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九星!長十一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成功

2020-09-24 創新重慶

9月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發射邁入「10+」時代。

陸地那麼大,為什麼還要去海上?

運載火箭發射的任務目標是將有效載荷可靠、安全、經濟地送入預定軌道,與常規在陸地進行運載火箭發射不同,海上發射運載火箭具有三大優勢

1

海上發射為火箭運載能力提高提供了可行條件。

一般情況下,海上發射平臺可以在海上大範圍移動,理想的發射地點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如果運載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轉速度,節省推進劑消耗量,從而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這意味著,同等起飛規模的運載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可以具有更高的運載能力,運載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可以降低單位質量有效載荷發射成本。

2

海上發射有利於運載火箭執行特殊軌道發射任務。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人們對海上探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傾角衛星可以實現對某一地區的高頻次重訪,有利於數據獲取,目前數量越來越多。如果火箭從赤道附近發射,可以避免衛星軌道傾角變化消耗能量,既能提高火箭執行該類任務的運載能力,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衛星在軌壽命

3

海上發射將大幅提高火箭發射安全性。

對內陸發射而言,落區安全是發射任務設計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落區選擇不僅影響制約發射軌道設計,可能由於落區選擇問題而降低火箭運載能力;而且在實際發射中,還需要對火箭助推器、一級和整流罩等分離體的實際落區進行人口疏散,確保不發生安全問題。對海上發射而言,由於遠離人口稠密地區,火箭落區可選擇範圍很大,對火箭而言發射軌道設計更加方便,同時落區安全性也可以大幅提升

海射火箭有哪些關鍵要素?

海射火箭因其

特有的技術優勢和發射適應性

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那麼,發展一型海射火箭的

關鍵要素有哪些呢?

首先,要有一枚火箭一個海上發射平臺。對火箭而言,如果選用固體運載火箭,則具有操作使用方便等優勢,但是運載能力受限;如果選用液體運載火箭,發射適應性更強,但是操作使用更為複雜。對發射平臺而言,則要求發射平臺噸位大、穩定性好,能夠適應火箭發射環境。隨著造船技術的發展,目前大型船舶企業具有足夠的技術儲備開展海上移動發射平臺研製。

其次,海洋環境適應性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在海上發射過程中,運載火箭需要承受海洋運輸環境、自然環境、海況影響,尤其是鹽霧、黴菌等具有海洋特點的自然環境會直接影響運載火箭設備選型和試驗條件制定。

第三,運載火箭是在陸地發射場地面垂直發射,瞄準點及大地方位均可以提前測得。對於運載火箭的海上發射,需要開展長時間航向保持、動態方位傳遞等動基座瞄準技術研究及試驗驗證。

最後,火箭位於發射平臺上,為了保障平臺上火箭及人員安全,在組織發射過程中,要研究解決火箭運輸、起豎、對接、加注當中的自動化問題,優化測試發射程序,實現無人值守發射

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此次發射任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不僅一次性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九顆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了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航天科技集團火箭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說。

自首飛以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已連續取得八次陸地發射和二次海上發射圓滿成功,創造了十戰十捷的佳績,展現出了「快響利箭」在商業發射中高可靠性和靈活多樣的發射能力。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一箭九星!長十一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
    今日(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本次任務圓滿成功,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發射邁入「10+」時代。
  •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成功!長十一火箭邁入「10+」時代
    今天(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
  • 海上飛天!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功
    火箭院長徵十一號火箭總設計師彭昆雅介紹,執行此次任務的火箭是直接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火箭總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採用「德渤三號」動力船從海陽港運輸至黃海預定海域實施發射,徹底打破了以往火箭生產與發射場分離的格局,減少了分解和總裝次數,以及長距離鐵路運輸環節,首次實現火箭總裝測試發射一體化,大幅縮短了發射鏈條,提高發射效率和效益。彭昆雅說,這是長十一火箭首次在海上實施太陽同步軌道的海上發射。
  • 視頻|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圓滿成功
    視頻|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圓滿成功 大眾日報記者 董卿 從春龍2020-09-15 19:07:5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9月15日9時23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長十一火箭 一箭九星發射成功
    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33秒,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十一火箭第10次發射、第2次海上發射,也是山東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啟動以來第一次海上發射。
  • 海上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射將進入常態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獲悉,9月15日9時23分,在預定海域,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太陽同步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十一號海上發射升空。圖/航天科技集團這是長十一火箭的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海上發射常態化時代的到來。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
  • 一箭九星,發射成功!實現三個首次!90秒帶你了解本次海上發射「亮眼」表現
    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一箭九星,海上飛天!「德渤3」號為海上發射平臺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功!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發射平臺為「德渤3」號,由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建造。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我國首次實現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一箭九星」成功升空
    ,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其中一顆是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9月15日9時23分,在預定海域,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太陽同步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十一火箭的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海上發射常態化時代的到來。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
  • 一箭九星!我國在海上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
    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火箭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實現首次火箭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9月1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一箭九星」發射成功(王偉童 攝)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趙竹青)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我國成功實現首次火箭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9月1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一箭九星」發射成功(王偉童 攝)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趙竹青)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
  •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成功上天,中國首次實現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航科技研發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將9顆衛星同時送上太空,據悉此次發射採用了「一箭九星」的發射方式。 此次發射是第一次在海面上進行總裝,打破了之前的火箭生產與發射場分開的格局。
  • 一箭九星!「長十一」實現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聚焦】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揭秘「一箭九星」:為啥要到海上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