提供天氣信息,累計安裝用戶達到5.56億人次。
  • 墨跡天氣註冊資本暴增,曾因惡劣廣告等問題被拒絕上市
    9月15日消息,據天眼查App顯示,9月12日,墨跡天氣運營公司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日前發生變更,由3000萬元增至3.6億元,增幅高達1100%。在今年的9月10日,公司監事發生了變更,王敏代替張超出任監事一職。
  • 墨跡天氣衝擊創業板上市
    摘要 【墨跡天氣衝擊創業板上市】證監會最新公告顯示,天氣軟體服務商墨跡天氣(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提交了創業板招股書,擬公開發售不超過1000萬股股票。
  • 再謀上市的墨跡天氣:營收硬傷難解
    根據工商信息,其註冊資本為3.6億元,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持股34.63%。今年9月,墨跡天氣還進行了新一輪的增資,其註冊資本由3000萬元增至3.6億元,增幅高達1100%,其主要股東持股比例並未發生變化。不過,備案的信息顯示,張超退出監事一職,由王敏接任。
  • 墨跡天氣當選北京氣象學會第二十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日前,北京氣象學會第二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投票選舉出新一屆理事會員,墨跡天氣作為國內氣象領域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當選副理事長單位,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當選為副理事長。墨跡天氣作為副理事長單位,將充分發揮氣象企業市場主體在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市場經驗方面的優勢,攜手氣象學會共同促進國內氣象科技進步和氣象學術交流,提升氣象服務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作為在氣象領域深耕十年的企業,墨跡天氣已經積累超過6.5億用戶,佔有國內70%的市場份額,目前已經形成C端生活服務平臺+B端氣象解決方案提供商雙端驅動的業務發展模式。
  • 被否一年後墨跡天氣重啟IPO計劃,它如何應對收入結構的問題?
    墨跡天氣成立於2009年5月,是一款天氣信息查詢APP。據官網披露的信息,墨跡天氣支持約199個國家、超過20多萬個城市及地區的生活天氣類天氣查詢,截至目前,墨跡天氣擁有約6.5億用戶,天氣日查詢次數超過6億。早在2016年12月16日,墨跡天氣就曾遞交招股書,擬在創業板上市。但排隊三年之後,2019年10月,墨跡天氣的首發申請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
  • 上市心不死:墨跡天氣急需新故事
    投稿來源:劉曠在首次衝擊IPO被拒近一年多之後,夢碎「APP第一股」的墨跡天氣又傳出將要重新啟動上市的消息。9月22日,墨跡天氣與中信證券籤訂上市輔導協議,將在近日擬在創業板上市。當初,墨跡天氣在眾多資本的加持之下,依然難圓夢。如今的墨跡天氣正在嘗試向B端方向發展,擺脫單靠C端的困擾。
  • 6.5億中國人用過的APP,墨跡天氣3年上市路為何止步?
    在上市這件事上,墨跡天氣仍舊磨嘰。2016年12月,墨跡科技向證監會報送了創業板招股書(申報稿)。三年之後,墨跡天氣上市仍舊遙遙無期,就在10月11日,證監會網站披露,墨跡科技IPO未通過。墨跡科技是第一家擬A股上市的純APP類公司。
  • 天氣APP墨跡擬上市 股東與客戶中均現阿里系
    中國證券網訊 據新京報今日報導,墨跡股份「80後」創始人金犁或即將分享IPO財富盛宴。經過短短六年發展,2017年新年前夕,墨跡股份發布了招股書。公司券商保薦人士分析,按照正常程序,墨跡股份實際發行應該在2018年或2019年。
  • 十年磨一劍,深挖墨跡天氣數據背後的產品與運營邏輯
    公開資料顯示,80%以上的行業發展都與天氣有關。氣象服務廣闊的市場空間引來了一眾玩家爭相駐足。在這之中,墨跡天氣的發展尤為亮眼:10年的時間累積了6.5億C端用戶。與此同時,墨跡天氣也積極布局商業氣象服務市場,除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外,,平安、海爾等行業頭部企業也是其B端的客戶。時至今日,墨跡天氣已經從一個天氣查詢App發展成為一個氣象服務平臺。
  • 「2018Hi氣候峰會」 墨跡天氣明天帶你揭曉氣候奧秘
    墨跡天氣聯合阿拉善SEE公益機構、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南方周末支持的年度氣候盛會。  作為中國氣象服務領域的領軍企業,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將在本次峰會上分享對氣候的獨特洞察。    墨跡天氣希望秉承「如何讓人們生活的環境變得更好?」
  • IPO失敗的墨跡天氣,果然無法突破其商業模式的局限
    投稿來源:於見近期,在墨跡天氣上線十周年的紀念日上,墨跡天氣創始人金犁表達了對墨跡天氣未來發展的新期望,「希望未來墨跡天氣能成為一個全球領先的氣象服務企業在這幾個問題中,未經許可違規發布網際網路新聞信息和不合規收集用戶數據,是墨跡天氣相對比較容易解決的事情,但後面指出的問題,是與墨跡天氣核心的商業模式緊密相關的,是對墨跡天氣平臺商業價值與收入穩定性的直接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