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衛星發射以失敗告終,導航系統引發震蕩墜地,火箭沒有任何載荷

2020-09-15 零點解析

作者:Autumn

編輯:書鴻

據環球網援引俄塔社報導,火箭初創公司在阿拉斯加的太平洋航天基地發射了Rocket 3.1火箭,但最終火箭未能進入軌道,以失敗告終。據悉,此次衛星發射過程中是導航系統引發震蕩墜地,從而使得火箭偏離軌道。隨後飛行系統關閉引擎,火箭在沒有攜帶任何有效載荷的情況下落回到了地面。

原本衛星發射失敗是正常的事情,而且此次所用的火箭還處在實驗階段,發射失敗也不足為奇。但是美方並未從火箭自身找原因,而是將這次失敗歸於導航系統受幹擾,將矛頭指向俄羅斯。

美衛星發射以失敗告終!

據美媒介紹,此次發射衛星的美群星公司(Astra)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展的&34;唯一參與公司,目的是為了開發快速的衛星發射能力,未來如果有需要,可以在數天時間裡將衛星等荷載物送入預定軌道。在這次比賽中,群星公司一共準備了三枚火箭等待發射,而Rocket 3.1就是第一枚火箭。雖然此次衛星發射失敗,但是為了鼓勵參賽公司,舉辦方還是會為其頒發200萬美元的獎勵。

從媒體之後發出的視頻來看,火箭在初期飛行過程沒有出現任何過程,但是在第一級火箭飛行時,導航系統出現故障,引發火箭震蕩,隨後火箭便偏離了預定軌道,這便使得飛機安全系統指令被觸發,沒過多久火箭發動機關閉,然後墜地爆炸。

群星公司作出回應!

據報導,在此次衛星發射失敗後,群星公司在周六發表一篇博文,在博文中,該公司表示初步數據顯示火箭運行良好,他們原本打算進行象徵性公司的第一級燃燒,但顯然這並未發生。雖然沒有實現所有目標,但是公司卻獲得著寶貴的經驗和數據,這些經驗和數據將為另外兩次衛星發射成功到達預定軌道鋪平道路。從這篇博文來看,雖然經歷了一次飛行失敗,但是群星公司對於這一次結果並未有不滿意,並且對於接下來將要發射的Rocket 3.2更是充滿希望。

美方甩鍋俄羅斯!

據悉,按照&34;的規則,此前群星公司不知道發射地點在哪,舉辦方只在一周前加以通知,這就意味著群星公司在得到指令後,只有一周時間將火箭運往發射地點進行準備,這無疑加大了失敗的概率。但美方並沒有從這些事情中尋找原因,而是將鍋甩給俄羅斯,暗指俄羅斯&34;幹擾其導航系統。

但美國此前有一段時間一直使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其中並未出現任何問題,相信俄羅斯還不至於會將矛頭指向商用衛星。與其用懷疑俄羅斯,不如花時間思考哪裡出了問題,不要讓第二次衛星發射也以失敗告終。

免責聲明:本文由《零點解析》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環球網

相關焦點

  • 9月11日,美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導航系統引發震蕩:受到幹擾
    據俄塔斯社9月13日報導,11日美群星公司(Astra)在阿拉斯加州發射了Rocket3.1火箭,火箭成功的點火,並離開了發射架,但是在飛行過程中,火箭導航系統發生故障,火箭墜地爆炸群星公司是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發射挑戰賽」唯一參與公司,項目意在開發快速的衛星發射能力,可以在美軍方需要時,在幾周或者幾天的時間內將有效的載荷送入預定軌道。
  • 美再度傳來噩耗,衛星發射以失敗告終,導航系統疑似受到幹擾
    據俄羅斯社報導,美國日前發生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美群星公司在阿拉斯加州發射了一枚衛星,但是在離開發射架之後,推行器發生了故障,導致火箭發射器停止工作,火箭墜地爆炸。這次發射衛星的公司是群星公司,此次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衛星快速發射的能力,這樣做就是為了,如果有一天美國軍方有需求的話,那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有效的載荷送到軌道。然而,事實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在火箭成功點燃之後,剛開始在飛行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 9月11日,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導航系統成罪魁禍首:受到幹擾
    據俄塔斯社9月13日報導,11日美群星公司(Astra)在阿拉斯加州發射了Rocket3.1火箭,火箭成功的點火,並離開了發射架,但是在飛行過程中,火箭導航系統發生故障,火箭墜地爆炸群星公司是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發射挑戰賽」唯一參與公司,項目意在開發快速的衛星發射能力,可以在美軍方需要時,在幾周或者幾天的時間內將有效的載荷送入預定軌道。
  • 9月11日,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導航系統成罪魁禍首:受到幹擾
    Rocket3.1火箭,火箭成功的點火,並離開了發射架,但是在飛行過程中,火箭導航系統發生故障,火箭墜地爆炸。群星公司是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發射挑戰賽」唯一參與公司,項目意在開發快速的衛星發射能力,可以在美軍方需要時,在幾周或者幾天的時間內將有效的載荷送入預定軌道。
  • 9月11日,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導航系統成罪魁禍首受到幹擾
    (Astra)在阿拉斯加州發射了Rocket3.1火箭,火箭成功的點火,並離開了發射架,但是在飛行過程中,火箭導航系統發生故障,火箭墜地爆炸。群星公司是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發射挑戰賽」唯一參與公司,項目意在開發快速的衛星發射能力,可以在美軍方需要時,在幾周或者幾天的時間內將有效的載荷送入預定軌道。
  • 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爆炸,導航系統成焦點:受到不明幹擾
    ,「Rocket3.1」火箭墜地直接爆炸。據報導,「Rocket3.1」火箭雖然成功點火,但卻未能進入既定軌道,於是以失敗告終。不過據Astra公司技術人員分析指出,該火箭在飛行途中,其導航系統出現故障,發生震蕩。此後這枚火箭偏離了原定軌道,誘發火箭引擎關閉,直接從空中墜落下來後爆炸。這對於Astra公司或許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要知道,Astra是唯一有資格參加美國火箭發射研究項目的公司,美國官方對該公司給予厚望。
  • 美國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發生爆炸,導航系統成罪魁禍首?
    ,還一度將事故原因指嚮導航系統,在國際上引發很大爭議。美國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發生爆炸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近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境內,群星公司進行了一次火箭發射任務,起初,計劃進行還算順利,火箭成功點火併離開了發射架,但其飛行的過程中卻突然出現系統故障,觸發了停機指令,致使發動機關機,此後火箭墜地並發生爆炸,衛星發射任務最終以失敗告終。
  • 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毀,疑似導航系統遭幹擾
    當地時間9月14日,美國發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美國群星公司於當地11日發射了一枚衛星,但是這枚衛星的推進器發生了故障,偏離預定航線後觸發安全系統停飛指令,直接導致火箭發射器停止工作,直接墜毀。這起事故,疑似火箭導航系統在飛行過程中遭到幹擾。
  • 又一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爆炸,導航系統成焦點:受到不明幹擾
    隨著人類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西方國家針對太空的軍備競賽也越來越激烈,美國、日本先後宣布成立了所謂的「太空部隊」,還稱是為了應對對手「來自太空」的威脅,而近期美國又一重要衛星的發射失敗,則讓他們的神經更加緊張了起來。
  • 又一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地爆炸,導航系統成焦點受到不明幹擾
    隨著人類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西方國家針對太空的軍備競賽也越來越激烈,美國、日本先後宣布成立了所謂的「太空部隊」,還稱是為了應對對手「來自太空」的威脅,而近期美國又一重要衛星的發射失敗,則讓他們的神經更加緊張了起來。
  • 衛星發射失敗火箭墜毀,疑似導航系統遭幹擾,
    近日,有相關媒體報導稱:近期美國在其國內發起了一場「發射挑戰賽」,群星公司是這次挑戰賽參賽的唯一一家公司,這次挑戰賽舉辦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快速衛星發射能力,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火箭發射當天,火箭發生了意外事故。
  • 衛星發射失敗還獎勵200萬,半月後再次發射,這次只能成不能敗
    從古至今,人們對太空的好奇和探索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家具有登上太空的能力,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其實力更是不容小覷,航天實力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位置,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卻出現了意外。根據環球網報導,就在幾日之前,美國公司在發射衛星的時候出現了意外,直接導致失敗。
  • 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北京時間7月25日19點3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西海岸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第7批10顆銥星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
  • 【Iridium NEXT】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北京時間7月25日19點3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西海岸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第7批10顆銥星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這些衛星將用於組建通信網絡。隨後,火箭第一級再次實現海上回收,但整流罩回收再次失敗。
  • 火箭實驗室發射10顆有效載荷,成美今年第二頻繁發射的運載火箭
    在哪裡失敗就在哪裡爬起來,今年7月,因火箭未能抵達軌道而燒掉客戶7顆有效載荷的衛星發射服務商火箭實驗室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為美國一家小型衛星發射服務商,2018年11月11日成功發射正式投入運營的商業火箭,正全力開發專門輸送小型衛星至低地軌道的Electron輕型火箭。至今年7月前,火箭實驗室已發射過12枚Electron火箭,除了第一次測試飛行未能達到預定軌道外,其餘11次任務都完美落幕,共將53個有效載荷順利送入軌道。
  • 零窗口發射,載荷測試,這些衛星與火箭發射的細節你都清楚嗎?
    眾所周知,一般包括衛星在內的太空飛行器在發射前都會提到一個詞,「窗口期」。那麼這個窗口期是如何確定下來的?又是如何準備火箭發射的工作?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衛星發射的窗口期。
  • 2020年火箭發射任務的第三次失敗,中國快舟11號火箭發射失敗
    中國新型固體火箭快舟11號在首次執行任務時失敗了。周五,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快舟11號火箭(KZ-11),本次發射運載了兩顆衛星,隨後確認了飛行任務的失敗,從視頻來說,問題出在二級助推,一級和二級分離沒有問題,但是二級可能出現了故障。
  • 俄羅斯航天科技快速衰落,火箭發射屢屢失敗,重大事故頻繁曝光
    第二條消息是說俄羅斯現在的航天領域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將70多臺火箭發動機送回生產線以更換有缺陷的零部件,導致「質子」號的發射中斷了一年時間,去年,俄羅斯的火箭發射次數首次少於美國和中國。這些事情反映了俄羅斯現在在航天領域的沒落,哈薩克獨立後,俄羅斯必須持續租用境外的火箭發射場,目前支撐該國航天的運載火箭有質子號和聯盟號。
  • Astra首次嘗試軌道任務:以火箭中途飛行失敗告終
    據外媒報導,火箭發射初創公司Astra的第一個軌道任務以其Rocket 3.1未能進入軌道結束。美國東部時間周五晚11點19分,火箭成功地從位於阿拉斯加的太平洋航天基地發射升空,但該公司表示,其導航系統「在飛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輕微的振動」,從而導致火箭偏離了預設軌道。飛行安全系統關閉了引擎並火箭落回地面。它沒有攜帶任何有效載荷。
  • 1年內經歷4次失敗,中國航天發生了什麼?俄提醒:絕非驚人巧合
    遙感衛星,再次發射失敗,這是1年內經歷4次失敗,讓人不禁感嘆,中國航天發生了什麼?巧的是近期美國發射衛星也同樣失敗,對此俄羅斯專家提醒道,這絕非是驚人地巧合,也有網友提出疑問,發射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