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如SUV大小的小行星撞上地球會發生什麼?
據美國宇航局透露,就在8月中旬,一塊SUV大小的小行星近距離掠過我們的星球,而就在它即將離開之時,它被美國宇航局資助的小行星調查項目中的探測器探測到。準確的時間是美國東部時間8月16日上午12點08分(太平洋標準時間8月15日9時08分),它經過了印度洋南部上空,軌道高度1830英裡(約2950公裡)。
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20QG,它是一顆標準的近地小行星,從距地球2950公裡的距離掠過,距離真的足夠近,想起來還是挺嚇人的。當然,或許稱它為巖石塊更為合適,因為它的個頭確實不大,直徑約在3~6米之間,以小行星的標準來看,它非常非常小。地球附近經常會出現閒逛的小行星,但2020QG是有記錄以來最接近地球的,沒有之一。
萬幸的是,2020QG沒有進入撞擊軌道。但據美宇航局科學家分析,即使2020QG進入了撞擊軌道,最大的可能性是變成一個大火球,並最終在大氣層中破裂飛散,殘餘物不會對地面上的人造成太大的影響,類似這樣的情況其實每年都會發生幾起。而據估計,大小如同2020QG的小行星在太空中有數億顆,但它們是極其難以發現的,只有當它們非常接近地球時才有可能被發現,而且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的近地小行星會在距地球更遠的距離處安全通過,這個距離通常要比月球的距離遠得多。

上面這張圖顯示了小行星2020QG在接近地球時的軌道彎曲。這顆小行星是已知的最接近地球的未撞擊小行星。美國宇航局南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主任保羅·喬達斯(Paul Chodas)說:"看到一顆小行星如此接近我們,真的很酷,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地球的引力急劇彎曲了它的飛行軌道。"根據小行星科學家的計算表明,這顆小行星因為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飛行軌道偏轉了45度左右。本來飛得好好的,真正被地球帶偏了。
小行星2020QG作為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而被記錄在冊。每年有許多許多非常小的小行星撞擊我們的星球,但只有個頭較大的小行星在撞擊地球前的幾個小時,科學家才有可能在太空中實際探測到。所以平均而言,大小為2020QG的小行星也許每年都會有幾顆經過地球,但卻不一定每次都會被探測到。

2005年,美國國會向美國宇航局下達了任務,任務目標是尋找、跟蹤90%的近地小行星,這些小行星的尺寸約為140米或更大。這些較大的小行星如果撞擊地球,會造成巨大的傷害。目前已知的大部分近地小行星都距離地球足夠遠,因為距離遠,所以它們看上去運動得不快,同時也更容易探測到。
但要找到像2020QG這樣微小的小行星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它們經過地球時飛得太快了,通常只有一小段時限的探測窗口期,只有在接近地球之前或剛剛離開地球之後,那時候小行星離地球足夠近,同時又足夠明亮,這才有可能被望遠鏡探測到。因此,2020QG能夠被探測到,既有運氣的成分,同時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