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北京時間11月3日20點43分,我國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徵5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升空。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5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請看相關報導:

China launched its first heavy-lift Long March 5 carrier rocket late Thursday, marking a new milestone in the country's space industry.
周四(11月3日)晚,中國發射了首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5號,成為我國航天工業又一個裡程碑。

As China's first-generation heavy-lift rocket, the Long March 5 has a liftoff weight of 870 metric tons, and a maximum payload capacity of 25 tons to low Earth orbit and 14 tons to geosynchronous transfer orbit.
作為中國第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徵5號起飛重量為870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

It ferried the Shijian 17 scientific experiment satellite and a Yuanzheng 2 upper stage, which is capable of putting multiple payloads into different orbits during a single mission.
本次發射,長徵5號還搭載了實踐17號科學實驗衛星和遠徵2號上面級,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發射並直接入軌的能力。

長徵五號(Long March 5 carrier rocket)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the most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launch vehicle),首次採用芯一級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liquid oxygen/liquid hydrogen engine)與4枚助推器各2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liquid oxygen/kerosene engine)的組合起飛方案,10臺發動機同時點火,起飛推力達1060噸,實現了我國異型發動機起飛技術的重大突破。

長徵五號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the third stage of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載人空間站(manned space station)、首次火星探測任務(the first probe to Mars)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按計劃,2017年嫦娥五號落月採樣返回、2018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等任務都將依靠長徵五號來實現。

長徵5號是長徵系列火箭家族的第四位成員,其他三位成員分別是2015年9月升空的長徵6號和長徵11號,以及2016年6月發射的長徵7號。

2015年9月20日,長徵6號(Long March 6 carrier rocket)在太原發射,將20顆衛星(20 small satellites)送入距離地球524公裡的軌道,創亞洲之最。長徵六號長29.3米,起飛重量103噸。我國研製的液氧煤油發動機(liquid oxygen/kerosene engine)也隨長徵六號一道完成首次飛行試驗,該發動機無毒無汙染,技術上是一個質的飛躍。

2015年9月25日,採用固體燃料的我國新型運載火箭(solid propellant rocket)長徵十一號(Long March 11 carrier rocket)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4顆微小衛星(four micro-satellites )送入太空,這是長徵十一號的首飛,使我國具備快速發射衛星能力。

2016年6月25日,長徵七號(Long March 7 carrier rocket)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其運載能力(payload)達到13.5噸,是中國以往運載火箭的1.5倍。長徵7號首次在海洋環境發射(first time a Chinese carrier rocket is transported by sea),是首個完全用數字設計技術研發的運載火箭(first Chinese carrier rocket developed completely with digital design technology),首次使用無汙染燃料(first use of pollution-free fuel for a Chinese carrier rocket)。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馬文英)

相關焦點

  • 意義巨大的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
    2012年航天科技集團發布的《201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圖示也出現了長徵九號的身影。2012年後,官方媒體多次提到長徵九號重型火箭爭取立項的報導,進展順利的話「十三五」期間有望立項研製。
  • 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有望在 2030 年前後實現首飛
    IT之家3月10日消息 據新華社消息,我國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已經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任務規劃預計將在2030年前後實現首飛。據了解,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芯級箭體直徑9.5米級、近地軌道運載能力50噸至140噸、奔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5噸至50噸、奔火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2噸至44噸,總高度近百米,運載能力是現有中國火箭最大運載能力的5倍多。這是我國正在進行關鍵技術深化論證的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研製的一系列指標。
  • 世界重型運載火箭中,長徵五號能排第幾?
    點,我國新一代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點火升空,順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徵5號B運載火箭長徵5號B火箭是我國長徵5號運載火箭系列中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長徵5號運載火箭包含ABCDEF6
  • 盤點世界現役重型運載火箭 長徵五號能力處於何種水平?
    按對重型運載火箭的一般定義,能將20~50噸物資運輸到近地軌道(LEO)進行劃分,我國目前在役的只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符合標準,其運載能力近地軌道運載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14噸。長徵五號我國正在預研的重型運載火箭還有長徵九號,我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龍樂豪院士在採訪中表示,「長徵九號」的預先研究工作、技術攻關、方案論證都在進行中,若國家正式立項後,在10年之內研製成功是完全可能的。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此次首飛,長徵八號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5顆試驗性衛星準確送入了預定軌道。從長徵三號甲系列、長徵五號到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中國運載火箭型號已然不少,但長徵八號有其獨特之處。根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介紹,目前在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3-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運載能力尚存空白,而長徵八號則正好填補了這項空白。
  • 中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只待立項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國家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7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國正在緊鑼密鼓的研製重型運載火箭,未來將實現近地面軌道有效載荷140噸。龍樂豪表示,「長徵九號」的預先研究工作、技術攻關、方案論證都在進行中,也有一些初步進展,只待國家正式立項。
  • 長徵九號運載火箭2030年有望首飛 正式公布重型火箭
    2016年,中國國務院發布《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內容明確表示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研製攻關,擬命名為長徵九號。初步計劃,長徵九號運載火箭2030年有望首飛。這也是中國航天領域新突破。
  • 長徵5號打漂亮翻身仗,同時世界運載火箭排名出爐,看中國第幾?
    ,長徵5號遙3重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把8噸重的「實踐20號」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長徵5號走出了第二次發射失敗的困境,第三發射取得成功,標誌著我國擁有完善的重型火箭技術,意味著這次長徵五號成功打贏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國內外媒體祝賀長徵5號發射成功的同時,也給長徵5號做了世界運載火箭排名,世界第一是美國成功登月的土星5號,第二是美國的重型獵鷹,第三是美國的德爾塔4,第四是我們的長徵5號。
  • 長徵5號成功升天,外媒高度關注,中方:於明年發射火星探測器
    鑑於長徵5號運載火箭已經成功發射(12月27日晚,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中方將在此基礎上啟動諸如火星探測、採取月巖標本、發射載人空間站核心艙等任務。事實上,當歐洲的「阿麗亞娜」-5火箭、俄羅斯的「質子-M」火箭以及美國的「德爾塔」-4重型火箭已經成功發射時,我才處於大火箭的初步研製階段。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長徵四號等系列十多種型號,具有發射從低軌到高軌、不同質量與用途的各種衛星、載人太空飛行器和月球探測器的能力。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
  •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新華社發(鄭逃逃 攝)  原標題:我國「一箭13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搭載發射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八一03星  新華社太原11月6日電(李國利、朱霄雄)一箭13星!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
  •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原來你是這樣的「快響利箭」
    9月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實施了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此次發射任務大幅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為後續海上高頻次、批量化發射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自2015年9月25日長十一火箭首飛成功,5年來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成功發射,實現了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連續10次箭上質量零問題、連續10次零窗口準時發射,創造了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新紀錄。
  • 摩天大廈飛上天——重型運載火箭
    2020年5月5日晚18時,長徵五號乙型運載火箭於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首次飛行任務,首飛取得圓滿成功!因此,要發射大型人造衛星、飛船到近地軌道,亦或者是發射火星探測器、建立月球基地、推動深空探測,都需要使用到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乙,目前是中國現役階段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火箭,其起飛重量達到837.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全長53.66米,相當於26層住宅樓的高度。
  • 中國以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陸地勘查衛星四號
    3月17日15時1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勘查衛星四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汪江波攝)  3月17日15時1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勘查衛星四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5B運載火箭海南文昌順利發射成功
    5月5日18時06分,全新的長徵5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順利發射成功,這不僅是全新結構的長徵5B運載火箭的首飛,更是其首次搭載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首次飛行,在這裡祝賀長徵5B首飛成功,中國加油!中國航天加油!
  • 專家談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低軌運載能力達140噸 與美土星五號相當
    圖為外媒報導中設想的中國「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與美國SLS(太空發射系統)、土星五號(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環球時報7月5日報導)對於關注中國航天發展的國人來說,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型號。而中國院士龍樂豪最近的一次講座,讓這一型號成為外媒關注的焦點。很多外媒都用「超強」以及「超越歐美」等字眼表達其關注程度。
  •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實施「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
    據新華網報導,北京時間9月15日上午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某海域,用長徵十一號HY2運載火箭成功實施了我國首次海上商業發射任務,此次發射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9顆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祝賀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美俄三國運力排排隊
    5月5日18時00分,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它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為一級半火箭,芯級採用5米直徑,捆綁4個3.35米直徑的助推器,全箭長約53.66米,起飛質量約849噸,起飛推力約1068噸 ,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2噸級。2011年11月,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正式批覆立項,通過一級半構型,承擔發射空間站艙段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