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顆汽車大小的小行星在距離地球約1,830英裡(2,950公裡)的範圍內飛行。根據小行星追蹤器和義大利Sormano天文臺編制的目錄,這是有記錄以來距離最近的一次。由於它的體積,假如這顆太空隕石撞擊地球時,很可能不會對地面上的人造成任何危險。儘管如此,這次險象環生還是令人擔憂,因為天文學家直到小行星經過之後才知道它的存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主任保羅·喬達斯(Paul Chodas)告訴媒體:「這顆小行星從太陽方向靠近地球時沒有被發現。我們沒有預見到它的到來。」
相反,加利福尼亞的帕洛瑪天文臺在它飛過地球大約6小時後首次發現了這塊太空巖石。喬達斯證實了這一事件的破紀錄性質:「如果不考慮一些已知的小行星,昨天的近距離接近是有記錄以來最接近的。」
NASA僅知道這樣的近地天體(NEO)的一小部分。許多人沒有越過任何望遠鏡的視線,並且近年來,一些潛在危險的小行星被科學家發現。如果那個錯誤的傢伙鑽了我們新監控系統的漏洞,它可能會殺死成千上萬的人。
這顆最近的近地小行星最初被稱為ZTF0DxQ,但現在天文學家正式稱其為2020 QG。天文物體軌道模擬網站orbitsimulator.com網站的創建者託尼•鄧恩(Tony Dunn)周一在推特上寫道:「昨天,新發現的小行星ZTF0DxQ掠過地球的直徑還不到地球直徑的1/4,這是我們所知的最接近的一顆沒有撞上地球的小行星。」
鄧恩分享的加速模擬顯示了2020 QG以大約7.7英裡/秒(12.4公裡/秒)或27,600英裡/小時(44,000公裡/小時)的速度傾斜時的大致軌道。早期觀測表明,這顆太空巖石在美國東部時間周日凌晨4時(北京時間周日下午四點)擦過南半球。
模擬的動畫顯示的是2020年QG飛過南極洲附近的南大洋。然而,國際天文聯合會的小行星中心計算出的軌跡略有不同。該小組的渲染圖(如下所示)顯示,這顆小行星飛過了澳大利亞以東數百英裡的太平洋上空。
就太空巖石而言,2020 QG並不太危險。望遠鏡觀測顯示,這個物體的寬度在6英尺(2米)到18英尺(5.5米)之間——介於一輛小汽車和一輛加長計程車皮卡之間。但是,根據普渡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撞擊地球」模擬器,即使它由高密度的鐵組成(大多數小行星是巖石),也只有很小的碎片可能到達了地面。
這樣一顆小行星會在大氣層中爆炸,產生一個明亮的火球,並釋放相當於引爆幾十噸TNT炸藥的空中爆炸。這和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的一顆原子彈差不多。但空中爆炸可能發生在離地面大約3.2或4.8公裡的地方,所以對地面上的人來說,它聽起來不會比繁忙的交通更響。
儘管如此,這並沒有使小行星的發現變得不那麼令人不安——它並不需要一個巨大的太空巖石來製造一個大問題。例如,2013年2月,一顆大約66英尺(20米)寬的小行星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那塊太空巖石造成了一次超級爆炸,釋放了相當於50千噸TNT的空中爆炸——大約相當於30枚廣島核彈的能量。爆炸發生在距地面12英裡(20公裡)的高空,引發的衝擊波震碎了俄羅斯6座城市的窗戶,約1500人受傷。
2019年7月,一顆直徑427英尺(130米)、名為2019 OK的小行星在距離地球45000英裡(72400公裡)的範圍內經過,也就是不到地球和月球距離的20%。天文學家在它接近地球的前一周發現了這顆小行星,一位科學家告訴《華盛頓郵報》,這顆小行星實際上是「憑空冒出來的」。
在不太可能直接擊中一座城市的情況下,這種任性的太空巖石可能會殺死成千上萬的人。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正積極地掃描天空以防範此類威脅。然而,該機構的任務是只能探測90%直徑大於460英尺(140米)的「城市殺手」太空巖石。
2019年5月,美國宇航局表示,在估計的2.5萬個類似或更大大小的天體中,他們只發現了不到一半。當然,這還不包括車里雅賓斯克和2019 OK小行星等較小的巖石。
與此同時,來自太陽方向的天體——比如2020 QG——是出了名的難以發現。喬達斯說:「對於探測來自太陽方向的小行星,我們能做的不多,因為小行星只能通過光學望遠鏡(比如ZTF)來探測,而且我們只能在夜空中搜索它們。」「我們的想法是在它們之前經過地球時發現它們,然後在幾年或幾十年前做出預測,看看它們是否有影響的可能。」
據報導,NASA計劃解決其小行星搜尋計劃中的這些漏洞。該機構正處於開發太空望遠鏡的早期階段,該望遠鏡可以探測來自太陽方向的小行星和彗星。這臺望遠鏡被稱為「近地天體監視任務」。如果資金繼續,它最早可能在2025年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