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比較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發生在1908年俄羅斯通古斯地區,一顆直徑約30米、質量在50-60萬噸的小行星撞擊了該地區,爆炸威力相當於2千萬噸TNT當量,摧毀了2150平方公裡內的樹木!而最近一次小行星撞擊則是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的小行星凌空爆炸,據估計該小行星直徑約數米到十幾米,造成了當地1000多人受傷!
這些小行星要麼發生在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或者在空中爆炸,對地面影響並不大,但很多朋友肯定會想像假如毀滅恐龍的小行星發生在現代人類會怎麼辦,會徹底滅絕嗎?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下!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墨西哥石油公司在數次地質勘探中發現的,當時對這個直徑高達180千米,並且半個處於尤卡坦半島,半個處於墨西哥灣的隕石坑的推測是白堊紀與第三紀的交接時時代發生的,而實錘則是後來的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發現同期K-T線的沉積物異常,因此得以認為是撞擊的直接證據!
尤卡坦半島撞擊位置
相關專家推測,能產生如此巨型撞擊坑的小行星直徑可能高達10千米,撞擊產生的能量高達4.2×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100萬億噸TNT,這絕對是天文數字般的能量釋放,不過非常有意思的是,同期還有一個長600千米,寬400千米的溼婆隕石坑,而地質專家的估計是造成這個隕石坑的小行星直徑更是高達400千米,兩個隕石坑年代相距非常接近,基本上很難搞清楚到底是哪個小行星引起了恐龍滅絕,但可以保證的是,如果是後者,那麼滅絕恐龍絕對是綽綽有餘!
各位應該不會相信40千米直徑小行星撞擊下人類還能倖存吧,這種沒有餘地的討論實在沒啥必要,我們還是集中討論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比較有意思一點!
十千米直徑小行星撞擊下,人類還能倖存嗎?
如果人類處在茹毛飲血的時代,那就兇多吉少了,因為那會人類沒有任何資本與大自然對抗,總不能靠著石器時代來捱過這小行星撞擊時代吧!
現代天文望遠鏡遍布全球,而且近地軌道上也有空間望遠鏡,但對於發現10千米左右的小型天體仍然比較困難,當然這個困難不是臨近地球時,而是早在數十年前環繞太陽系還是N圈的時候發現,因為距離遙遠,目標暗淡,因此發現機率是比較低的,最大的可能是發現時已經只有大半年的時間甚至只有幾個月!
這個時間儘管非常緊張,但好歹是有個預警時間,有一年的可能更好,但幾個月也並不是說啥都不能做是吧,比如向你暗戀的女生表白啊,或者跟你的家人團聚團聚,甚至你沒有實現的願望,沒有去玩過的地方.......但是很抱歉,可能你真的啥消息都不會得到,因為確定要撞擊的小行星來臨時會引發社會恐慌,小行星沒有落地,可能社會秩序就崩潰了,所以這種危機來臨前,可能你真的不知道!不過這並不表示天文學家不知道哈!
將它推離軌道?似乎這是最好的辦法,如果有數年,那麼以全球動員的模式發射一個攜帶了N個霍爾電推的探測器,加速數年,將其變軌的可能性是極大的!但數月就來不及了,最多只能發射一枚或者多枚裝載了氫彈的深空探測火箭(洲際飛彈可夠不著)將其炸散?
也許會發生《天地大衝撞》中設想的那種場面,碎裂成幾塊,仍然向地球衝過來,本來只有一個撞擊點,結果變成N個撞擊點,那人類絕對傻眼,所以時間太短,人類能選擇的措施越少,最好的方式是發射裝載了N枚小型核彈,連續在其某一位置爆炸,但不能將其炸散,以這種方式將其推離軌道!
這樣也有一個要求,即小行星不能太鬆散,因為鬆散材質的小行星還是會碎裂,處理起來更麻煩,有朋友認為核彈衝擊波會更有效,其實這在地面上因為有大氣輔助,所以效率特別好,但在太空中就傻眼了,衝擊波最差!
因此在很大的概率上都可能是眼睜睜看著小行星撞上地球,卻啥都幹不了!
其實撞擊威力上文已經有說明,我們就不重複了!但這僅僅是第一波,如果還是撞擊在尤卡坦半島的話,那整個北美地區是沒救了,估計加拿大和阿拉斯加還能部分倖存外,其他就完蛋了!而撞擊產生衝擊波擴散會摧毀數千公裡內一切有生生命!隨後擴散的則是高溫,還有撞擊的海嘯,在地球另一端亞洲和非洲影響相對比較小,但只是時間問題!
次生的地震和火山
10千米直徑的物體以十幾千米的速度撞擊在地殼上,釋放的能量甚至會導致板塊移位,這個錯動將引發一系列的地震和火山噴發,規模也許是空前的,全球幾百萬年內噴發過的火山可能都會復活,伴隨著地震,這是人類的安魂曲!
火山噴發釋放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
這可能是最可怕的,因為撞擊以及火山噴發和地震都會過去,而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影響則會逐漸發酵,這後續難以預估,可以想像的是會讓人類日子很難過!
65萬年來南極洲的冰蕊所記錄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而劃分的冰期間冰期周期
我們真的啥都幹不了麼?其實能做的還是挺多的,至少
地下堡壘?
逃離地球?
設置種子庫?
建造地下堡壘是首選,畢竟這樣才能最大可能的保住最多的生命,大半年的時間有些緊張,但在國家層面上行動,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各種儲備完備的情況下,堅持個數年問題並不大,但前提是小行星撞擊沒有引發全球性火山噴發和地震,沒有引發全球氣溫飆升!所以這些堡壘必須分散,而且遠離地震帶,建立在堅固的板塊中心,避免地震毀壞,儘量多保存下來!
逃離地球的選項可以有,但各位要了解下的是撞擊會將大量物質拋灑入太空,因此在近地軌道上的飛行器都非常危險,甚至可能大規模被摧毀,因此400千米的國際空間站估計也保不住了!唯一的可能是在月球背面設置安置地,但這個效率就比較差了,不過有實力的國家可以嘗試下!
地球種子庫
種子庫其實和地下避難堡壘類似,保留全球物種,這跟保存人類一樣重要,否則等人類生還卻發現人類賴以生存的物種的都滅絕了,咱可等不了幾十萬年再發展出一個新的物種,所以必須得自己儲備!
所以人類倖存概率還是很大的,但可以保證日子會非常難捱,至於會保留下什麼就不好說了,文明能延續就不錯了,估計需要數千年才能恢復到目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