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彗星飛掠地球,就在今晚和明天!

2020-12-08 果殼網

252P/林尼爾彗星(右上綠色光團)最近已經增亮到肉眼可見的程度,圖為這顆彗星3月16日飛過銀河系伴星系大麥哲倫雲的情形。這顆彗星將在今晚近距離飛掠地球,而在一天之後,還會有另一顆彗星以更近的距離飛掠地球。這兩顆彗星軌道相似,很可能源於同一天體。圖片來源:APOD,Justin Tilbrook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South Australia) 

兩顆彗星分別將在今天和明天掠過地球,當然距離地球足夠安全,不會構成任何威脅。有趣的是,這兩顆彗星的奇特軌道具有相似之處,有可能來源相同。

彗星P/2016 BA14是2016年1月22日由美國夏威夷大學設在茂宜島哈萊亞卡拉火山上的PanSTARRS望遠鏡發現的。一開始,天文學家以為這是一顆小行星,不過美國馬裡蘭大學和洛威爾天文臺利用發現頻道望遠鏡(Discovery Channel Telescope)所作的後續觀測發現,它拖著一條淡淡的尾巴,揭露了這一發現實際上是一顆彗星。

然而,新發現的這顆彗星還有另一個驚人之處。P/2016 BA14彗星的軌道與252P/林尼爾彗星驚人相似,後者是2000年4月7日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巡天項目(LINEAR)發現的。這種顯而易見的巧合或許表明,這兩顆彗星本質上密切相關。P/2016 BA14的大小大約只有252P/林尼爾彗星的一半,可能是過去某一時刻從一顆更大的彗星上崩裂出來的碎片。

兩顆彗星先後飛掠地球,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威脅,只是給天文學家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來近距離研究彗星。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P/2016 BA14彗星可能是252P/林尼爾彗星的一塊碎片。這兩顆彗星可能互有關聯,因為它們的軌道太過相似,」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負責人保羅·喬達斯(Paul Chodas)說,「我們知道彗星是相當易碎的東西,比如1993年發現的舒梅克-列維9號彗星,就在飛掠木星的過程中碎成了一系列碎塊。或許是在以前闖入內太陽系的時候,也可能是在一次遠距離飛掠木星時,現在我們稱為BA14的一塊碎片從252P彗星上崩裂了出來。」

哈勃空間望遠鏡對252P/林尼爾彗星的觀測,以及NASA的航天局紅外望遠鏡(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對P/2016 BA14彗星的觀測,將進一步探索它們可能的同源本質。

寬約230米的252P/林尼爾彗星,將在今天(3月21日)從距離地球520萬千米的地方高速掠過。明天(3月22日),P/2016 BA14彗星將從大約350萬千米處掠過我們的地球。這將是有記錄以來飛掠地球最近距離排名第三的彗星,僅次於1770年的D/1770 L1萊克塞爾彗星和1983年的/1983 H1 IRAS-荒貴—阿爾科克彗星。

從3月25日起,目前在南半球已經肉眼可見的252P/林尼爾彗星將北移到天蠍座中,北半球地區黎明時分可以嘗試用雙筒望遠鏡觀測。圖片來源:skyandtelescope

252P/林尼爾彗星最靠近地球的時刻將是北京時間3月21日20時14分。P/2016 BA14彗星最靠近地球的時刻則是北京時間3月22日22時30分。儘管兩顆彗星都會相對近距離地安全飛掠地球,但身在北半球的我們暫時無法看到它們。P/2016 BA14的亮度極低,需要用強大的專業望遠鏡才能看見。252P/林尼爾彗星相對較亮,目前已經達到肉眼可見的程度,但它要到3月25日之後才會從南半球的天空移到北半球,直到那時我們才有機會一睹它的芳容。

兩顆彗星此次近距離飛掠地球,將是可以預見的未來裡,它們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喬達斯說,「3月22日將未來至少150年內,P/2016 BA14彗星離我們最近的時刻。這顆彗星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反而給我們提供了一次絕佳的機會來仔細研究彗星。」(編輯:Steed)

相關焦點

  • 「死亡彗星」骷髏頭將於11月11日近距離飛掠地球,外形詭異
    正當一年一度的國慶節來臨之際,每個人都著急著去尋找下一個旅行目的地,但是對於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來說,這個應該讓人充滿激情的假日卻給人不一樣的體驗:他們現在正在密切關注一個被稱為「死亡彗星」的小行星高速抵達地球軌道。
  • 4年前的今天,一顆頭骨狀死亡彗星近距離飛掠地球,直徑600米
    放眼蒼茫的宇宙空間,在萬聖節來臨的時候,那些一直以來無比繁忙的大型天文望遠鏡,也似乎要拿出一些小朋友們和大人們都喜歡的禮物,共享這個美好的時刻。在所有這些奇特的禮物當中,4年前的那份萬聖節禮物,可能是最讓人感到驚喜的:2015年10月31日,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頭骨狀的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其最近時,距離地球僅有48萬公裡。
  • 小行星2020 CW上周六飛掠地球 距離地球第八近
    上周六,編號為2020 CW的小行星飛掠地球。這顆小行星直徑只有3.3英尺(1米),體積相當於我們日常使用的烤箱,洗衣機或者其他家電產品。如果它和地球發生正面撞擊,那麼可能會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不過它以驚人的47,647英裡/小時(76,68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距離地球10,225英裡(16,455公裡)的高空飛掠地球。在NASA的近地物體近距離資料庫中,2020 CW在距離地球最近的小行星排名中排第八。去年的萬聖節那天,有一次更近距離的飛掠,目前在資料庫中排名第二。
  • 一顆綠色彗星將在愚人節飛掠地球
    3月30日消息,一年一度的愚人節即將到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將會有一顆綠色的彗星在愚人節飛掠地球,因此這顆彗星也獲得了「愚人節彗星」的暱稱。資料顯示,這顆名為Comet 41P/Tuttle-Giacobini-Kresak的彗星在1858年首次被發現,其名字是以發現它的天文學家的名字命名的,該彗星的彗核直徑不超過1.4公裡,軌道周期為5.5年,飛掠距離地球約2250萬公裡。
  • 時隔三年「骷髏頭」小行星將再次飛掠地球 這也太巧了吧
    2015年,一顆命名為2015 TB145的小行星,在距離30萬英裡的地方飛掠地球,這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1.3倍。這顆小行星體積不小,直徑的在950到2100英尺之間,這個尺寸介於克萊斯勒大廈和上海中心大廈高度之間。
  • 小行星2020 VT4以極近距離飛掠地球,直至已飛掠之後才被發現
    據外媒BGR報導,近日一顆小行星以極近距離飛掠地球,直到它已經飛掠之後才被發現。這顆名為2020 VT4的小行星飛掠地球時距離只有240英裡。它在飛掠地球的過程中,比許多人造衛星甚至國際空間站都要接近地球。
  • 3月22日,兩個小行星將先後飛掠地球,最快速度12.92公裡每秒
    和巨大無比的行星、恆星相比,小天體的數量可能會更多,如小行星。當這些小行星在太空中飛行時,時常會從大星球附近飛過,這有點像我們的探測器飛掠外星球那樣。當然,這個過程一般都是安全飛過,小行星撞擊大星球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據NASA的科學報告資料顯示,在2020年3月22日同一天內將會有2顆小行星從地球附近飛過。從時間來看,這2顆小行星正在路上。
  • 又有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 距我們僅0.049天文單位
    NASA之所以跟蹤靠近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不是因為它們的威脅迫在眉睫,而是為了確保它們不會成為威脅。每年大約有6顆大小和小行星2006 QQ23差不多的太空物體經過地球,這種近距離飛掠變得司空見慣。  根據NASA噴氣動力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數據,目前在太陽系中大約有900個大小在1000米以上的近地天體,比小行星2006 QQ23大得多。
  • 又有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 距我們僅 0.049 天文單位
    NASA 之所以跟蹤靠近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不是因為它們的威脅迫在眉睫,而是為了確保它們不會成為威脅。每年大約有 6 顆大小和小行星 2006 QQ23 差不多的太空物體經過地球,這種近距離飛掠變得司空見慣。根據 NASA 噴氣動力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數據,目前在太陽系中大約有 900 個大小在 1000 米以上的近地天體,比小行星 2006 QQ23 大得多。
  • 天外來客,曾經飛掠地球的小行星
    這並非是小行星第一次與地球的親密接觸,最近幾年不少小行星都曾飛掠地球。這顆行星在1981年被發現,並用有護士之母之名的英國近代護理學和護士教育創始人佛羅倫斯(Florence)命名。2013年2月,一顆重達13萬噸的小行星2012 DA14飛掠地球,它距離地球最低的點約為2.7萬公裡,比一些圍繞地球運行的人工衛星距離地球的距離還要近。
  • 相距630萬公裡 一顆小行星將飛掠地球但無威脅
    據美國太空網28日報導,大型小行星1998 OR2將於美國時間4月29日清晨飛掠地球,屆時它與地球相距630萬公裡。科學家強調說,在可見宇宙超過900億光年寬的背景下,這也算「親密接觸」,但此次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美媒:「萬聖節小行星」將飛掠地球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月26日報導,今年萬聖節,當天空中出現一輪罕見的「藍月」時,一顆直徑最大可達200英尺(約合61米)的小行星將飛掠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這塊被稱為「2020 UX3」的太空巖石的直徑估計在88英尺至196英尺之間。預計這顆小行星在距地球最近時離地球還有大約320萬英裡(約合515萬公裡)。
  • 昨日,一顆「戴口罩」的巨型小行星飛掠地球
    語宙+我球安好昨日,一顆巨大的小行星飛掠地球。正如你我所見證,我球安好,人類倖存。▲1998 OR2 飛掠地球軌道模擬(來源:NASA)被形容為 「huge」 的1998 OR2 究竟多大呢?直徑約2000米——做個比較,國家體育場「鳥巢」建築長332.3米,寬296.4米。這個大小,遠遠超過了被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定義為「潛在危險」天體的尺度。
  • 一顆小行星5月初將飛掠地球 臨時編號:2020 DM4
    新華社南京3月3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3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近地天體望遠鏡近日新監測到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DM4。根據軌道計算,這顆小行星預計於今年5月初飛掠地球。  據悉,位於江蘇盱眙的近地天體望遠鏡2月26日晚搜索到這顆小行星。科研人員立即將相關信息上報國際小行星中心,國內外共12家天文臺站先後加入觀測。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它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時56分左右飛掠地球,速度為8.69公裡每秒,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28萬公裡,約合地月距離的16.4倍,因此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第二顆小行星是「2020DM4」,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的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也正在接近地球。
  • 時速64373公裡每小時,這顆小行星飛掠地球,NASA:近地天體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據2020年1月12日的一則科學新聞消息,在2020年1月12日,有一顆小行星飛掠了地球。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這顆飛掠地球的小行星名為「2020 AO1」,從名字來看,我們大致可以知道這顆小行星是在2020年才發現的,所以關於這顆小行星的信息不是很多。根據美國航天局NASA的數據,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為49至100米,如果按照最大的尺寸,基本上和金字塔的高度相當。
  • 這些飛掠地球的小行星,究竟離我們有多近?
    近地小行星2020 FL2(綠色)飛掠地球(藍色),幾乎和地球「擦肩而過」。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AWN)和國際小行星中心(MPC)發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近地小行星2020 FL2於北京時間2020年3月23日凌晨04時38分24秒在0.38地月距離(約14.4萬公裡)飛掠地球,幾乎和地球「擦肩而過」。
  • 小行星1998 OR2將飛掠地球 與地球撞擊機率為零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樊俊卿】外媒「Engadget」今日報導,將有一顆名為1988 OR2的巖石架構大型小行星將於美國時間4月29日清晨在距離地球630萬公裡的軌道上飛掠地球。據資料顯示,小行星1998 OR2寬2.4公裡,國際編號 52768。
  • 天文學家在小行星飛掠地球時捕獲這個雙星系統的圖像
    天文學家在小行星飛掠地球時捕獲這個雙星系統的圖像2019-06-05 11:20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小行星1999 KW4與許多其他太空巖石不同,其實際上是個雙星系統,包括兩個獨立的太空巖石:由一顆直徑大約一英裡的小行星和一顆圍繞它運行的小衛星組成。
  • 巨型近地小行星佛羅倫斯有兩顆衛星
    上周,NASA發布消息稱,巨型近地小行星3122 Florence(「佛羅倫斯」)將在距離地球大約700萬公裡的地方與地球「擦肩而過」。NASA稱,這是該機構開啟追蹤近地小行星計劃開始以來,以如此近距離掠過我們星球的最大小行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