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應該怎麼辦?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引言:宇宙中有很多天體,除了恆星,行星之外還有其他的天體,比如說黑洞,脈衝星,中子星,小行星等等,其中太陽系中的小行星是非常多的,而且火星和木星中間就有一個小行星地帶,裡面有數不盡的小行星,小行星對於行星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小行星非常不穩定,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脫離軌道,地球曾經在6500萬年前被一顆小行星撞擊,到底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絕了,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一直研究小行星的原因,如果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對地球的威脅也是非常大的,雖然小行星的體積不是很大,但是小行星的速度很快,速度快威力就大,如果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人類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看看科學家的猜想!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也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智慧星球,在地球46億年的歲月中,經歷了無數次的災難,其中最大的威脅都是來自於宇宙中的小行星,當我們用天文望遠鏡看月球的時候,你會發現月球表面有密密麻麻的隕石坑,這些都是星體撞擊的,由此可見,小行星撞擊在宇宙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地球之所以能夠保持現在這樣,一個是靠運氣,還有一個就是因為木星擋在了地球前面,讓地球免受很多小行星的撞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地球有厚厚的大氣層,一般小行星質量非常的小,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後就會開始燃燒,等到地球落到地面上的時候,要不已經變得很小了,要麼就是沒有多大的破壞力了,就算是這樣,地球仍在小行星的威脅範圍之內!
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發生像6500萬年前那樣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但是隨著人類的科技發展,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了,研究小行星撞擊的威脅,也成了科學家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有一天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在一些科幻電影中,當有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候,科學家會發射核彈將小行星炸成碎片,來解除對地球的威脅,那麼在現實中,這個方法真的可以嗎?科學家經過研究顯示,這種方法的前景可能沒有我們想的這麼好,之前我們一直都認為,較大的天體容易破碎,因為內部的弱點結構很多買單時科學家研究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小行星比我們想像的要堅硬很多,想要擊碎它們還要更大的能量!
如果小行星是靜止的,那麼用核彈撞擊還有一些作用,但是如果小行星是運動的,在高速運動的狀態下,會產生巨大的能量,而飛彈在這股力量面前可能並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因此想要粉碎小行星是非常困難的,科學家研究表示,飛彈攔截小行星這個方案,成功率是很低的,所以科學家提出了另外兩種方案,一種就是給小行星施加外力,讓它偏離原來的軌道,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飛船撞擊,而且這個飛船還是一個非常堅固的,如果飛船的速度不夠快,也是沒有辦法讓小行星脫離軌道的,當然這種撞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小行星不破裂,我們都知道兩個高速運動的物體一旦撞擊,可能的結構就是雙方都會四分五裂,小行星受到強烈的撞擊!
也可能會發生破裂,這樣還是會撞到地球上來,不過這樣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就沒有之前這麼大了,畢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的時候一定會燃燒,落到地球面上的時候已經很小了,也對地球造不成什麼危害,用飛船撞擊小行星是一個技術活,所以科學家還想了一種辦法,就是研究雷射,雷射攔截小行星的成功率是很高的,我們都知道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如果光速撞到小行星上面一定能夠讓小行星非常改變,而且達到了光速,射擊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有可能達到幾千公裡以上,不管是哪一種方法,相信在科學家的努力下,都是有可能成功的!在未來,人類的科技發達到一定程度,我們還可能利用小行星來為人類服務!
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人類一定要在其它的星球上探索資源,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我們一定能夠在太陽系中開採能量,火星和木星之間就有小行星地帶,這些小行星上面都有非常豐富的資源,這也是太陽系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隨著未來人類進入星際文明,必須消除離地球近的這些小行星,這些小行星會被認為開採完,這樣地球被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遙遠的太陽系邊緣想要撞擊地球是不現實的,畢竟距離太遠了,也不可能很快的飛過來,如果這樣看來,人類只要能夠實現宇宙採礦技術,攔截小行星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開採小行星本身就需要這些技術,飛船的動力不行,所以人類還要研究其他的工具才行!
小編認為,小行星對人類的威脅是最大的因為小行星撞擊真的是太可怕了,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地球就會被小行星撞擊,但是現在人類科技還是很難抵擋小行星撞擊的,所以人類要不斷的發展我們科技這樣我們才能夠對小行星撞擊進行防禦,不過人類目前的科技還不是很發達,我們只能夠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但是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想要變得強大,就必須在其它的星球上採礦,這樣才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小編希望人類能夠儘快的在其它的星球上開採資源也希望人類能夠成為星際文明這樣我們就能夠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宇宙了,希望這一天能夠快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