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首度大熊貓國際雲合作 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仔

2020-12-02 愛看頭條

紅星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11月24日報導記者今日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11月22日上午北京時間10時50分,中國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下一隻雄性大熊貓幼仔,該幼仔初生體重為157克,現由母親「良浜」哺育,母子健康。

大熊貓「良浜」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園,母親是2000年7月從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赴日本開展兩國大熊貓國際合作的雌性大熊貓「梅梅」。今年6月,「良浜」與旅日雄性大熊貓「永明」自然交配成功,10月出現明顯妊娠反應,11月22日凌晨破羊水,並在北京時間22日上午10時50分產下幼仔。這隻幼仔是熊貓基地與日本白浜野生動物園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以來,在日誕生的第17隻大熊貓幼仔。

受今年疫情影響,此次「良浜」在交配、妊娠期、產仔期間,熊貓基地的專家均無法前往日本實地開展各項指導工作。為了保證大熊貓的生活、科研等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熊貓基地的專家團隊同日本白浜野生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建立了良好的網絡「雲合作」工作機制,熊貓基地的專家團隊利用網絡遠程指導日方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雙方通過這種「雲合作」順利克服了各種困難,最終確保「良浜」順利生產,迎來了新的生命。

作為全球首個大熊貓國際長期合作項目,中日雙方的大熊貓國際合作開創了多項世界第一,成為大熊貓國際合作的典範:建立了國外最大的大熊貓人工圈養種群;首例大熊貓秋季發情,冬季產仔並育幼成活;人工圈養條件下首例大熊貓母親同時哺育雙胞胎成活。目前,在日出生的大熊貓已有12隻先後回到中國。

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園供圖

相關焦點

  • 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崽
    人民網成都11月24日電 (朱虹)北京時間11月22日上午10時50分,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下一隻雄性大熊貓,該幼崽初生體重為157克,母子健康。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崽。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園供圖大熊貓「良浜」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園,母親是2000年7月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赴日本開展兩國大熊貓國際合作的雌性大熊貓「梅梅」。今年6月,「良浜」與旅日雄性大熊貓「永明」自然交配成功,10月出現明顯妊娠反應,11月22日凌晨破羊水,並在北京時間22日上午10時50分產下幼崽。
  • 「央廣網·視聽四川」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仔
    10時50分,中國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在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園順利產下一隻雄性大熊貓幼仔。該幼仔初生體重為157克,現由母親「良浜」哺育,母子健康。這隻幼仔是熊貓基地與日本白浜野生動物園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以來,在日誕生的第17隻大熊貓幼仔。大熊貓「良浜」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園,母親是2000年7月從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赴日本開展兩國大熊貓國際合作的雌性大熊貓「梅梅」。
  • 大熊貓「水秀」在半野化環境下 雨中產下幼仔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6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9月5日23時05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水秀」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半野化環境下成功產下單胎大熊貓幼仔。至此,參加「第七梯隊」的野化培訓大熊貓母獸共繁育幼仔3胎4仔。
  • 大熊貓「慶賀」產下一對龍鳳胎 第三次當媽母性極強
    大熊貓「慶賀」從小就略顯調皮的大熊貓龍鳳胎 四川新聞成都7月2日訊(記者 劉佩佩)7月2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7月2日上午,該基地大熊貓「慶賀」成功產下一對龍鳳胎大熊貓寶寶截至目前,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2018年已成功產下9隻大熊貓寶寶,其中包括4對大熊貓雙胞胎。剛剛出生的大熊貓寶寶,十分可愛工作人員為熊貓寶寶餵奶據悉,大熊貓「慶賀」於7月2日早上7點23分破羊水,7點53分產下大仔,8點15分產下小仔。
  • [東方新聞]日本:大熊貓「良浜」產雙胞胎 其中一隻不幸為死胎
    [東方新聞]日本:大熊貓「良浜」產雙胞胎 其中一隻不幸為死胎 日本:大熊貓「良浜」產雙胞胎,其中一隻不幸為死胎。
  • 全球首例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產仔 通婚有助於復壯野外大熊貓種群
    7月31日凌晨2點17分,全球首隻野外引種大熊貓「草草」順利產下一隻「重量級」幼仔。   7月31日凌晨2點17分,全球首隻野外引種大熊貓「草草」順利產下一隻「重量級」幼仔。圈養大熊貓和野生大熊貓首次成功結合併誕下後代,這對全世界大熊貓的保護研究,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圈養「滾滾」風靡全球的背後,大熊貓保護長久以來的根本目標,仍聚焦在發展壯大野外種群上。作為「大熊貓之鄉」,74.4%的野生大熊貓分布在四川。
  • 大熊貓「成大」產下2017年首對龍鳳胎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成大」於6月27日22:57分和23:35分別產下一隻幼仔,大仔初生體重128.2g,雌性,小仔出生體重160.2g,雄性。母子各項指標良好。這對新生大熊貓是成都2017年首對龍鳳胎大熊貓寶寶。
  • 大熊貓「水秀」半野化環境下產下單胎熊貓幼仔
    央廣網成都9月6日消息(記者劉濤)9月5日23時05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水秀」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半野化環境下成功產下單胎大熊貓幼仔。至此,參加「第七梯隊」的野化培訓大熊貓母獸共繁育幼仔3胎4仔,2016野化培訓大熊貓產仔季圓滿結束。  今年4月初,「水秀」與大熊貓「香格」完成自然交配。
  • 旅美大熊貓「美香」被麻醉人工授精,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回應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微信公號11月11日發文,近期,不少網友關心旅美大熊貓「美香」的飼養、繁育及相關情況,熊貓中心高度重視網友關切,積極與華盛頓動物園(史密桑寧國家動物園)進行溝通交流,指導監督。大熊貓「美香」產仔後,為了讓哺育幼仔的「美香」更有安全感,「產房」模仿了野外大熊貓產仔巢穴的有益因素,即在大熊貓場館中選擇空間較小、光線較弱的場地。「美香」此前的兩次生產也都是在同一個「產房」,生產順利。
  • 旅加大熊貓順利回家,因食物短缺提前回國
    來源標題:旅加大熊貓「大毛」和「二順」順利回家 記者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經多方共同努力,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重慶動物園的兩隻大熊貓「大毛」和「二順」兩隻旅加大熊貓於北京時間11月29日凌晨乘專機抵達成都,並送往重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隔離檢疫
  • 旅美大熊貓「美香」所生雄性幼崽命名「小奇蹟」
    中新社華盛頓11月23日電 (記者 陳孟統)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23日宣布,為旅美大熊貓「美香」所生的雄性幼崽命名「小奇蹟」。2020年8月21日,剛過22歲生日的「美香」在華盛頓產下「小奇蹟」。這是美國動物園首次通過冷凍精液人工授精使熊貓成功受孕並分娩。
  • 旅美大熊貓「美香」踱步、鳴叫,被照顧不周?官方回應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旅美大熊貓「美香」今年8月誕下一隻雄性幼崽後引發廣泛關注。近期,有網友質疑,「美香」產後不進食、生活空間狹小,擔心華盛頓動物園對「美香」存在照顧不周。11月11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熊貓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對大家近期主要關注的事項作出說明。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改擴建項目明年5月完成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6月2日,記者從成都市成華區委宣傳部獲悉,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改擴建項目將在明年5月全面建成。目前,熊貓基地擴建一期工程(包含冒險溪谷區、無限山丘區、英雄農場區)已完成大面積土方工程,下一步將重點推進熊貓館舍等建築體的施工及綠化種植。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做好準備迎接旅加大熊貓回家
    新華社成都5月14日電(記者餘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航班運力下降,中國的新鮮竹子不能及時空運到加拿大,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將不得不提前兩年將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對此,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表示,熊貓基地和加拿大合作方商量,決定終止合作,讓大熊貓提前回到家鄉成都。
  • 成都大熊貓基地2隻幼仔死亡:系過敏致多器官衰竭
    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眾號消息,
  •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成都順利首演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順利舉行了首場演出,受到各界關注。《幻鏡》是由熊貓基地出品的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該劇以當代大熊貓飼養員回望大熊貓進化史為切入點,講述了在30萬年前中更新世時期的大背景下,大熊貓、劍齒虎、猛獁象與早期猿人如何應對自然環境的大災變,努力生存的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該劇旨在打造國際化的大熊貓主題戲劇精品,推動大熊貓文化國際傳播與「走出去」工作,講好有藝術價值的中國大熊貓文化故事。
  • 「雄性大熊貓」女兒身?日本大熊貓寶寶被認錯性別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吳鳴】「雄性大熊貓」竟是女兒身?據日本《每日新聞》22日報導,上月22日在日本和歌山縣白濱町「冒險大世界」中誕生的熊貓寶寶,出生時因肛門和尿道口的距離較普通雌性熊貓長,而被誤判為雄性。
  • 大熊貓繁育季 成都大熊貓基地:充分準備 保證遊客參觀
    央視網消息:每逢假期,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裡都是人氣十足,連續多年,「五一」假期這裡每天的客流量都在5萬人上下。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如何積極應對大客流,做好引導和分流,大熊貓基地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