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地球!面對地外天體威脅人類準備好了嗎?

2021-01-07 服鳥科技梗

話說自嫦娥探月看到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後,不免引起大家對天外來客造訪地球的擔憂。

其實這些坑大部分形成於30億年前。太陽系初步形成之際,各大行星在萬有引力的規則下不斷吸納周邊隕石或小行星,迎接或大或小的隕石雨。在經過數十億徵戰後逐漸統一為八大行星及其衛星的領域。

雖然小隕石的造訪時有發生,但是越大的撞擊體,發生的頻率越來越低。能引起全球性災難為標準(也就是大約幾公裡-十幾公裡量級的撞擊物)對地球來說,這樣的撞擊平均每1000萬-1億年發生一次,7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大撞擊差不多是十幾公裡的撞擊物,平均一億多年才發生一次(呵呵,即使這麼罕見的撞擊也沒有滅絕地球上所有生物)。

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其實都有著與月球類似的遍體鱗傷、千錘百鍊。但是經過內核的運動、地殼板塊的運動、火山爆發、洋流河流的運動、太陽風暴、風雨侵蝕、植被覆蓋等等,大部分星球都掩飾了當年的滄桑。只有月球因其內核早已停止運行,外部也沒有修飾其創傷的條件,幾十億年來的大小傷痕歷歷在目。

人類的歷史是幸運的,至少在近三百萬年來安然無恙。沒有遇到過像7600萬年前地球霸主所經歷的直徑十幾公裡級別的隕石撞擊。那麼在之後的日子裡,地球還會發生這種毀滅級的小行星撞擊嗎?

宇宙浩瀚,或許沒人能夠肯定地說一個「不」字。就在260萬年前的一次大撞擊可能發生在格林蘭島Hiawatha冰川上,目前遺留的撞擊坑直徑約31公裡,深約300多米,據推測撞擊體直徑1.5公裡。這次撞擊應當對整個北半球的氣候都造成了很大影響。

那麼,面對未來這種不確定的威脅,我們準備好了嗎?2013年2月15日,一顆隕石在俄羅斯中部地區車里雅賓斯克上空划過並爆炸。據美媒援引報導,這顆隕石直徑17米、重1萬噸,以每小時7萬公裡的速度衝入大氣層,爆炸威力高達5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美國二戰時期投放在日本廣島那顆原子彈的30倍。好在這顆隕石在距地面約24公裡時爆炸,否則撞擊地表所造成的後果難以估量。即便是這樣,散落的隕石雨還是造成當地1200名人員受傷。

而俄羅斯「隕石雨」事件的發生一點徵兆都沒有,這表明目前人類對小行星的監測仍不盡如人意,尤其是直徑僅有幾米的小行星,由於此類小行星個頭小、非常暗,因此很難被觀測到。

之前在蘇丹上空爆炸的2008TC3號——一顆直徑僅為2至5米的小行星,卡特林那巡天系統預報其將於2008年10月7日02:46(UTC)撞擊地球,並在蘇丹上空爆炸,成為天文學家首次成功對小行星撞擊地球做出的提前預報。但這種預報此後再未發生,說明全球天文學界仍需進一步提高觀測水平,防患於未然。

更大的隕石相對更好監測一些,但是天上的小行星實在是太多了...離地球相對較近的小行星有不止100萬顆,不可能每顆行星的軌道都被監測著,目前科學家已辨認出並且已計算出軌道的小行星一共有10700顆左右,99%的都沒人看著...好消息是有潛力毀滅地球的(直徑1公裡以上的)小行星裡已經有95%被監測了,並且目前沒有對地球軌道有威脅的。(而這種觀測範圍廣,沒有明確目標,工作量巨大的任務,服鳥科技梗倒認為更適合交給各國軍方承擔。)

常見的隕石根據材質不同分為冰隕石、石隕石、鐵隕石。冰隕石通常進入大氣層後,與大氣發生摩擦自然會融化蒸發。石隕石通常結構複雜,含有多種巖石及金屬,穿越大氣層時與空氣發生摩擦,由於結構複雜,很容易因為高溫而受熱不均勻導致爆炸碎裂。俄羅斯「隕石雨」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導致。

鐵隕石通常以鐵鎳材質為主,也是最有可能穿越大氣層撞擊地表的。所以,我們不但要觀測到撞向地球的小行星,還要分析其主要材質,才能採取相應的應對辦法。但是,我們有辦法嗎?

飛彈攔截?我們目前最快的飛彈速度在25馬赫,而小行星進入大氣層後的速度達到50馬赫。要實現追蹤及攔截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很難做到。而且飛彈攔截,不管是TNT還是核彈頭所產生的破壞能力相對於直徑500米以上的隕石都有限。

加熱隕石,使隕石氣化?理論上通過飛彈、火箭的撞擊可以使隕石產生熱能,當溫度達到熔點隕石表面就會融化或氣化,進而因內外受熱不均勻而碎裂或爆炸。冰隕石會在這種情況下完全融化蒸發;石隕石大概會因為受熱不均勻而碎裂或爆炸,要達到融化或氣化的高溫應該在3000攝氏度以上;鐵隕石達到熔點後會燃燒,並在持續升溫後發生激烈的反應。而事實上目前並沒有實施這種方案的能力。

要實時地監控每顆小行星已經很不容易,需要全球各國的精誠合作和持續投入,及早地發現威脅。而小行星材質不同、形狀不規則、飛行速度超快,運動沒有規律,要正確地把它帶偏也是相當困難的。

在人類歷史上至今也沒有成功規避隕石撞擊的成功案例。面對這種潛在的風險,人類在防護地球的路上任重而道遠!

大家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1月中旬小行星將靠近地球,800萬公裡上空飛過,地外天體能防禦?
    而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小行星監測網顯示,又有一顆小行星要來了,正在靠近我們地球,天文學家也表示這一顆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是存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潛在危險小行星會撞上嗎?首先我們說明下,「潛在危險」的意思是什麼,潛在危險就是一顆具有撞擊地球概率的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但是這個概率並不是100%的肯定模式,所以這種小行星被我們稱為潛在危險小行星。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咋回事?據多家媒體報導,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聽上去似乎有點危險,但專家表示,它們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
  • 人類差點被滅絕了??「2019 OK」小行星險些撞擊地球......
    就在上周(7月25日),一顆名為「2019 OK」的小行星悄悄與地球「擦肩而過」,令全世界天文學家們捏了一把汗,這小行星來得太「任性」太隱秘,科學家們直到前一天才發現。天體撞擊地球想像圖  網友們緊拍心口:「好險好險,『2019 OK』差點就把地球KO在2019了!」
  • 來自小行星的撞擊威脅越來越多,如果發生撞擊我們能夠阻止嗎
    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能「對地球產生撞擊威脅」的小行星被發現。原來,我們的地球一直存在被地球撞擊的可能,那麼當撞擊確定要發生的時候,我們人類現有的科技能力能夠阻止撞擊的發生嗎?2013年2月15,一道強光划過俄羅斯的天空,車里雅賓斯克州一聲巨響,一顆天外隕石墜落地面。
  •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應該怎麼辦?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科學家給出了猜想引言:宇宙中有很多天體,除了恆星,行星之外還有其他的天體,比如說黑洞,脈衝星,中子星,小行星等等,其中太陽系中的小行星是非常多的,而且火星和木星中間就有一個小行星地帶,裡面有數不盡的小行星,小行星對於行星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小行星非常不穩定,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脫離軌道,地球曾經在6500萬年前被一顆小行星撞擊,到底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絕了
  •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外星人在「投石問路」嗎
    科學家推論,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或將目睹並經歷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並不是只會發生在科幻電影當中,人類或許會有一次滅頂之災。到那時人類真的會遇到流浪地球裡的場景嗎?人類面臨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目前為止對於這樣的威脅人類是束手無策的。
  • 地球安全嗎--小行星會不會撞擊地球
    這一事件被稱為「通古斯事件」,他被認為是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事實上,地球從誕生伊始到現在,不斷受到撞擊。正式由於這些撞擊,地球才會有水、其他生命出現所需的有機物質,從而使地球生命的產生和進化成為可能。偌大的宇宙中,天體之間的碰撞經常發生。經研究,彗星和小行星對地球威脅最大。太陽系的外部邊緣是彗星的活動範圍,這種活動範圍急劇地傾向地球的軌道。不過與彗星相比,太陽系小行星對地球人類的威脅要大得多,畢竟彗星的物質構成還很稀薄。
  • NASA發出鄭重警告,直徑270米小行星直奔地球,人類準備好了嗎?
    據環球時報援引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此前NASA發出鄭重警告,在一顆直徑為220米的小行星飛掠地球幾天後,一顆更大的太空物體也即將飛掠地球。在科幻電影中,行星撞擊地球的場面非常壯觀,但如果成為現實,那無異於「死神」來了,對此,人類真的做好充分準備了嗎?
  • 若遭遇小行星撞地球,以人類現有的科技,需要害怕嗎?
    若遭遇小行星撞地球,以人類現有的科技,需要害怕嗎?以前看電影的時候特別害怕小行星,因為基本上每一部災難電影裡面,就是外星的隕石撞擊地球,結果就導致了整個地球的山崩地裂,當年恐龍文明的毀滅景象依舊曆歷在目,似乎每一次小行星問候地球的時候,必然是一個文明的天然災難,當年恐龍文明都沒逃過一劫,雖然人類看起來發展了這麼久,似乎面對它的時候也有一些虛弱。
  • 如果一顆直徑達數十千米的小行星要撞擊地球,人類有辦法阻止嗎?
    而如果有一顆比這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還要大的天體撞擊地球的話,地球雖不至於被擊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卻會遭到大規模的滅絕。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人類沒有幹涉這次撞擊的假設之上。並且會引發全球性的地震,地表巖石熔化後會將地表上的水全部蒸發,並引發全球性的森林大火;全球火山大噴發,產生的煙塵將遮蔽陽光,長達數年之久,地球最終進入冰河期,地面所有的植物與動物死亡,文明不復存在。未來會有大型天體撞擊地球嗎?
  • 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專家回應:危言聳聽!
    新華網南京4月15日電(孫星星)「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一顆直徑4公裡的小行星將於今年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機率大!」……近日,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傳言,經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核實,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3年後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威力相當於15顆原子彈?趕緊看看…
    什麼樣的小行星對地球有威脅? 太陽系中大約有50萬顆小行星。距離地球較近的近地小天體中有一部分危險天體,尺寸較大,一旦與地球高速碰撞會產生局部甚至全球性災難。 目前,地球周圍已發現了約1700顆危險天體。
  •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 "禍" 與 "福"
    行星與地球的撞擊坑    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地球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受到了諸多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潛在威脅。自然因素包括小行星撞擊地球、大面積火山爆發和強烈地震與海嘯等;人為因素中,如全球性核戰爭,人類不可持續發展的錯誤行為等。在地球演化的漫長歷史中,小行星撞擊地球是誘發地球氣候環境災變、生態系統完全崩潰和地球生物物種大滅絕的元兇。
  •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我覺得在50年前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們的地球是巨大的,直徑超過140米的小行星有可能對大陸造成嚴重的損害。美航天局等機構預計存在2.5萬顆這種規模的小行星,但以美國目前的觀測能力,到2033年,發現率可能不足一半。我國行星專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人類完全有能力防禦小行星撞地球。
  • 面對隕石撞地球的末日,人類其實很無力
    無論看起來多麼遙遠,人類對隕星撞地球這件事的恐懼和幻想從沒停止過…… 無論是《絕世天劫》還是《世界末日》,隕星撞擊地球總是好萊塢經典末日電影的好題材。這一類來自外太空的威脅在地球 46 億年的漫長歷史中不算少數,而在相對短暫的人類歷史上,災難性的隕星衝擊還沒出現過,但這種威脅始終像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終結人類文明。
  • 多家媒體發文稱「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危言聳聽!撞擊地球可能性為零
    這一說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15日回應稱,這一說法屬危言聳聽,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據悉,此次傳言所指的是一顆正式編號為52768的潛在威脅小行星,1998年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衛士」計劃中的NEAT項目發現,又叫1998OR2。
  • 對地球生命極具威脅的小行星帶
    中間也有縫隙,叫做「柯克伍德空隙,叫做「村克伍德空隙」,它把小行星帶從裡到外主要分成了三個區域,也就是三個環,在中間區域大概距離太陽2.7AU的地方,以這個距離為半徑可以劃一條線叫做雪線,在這條線以外的小行星,基本可以形成水冰,不僅僅是替星,我們平時看到的流星,包括掉到地球上的隕石,大部分都是來自這個小行星帶,包括當年恐龍滅絕的原因,也是由於一顆來自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的撞擊導致的,這也是目前被廣泛接受的一種觀點
  • 不,小行星2007 FT3不會在10月撞擊地球
    注意,這個天體的軌道(而不是天體本身)並不會靠近地球的軌道。圖源:NASA/JPL。一個世界末日預告的頭條新聞中說小行星2007 FT3——一個約340米的太空巖石會在2019年10月3日撞擊地球。新聞中寫道:據NASA披露,毀滅性小行星(直徑在300多米左右)將在十月撞擊地球。聽起來很可怕,對吧?但是這是真的嗎?這個小行星真的是毀滅性的嗎?
  •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有能力攔截嗎?科學家的回答讓人害怕
    幸運的是,人類早已經知道了小行星撞擊帶來的威脅,所以全世界的天文學家組織了一個名為「天空衛士」的項目,該項目篩查了地球附近所有直徑在1公裡以上的小行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未來幾百年內,不會有直徑大於1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地球。
  • 小行星阿波菲斯可能將在48年後撞擊地球
    科學家警告人類在48年之後,將有一顆以埃及混沌之神阿波菲斯命名的小行星可能會直接撞擊地球。根據《大眾力學》地報導,阿波菲斯將在2068年最接近地球,因為它的軌道逐漸的在漂移,因此科學家計算出它與我們的距離,認為阿波菲斯很有可能撞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