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回答了

2020-09-17 科技前沿陣地

2020 年 9 月 15 日 9 時 23 分 ,我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通過「一箭九星」將「吉林一號」高分 03-1 組衛星順利送入 535 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吉林一號」高分 03-1 組由 3 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 6 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組成。其中就包括了「央視頻號」衛星和大兒童們一直盼望著的「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當天,嗶哩嗶哩視頻衛星還發布動態稱:

我在太空,感覺良好。

再來回顧一下那些激動人心的場面。

火箭起豎。

發射升空。

誒等等,這發射臺,怎麼感覺在海上?

的確,此次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二次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

可以說,中國航天已經具備了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

那麼,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呢?

為什麼選擇海上發射?

地理上有個詞叫「區位條件」,指一個地區本身的條件、特點、屬性等,是一種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經濟、科技、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綜合性概念。

建設一個航天發射場,需要滿足的區位條件一般是:緯度低、人煙稀少、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氣候和氣象條件適宜,有時還要保證發射方向的主動段航區上沒有大城市或重要工程等等因素。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國有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航天發射場,它們半個多世紀以來見證了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

而隨著陸上發射的不斷成熟,我國海上發射技術也開始布局。

海上發射,其實是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提升火箭運載能力。

一般來講,海上發射平臺更接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火箭能夠充分利用赤道上地球自轉的附加速度,從而節省燃料,運載能力則會得到提升。

第二,提升火箭發射安全性。

火箭升空一段時間後助推器等「殘骸」會掉落,最壞的情況是發射失敗火箭墜落,而海上發射平臺周圍人口稀少,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

第三,增加靈活機動性。

海上發射平臺更容易大規模移動,任務適應性好,可通過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航落區滿足不同軌道有效載荷的發射需求。

比如此次的火箭發射任務就用到了下面這艘「德渤 3 號」動力船作為發射平臺。

「我們的太空」在知乎上對這艘特別的船進行了介紹:

總長近 160 米、寬近 40 米、載重約 2 萬噸、時速每小時 20 多公裡,由全電力推進,具有快速調載功能。

當然,除了上述優勢外,海上發射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影響因素。相比陸地,海上發射場受海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更多。

我國首個海上發射母港

2019 年 6 月 5 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以海射方式實現「一箭七星」,我國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技術試驗成功。

當天,國家航天局在新聞稿中表示:

本次試驗採用長徵十一號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以民用船舶為發射平臺,探索了我國海上發射管理模式,驗證了海上發射能力。

9 月 15 日,再次以海射方式出徵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其實是在位於山東海陽(隸屬於煙臺市)的「東方航天港」完成了發射任務。

2019 年 7 月 30 日,就在我國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不久後,我國首個海上發射母港東方航天港的建設工程啟動。

今年 4 月,東方航天港項目開工。

至此,旨在推動海上發射高頻化、常態化、系統化的東方航天港終於實現了首次海上應用發射。

對於東方航天港建成後的潛在發射能力而言,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初步透露:

在有任務需求的情況下,一個月可實現 10 次發射。

「飛船和火箭的未來」

放眼全球,各國都在不斷推進海上發射技術。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家公司——世界上唯一提供海基發射服務的「海上發射公司」(Sea Launch)。

1995 年,美國波音公司、烏克蘭南方公司、俄羅斯能源科研生產公司和挪威克韋爾納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了 Sea Launch。

1996 年 8 月,該公司海上發射平臺開始施工。

1997 年 6 月,主體平臺竣工。

1999 年 3 月 27 日,發射了第一個驗證衛星。

1999 年 10 月 9 日,發射了第一個商業衛星。之後,該公司發射的運載器有效載荷基本都是通信衛星。

不僅是 Sea Launch,SpaceX 公司也將目光聚焦於海上發射。

今年 6 月,外媒稱 SpaceX 發布了一條離岸運營工程師職位的招聘信息:

設計和建造可操作的海上火箭發射設施。有在海上生活、工作或有海上/離岸行業經驗者優先。

對此,SpaceX CEO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解釋,發射場距離陸地要足夠遠,發射和著陸時才不會擾民。SpaceX 也可能會在 2-3 年內藉助海上發射臺進行飛船試飛。

SpaceX 海上發射臺概念圖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海上發射常態化時代真的要來了,正如 Elon Musk 所說:

海洋太空港是星際飛船及其運載火箭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火箭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這是飛船和火箭的未來
    誒等等,這發射臺,怎麼感覺在海上?的確,此次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二次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可以說,中國航天已經具備了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那麼,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呢?為什麼選擇海上發射?
  • SpaceX星際飛船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怕擾民
    馬斯克此前曾解釋稱,每艘星際飛船每年可以完成1000次發射,考慮到該公司在過去14年中只完成了100次發射,這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此前,俄羅斯宣布計劃恢復其海上發射場,馬斯克在回應這一消息時發表了最新評論。該項目於1995年啟動,並支持發射到2014年。俄羅斯副總理尤裡·鮑裡索夫(Yuri Borisov)稱,修復成本約為350億盧布(約合4.7億美元)。
  • 陸地上造的火箭,為什麼都給運去海上發射了?
    全世界的火箭都上趕著離開陸地,在陸地上順利發射了這麼多年後,火箭為什麼要搬去海上?離赤道越近越好海上相比陸地的優勢之一,是能更接近低緯度的赤道地區,這意味著可以最大程度借到地球的自轉速度來提升火箭的運載能力。
  • 延伸閱讀:火箭為什麼要去海上發射?
    一般情況下,海上發射平臺可以在海上進行大範圍的移動,而理想的發射地點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如果運載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轉速度,節省火箭推進劑的消耗量,從而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這就意味著,同等起飛規模的運載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就可以具有更高的運載能力,從而降低單位質量有效載荷的發射成本。
  • 馬斯克的商業頭腦和野心 - 從海上航天發射港說起
    原來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招聘網站上發廣告開始招人了。SpaceX現在可是美國風頭最勁,最熱門的航天科技公司了。該公司幾個星期前用自家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把「龍」號飛船連帶兩名美國太空人給送入太空,並且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這實現了近11年來首次從美國本土,把美國太空人,用美國自己的火箭、飛船送入太空,確實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效應,連總統川普也親臨現場觀看發射。
  • 中國長徵十一號再次成功進行海洋發射,馬斯克也考慮發射都改海上
    對於火箭的海洋回收,馬斯克的SpaceX已經駕輕就熟,但是海洋發射馬斯克準備的怎麼樣了呢?馬斯克SpaceX的火箭海洋回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確實馬斯克招聘離岸工程師的招聘啟事已經發出了,但是計劃中的海洋發射場實際上剛提上日程
  • 怕擾民,馬斯克考慮未來把SpaceX星際飛船的發射改到海上
    火箭的海洋回收,對於馬斯克的SpaceX已經駕輕就熟,但是海洋發射馬斯克準備的怎麼樣了呢?馬斯克SpaceX的火箭海洋回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確實馬斯克招聘離岸工程師的招聘啟事已經發出了,但是計劃中的海洋發射場實際上剛提上日程
  • 陸地發射火箭了這麼多年,為何長徵11號要到海上發射?
    9 月 15 日 9 時23分,我國發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順利地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有沒有發現本次的發射平臺是在海上,沒錯!~本次火箭發射點確實是在我國黃海海域的海上發射平臺上。
  • 史詩級火箭發射!埃隆馬斯克:請睜開你的雙眼,抬頭仰望星空
    馬斯克將這次發射定義為SpaceX的史詩級發射,因為這次發射如果成功,SpaceX將完成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之後美國本土再無載人航天的「零的突破」! SpaceX勢必會在美國的航天史上寫下極其濃重的一筆!
  • 馬斯克:中國也意識到了火箭回收的重要性,一個時代即將終結
    為什麼馬斯克會研發回收火箭?因為窮啊!‬為求市場,爭相模仿啪啪打臉最痛的,還是屬曾經質疑過馬斯克的航天機構,例如俄羅斯航天專家,在馬斯克的火箭因為天氣因素而經常推遲發射時就表示自家的火箭可以在任何天氣情況下進行發射,而這也是火箭回收最受限制的地方,不但要顧及發射場上空的天氣還要考慮回收區域的天氣,這就導致了原本就位於海岸邊發射的SpaceX經常推遲發射。
  • 詳解海上發射火箭與海上回收火箭,哪個技術難度更高呢?
    2019年6月5日,我國在黃海一海域從海上發射平臺上發射「長徵11—WEY」運載火箭。將七顆衛星同時發射升空,隨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的600公裡高度圓軌道,我國首次海上火箭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填補了一項技術空白。而在前幾天,我國又進使用了該型火箭進行海上發射,也取得了成功。
  • 馬斯克最強火箭發射成功!中國運載火箭專家感嘆:美國SpaceX讓我...
    那家叫做 SpaceX 的公司和那個名為馬斯克的男人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2018年我們的任務是完成35次發射,35次!這要創造中國航天火箭發射史上的新高!但是,今天我站在這兒說,我沒把握。為什麼沒把握?
  • 馬雲也要搞火箭?首次現身衛星發射中心,要做「亞洲的馬斯克?」
    據鳳凰網7月8日報導,7日晚間,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突然現身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並現場揮舉「馬到成功」的旗子祝願我國衛星和火箭發射技術更上一層樓,而後在旗子上簽名送給了現場的工作人員。有網友對此調侃道:馬老師也要搞火箭了嗎?
  • 陸地發射火箭了這麼多年,為何還要到海上發射?
    9 月 15 日 9 時23分,我國發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順利地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有沒有發現本次的發射平臺是在海上,沒錯!~本次火箭發射點確實是在我國黃海海域的海上發射平臺上。
  • 中國要在海上發射火箭!地點或在赤道附近的海域
    而在今年的發射任務中比較特殊的一次是我國將進行首次海上發射任務,執行這次海上發射任務的是長徵家族中唯一的固體火箭——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上圖為央視新聞頻道播放的CZ-11畫面)一般來說,海上發射(低緯度)具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是地球赤道附近擁有最大的地球自轉線速度,因此發射點緯度越低,越能較好利用地球自轉力量,從而降低發射成本。二是在發射小傾角的同步軌道衛星時,赤道附近發射可以有效提高火箭運載能力,延長衛星壽命。
  • 【火箭揭秘】海上發射的神秘艙
    9月15日,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距地面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在本次海上發射的發射保障船甲板上,有一個神秘的白色方形貨櫃。
  • 陸地這麼大,為何要在海上發射?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實施「一箭九星」發射。我國已擁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發射場,為何還要到海上發射火箭?發展一型海射火箭有哪些關鍵要素?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為什麼要去海上發射?運載火箭發射的任務目標是將有效載荷可靠、安全、經濟地送入預定軌道。
  • 國際海上火箭發射發展大事記
    聖馬科發射場的成功建立,驗證了海上火箭發射的可行性,突出了海上火箭發射高運載、低成本等優勢,同時為海上發射公司的成立提供了參考依據。 第二階段(1995年—2009年) 1995年,美國波音公司、俄羅斯能源公司、挪威克韋爾納公司和烏克蘭尤日諾耶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海上發射公司,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提供海基發射服務的公司。
  • 剛剛,馬斯克的「六手」火箭又發射成功了
    ,Space X公司的獵鷹9火箭運載著60顆網際網路衛星咆哮升空。「六手」火箭。來自助推器回收船「當然我仍然愛你」的船載監控視頻顯示,在火箭升空8分31秒的時候,這枚戰功赫赫的助推器再次穩穩停在回收船上,未來,該助推器在經過簡單的打磨翻新之後,仍然有可能被用於下一次發射任務。
  • 長十一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成功
    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發射邁入「10+」時代。陸地那麼大,為什麼還要去海上1海上發射為火箭運載能力提高提供了可行條件。一般情況下,海上發射平臺可以在海上大範圍移動,理想的發射地點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如果運載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轉速度,節省推進劑消耗量,從而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