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尋常路,這些火箭發射方式你認識嗎?

2020-12-01 中國軍網

新聞背景

在現今世界上,關於火箭發射的各種消息可謂層出不窮。

多數火箭發射都是在發射塔上完成的,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火箭發射基本也都是這種場景。然而,有那麼幾種火箭,偏偏不走尋常路,採用一些特別的發射方式,這裡就讓我們一一認識它們吧。

1

特別方式

核潛艇發射

可發射任何軌道傾角的衛星

冷戰結束後,俄、美開始削減軍備,為了消化之前的飛彈庫存,俄羅斯航天技術人員鑄劍為犁,將R-29RM型潛射飛彈改裝成了可以發射人造衛星的Shtil』型運載火箭。

1998年7月7日,曾經創造紀錄的新莫斯科夫斯克號潛艇在巴倫支海上發射了一枚Shtil』型運載火箭,成功將德國柏林技術大學的Tubsat-N和Tubsat-N1衛星發射升空,這次發射也成為了人類第一次從核潛艇上進行的衛星發射。

在改造成Shtil』運載火箭時,R-29RM飛彈的整體結構沒有大的改動,原來安裝核彈頭的地方用來安裝衛星,飛彈上原來用於制導的天線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發射衛星需要的測控裝置,控制飛彈飛行的軟體也隨之做了調整。

除了1998年的那次發射外,這種運載火箭還在2006年將俄羅斯科學院用於進行地球磁場變化與地震研究的Kompass-2衛星發射升空。

目前,俄羅斯技術人員還對Shtil』火箭的頭部提出了改進方案,以使這種火箭能夠發射體積、重量更大的衛星。

在陸地上設置的發射場,為了避免火箭飛過人口稠密地區所帶來的安全風險,一般都對火箭的發射方向做了限制。例如,美國的卡納維拉爾角航天基地發射的火箭只能向東北或東南方向飛行(發射方位角35度-120度),從而不能發射極軌衛星。

核潛艇因為可以機動到遠離大陸的海洋地區進行發射,因此不會受到這種限制,理論上可以發射任何軌道傾角的衛星。

然而,由於核潛艇的彈艙體積有限,火箭的體積不能設計得太大,火箭的運載能力因此大大受限,Shtil』火箭的兩次發射中,最重的衛星也只有77公斤。面對當今動輒幾噸重的各類衛星,這個運載能力實在是捉襟見肘,這也是這種火箭僅僅進行過兩次發射的原因。

2

特別方式

汽車發射

TEL拉著龐然大物東奔西走

1991年,美蘇兩國籤署了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按照條約規定,當時兩國的不少飛彈都要從武器庫中除役。

一枚飛彈的成本巨大,直接拆毀實在可惜,於是條約中規定了一種變通的方式:可以將現役飛彈改裝成運載火箭。

按照這個方法,蘇聯的後繼者俄羅斯將SS-25「白楊」型洲際彈道飛彈改裝成「起飛一號」運載火箭。

SS-25是一種使用三級固體燃料發動機的飛彈。在改裝成運載火箭時,這三個子級被保留下來,原來的核彈頭則被火箭的第四級和有效載荷所替代。

SS-25飛彈使用一種特別製造的卡車進行飛彈的轉運和發射,「起飛一號」延續了這種發射方式,這種卡車被稱為運輸起豎發射一體車(簡稱TEL)。

TEL不但能平穩地拉著「起飛一號」這個四十多噸重的龐然大物東奔西走,裝載火箭的發射筒還能在轉運過程中對火箭提供保護,減少外部溫度與溼度的變化對火箭內精密設備的影響。

到達預定發射位置後,TEL會伸出四個支架支撐穩定車身,再將發射筒豎立起來。

火箭在發射時,TEL首先向發射筒中注入加壓空氣,將火箭逐漸推出發射筒,當火箭上升到30米高度、箭體已經完全和發射車分離後,火箭的一級發動機才點火工作。這樣,可以避免火箭的尾焰對發射筒的灼燒。

巧合的是,曾經用來瞄準美國的白楊飛彈,在改裝成「起飛一號」火箭後,獲得的第一個國際發射訂單也來自於美國。1997年12月24日,「起飛一號」將美國Digital Globe公司的Early Bird 1對地觀測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中。

時至今日,這種火箭已經完成了7次發射,其中6次成功、1次失敗。

除了能夠變廢為寶、消耗裁減的武器外,這種車載發射的方式還具備機動性強的優點。在配備相應測控條件的情況下,幾乎可以在陸地上的任何地方進行火箭發射。

但是,這種火箭的運載能力和主流大型火箭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近地軌道載荷的發射能力為532千克,太陽同步軌道載荷的發射能力為167千克,只能用來發射小衛星。

3

特別方式

飛機發射

B-52轟炸機曾擔當發射平臺

每年下半年,肆虐北美大陸的颶風會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2016年12月15日,由8顆微小衛星組成的颶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YGNSS)成功發射入軌。

這個由美國密西根大學和西南研究院研製的衛星系統,通過接收衛星發射和海面發射的GPS信號測量海平面附近的風場,為理解颶風中心的海洋大氣相互作用的情況提供數據,幫助人們在未來更加準確的應對颶風的動向。

發射這8顆衛星的火箭並非從地面起飛,而是首先搭乘一架改裝的民航客機上升到萬米高空,再在那裡點火、發射,進入太空。

這種能夠從半空中發射的火箭名叫「飛馬座」,是美國軌道科學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初設計的一種運載火箭。

「飛馬座」有基本型和增強型(XL)兩種構型,目前基本上只使用增強型執行發射任務。

和大型運載火箭相比,「飛馬座」的尺寸和重量上都要小不少:XL構型的長度為17.6米(約相當於長徵2F的1/3),重量約為2.3噸(約相當於長徵2F的1/20)。這種火箭的近地軌道有效載荷發射能力只有約400千克,因此只能用來發射小衛星。

起初,「飛馬座」的發射由美國航天局(NASA)的B-52轟炸機執行(你沒看錯,這個大殺器的確屬於NASA,但這架B-52的任務不是傾瀉炸彈,而是航空技術測試)。從1994年起,一架由L-1011「三星錐」型噴氣式客機改裝的飛機被用作發射平臺。

發射前,「飛馬座」火箭被固定在飛機腹部,當飛機到達12000米高度的預定發射空域後,會把火箭從機體上釋放。

火箭首先在無動力的狀態下進行5秒的自由落體飛行,獲得與飛機足夠安全的距離。之後,火箭一級發動機點火。在一級發動機工作的過程中,火箭的姿態由火箭的尾翼控制,火箭前部的主翼可以增加火箭所受到的升力,此時的火箭有些像一架在空中飛行的小飛機。

在一級火箭工作完畢後,機翼隨一級火箭一同脫離,之後的飛行姿態由二級、三級火箭上的矢量噴管控制。

在「飛馬座」XL構型中,還安裝了一個輔助動力系統,用於提高火箭運載能力和入軌精度,同時也可以實現一箭多星的發射。

與從地面發射的運載火箭相比,這種空射火箭可以靈活選擇不同經緯度的發射場發射。

除了可以從美國本土的四個基地起飛發射外,飛機還能攜帶「飛馬座」火箭從大西洋沿岸的加那利群島、中太平洋的瓜加林環礁和赤道附近的巴西阿爾坎塔拉起飛發射,飛機釋放火箭的位置一般選擇在遠離人口稠密的地方,火箭射向不再受限制,這樣不僅增加火箭發射的窗口時間,還可以擴大軌道傾角的範圍。

由於火箭釋放時,高度已經高於大部分天氣現象發生的高度,可能遇到的風切變強度也較低空更低,因此天氣條件對火箭發射的制約被大大降低。

此外,在空中發射時,火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高度和速度,能夠節省火箭的設計製造與燃料成本。據計算,如果在地面發射的火箭,要達到與「飛馬座」火箭相同的運載能力,其起飛重量將在27噸左右,是「飛馬座」XL火箭的十多倍。

目前,另一家空間技術公司「維京銀河」正在研發新一代的空中發射火箭Launcher One。這種火箭的發射方式與「飛馬座」基本相同,發射載具為性能更先進的波音747-400客機,將為未來的微小衛星發射提供新的選擇。

據悉,Launcher One預計將於今年年內進行第一次發射測試。

(李會超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博士生。本文首發於《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不走尋常路」的水生植物
    這不,水生植物界最近在搞「不走尋常路之最」的比賽,來報名參選的選手都帶著簡歷在門口排起了隊!1號選手:狸藻——不好意思,我吃「肉」參賽宣言:水生植物界的killer,雖然我看起來瘦,但我可不是吃「素」的!個人簡歷:姓名:狸藻,小名閘草,大名Utricularia vulgaris.
  • 不走尋常路 火星人D7集成洗碗機給你好看
    但是現在,我一定會反駁你:洗碗機可以有兩個清洗倉,那就是火星人D7集成洗碗機。火星人D7集成洗碗機是一個全新的品類,將水槽、洗碗機、碗櫃、果蔬海鮮清洗機合為一體,在小空間內實現功能的多樣化、一體化,讓用戶能享受到更便捷、高科技操作方式。
  • 長徵5號發射成功,中國能否算得上航天強國?還有很長路要走
    奮鬥50年,我們如今是世界航天強國了嗎?今年的4月24日,對中國航天界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這一天,正值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進入太空50周年。但若想要擁有自己的波音747和A380,註定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而當今火箭領域中的長徵五號,正處在這樣的一個位置。毫不誇張地講,中國航天實際依然處在查漏補缺甚至是填補空白的階段。
  • 「天問一號」為何不走最近的直線而走上了尋常路還需進行中途修正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屬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時間。我們知道,火星,地球雖然都是太陽系的行星,但各自有各自的軌道,在運行到不同軌道時,兩者的距離也不同。「天問一號」為什麼不走直線。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大概5500萬公裡,如果走直線,按5.8萬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大概1個多月就可以到達火星了。但實際情況是,我們發射的探測器用這個速度需要7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到達火星附近。
  • 火箭發射怎麼降噪,這些你知道嗎
    土星五號發射的瞬間,燃料燃燒速率是每秒鐘15噸,最高溫度是1371攝氏度,轟鳴聲204分貝,聲音這大波小波可都是能量啊,聲能,對發射臺和火箭本身的破壞性太大了,必須要降噪。大家看到火箭發射的時候,四周會開始噴水,這個可不是為了降溫,是為了降噪,你想啊,一千多度,撒上水降溫,過家家呢,聲波被空氣中的水蒸氣吸收,聲能轉化為熱能,熱水就會從下面流出去,每分鐘300噸水,能把噪音下降到142分貝,必須要低於145分貝,這是發射臺能夠承受的極限。
  • 「不走尋常路」的水生植物丨花花萬物
    這不,水生植物界最近在搞「不走尋常路之最」的比賽,來報名參選的選手都帶著簡歷在門口排起了隊!1號選手:狸藻——不好意思,我吃「肉」參賽宣言:水生植物界的killer,雖然我看起來瘦,但我可不是吃「素」的!
  • 這些不走尋常路的英雄讓我們迷戀!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黑袍糾察隊》第二季,依然的黃暴黑暗絕望外加政治不正確。當然了,作為一個有朝氣的大好青年,用批判的眼光來看腐朽資本主義是必然的。1星的歐美網友給出的理由是:為什麼不放出一整季?這裡咱們先不討論網友們和亞馬遜的恩怨糾葛,反正好菜不怕上的慢。但是睿智的你發現沒有,近幾年像《黑袍糾察隊》這種反英雄的劇集或者電影都很受歡迎,可能是那些偉光正,高大全的英雄們離普通人太過於遙遠,又或者這些一心為民發光發熱的英雄們只能像太陽一樣:可遠觀而不可親近。
  • 不同尋常,3天內4次火箭發射遭遇故障,美國航天遭遇寒冬期?
    「獵鷹9」火箭在發射前2秒的時候被終止了發射任務,這枚火箭原本是搭載美國軍方最新的GPS III衛星,而在發射前一刻發現了一些故障因此發射被緊急暫停了。實際上火箭發射前發現一些問題被叫停的事並非罕見,然而這次事故對於美國而言卻不同尋常,因為這是進入10月以來的3天,美國遭遇的第4次航天發射故障。
  • 科學家:繞著地球運行的方式不尋常
    科學家:繞著地球運行的方式不尋常文/圓非日月關於外星生命,我們人類從來沒有放棄探索,現如今已有一些太空項目掃描恆星,以此來尋找智慧生命存在的蹤跡,不過讓人感到可惜的事情是,我們人類,苦苦搜索幾十年,依舊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外星人的聯繫信號,雖然,有很多人說他們曾經看到過外星飛船,不過,其中絕大多數都純粹是造謠
  • 2020年中國運載火箭,連續2次發射失敗,杜文龍稱美國動作不尋常
    繼2018年中國首次在軌道發射次數上超越美國後,2019年中國火箭發射數量繼續開掛,登頂全球發射數量第一。近年來,中國衛星發射很少有失利,但是在2020年一開始,我國就在一個月內接連發生了兩次星發射失利事件。與此同時美軍動作令人生疑,杜文龍指出美軍不尋常動作。
  • 你對火箭好奇嗎,你知道火箭為什麼要垂直發射嗎
    你是否對那些霸氣十足,科技感十足的火箭感興趣呢?只見碩大的火箭矗立在發射架上,整裝待發,就在啟動時的一剎那,底部噴出一束熾烈的火光,其火箭徑直衝向碧藍的天空中,那麼為什麼火箭要垂直發射呢?其實火箭在起飛的一剎那要減輕火箭的重量,而且飛行過程中,還要減少空氣阻力。人們總是希望只消耗較少的能量便能使火箭平穩的起飛,並獲得非常大的飛行速度。發射臺上的火箭起飛之後,如果推力大於重力,火箭才會慢慢且平穩地垂直上升,並逐漸快速飛向空中。
  • 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再遭處罰,經營陷困還能「趕超ZARA」麼?
    近日,美特斯邦威又因「不走尋常路」被行政機構盯上了。據了解,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新增一條行政處罰信息,公司因虛假宣傳被罰款5000元。對此,美邦表示是因子品牌價格設置錯誤所致。不過,據藍鯨記者了解到,除了此次處罰事件外,美邦還曾因各種原因曾被多次處罰。
  • 史詩級火箭發射!埃隆馬斯克:請睜開你的雙眼,抬頭仰望星空
    SpaceX的業務方向有兩個,其一是以降低太空發射成本為目標的航天製造,其二是提供太空運輸服務。在降低太空發射成本上,馬斯克帶領SpaceX走了一條可以說是不給自己留後路的路——通過助推器的垂直回收與復用降低單次火箭的發射成本,這是一條極其心酸的路!
  •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該發射場可發射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大質量空間站、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此次發射使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或「胖五」,是中國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中的新生主力軍,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一款運載火箭
  • 零窗口發射,載荷測試,這些衛星與火箭發射的細節你都清楚嗎?
    眾所周知,一般包括衛星在內的太空飛行器在發射前都會提到一個詞,「窗口期」。那麼這個窗口期是如何確定下來的?又是如何準備火箭發射的工作?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衛星發射的窗口期。
  • 從二段直升到九段 這位圍棋天才就是不走尋常路
    李欽誠確實不走尋常路。這位不到18歲的江西棋手,今天在東京擊敗韓國新銳申真諝,奪得亞洲電視快棋賽冠軍。這第一個世界冠軍,就為李欽誠帶來了2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萬元)的獎金,以及從二段直接升到九段的榮譽。他也是目前中國圍棋最年輕的九段棋手。  李欽誠奪冠,讓中國再添一位不到18歲的世界冠軍。但圍棋業內人士都說,李欽誠這還是大器晚成了。
  • 膽大包天敢偷消防車,這個賊也是不走尋常路啊!
    這個賊也是不走尋常路啊!近日,重慶的一名男子,本來是報廢車輛回收工作人員。因貪財心切,他把目光瞄向了停在路邊的消防車。當他發現消防車停在路邊,很久也無人駕駛的時候,他一時鬼迷心竅,用拖車悄悄地把消防車給偷走了,賣給了廢品回收站,賣了16000元。正當他拿著錢沾沾自喜的時候,警察找上門來了。可惜的是,消防車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廢品。
  • 重慶V先生室內設計事務所案例 不走尋常路的樓王
    戶型結構是一種空間關係,它決定了一套房子的直觀感受,經過設計師的刻意為之,使得原本的客廳面積增加了50%以上,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一些主梁出現在客廳中,為了不顯得突兀,設計師利用對稱的中軸線布局,讓這些主梁成為了一道亮點。由於空間的大幅度改變,原本單層面積不大的一樓,顯得更加闊氣,配合入戶花園,直接有了住別墅的感覺。方法二:獨特的風格,不趕時髦。
  • 個個不簡單!發射「嫦五」的「胖五」來自這個神秘的火箭家族
    長徵六號為三級火箭,有700km高度太陽同步軌道500kg的運載能力,充分應用新一代運載火箭基本型的技術,研製周期短,發射方式簡化,發射周期縮短,滿足快速發射的要求,首飛時發射準備僅需一周時間。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維蘭尼綠獸:減肥不走尋常路 ——訪廣東名企維蘭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健康時代,意味這我們衝破原有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管理方式,尋找到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和相關產品。維蘭尼為此而生!維蘭尼由一群在生命科學領域徵戰多年的科研人員所組成。公司坐落於美麗的南海之濱--珠海,是一家集科研、生產、營銷為一體的科技創新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