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具備海、陸、發射架等多平臺靈活機動發射

2020-09-16 魅力科技life

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海上發射衛星,是繼陸地發射之後的又一個領域,在海上發射具有廣泛的前景,但目前卻很少有國家在海上能夠完成發射任務。

我國首次海上發射紀錄最早也是在2019年6月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獨立掌握海上發射技術的國家。

時隔一年多,我國再次在海上完成發射任務,長徵十一號先後兩次成功在海上發射,再次驗證了我國在海上發射的應用,據了解,此次海上發射是利用我國充足的大型船舶、海上平臺、港口資源和固體火箭成熟技術,構建海上發射系統的有效嘗試,實現了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航落區,顯著提高了運載能力,有效解決低傾角發射的能力問題,對打造高效、靈活、經濟發射能力、促進小衛星規模化發展有極其重要意義,為我國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提供了經驗基礎,同時擴寬了我國火箭發射的機動性能。


通過兩次的長徵十一號海上成功發射,到底體現了哪些優勢呢?

運載火箭發射的任務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將有效載荷可靠、安全、經濟地送入預定軌道,讓太空飛行器成功開機就完成任務了,而海上發射主要有以下這些優勢:

一、可在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進行發射。


運載火箭發射,最根本的原因首限於火箭發動機的功率及攜帶的燃料,這些是目前制約火箭推力的根本原因,而在不能改變現有火箭技術的情況下,選擇近地軌道發射成了一種發展趨勢。

為什麼說在軌道附近發射會是一種趨勢呢?試想一下,如果運載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它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轉速度,從而節省了許多推進劑消耗量,直接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這意味著,同等起飛規模的運載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可以具有更高的運載能力,運載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可以降低單位質量有效載荷發射成本。

通過大型船舶將火箭運輸至近地軌道發射,這可以實現相同火箭的有效載荷提升技術的實現。

二、海上發射將大幅提高火箭發射安全性。


火箭發射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尤其是前段時間,甚至有報導火箭發射後,有殘骸墜落,這樣的事並不是沒有發生的,當然,除了落區安全是發射任務設計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外,陸上發射火箭也還有其他的一些安全性隱患,有些是很難避免的。

而相對於海上發射,火箭發射區時遠離人口稠密地區,火箭落區可選擇範圍很大,對火箭而言發射軌道設計更加方便,同時落區安全性也可以大幅提升。

三、陸、海、發射架三種發射模式,具有靈活機動的高效性能。


長徵十一號火箭自2015年9月25日首飛以來,先後執行了10次發射任務,先後試驗了架式發射、海上發射、新平臺發射及發射場發射,可以說,通過這些試驗,有效的驗證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具有靈活機動的高效性能。

據了解,該型火箭同時還具備可無依託發射、小時級發射、適應複雜發射環境、能夠基於民用船舶實現海上發射等特點,具備很高適應性。截至目前,該型火箭已經在西昌、酒泉、海上實施過發射任務。

總之,海上發射對於小型火箭、微小衛星多數量等的發射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針對商業衛星的發射,靈活機動、多星發射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而長徵十一號通過10次的發射,驗證了這款火箭未來的應用前景將很廣闊。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原來你是這樣的「快響利箭」
    9月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實施了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此次發射任務大幅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為後續海上高頻次、批量化發射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長十一火箭是我國唯一一款陸海通用發射的固體運載火箭,可以使用三種發射模式執行任務,充分體現了火箭靈活機動的優勢。
  • 揭秘「快響利箭」——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
    9月15日9時23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成功實施了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大幅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為後續海上高頻次、批量化發射奠定紮實的基礎。三種模式、三地發射:長十一火箭還具備小時級發射、海上發射等特點據介紹,長十一火箭是我國唯一一款陸海通用發射的固體運載火箭,可以使用三種發射模式執行任務,充分體現了火箭靈活機動的優勢。
  •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為何要從海上發射?有何優勢?
    長徵十一號火箭 你為啥從海上出發  本報記者 房琳琳  兩會前夕,科技日報刊發的一條消息引起航天愛好者的廣泛關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將在今年執行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  海上發射火箭是什麼套路?有哪些優勢是陸基發射不可替代的?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成功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表示,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連續10次箭上質量零問題、連續10次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隊在海陽港靠岸
    勝利凱旋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隊在圓滿完成發射任務後9月15日,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發射任務海陽港作為海上發射出海母港,繼去年為長徵十一號火箭海上發射成功實施保障後,再次為我國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應用發射執行保障任務,並首次實現火箭在發射母港組裝。
  • 剛剛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隊在海陽港靠岸
    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隊在圓滿完成發射任務後 我們的歷程 9月15日,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發射任務海陽港作為海上發射出海母港,繼去年為長徵十一號火箭海上發射成功實施保障後,再次為我國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應用發射執行保障任務,並首次實現火箭在發射母港組裝。
  • 剛剛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隊在海陽港靠岸!
    勝利凱旋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隊在圓滿完成發射任務後我們的歷程9月15日,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發射任務海陽港作為海上發射出海母港,繼去年為長徵十一號火箭海上發射成功實施保障後,再次為我國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應用發射執行保障任務,並首次實現火箭在發射母港組裝。
  • 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11月3日20點43分,我國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徵5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升空。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5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周四(11月3日)晚,中國發射了首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5號,成為我國航天工業又一個裡程碑。
  • 中國首次利用德渤3號船發射一箭九星長徵11號火箭
    2020年9月15日,我國首次利用船舶平臺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發射平臺為「德渤3」號,由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建造。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今天 9 時 23 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 03-1 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2015 年 10 月,長光衛星自主研製的中國第一顆商用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吉林一號」成功發射,而這此是「吉林一號」衛星工程的第 12 次發射。
  •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海上發射!
    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在海陽市東方航天港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鄭恩紅 攝)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林世毅 通訊員 王寧 煙臺報導15日9時23分,自海陽港運輸至黃海海域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發射任務此次任務是長十一號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東方航天港工程啟動以來第一次海上應用發射。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組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採用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
  • 渤海輪渡為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火箭發射提供服務保障
    魯網9月15日訊(記者 管曉慧 通訊員 王建波 石澤鑫)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實施「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
    據新華網報導,北京時間9月15日上午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某海域,用長徵十一號HY2運載火箭成功實施了我國首次海上商業發射任務,此次發射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9顆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聚焦】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長徵11號在黃海海域發射,實現中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該型火箭被譽為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中的「快響利箭」,技術特點相較其他運載火箭有鮮明特色。
  • 科技前沿|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實現多項創新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胡喆)近日,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此次任務搭載了一子級柵格舵系統,可對一子級返回段的姿態和落區位置進行主動控制,達到落區範圍縮小85%以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