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知中國行政疆域空間跨越範圍,建立粗略心理地圖
(1) 觀察中國行政疆域的「四極」,包含疆域主體部分的四條經緯線(分別為80°E、130°E、20°N、50°N)和90°E、100°E、110°E、120°E、30°N、40°N這些經緯線在中國疆域中的大致空間穿越位置。然後以經緯度各跨10°組合成的方塊為單位,共分成10塊,組合成三大組:西部為呈「屋」形的①②③④組,東南部為呈「田」字形的⑤⑥⑦⑧組,東北部為大致呈梯形的⑨⑩組。
(2) 進一步確定各條主要經緯線穿越中國疆域的具體位置,以達到明確化的目的。採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定點法,點可以是主要經緯線的交點,也可以是經緯線與疆域邊界的交點。這裡需要藉助地理要素的相對位置定位,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相對位置的分布,如點——山峰、城市、礦產相對位置的分布;線——山脈、河流、地理界線、交通線、人口遷移方向等分布走向;面——地形區、氣候類型區、自然帶、農業區、工業區等區位分布。二是經緯線穿越法。觀察識記主要經緯線穿越了哪些行政區和地形區,也包括前面提到的點、線、面等各種地理要素。
經緯線
穿過的主要地形區和省區
記憶方法
緯線
北回歸線
雲南、廣東、廣西、臺灣
北回歸線東西穿,雲南兩廣和臺灣
30°N
岡底斯山脈、橫斷山脈、四川盆地、杭州灣
岡底斯山橫斷山,四川盆地杭州灣
40°N
塔裡木盆地、祁連山脈北側、河套平原南側、渤海灣
塔裡木、祁連山,河套南側渤海灣
經緯線
穿過的主要地形區和省區
記憶方法
經線
80°E
天山山脈、塔裡木盆地、青藏高原西部
天山山脈塔裡木,青藏高原穿西部
90°E
阿爾泰山脈吐魯番盆地、孟加拉灣
阿爾泰山、吐魯番,可可西裡孟加拉灣
100°E
河西走廊、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泰國灣
河西走廊祁連山,橫斷山脈泰國灣
110°E
陰山山脈、陝北、關中、陝南、巫山、雷州半島和海南
北起陰山貫三秦,南越巫山過海南
120°E
大興安嶺、渤海、長江三角洲、臺灣海峽
興安虎聲吼,渤海水色秀,長江三角洲,臺灣海峽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