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發射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2020-09-23 風好小

據《新京報》報導,中國酒泉發射中心的衛星實驗失敗。 一顆高分02衛星,吉林一號。 一的聯網衛星,被送入C的預定軌道,但發射失敗。 一次失敗並不能證明什麼,但僅僅一年的四次發射就需要注意。如此高的失敗頻率意味著我國技術發展存在問題。 在中國空間異常的背後,專家警告說,這不是巧合,所以我們必須認真調查錯誤的真正原因。


1年4次發射失敗此次發射的載體是快舟一號甲火箭,該火箭在升空之後出現了無法修復的異常,導致發射失敗。。 一次發射需要無數的人力物力,所以一次失敗的損失不小,四次失敗絕對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背後一定有問題。 專家表示,頻繁的發射失敗永遠不會是巧合,中國需要認真審查這些失敗背後的原因,不斷改進相關技術,避免在同一地點發生兩次墜落。


從這次失敗的角度來看,問題似乎是火箭本身。 巧合的是,這已經是這類火箭第二次未能發射。 有人推測,中國在發展與這種火箭相關的技術方面可能還不成熟。 該火箭的特點是發射方便,成本低,成本極低,大大節省了衛星發射的資金,對發射場的要求也很低。 這些特點使火箭在國際上特別受歡迎。 畢竟,誰不想以更短、更便宜的方式推出它。 然而,連續兩次失敗提醒我們的R。


當然,這只是猜測,失敗的真正原因還在調查中。這一失敗對吉林一號的聯網過程有很大的影響。 1。 高分衛星不是普通衛星,它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更好的性能,這一次衛星在組網方案中應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所有的138顆衛星在吉林沒有。 一發射成功,中國衛星遙感技術的國際競爭力將大大增強。 我不得不說,這次失敗令人沮喪。然而,考慮到實際情況,中國的衛星發射非常頻繁,因此出現問題的概率很大。


正確面對發射失敗我國幾十年間在航空航天上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此時出現的發射失敗也是難以避免的,因此我們需要用正確的心態面對這些失敗。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衛星發射領域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如果我們能認真分析這一失敗背後的原因,失敗的經驗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技術開發中,只有知道你錯在哪裡,你才能繼續前進。 在分析這一錯誤的過程中,中國研究者可以找到下一階段的方向,不斷查漏補缺,促進中國衛星產業的全面發展。


科學研究是現實的,沒有必要追求所謂的零誤差,這是不符合客觀現實的,特別是對於我國來說,衛星和火箭研發領域的每一步都是非常困難的。 任何國家都不會輕易洩露自己在這些領域的先進技術涉及尖端技術,所以我們的國家日。 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我國的科技建設現在處於一個非常陡峭的地方,面臨著技術瓶頸。 技術限制導致了多次失敗,但這些失敗不是結束,而是技術戰鬥的開始。

相關焦點

  • 織女星火箭發射失敗 兩顆衛星丟失
    中國日報網11月17日電(妮思娜) 據法新社報導,17日,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幾分鐘後發生故障,攜帶的兩顆衛星丟失。火箭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大約8分鐘後發生故障,該火箭原計劃要將西班牙的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負責火箭升空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表示,火箭在當地時間晚上11點起飛後才遇到未知「異常」。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兩顆衛星不知去向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據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公布的報告,阿麗亞娜航天公司正在分析遙測數據,以確定上述火箭究竟發生了什麼故障。
  • 第二次失敗!「獵鷹9」點火前2秒再次取消發射,什麼原因?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美國航天技術在全世界獨領風騷,擁有最高端航天技術,利用火箭將衛星發射到太空,使得各種類型的衛星都能在太空發揮作用。但是近段時間以來,美國航空實力遭到質疑,出現了火箭發射失敗情況。火箭發射失敗據環球網報導,美國計劃在太空安置一顆定位衛星,以便向美國軍方提供信息,最終發射失敗。這枚"獵鷹9"火箭在點火前數秒2秒取消發射。"獵鷹"系列火箭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製,這家航空公司是美國的私人企業,並不由美國政府所負責,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製造商,也是全球最安全的太空運輸公司,多年來致力於航空技術的開發。
  • b站衛星發射失敗,陳睿:下次一定!有人卻反對
    在6月1號,b站在全站宣揚要給我們發射一道衛星作為兒童節禮物。 鴿了一個月以後,終於在7月10號,b站衛星發射失敗了! 可能預料到了會發射失敗,相比於六一兒童節的全站預告,這次的發射前b站異常低調,很多人都不知道發射日期是7月10日。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原因初步確定
    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7日表示初步確定了當天早些時候「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的原因。阿麗亞娜公司表示,將和歐洲航天局組成調查委員會,對故障原因做進一步調查。法國當地時間17日2時52分(庫魯當地時間16日22時52分),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
  • 快舟衛星連續發射失敗,我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巧合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我們國家的衛星發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然而近期卻持續傳出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據最新消息報導,連續四次發射失敗的是新型火箭快舟1號甲的一顆02C高分衛星。火箭剛發射一段高度以後發現了異常,最後因為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衛星一同墜落。與此同時,美國也有一例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傳出,俄國專家卻表示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巧合。
  • 快舟衛星連續發射失敗,我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巧合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我們國家的衛星發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然而近期卻持續傳出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我國航天究竟是怎麼了? 據最新消息報導,連續四次發射失敗的是新型火箭快舟1號甲的一顆02C高分衛星。火箭剛發射一段高度以後發現了異常,最後因為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衛星一同墜落。與此同時,美國也有一例衛星發射失敗的消息傳出,俄國專家卻表示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巧合。
  • 伊朗衛星發射計劃宣告失敗,美以對此幸災樂禍:這是一顆間諜衛星
    伊朗發射的"鳳凰"號運載火箭,最終因為末端飛行速度不夠,沒能將Zafar1通訊衛星送入太空軌道,最終墜入印度洋,衛星發射計劃宣告失敗。而美國和以色列則對此幸災樂禍,它們認為這就是伊朗過度發展武力的下場,美方直言不諱的表示:這次發射的Zafar1根本不是什麼通訊衛星,而是一顆間諜衛星。本次發射是在伊朗德黑蘭市東南部的霍梅尼航天中心進行的,使用的"鳳凰"運載火箭是伊朗最新型的運載火箭。
  • B站衛星發射失敗了,發射衛星我國跟外國的差距有多大?
    前段時間B站在六一兒童節宣布了要發射一顆遙感衛星用於站內科普,這顆衛星重達172公斤,發射費用上百萬元,但在7月10日12時17分這顆BILIBILI冠名的遙感衛星最終宣告發射失敗,嗶哩嗶哩當天宣布再次發射衛星只不過時間另行通知,而地球的另一邊馬斯克的Space X龍飛船已經實現載人進入空間站了,還實現了一級火箭回收,到底我國的火箭和外國的火箭差距有多大?
  • 「織女星」發射失敗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中國談兩次航天發射失利,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國很少連著失敗?
    國內其實已經失敗了兩次,時間在3月16日和4月9日,主要原因在於技術方面,不過經常幾個月時間的排查和測試之後,昨天已經成功的發射。我們來說說為什麼前兩次發射失利,究竟是什麼原因?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國航天事業的現狀,因為得益於最近20年來的經濟發展和資源投入,我國目前已經當今世界少數幾個掌握航空航天技術的大國之一,所以要要說在技術方面中國確實已經很強了,而且其中我國在運載火箭、衛星、航天發動機等核心航天技術領域方面,近十年來取得的成就和技術突破可以說是舉世矚目的。發射的數量和時間。
  • 美國星鏈計劃發射失敗,60顆衛星升空失敗,中國該如何看?
    美國人馬克斯提出了星鏈的計劃,準備在2024年前向太空發射42000顆衛星。這無疑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工程,其技術難度可想而知,很多國人直呼不可能,美國人在幻想。這些聲音在美國衛星發生的時候顯得更加的強烈。中國應該如何看待美國的星鏈衛星的發射呢?應該從星鏈衛星的作用去思考。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中國日報網11月17日電(妮思娜) 據法新社報導,17日,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幾分鐘後發生故障,攜帶的兩顆衛星丟失。火箭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大約8分鐘後發生故障,該火箭原計劃要將西班牙的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負責火箭升空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表示,火箭在當地時間晚上11點起飛後才遇到未知「異常」。
  • 究竟是什麼原因?發射前2秒直接取消,「獵鷹9」第2次發射失敗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前言:據光明網報導,日前,一枚名為"獵鷹"9號美國火箭原計劃被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佛羅裡達州發射,但在發射前2秒,任務突然被直接取消,具體緣由官方並未及時公布,隨後民間各大媒體紛紛猜測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該公司數天內第二次臨時取消發射。
  • 美再度傳來噩耗,衛星發射以失敗告終,導航系統疑似受到幹擾
    據俄羅斯社報導,美國日前發生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美群星公司在阿拉斯加州發射了一枚衛星,但是在離開發射架之後,推行器發生了故障,導致火箭發射器停止工作,火箭墜地爆炸。這次發射衛星的公司是群星公司,此次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衛星快速發射的能力,這樣做就是為了,如果有一天美國軍方有需求的話,那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有效的載荷送到軌道。然而,事實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在火箭成功點燃之後,剛開始在飛行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 美國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發生爆炸,導航系統成罪魁禍首?
    最近幾年,世界各國探索太空領域的動作越發頻繁,隨著科技的進步,衛星、火箭、空間站、宇宙飛船等大量先進的裝備逐一問世,為人類開發太空資源掃平了很多障礙,同時也激發了各國的積極性,但不得不說的是,我們現階段對太空的了解還非常欠缺,很多項目都處於摸索階段,這就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失誤,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在這方面吃過虧,就連老牌航天大國美國都不例外,在近期的一次衛星發射過程中,美國再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火箭點火不久就出現故障
  • 美衛星發射以失敗告終,導航系統引發震蕩墜地,火箭沒有任何載荷
    作者:Autumn編輯:書鴻據環球網援引俄塔社報導,火箭初創公司在阿拉斯加的太平洋航天基地發射了Rocket 3.1火箭,但最終火箭未能進入軌道,以失敗告終。據悉,此次衛星發射過程中是導航系統引發震蕩墜地,從而使得火箭偏離軌道。隨後飛行系統關閉引擎,火箭在沒有攜帶任何有效載荷的情況下落回到了地面。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何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專家告訴你原因
    第一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20年3月16日,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長徵7A中型運載火箭搭載著試驗六號衛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已經完成了一二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順利點火的步驟,可是就在二級火箭點火後不久,火箭就發生爆炸,採用新技術的試驗六號衛星未能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宣告這次火箭發射失敗。
  • 今年第4次衛星發射失敗,專家坦言絕非巧合
    根據環球網的報導,前段時間我國進行了「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的發射工作,當時是由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進行的搭載,並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了發射。原本的發射流程並沒有出現問題,可是在發射升空以後火箭的飛行出現了異常,最後導致了這次發射任務的失敗,而這已經是今年第四次出現衛星發射失敗的事件了,中國的航天到底怎麼?為什會出現這麼多的事故?專家對此直接坦言,絕非是巧合。
  • 經歷那麼多的失敗,我們為何還要發射國外的衛星
    胖五發射成功那晚,我夜不能寐,寫下了一篇文章,主要是回顧了我們在探索太空的領域上曾經所遭受的挫折。文章推送之後,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但其中不乏很多言辭激烈者,今天主要就解答這麼一個問題,既當年為何屢次發射外國衛星失敗,我們還要不斷接續堅持接受發射任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