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航天科技快速衰落,火箭發射屢屢失敗,重大事故頻繁曝光
來看兩條消息,中情局10月4公布的最新解密文件顯示,60年前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時,雖然美國公眾感到驚訝,但情報機構對此並不意外。第二條消息是說俄羅斯現在的航天領域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將70多臺火箭發動機送回生產線以更換有缺陷的零部件,導致「質子」號的發射中斷了一年時間,去年,俄羅斯的火箭發射次數首次少於美國和中國。這些事情反映了俄羅斯現在在航天領域的沒落,哈薩克獨立後,俄羅斯必須持續租用境外的火箭發射場,目前支撐該國航天的運載火箭有質子號和聯盟號。
-
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北京時間7月25日19點3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西海岸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第7批10顆銥星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
-
中國今年將首次從海上發射運載火箭 技術完全自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洪3月2日說,我國將於今年首次從海上發射運載火箭。 海上發射具有多種優勢 研究和實踐表明,在海上發射火箭有許多優點,其中最主要的優點是可以節省運載火箭的燃料,增加運載火箭的有效載荷。
-
【Iridium NEXT】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北京時間7月25日19點3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西海岸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第7批10顆銥星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這些衛星將用於組建通信網絡。隨後,火箭第一級再次實現海上回收,但整流罩回收再次失敗。
-
火箭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回答了
的確,此次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二次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可以說,中國航天已經具備了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一般來講,海上發射平臺更接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火箭能夠充分利用赤道上地球自轉的附加速度,從而節省燃料,運載能力則會得到提升。第二,提升火箭發射安全性。
-
火箭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這是飛船和火箭的未來
2020 年 9 月 15 日 9 時 23 分 ,我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通過「一箭九星」將「吉林一號」高分 03-1 組衛星順利送入 535 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吉林一號」高分 03-1 組由 3 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 6 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組成。
-
SpaceX今年第14次發射10顆銥衛星,並回收獵鷹9號一級火箭
>網址 | 51aistar.com北京時間7月25日19點3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西海岸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第7批10顆銥星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這些衛星將用於組建通信網絡。
-
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失利 部分原因可能在遙一發射時出現
【本文閱讀需要:3分鐘】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中國宣布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升空成功後不久就又宣告失敗。這款研製10年的重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第2次發射失敗,11月能否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面臨變數。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於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失敗,所載通訊觀測衛星的命運未卜。目前僅知火箭發射異常,故障原因仍在調查。
-
日本今年第四次發射火箭,使用H-2A火箭發射軍民兩用雷射中繼衛星
日本一顆用於中繼民用和軍用地球觀測數據和圖像的衛星將於周日搭乘H-2A火箭發射升空。這顆兩用通信衛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25分搭載H-2A火箭進入軌道。下午4點25分。據H-2A火箭的建造者和發射運營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透露,這枚火箭將在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
-
SpaceX 搭載58顆星鏈衛星和3顆對地衛星的火箭發射升空
(一次是NASA的CRS-7再補給任務在發射過程中失敗,另一次是AMOS-6的有效載荷在一次例行的飛行前測試中在發射臺上失敗。)該公司的重型運載火箭「獵鷹重型」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飛行三次。這多虧了一系列的升級-先進的機器,更持久耐用的中間階段(連接第一和第二階段),鈦制柵格翼和一個更好的保溫系統-2018年回收的獵鷹9號,使它能夠更好的阻擋發射的壓力。快速的再利用和如今擁有兩個無人機船來修復它的第一階段助推器,意味著該公司可以更加頻繁地發射衛星。SpaceX公司在五月底到六月底內一共發射了4次,而且它計劃截止到2020年底還要發射很多次。
-
歐洲「織女星」火箭發射失敗!人為錯誤導致2顆價值3.15億歐元衛星...
11月17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1:52分,這枚運載了兩顆衛星的火箭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升空,共耗資3.15億歐元(2.815億英鎊)。飛行8分鐘後,在點燃上部引擎後,「織女星」火箭偏離了計劃路線,並與地面跟蹤站失去聯繫。
-
紐西蘭發射"迪斯科球" 將成夜空中最亮的"星"
紐西蘭向太空發射「迪斯科球」 將成夜空最亮天體參考消息網1月26日報導 德媒稱,紐西蘭初創的太空公司——火箭實驗室1月21日從紐西蘭北島發射了其首枚運載火箭,火箭的載荷遠遠不只是商業衛星。 據德新社1月25日報導,火箭實驗室創始人彼得·貝克1月25日在一項聲明中說,從馬希亞半島發射的長17米的火箭上還搭載了一個直徑1米的碳纖維球,形狀類似一個超大迪斯科球,有65個反射面,被稱為「人類之星」。
-
不走尋常路,這些火箭發射方式你認識嗎?
1特別方式核潛艇發射可發射任何軌道傾角的衛星冷戰結束後,俄、美開始削減軍備,為了消化之前的飛彈庫存,俄羅斯航天技術人員鑄劍為犁,將R-29RM型潛射飛彈改裝成了可以發射人造衛星的Shtil』型運載火箭一枚飛彈的成本巨大,直接拆毀實在可惜,於是條約中規定了一種變通的方式:可以將現役飛彈改裝成運載火箭。按照這個方法,蘇聯的後繼者俄羅斯將SS-25「白楊」型洲際彈道飛彈改裝成「起飛一號」運載火箭。SS-25是一種使用三級固體燃料發動機的飛彈。在改裝成運載火箭時,這三個子級被保留下來,原來的核彈頭則被火箭的第四級和有效載荷所替代。
-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具備海、陸、發射架等多平臺靈活機動發射
運載火箭發射的任務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將有效載荷可靠、安全、經濟地送入預定軌道,讓太空飛行器成功開機就完成任務了,而海上發射主要有以下這些優勢:一、可在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進行發射。,而在不能改變現有火箭技術的情況下,選擇近地軌道發射成了一種發展趨勢。
-
「胖五」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胖五」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今天12時XX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也就是胖五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約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胖五」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又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今年已經第四次
這些年來,中國在各個領域都獲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其中就包括航天領域,中國已經向太空中發射了很多次火箭,在太空中部署了很多個衛星,他們一直在保障著人們的生活工作,為我們帶來便利。不過最近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吉林1號衛星卻出現了失敗的狀況,中國人必須要反思了,此次發生的又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已經是今年的第4次失利了。
-
馬斯克最強火箭發射成功!中國運載火箭專家感嘆:美國SpaceX讓我...
說到中國的北鬥衛星,我們要在2020年發射完成全球組網的35顆衛星,這其中包括完成導航、定位與授時,今年我們就要完成16顆衛星的發射。北鬥這樣的一座天空之城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改善我們的體驗,也改變我們的種種生活方式。
-
零窗口發射,載荷測試,這些衛星與火箭發射的細節你都清楚嗎?
01 衛星發射的窗口期 窗口期指的就是衛星選擇具體那一天幾點幾分發射,窗口期的選擇一般是根據太空飛行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種限制條件經綜合分析計算後確定的,指的是運載火箭發射比較合適的一個時間範圍。
-
2020各國火箭發射次數出爐,我國排名跌至第二且失敗率創新高
儘管2020年世界各國的航天機構都因為疫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不過今年的火箭發射任務次數加起來也超過了100次。 但今天我們就只重點提前三位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展望著2020年能夠突破40次的火箭發射次數,依舊能夠坐上全球第一的位置。
-
紐西蘭發射「迪斯科球」上天,將成夜空最亮的星
紐西蘭初創的太空公司——火箭實驗室1月21日從紐西蘭北島發射了其首枚運載火箭,火箭的載荷遠遠不只是商業衛星。據報導,火箭實驗室創始人彼得·貝克1月25日在一項聲明中說,從馬希亞半島發射的長17米的火箭上還搭載了一個直徑1米的碳纖維球,形狀類似一個超大迪斯科球,有65個反射面,被稱為「人類之星」。貝克說:「無論你身處世界何方,貧窮或富裕、處於衝突之中或處於和平狀態,所有人都能在夜空中看到圍繞地球運轉的明亮、閃爍的人類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