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在太空之中,可以說存在大量的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並且它們很多都是圍繞地球旋轉或者飛躍而過,當然我們也可以將它們簡稱為「太空垃圾」,然而近些年來,人類對太空監測的力度不斷加大,所以發現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非常的多,但是偶爾也會出現「漏網之魚」,所以最終還是有一些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墜落地球。
而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小行星監測網顯示,又有一顆小行星要來了,正在靠近我們地球,天文學家也表示這一顆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是存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
潛在危險小行星會撞上嗎?
首先我們說明下,「潛在危險」的意思是什麼,潛在危險就是一顆具有撞擊地球概率的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但是這個概率並不是100%的肯定模式,所以這種小行星被我們稱為潛在危險小行星。本次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名叫「2020 WU5」,是科學家們在2020年11月29日的時候,利用NEOWISE太空望遠鏡(廣域紅外線巡天望遠鏡)拍攝到的,並且在12月4日的時候,被正式進行命名監測。
這顆小行星依然是屬於阿波羅型小行星,是一顆從地球軌道穿過的近地天體,所以存在威脅屬於正常的說明,該小行星的直徑在0.5千米至1.1千米之間,預計在1月13日或14日晚上左右到達地球的最近位置,也就是1月中旬時段,靠近的時間快了,按照如今的計算情況來看,距離地球的位置在750萬至810萬公裡外,所以屬於潛在危險的小行星,該小行星亮度為12.9等,角速度為每分鐘33.4弧秒,將經過船尾座、麒麟座、小犬座、雙子座和御夫座。
有機會的朋友可以利用一些天文儀器觀察到,當然我這麼說明了,也意味著這顆小行星很明顯是不會撞擊地球,預計就是從距離地球800萬公裡的位置飛過,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但是這次的小行星路過地球,也告訴了我們地球面臨小行星的威脅無論是在過去還是未來,都可能遇到。在2020年年末的時候,我們就遇到了小行星墜落地球事件。
小行星撞擊青海玉樹
按照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分析結論得出,青海玉樹的這一顆火星流就是一顆直徑約 6.5 米的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重量約430噸。可以說非常的巨大,該小行星撞擊大氣層時候的速度為每秒鐘13.5公裡左右,方向為自北向南,而它的來源可能是一顆短周期彗星,在天體在運行過程之中,很可能是由於受到某種撞擊脫離了母體小行星,所以分離了一部分進入到地球的上空。
這一次可以說是比較幸運的,因為該天體在進入到地球上空的時候,出現了多達10餘次的空爆,所以導致它在地球的上空就進行了分解,最終形成了一次的「隕石雨」墜落在地球的表面,但是覆蓋面積可達數百平方公裡,所以很難找到,至今也還沒有人說自己發現了青海玉樹的隕石。從公布的「空爆點」與行走的路徑來看,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與西藏自治區昌都縣交界處吉曲鄉附近是最為明顯的。
但是這是理想的狀態之下的路徑,實際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到底是降落在了什麼地區,其實也很難定義,科學界也只能給出一個初步預判,不過這裡也再次提醒,雖然如今沒有說明青海玉樹隕石到底在哪裡,如果真有人看到了,還是儘量避開撿隕石,因為我們無法預估隕石是否帶有影響人類的物質。專家也提倡發現了上報,所以這裡也就不多說了。
事實告訴人類,地球也不安全?
如今在地球上,我們對小天體的觀察主要是依賴於地基望遠鏡,雖然已經有2萬多顆近地小行星被監測到,但是人類也並非能夠完全的監測到,所以上面我們說了偶爾還是有「漏網之魚」,青海玉樹這顆都是發現之後才說明的,包括車裡賓斯克隕石事件,也是人類觀察小行星之中的「漏網之魚」,所以從這些情況來看,事實告訴我們,地球比想像的要危險。
同時幾乎每年都有科學家研究聲稱,我們地球面臨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所以到底人類多久能夠全方位的監測到所有的近地小行星,如今還是未知數。不過人類為了應對來自太空的小行星,其實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實施小行星防禦計劃,由於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宇航局(ESA)等聯合實施的,如今該計劃是否成功暫時還不清楚,但是計劃已經在實施了。
總結
對於如今來說,小行星確實存在對地球生命產生威脅的可能性,並且任何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嚴重的可能會引發生物滅絕的出現,所以人類如今生活在地球上,應該慶幸還是安全的,要是小行星真的在某一天撞擊到了地球,小者是發財,大者就有性命之憂,所以我們還是期待小行星防禦系統,小行星監測系統早點成形,並且完全的監測所有小行星,實施對地球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