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僅兩天的微型衛星當機,原因快把人蠢哭了!

2021-02-24 果殼

按照原定計劃,光帆-A微型衛星將在升空後的第28天展開太陽帆。可惜,升空僅2天後,這顆衛星就當機了。圖片來源:行星學會

還記得上周三(5月20日)晚上發射升空的阿特拉斯5型火箭嗎?它除了將美國空間的絕密無人太空梭X-37B送入太空以外,還搭載了一顆微型衛星,名為光帆-A(LightSail-A)。這顆微型衛星由美國的行星協會設計製造,旨在給未來的一系列光帆衛星進行技術驗證。

這顆衛星發射升空後一切工作正常,地面站也接收到了衛星每隔15秒就發送一次的「嗶嗶」信號。然而,好景不長。只過了兩天,這顆衛星發出的「嗶嗶」信號就停止了——而科學家在此之前就已經預料到可能會出問題,而且清楚問題出在哪裡了!

按照行星學會 Jason Davis的說法,這顆衛星現在很可能是當機了,就跟家用電腦死機突然停止響應沒什麼兩樣。而衛星當機的原因,說起來簡直能把人給蠢哭了:

這顆衛星每15秒就發送一次「嗶嗶」信號,與此同時,控制衛星上主板的軟體就會把發送的信號內容,寫到一個名叫「嗶嗶.csv」的文件裡去。隨著衛星發送的「嗶嗶」信號越來越多,這個文件也會越來越大。而當文件的大小超過32M,差不多相當於10首MP3歌曲的大小時,軟體系統就會當機……

這顯然是一個Bug,而且是一個已經被衛星主板製造方捉到的Bug。製造方在後來更新過的軟體版本裡修正了這個Bug。但可惜的是,光帆-A衛星上的軟體版本,並未包含這項更新。

當然,地面控制人員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提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而且迅速寫好了補丁,能夠阻止衛星上的軟體系統發生當機。當然,地面上寫好的補丁,還得通過地面站上傳到衛星上,才能發揮作用。就在控制人員等著衛星下一次過境地面站,好上傳他們的補丁的時候,光帆-A微型衛星上的軟體系統當機了。

對於一臺失去響應卡死在那裡的電腦,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它重啟。只要系統重啟,存檔文件歸零,地面控制人員就有足夠的時間(確切地說,是差不多2天的時間),給衛星上的系統打上那個補丁,搞定這個Bug。而重啟一臺電腦,大概有以下兩種方式:一是在軟體中輸入「重啟」的指令,就像用滑鼠點擊開始菜單裡的「重啟」鍵一樣;二則是撥掉電源再重新插電

這顆衛星當機之後,截止到本周三,控制中心通過地面站給衛星上傳了近20次「重啟」指令。衛星完全沒有反應。這倒也在地面人員的預料之中,畢竟家裡的電腦死機的時候,軟體重啟也大都是沒什麼反應的。

於是,就只剩下撥掉電源重新插電這一條路可走了!

問題在於,派誰上去撥電源呢?顯然,行星學會不可能派一位太空人上天去給這顆微型衛星插撥電源。

不過,地面人員仍然存有一線希望。太空環境遠比地球上要惡劣得多,有各種各樣的帶電粒子在衛星附近穿梭不止。如果其中某個粒子,以某種恰到好處的方式,撞擊到衛星的電路板上,那也有可能產生插撥電源一樣的效果,導致這顆衛星自發重啟。

這樣自發重啟,在這樣的微型衛星上並不罕見,有時候甚至會在大型衛星上發生。按照經驗,這類被稱為CubeSat的微型衛星,在發射升空的頭3個星期裡,就有可能遇到這樣的自發重啟。而光帆-A衛星的軌道足夠穩定,至少能夠維持6個月,或許有足夠的時間,來等待這樣一次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發生的自發重啟。

地面控制人員正在密切監測這顆衛星,等待它自發重啟後再次發出「嗶嗶」信號。

接下來呢?

當然是趕緊打上補丁再說啦!(編輯:Steed)

本文為果殼網原創,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media@guokr.com

相關焦點

  • 微型衛星當機,原因快把人蠢哭了!
    還記得上周三(5月20日)晚上發射升空的阿特拉斯5型火箭嗎?它除了將美國空間的絕密無人太空梭X-37B送入太空以外,還搭載了一顆微型衛星,名為光帆-A(LightSail-A)。這顆微型衛星由美國的行星協會設計製造,旨在給未來的一系列光帆衛星進行技術驗證。 這顆衛星發射升空後一切工作正常,地面站也接收到了衛星每隔15秒就發送一次的「嗶嗶」信號。然而,好景不長。
  • 全世界最小的衛星將發射:僅一塊兒餅乾大小
    說到衛星,一般人都會想到一個體積不小的物體,然而,研究人員最新研製的微型衛星,卻可以做到晶片或一個主板那麼小,甚至可以拿在掌中。5月4日,美國商業太空發射公司SpaceX最近為國際空間站提供給養的一個火箭,將會投放一個衛星母船(體積僅為10X30釐米),這艘母船,將會投放104顆名為「小妖怪」(Sprite)的微型衛星。「小妖怪」衛星的體積,只有幾個拇指般大小。每一顆衛星的重量僅為5克,製造成本僅為5美元。
  • 微型立方體衛星的強大天線
    與傳統衛星相比,這些衛星造價較為低廉且體積小,僅重幾公斤,只需要幾個月的準備即可進行發射,而不像標準太空飛行器那樣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進行準備。隨著時間的推移,得益於摩爾定律在電子工業領域的進展,立方體衛星可搭載的傳感器和程序處理功能變得日益強大、精密,重量更輕,且高效節能。
  • 男性喜歡一些蠢哭了的冒險
    而一項最新研究在分析了達爾文獎獲獎者的性別後發現,男性也更喜歡進行一些蠢哭了的冒險行為。說起達爾文獎,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陌生。這是一個有超過20年歷史的、非常黑色幽默的獎項,獲獎者必須因為自己「異於常人的愚蠢行為」喪命,這樣他就因為把自己的蠢基因從人類基因池中踢出去,而為人類這一物種的長久繁榮作出了卓越貢獻。舉例來說,研究中提到了一名恐怖分子,他想郵寄炸彈包裹,結果因為郵資不足被退件了,然後這貨想也不想就拆了包裹,然後你們懂的。
  • 衛星發射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據《新京報》報導,中國酒泉發射中心的衛星實驗失敗。 一顆高分02衛星,吉林一號。 一的聯網衛星,被送入C的預定軌道,但發射失敗。 一次失敗並不能證明什麼,但僅僅一年的四次發射就需要注意。如此高的失敗頻率意味著我國技術發展存在問題。
  • 微型衛星崛起,未來"窮國"也能探測火星和金星
    近年來,許多新興公司正在為發射微型衛星開發新式火箭,每次發射的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火箭實驗室公司(Rocket Lab)已經宣布了其小型火箭Electron的登月計劃。維珍軌道公司(Virgin Orbit)已經與多家波蘭大學合作,利用其LauncherOne運載火箭向火星發射了三次任務。與此同時,衛星的各種零部件,從推進系統到電池再到所攜帶的儀器,都在小型化。
  • 美國小型衛星發射商復出,2017年成立以來,已發射54顆衛星
    隨著電子火箭(Electron rocket)的第十四次成功發射,太空系統公司和小型衛星發射商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最近恢復了主動發射狀態。2020年7月4日,在電子的第十三次飛行中,火箭實驗室經歷了一次飛行異常,而「我不敢相信它不是光學」(I Can’t Believe It’s Not Optical)任務的成功完成標誌著Rocket Lab復出。
  • SpaceX今年首次星鏈衛星發射被迫推遲
    1月15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證實,由於其首次專門為第三方客戶發射微型衛星的「拼車」任務更改了時間表,導致其今年首次星鏈衛星發射被迫延遲。SpaceX的首次專門微型衛星拼車發射任務名為Transporter-1,原定於美國東部時間1月14日發射,但在今年年初發生了一系列意外事件後,導致該任務被推遲到1月21日。受其影響,原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1月17日發射的第17批星鏈衛星任務也被迫延遲,現在初步定於1月18日進行。
  • 英國欲發射兩微型探測器探測火衛一和火衛二
    東方網4月6日消息:英國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準備向火星發射兩個微型探測器以實現對其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的探測,並以此來填補火星衛星探測的空白。   科學家們在其中的一個探測器上將安裝上對火星衛星進行遠程觀測及從火星軌道進行測量的各類必需儀器,另一個探測器將實施登陸火衛一或火衛二表面的計劃。這兩個探測器都將裝備依靠太陽能支撐的離子發動機,這可以大大增強它們的有效負荷。
  • 小水獺第一次照鏡子,反應太逗了,主人被它蠢哭了!
    小水獺第一次照鏡子,反應太逗了,主人被它蠢哭了!鏡子對於動物來說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物件,許多動物由於並不知道鏡子的原理,常常會做出非常搞笑的舉動,小水獺第一次照鏡子,反應太逗了,主人被它蠢哭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人類一直在發射衛星,但是你了解太空垃圾嗎?
    根據外國媒體的報導,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警告我們太空垃圾造成的問題,但運載新衛星的新火箭仍以驚人的速度發射。從廢棄和燒毀的衛星到在不同任務中丟棄的火箭零件,這種太空垃圾包括各種各樣的物品。 破碎的衛星和其他太空垃圾最終將落回地球並在大氣摩擦中燃燒,但銷毀速度還不夠快。產生的新太空垃圾的速度快於銷毀舊垃圾的速度。許多航天局機構正在考慮如何處理這些碎片,包括使用網絡系統甚至魚叉捕獲更大的碎片。
  • ...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5月份將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5月份,我國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網友紛紛評論「驕傲,我是中國人」「中國太棒啦」「恭喜中國航空航天」我國成功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5月將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 專訪歐比特顏軍:八顆高光譜衛星 兩天半可覆蓋完全球
    其中,歐比特發射並運營了中國第一組商業高光譜衛星「珠海一號」,顏軍在商業航天大會上與大家也分享了高光譜遙感衛星的應用與發展。正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技術,也是——高光譜遙感技術。據了解,高光譜解析度遙感是用很窄而連續的光譜通道對地物持續遙感成像的技術。
  • 記憶裡的衛星發射
    我的心裡格外地高興,繼而,不由地回想起我經歷過的一次衛星發射。1998年6月,我們接到去發射場打掃衛生的任務,發射場有個慣例,每次衛星發射前,所有的西昌戰士都要到發射場打掃衛生。而當時,我們剛剛發射完「中衛一號」衛星,怎麼又要打掃衛生呢?很快,我們就知道了,基地馬上就要發射「鑫諾一號」衛星。
  • 高分衛星發射圓滿收官 背後有咱「安徽老鄉」的功勞
    12月6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由於此次任務火箭技術狀態變化大,發射難度和風險高於以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此也做足了準備。而在此次發射任務中,兩位「安徽老鄉」崇玉海和趙峰磊,也在各自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 為美國收音機發射一顆衛星?是的,SpaceX公司幹的
    這些衛星收音機通過SirusXM公司的衛星系統接收衛星娛樂節目。12月13日,SpaceX公司為SiriusXM公司的收音機發射了一顆最新的衛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文。這次發射是在SpaceX公司周五首次嘗試發射兩天後進行的,那次發射在倒計時30秒時被中止了。SpaceX公司在推特上發布了取消發射的原因,「取消今天的發射是想再檢查一下地面系統」。雖然SpaceX公司沒有指出發射中止的確切原因,但是據推測,在發射前的最後幾秒內可能是機載計算機或者地面指揮者發現了一些異常現象。
  • 僅隔6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60顆星鏈衛星
    間隔僅六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第15批60顆星鏈衛星,SpaceX創造了星鏈發射時間間隔最短的新記錄。獵鷹9號火箭一級二級分離瞬間, 來源:SpaceXSpaceX上一次第14批星鏈衛星發射(V1.0,L13)時間是2020年10月18日,距離此次發射僅6天時間,創造了最短髮射間隔記錄。
  • 第47/48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首次搭載輕量化氫原子鐘
    近日,中國航天再次開啟密集發射模式,兩天之內兩次發射,發射了三顆衛星。首先是9月23日凌晨5時10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遠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執行「一箭雙星」發射任務,將兩顆北鬥全球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英美合作會在明年發射一顆實時直播衛星,直播太空中的地球
    英國公司Sen計劃向大眾提供地球的超高清視頻,該公司已與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Momentus籤署了一項協議,將在2021年夏季將其首枚「EarthTV」衛星送上高空。根據合同,這顆小衛星將在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上發射。
  • 日本「光學六號」衛星因天氣原因推遲發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和三菱重工2月23日公布消息稱,由於天氣原因,原計劃25日發射的H2A火箭發射時間被推遲至26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被推遲發射的H2A型火箭上搭載有信息收集衛星「光學6號」。該衛星可在距地面數百公裡的上空進行拍照,收集與日本安保相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