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凱旋
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隊在圓滿完成發射任務後,於今早勝利凱旋,在海陽港靠岸。市領導劉宏濤、王彥博、紀剛、高中前、修福程等在海陽港為他們舉辦了歡迎儀式。
火熱的海陽大秧歌烘託著喜慶的氛圍,禮賓為發射隊員們敬上鮮花,現場掌聲四起,人們為這支搭建海上「天路」的發射隊歡呼鼓舞。
我們的歷程
9月15日,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發射任務,採用「一箭九星」的發射方式將9顆商業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海陽港作為海上發射出海母港,繼去年為長徵十一號火箭海上發射成功實施保障後,再次為我國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應用發射執行保障任務,並首次實現火箭在發射母港組裝。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鄭恩紅 攝)
為什麼選擇海陽港?
海上發射火箭,母港選擇海陽港,具備天時地利條件。
從地理位置看,海陽港地理位置優越,可滿足小傾角、太陽同步軌道等多種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從產業配套看,優勢同樣明顯,區域範圍內有煙臺513所,青島41所,煙臺宇航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優勢配套企業,具備提供發射火箭的相關配套服務能力。
如此優越的條件,為煙臺蓄力發展航天產業打下了基礎。
機遇出現在去年6月5日,海陽港作為海上發射出海母港,為我國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成功實現海上發射提供了重要保障。這也成為煙臺乃至山東布局海上發射相關產業鏈條的源起。
布局隨即開始。2019年7月13日,煙臺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等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共同打造以海上發射為牽引的東方航天港。
今年4月22日,東方航天港產業項目開工暨重大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海陽舉行,集中簽約了國家高分專項衛星科技園等10個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合作項目,正式開啟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大幕。
長十一出海前起豎測試(史嘯 攝)
「一港三區」的東方航天港
「東方航天港」按照「前港後廠、相對集中、區域聯動、特色鮮明」的思路,規劃了「一港三區」,以發射優勢導入火箭的總裝總測,進而引進固體運載火箭的動力及高端智能配套,以港促產、以產興城,港產城融合發展,打造一個全產業鏈、高附加值、帶動能力強的航天產業專屬區。
所謂「一港」,即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打造火箭技術準備、星箭對接、碼頭合練、遠控測發、測控通信、出海轉運等功能模塊,逐步建設成為全國首個、世界一流的海上發射母港。
所謂「三區」,即航天產業製造園區、航天產業配套園區、航天應用文旅園區。「我們高點定位,超前謀劃,堅持開放式敞開式合作、商業化運營的原則,確立了國有和民營『雙通道』『兩條腿走路』的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模式。」海陽市政府副市長高中前解釋說。
從保障發射任務到 「無中生有」延伸出一條產業鏈,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全力推進。
仰望星辰大海,徵途如虹
志在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的
海陽東方航天港
正積極構建以火箭、衛星製造
推動全產業鏈布局的商業航天產業生態圈
朝著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中國航天產業發展新高地的目標
磅礴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