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還會是地球霸主嗎?

2020-11-28 科技工作者之家

恐龍

近日,來自英國巴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針對恐龍多樣性開展了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時,恐龍數量並沒有減少。如果沒有發生撞擊,恐龍可能會繼續統治地球。相關論文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上。

在白堊紀末期的小行星撞擊時期,恐龍的足跡遍布全球。它們是大多數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動物。不過,對於「該時期恐龍是否正遭遇物種多樣性下滑」這一問題,科學家們仍爭議頗多。

研究小組收集了一組不同的恐龍族譜,並使用統計模型評估了該時期的主要恐龍種群是否仍能產生新物種。結果顯示,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家族並未走向衰退,這與此前的一些研究結論相悖。

論文第一作者、巴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博士生Joe Bonsor說:「之前的研究表明,恐龍註定走向滅亡,因為它們在白堊紀末期已經開始衰退。然而,我們發現,如果將更近期的恐龍族譜、更多恐龍類型納入考量,得到的結論並不一樣。」

由於化石記錄的缺失,恐龍多樣性的評估十分困難。研究人員運用合理的統計方法來克服這些抽樣偏差——他們聚焦恐龍家族的物種形成率,而不是簡單地統計該家族的物種數量。

Joe Bonsor說:「化石記錄中不可避免的巨大偏差以及數據的缺乏常常預示著物種數量的減少,但這也許並不能反映當時的真實情況。我們目前的數據並沒有顯示恐龍數量有所減少,反而表明部分物種——比如鴨嘴龍和角鼻龍——當時還在不斷壯大。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在沒有遭遇大滅絕事件的情況下,它們會走向滅絕。」

哺乳動物在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就已經存在。但只是由於恐龍滅絕,哺乳動物才有機會填補被清空的生態位,從而逐步統治了地球。如果沒有這次大滅絕事件,恐龍也許仍是地球霸主。

科界原創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皇家學會開放科學》

期刊編號:2054-5703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地球上還會出現人類嗎?答案你能接受嗎?
    說起生物滅絕,大家都會想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恐龍身為上一任地球霸主,霸佔地球的時間至少1.5億年的時間,因為一場環境變化,讓它消失在地球上,如果恐龍沒有消失的話,那麼人類還有可能成為地球霸主嗎?哺乳動物的噩夢恐龍所處的年代是所有哺乳動物噩夢,哺乳動物一旦被恐龍發現後,有可能會瞬間丟失自己的性命,然而自從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開始發展自身。
  • 新研究表明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 如今恐龍可能會統治地球
    新研究表明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 如今恐龍可能會統治地球(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網易科技《知否》(辰辰):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如今恐龍可能會統治地球在2.3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恐龍統治著每塊大陸以及大部分的陸地生態系統。然而,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使恐龍走向了滅絕。一些科學家認為,當小行星在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時,恐龍已瀕臨滅絕。但來自英國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科學方法來驗證這一理論。研究人員收集了各種最新數據,並使用統計分析來評估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是否仍能夠繼續繁衍生息。
  • 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恐龍會進化成恐龍人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假設,也是很多朋友心中設想過的一個話題,假如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是否仍然會是地球上的霸主?還是人類依然會逆襲成功?這都是充滿變數,我們從地質史上的生命演化進程角度來做個簡單分析。
  •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有能力攔截嗎?科學家的回答讓人害怕
    如果提到「地球霸主」相信大家除了想到人類之外,還會想到另一種統治地球數億年的生物——恐龍,作為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代表性生物,恐龍的滅絕原因一直是個難解的謎團。而事情在1952年出現了轉機,墨西哥一個石油公司發現尤卡坦半島有一處地形非常奇怪,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茨和他地質學家的兒子經過研究後認為這裡曾被隕石猛烈撞擊過,於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提出了現在被科學界普遍承認的「小行星撞擊說」,認為恐龍滅絕是因為一個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
  • 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哺乳動物能取代恐龍嗎?
    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直徑幾十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地球從此進入哺乳動物時代。我們在感嘆恐龍消逝的同時,心中不免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沒有這場世界末日級的天災,恐龍能不能存活至今?哺乳動物還有機會接管地球嗎?
  • 如果66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是不就沒人類什麼事了?
    人類能以如今的模樣生息繁衍於這顆星球實屬不易,在若干個關鍵時刻中,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無疑給了早期哺乳動物生存的機會。對於當時的陸地霸主恐龍來說,那是終結,而對於人類來說,那是開始。試想,如果66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是不是就沒有人類什麼事兒了呢?
  • 恐龍的滅亡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
    在人類浮現在地球以前,曾在地球擔綱霸主官職的生物是恐龍。恐龍龐雜的身軀,無人對抗的力量,和兇悍的性格,地球上沒有生物可以或許與之抗衡。但是即便恐龍的能力再強壯,也沒法抵擋大自然的力量。依照科學家對恐龍的探究,恐龍的滅亡很有可能與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漫長的冰凍時期連帶。最終,整個的恐龍要麼被餓死,要麼便是被冷死。
  • 若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會演變成智慧生物嗎?
    引言:若6500萬年前那顆調皮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的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人類的命運將是如何?科學界中存在兩種聲音。但是,計劃難以趕上變化,正當恐龍一族沉浸於美好設想中時,一顆無名行星突然盯上了地球。更可怕的是,這顆堅韌的小行星在收到地球發出的拒絕訊號後並沒有選擇離開地球而是選擇奮力一搏,最終重重撞上了地球。這看似不起眼的撞擊,直接導致了恐龍的滅亡,地球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改變,許多大型猛獸都因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而紛紛消逝。
  • 科學家警告,2036年小行星會撞擊地球?
    都靈評估是指小行星或者隕石對地球的威脅等級,如果達到10級,那意味著百分百的撞擊事件,看到這裡,有人會說,這個小行星不是在2029年與地球比較近嗎?那為什麼科學家警告的是2036年呢?不要著急聽請繼續往下看,阿波菲斯來自於一個名為「阿登型」的小行星群,科學家通過對其觀察直徑的大小約在415米,這個直徑大小的小行星啊如果撞擊到地球,將會釋放6400萬億千焦的能量,約等於25.3億噸TNT這個威力,相當於一萬五千枚左右的小型核彈爆炸。
  •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有防禦措施嗎?
    雖然每個小行星都不盡相同,但是它們對地球的破壞力卻大的驚人!如果質量較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或許還可以苟活,但是如果像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麼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話,人類連苟活的機會都不會有的。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在此之前,地球曾經的霸主恐龍統治了地球長達一億六千三百萬年,要知道,我們人類從誕生至今也不過幾百萬年。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從書裡,或者電視裡了解了恐龍,為我們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埋下了好奇的種子。那麼,從第一隻恐龍出現,到最後一隻恐龍轟然倒地,這上億年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它們就此滅絕了呢?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撞擊地球
    這個曾經的地球霸主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 約6600萬年前,一顆來自宇宙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激起塵埃漫天遮擋住太陽,引發了核冬天。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死於這場天降的災難,而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因此滅絕。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有機會出現嗎?地球可能誕生「恐龍人」!
    根據目前的地球上現有的化石,我們初步了解恐龍的消失,才讓人類足夠幸運在地球上出現,迅速發展自身文明,成為現任地球主人,可是有一位科學家卻提到,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的話,人類應該難以出現,地球上很有可能會出現恐龍人,這是真的嗎?
  • 如果毀滅恐龍的小行星一年後撞擊地球,人類能建造堡壘避難嗎?
    這些小行星要麼發生在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或者在空中爆炸,對地面影響並不大,但很多朋友肯定會想像假如毀滅恐龍的小行星發生在現代人類會怎麼辦,會徹底滅絕嗎?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下!,同期還有一個長600千米,寬400千米的溼婆隕石坑,而地質專家的估計是造成這個隕石坑的小行星直徑更是高達400千米,兩個隕石坑年代相距非常接近,基本上很難搞清楚到底是哪個小行星引起了恐龍滅絕,但可以保證的是,如果是後者,那麼滅絕恐龍絕對是綽綽有餘!
  • 如果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我們能用核武器摧毀它嗎?
    然而現實是,2013年2月1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發生了小行星撞擊事件,它快速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空中發生爆炸,衝擊波震碎了鎮上的所有玻璃並造成1200多人受傷。因此,許多人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人類目前的技術真的能夠及時發現小行星的威脅嗎?如果真的發現了要撞擊地球的大型小行星,我們有什麼方法來避免嗎?
  • 小行星如果再次撞擊地球,人類可以利用核彈撞擊嗎?
    目前對於恐龍滅絕的假說非常多,只是隕石撞擊的這一說法公認度最高而已。關於6500萬年前那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最早在1978年,美國科學家在地質勘測時發現了高濃度的銥,這種濃度超過正常含量幾百倍,所以這只可能是隕石撞擊所留下的結果。
  • 新研究顯示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群體並沒有衰退
    本文轉自【cnBeta.COM】;巴斯大學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新研究,駁斥了恐龍在大規模小行星撞擊之前就已經衰落的說法。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小行星撞擊沒有發生,恐龍可能會繼續在地球上佔據主導地位。
  • 恐龍種族並沒有衰退 直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前繁衍良好
    去年底的時候,《自然通訊》上刊登的一篇新研究認為,在小行星撞擊前,地球曾出現一次規模空前的火山噴發,恐龍群體大量出現汞中毒現象,數量因此銳減。不過,來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11月18日公布的論文卻否認了小行星撞擊地球前恐龍群體已經衰退的說法。
  • 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可能除了小行星撞擊還有火山噴發
    如果按照恐龍這種強大的體魄,只要不發生意外,繼續活下去是沒有問題,甚至有可能會誕生智慧,成為恐龍文明。可惜現實就是那麼殘酷,意外總會發生,在6600年前,一顆直徑數百公裡的小行星從天而降,撞擊到了地球表面,導致了包括恐龍在內80%以上的生物滅絕,也稱之為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假如恐龍沒有毀滅,那還會不會有現在人類呢?
    我們都知道,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而且支配著全球的陸地生態超過1.6億年,直到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生物大滅絕才消失。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普遍認同的都是小行星撞擊說。約6500萬年前,一個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這次撞擊相當於13級的地震,產生的隕石坑直徑甚至超過100公裡。這麼猛烈的撞擊讓所有的恐龍都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