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有一些天體可能比較大,有一些天體的尺寸可能相對較小。和巨大無比的行星、恆星相比,小天體的數量可能會更多,如小行星。當這些小行星在太空中飛行時,時常會從大星球附近飛過,這有點像我們的探測器飛掠外星球那樣。當然,這個過程一般都是安全飛過,小行星撞擊大星球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
據NASA的科學報告資料顯示,在2020年3月22日同一天內將會有2顆小行星從地球附近飛過。從時間來看,這2顆小行星正在路上。好消息是,雖然它們正在飛過來,但只是從我們地球附近安全飛過的,不會與我們地球碰撞,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
根據科學家對兩顆小行星的追蹤情況,在2020年3月22日最先飛掠我們地球的小行星是「2020 DP4」。從名字來看,這顆小行星是2020年發現的,其直徑大約為25米至55米,大約相當於2個籃球場的大小。當前它的飛行速度達到8.1公裡每秒,這個速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可能是比較快,因為我們想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飛行,最低速度為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每秒。也就是說這顆小行星的速度超過了第一宇宙速度。
預計這顆小行星會在3月22日傍晚19:34左右與我們地球的距離達到最近,預計為0.00901個天文單位,即大約為135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的3.51倍。從距離數據來看,這顆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可能是比較遙遠,但是在宇宙空間的角度來看,這個距離比較近,所以NASA等航天機構也將這些小行星列為「潛在威脅」、「近地天體」,需要對其持續追蹤,確保它們安全飛過。
在2020年3月22日飛掠地球的第二顆小行星是「2020 FF1」,也是在2020年才發現的。和第一顆小行星相比,第二顆小行星的尺寸更小,僅為6.9 米至15米。當前它的飛行速度預計達到12.92公裡每秒,預計在當天晚上23:09左右飛掠地球,與我們地球的最近距離大約為0.00471個天文單位,大約為相當於70.6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86倍。這個距離相對較近,當然,這顆小行星也是安全飛過,所以不需要擔心。
小行星飛掠地球的情況,時不時會出現,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地球附近安全飛過,所以不要擔心。小行星碰撞大星球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這些年來,我們也沒有看到小行星碰撞地球的情況。對於這些從地球附近飛過的小行星,可能會有朋友指出,為什麼地球的引力沒法將它們捕獲,讓它們成為一個環繞地球飛行的「小月亮」呢?
事實上,還真的有小行星被地球引力捕獲,成為了一顆「迷你月亮」,那就是小行星「2020 CD3」。根據目前的觀測結果,這顆小行星已經環繞我們地球飛行了近3年時間,近期才被我們發現。或許是因為這顆小行星的尺寸太小,直徑僅為1.9至3.5米,所以即使它環繞地球飛行,我們也很難發現它。一顆小行星是否能夠被地球的引力捕獲,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它的飛行速度不能太快,如果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每秒,地球的引力將沒法將其捕獲。除此之外,與我們地球的距離也很關鍵,如果小行星離我們的距離非常遠,地球引力也沒法對其產生作用,自然沒法捕獲小行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