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出海」,是如何做到行穩致遠的?

2020-12-05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走,去越南投資」。

    越南,一個似乎很熟悉又陌生的鄰國,正因越來越多的投資機遇而被國內企業所關注。

    2014年底,有一家中國木業企業走進了越南,而這家企業僅僅用了3年多的時間,目前已在越南擁有7家工廠、近3000名員工,2017年出口膠合板達25萬立方米,營業額達4500萬美元。

    這家木業企業名字叫「駿馬」——柳州市駿馬木業有限公司,而它的發展真的就是中國木業企業陣列裡面的一匹駿馬:10年前,駿馬誕生時只有20萬元創業資金;10年間,駿馬整合併購27家膠合板工廠;如今的駿馬木業年生產膠合板約80萬立方米,營業額達13.6億元人民幣、員工約6000人。

    日前,記者與林業行業相關專家、學者,以及木業上下遊企業代表一行赴越南考察採訪了駿馬木業有限公司。駿馬木業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大到強,成長為跨國企業的?駿馬木業超速發展的關鍵是什麼?駿馬木業緣何走進越南?走進越南的駿馬木業又將會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快速擴張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人總是從小做起,循序漸進,然後不斷壯大。駿馬木業有限公司在其創始人蘇卓敏的帶領下,正上演著從無到有、跨越發展的奇蹟。

    2008年,蘇卓敏從原單位辭職,用手裡僅有的20萬元開始創業。2010年10月底,他收購柳州市駿馬木業加工廠,並改名為柳州市駿馬木業有限公司,他任法人代表、董事長。2014年底,駿馬木業走出國門,在越南投資建廠。如今,駿馬木業已整合併購了27家膠合板工廠,員工人數約6000名,營業額達13.6億元人民幣。駿馬木業的擴張速度頗為驚人。

    「眾所周知,擴張是企業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最好法寶,也就是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方法。」駿馬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卓敏告訴記者,低成本的快速擴張是一個企業決勝的關鍵,而整合和收購則是實現快速擴張的有效途徑。有些人簡單地把低成本概括為花多少錢的問題,貨幣的價值當然重要,但是駿馬更加看重的是無形價值和珍貴的效率加權。

    駿馬木業快速擴張的秘訣是「橫擴縱聯」。蘇卓敏告訴記者,這個秘訣需要五大保障:一是人才體系的建設;二是本源本根本體的系統建設;三是審時度勢、橫向延伸;四是不失其道地進行縱向點、線、面的高度融合;五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鞏固企業的指導理論體系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駿馬人始終以「多層膠合板為中心」,以實事求是、忠誠與擔當為指導思想,以實現駿馬人共同致富為奮鬥目標。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地付出與積累;以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使命感、共同的奮鬥目標為指導,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

    廣西林業產業行業協會理事長李可夫說:「2008年,蘇卓敏才開始從事這個行業、進入這個領域,短短10年時間,駿馬木業發展得非常迅速。以越南的工廠為例,去年我來考察的時候,還只有一個工廠,今年一下子又增加了6個工廠。我感覺,蘇卓敏就是膠合板行業的一匹黑馬。 」

    印象越南

    中企走出去的「橋頭堡」

    蘇卓敏的2014年顯得格外忙碌,彼時他正在盤算著一項頗為大膽的計劃——把駿馬木業的經營業務拓展到越南去。

    近年來,國家支持中國的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全球的資源配置,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也是中國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必然選擇和趨勢。

    那麼,駿馬木業走出去的第一站為什麼選擇越南呢?

    從制度到文化,從行為到思維方式,越南與中國有太多的相似之處。這種相似加上地域、資源的優勢,使越南自然而然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前沿陣地。

    2007年越南正式加入WTO,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在此背景下,越南對外資優惠政策陸續出臺,加之勞動力成本低廉等因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2014年,中國已經連續10年成為越南第一大貿易夥伴。越南,被視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

    蘇卓敏意識到,越南不只是中國西南邊境的鄰國,更是一個蘊含巨大商機、值得正面出擊的新興市場。當前,中越兩國已成為改革開放的「同路人」,越南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的理想國家。

    2014年走進越南,可謂天時地利人和。蘇卓敏說,那時是走向越南的黃金時期,因為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機,待到日本、韓國、歐美國家的企業完全佔據越南市場後,中國企業想再擠進越南市場將難上加難。於是,鄰近中國、發展模式類似於中國、發展程度落後於中國卻又在高速發展的越南,成了駿馬木業海外徵戰的第一站。

    在越南的起步並沒有想像的複雜和困難。蘇卓敏發現,越南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不用花太多時間「接地氣」。更重要的是,越南與歐美國家沒有頻繁的貿易戰,不用擔心各種反傾銷問題。蘇卓敏的膠合板工廠在越南投產後,產品遠銷美國、韓國等市場,訂單不降反升。根據越南招商政策,進出口相關稅費全免,加之較低的人力成本,利潤空間比在國內經營時高了一截。

    廣西林業產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黃永平說,在越南建廠,投資環境和銷售渠道都要優於國內。第一,在越南出口膠合板簡單便捷,沒有反傾銷等問題。第二,越南的板材資源好,相思樹佔60%,桉樹佔30%左右,越南的立地條件好,沒有颱風,土壤、水分、光線等條件好。第三,越南辦廠的綜合成本低,包括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水電費以及稅費相對較低。

    海外徵戰

    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中國企業加快了在東南亞地區的布局和投資,越南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得益於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充裕的勞動力,越南已成為全球資本追逐的熱土。然而,企業「走出去」不可能全都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也要謹防「水土不服」。

    「走出去」既是難得的發展契機,更面臨巨大挑戰,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制度等存在巨大差異,中國企業可能面臨的重大風險和利益保障形勢異常嚴峻。「走出去」時必須高度重視防範風險,提高海外投資利益的保障能力,實現與當地社會、文化、法治的良性融合。首先,要緊密關注國際經濟發展趨勢、國際匯率變化動態等宏觀資訊。其次,更重要的是,到異國異地去投資,要深度知情與融合,就是要融入當地社會和市場中去。最後,走出去的企業要創造出好的產品、好的品牌和好的服務模式。

    提到「水土不服」等現象,蘇卓敏堅定地說,駿馬木業要國際化,一定要本土化。駿馬木業要融入當地文化,做當地的企業。走進越南的駿馬木業始終堅持兩個本土化:一是人才本土化,充分利用當地員工;二是利益本土化,駿馬木業在越南要努力實現和當地政府、當地百姓的和諧共贏。

    「我覺得駿馬木業可能會走一條非常獨特的道路,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原所長、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葉克林說,駿馬木業的擴張方式很特別,併購當地現有工廠、快速擴建、快速發展,實現了低成本擴張。駿馬木業把中國的技術、資本、裝備、服務,甚至市場,通過「一帶一路」移到越南來。利用越南當地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結合中國的經濟轉型升級,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在克服「水土不服」、適應異國環境的同時,駿馬木業還要通過學習借鑑海外成功企業的經驗,探索發展模式、產業戰略、技術路徑、商業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其間的每個環節都蘊含著無限的機遇。這是天時地利人和,駿馬木業正踩著節奏,擇機而動。

相關焦點

  • 掃黑除惡 | 掃黑除惡如何實現行穩致遠?
    掃黑除惡 | 掃黑除惡如何實現行穩致遠?來源:濠江宣傳濠江法院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掃黑除惡 | 掃黑除惡如何實現行穩致遠?》
  • 呂永祥:讓組織建設之「車」行穩致遠
    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行動自覺,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確保組織建設之「車」行穩致遠。《條例》為代表行使民主權利系上「安全帶」。《條例》充分尊重代表的主體地位,保障代表的各項權利,這是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的具體體現,必將進一步調動廣大代表行使民主權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李小甘: 先讀為快 行穩致遠
    先讀為快 行穩致遠 文/李小甘第二十屆深圳讀書月提出「先讀為快行穩致遠」的年度主題,藉此表達閱讀優先,通過書香社會建設邁向城市文明典範的思考與追求。「先讀為快」,是深圳領全國風氣之先,以讀書凝聚求知進取的價值共識;「行穩致遠」,是深圳二十年如一日,以讀書涵養持續先行的創新驅動。 這既是對二十年高貴堅持的致敬,更是對現代城市文明的憧憬,彰顯了新時代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文化自信。
  • 風口之上 行穩致遠 | 中國鼎易2021股東戰略發展峰會完美收官
    風口之上 行穩致遠 | 中國鼎易2021股東戰略發展峰會完美收官  1月11日,慧聰汽車接受佛山市鼎易南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易)盛情邀請出席鼎易23周年盛典活動,切身感受到鼎易人的激情與火。
  •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底氣從哪裡來?國社這篇評論講透了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底氣,在於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關鍵指標看,我國經濟的底盤越來越穩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達到6.8%,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中高速區間運行,失業率和通脹率維持低位,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5%。
  • 砥礪青春 行穩致遠
    所以,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砥礪青春,行穩致遠。「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和志願,充滿求知和鬥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和信心。」同學們,你們正值美好的青春年華,千萬不要迷茫等待、恣意妄為、頹廢墮落,揮灑如煙花般稍縱即逝的青春,要知道,當你停下來休息時,別人正在努力奔跑。
  • 行穩致遠 不忘初心「2020年中國長租公寓大會」將於上海拉開帷幕
    (原標題:行穩致遠 不忘初心「2020年中國長租公寓大會」將於上海拉開帷幕)
  • 深圳升學教育:守住「底線」,方能行穩致遠
    那麼,在後疫情時代,線上與線下如何實現「共生」,獲得長足發展呢?這確實值得一番思考。 首先,教育行業與以往其他的「網際網路+」行業有所不同,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行業,所以,教育線上化無論如何發展,都應當堅守教育的本質。那麼,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線教育要想行穩致遠,必須要守住教育的「底線」。
  • 鼎業投資吳良群:歷經錘鍊 行穩致遠
    公司始終堅持「尋找一起長跑的人」的心態,尋求與團隊成員、客戶、被投公司以及合作夥伴攜手行穩致遠。   歷經多輪牛熊考驗,具備一二級市場投資經驗的鼎業核心團隊,已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研究和投資體系,並具備可持續追溯的業績紀錄。雖然仍有許多不足,但始終堅持「正視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正向循環,不斷進化。
  • 讓良好生態助推發展行穩致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協調好生態與經濟之間的關係,走生態保護開發和諧發展之路,以「新根基」「發力點」「金鑰匙」共繪美麗中國藍圖,以良好生態助推經濟和社會發展行穩致遠!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貌娟)
  • 「抱樸守拙·行穩致遠」上海外灘抱樸美術館守候你!
    「行穩致遠」腳踏實地腳踏實地,方能長久,才能走向遠方,展望未來。上海外灘抱樸美術館致力於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社會各界認可的文化教育交流中心。象徵抱樸美術館立身於海派文化中心——上海,為藏友遴選價值藏品,真正做到藝術與財富共榮!開拓奮進牛, 發源深圳的開拓牛,表現拼搏精神和開拓進取。象徵上海外灘抱樸美術館全體成員保持奮鬥的激情,做廣大藏友最忠實的專業藝術顧問。
  • 微觀活、宏觀穩,力促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就業穩,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才能更好實現,才更有底氣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1-7月份,城鎮新增就業86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79%,遠遠超過時序進度,就業總體形勢總體穩定,為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創造了有利條件,對不斷增強經濟發展信心、更好穩定社會預期、持續釋放內需潛力都會發揮積極作用。
  • 成都大學: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哪怕風大浪急,仍行穩致遠!
    這一年,全體成大人劈波斬浪,無畏一切考驗淬鍊,哪怕風大浪急變化莫測,我們仍從容應對,行穩致遠。有網文稱,成都大學新年獻詞標題「乘風破浪 奮楫激流」比較虛,任何高校都可以套用。成都大學新年獻詞前一部分是關於剛到任書的記,後一部分是關於校長王清遠的。有網友說,成都大學新年獻詞差點成了校長的表揚稿。
  • 致遠互聯受邀出席第三屆新時代資本論壇 獲評「金駿馬獎·新經濟...
    致遠互聯作為科創板上市公司優秀代表受邀參加此次論壇,並憑藉在商業模式上的前瞻性創新以及在協同管理軟體領域所積累的核心技術,與天眼查、神州數碼、慧聰集團、新東方在線等全國各行業領域知名企業共同榮獲「金駿馬獎·新經濟榜樣公司」。
  • 趙福昌:宏觀調控注重中長期思維,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在會議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形勢依然嚴峻」,突出了中長期矛盾的變化和持久戰思維,對宏觀調控政策設計提出新的要求,既要強化宏觀調控的中長期思維,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均衡;又對短期宏觀政策實施提出新要求,要「落地見效」,做好「六穩」、落實「六保」,鞏固來之不易的成績,保障全年目標實現。
  • 李克強: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 動力首先來自改革開放
    李克強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說,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不僅要平穩,更要有動力,起碼有三個方面的動力。動力首先來自改革開放。李克強表示,中國30多年快速發展的經驗證明,只要改革不斷推進,中國經濟就會持續前行。我們將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激發市場活力,使更多的人力、人才資源能在市場空間裡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 名師集結,行穩致遠
    在學軍海創園的「水域」中,「前導的大魚」既有一流名校碩博學歷的優秀青年教師,更有教育教學碩果纍纍的學科名師骨幹,師資優質保障一路上行穩致遠,相信廣闊的「學海」能夠培養出更多「有德、有識、有才」的未來領軍人!
  • 新疆股權交易中心助力中小企業行穩致遠
    上市孵化器 融資加油站 成長助推器  ——新疆股權交易中心助力中小企業行穩致遠  對公司的未來,韓新莉言語之間充滿了期待,她所在的烏魯木齊明華智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即將登陸新疆區域股權交易市場。
  • 廣西日報評論員文章:合作共贏 行穩致遠
    開放包容帶來文明進步,合作共贏才能行穩致遠。團結合作、同舟共濟,這是在大變革、大變局中要特別彰顯的價值觀,也是一種為地區發展盡力、為人類未來盡責的應有擔當。
  •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關鍵轉型
    如果不能擺脫美國對我們的封鎖,我們的高科技不可能行穩致遠,這對我們是一個挑戰。  現在我們決心搞自主技術,但具體怎麼做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我們常講中國有體制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這的確在很多方面是一個優勢,比如防疫方面中國做得很好,就得益於我們的體制優勢。但是從一定意義上說,在經濟層面上,並不是單靠政府集中力量就能把所有事情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