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成功上天,中國首次實現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2020-09-16 時報關注

航天不是任何國家都能玩得轉的,這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更需要一群有激情,有擔當,甘於奉獻的人,中國的航天事業經歷了多年的潛心研究,終於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航科技研發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將9顆衛星同時送上太空,據悉此次發射採用了「一箭九星」的發射方式。這次發射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會與之前在軌的衛星一起組網,為各項資源和環境等用戶提供更為多樣的數據和服務。

此次發射是第一次在海面上進行總裝,打破了之前的火箭生產與發射場分開的格局。有效地減少了火箭分解和總裝次數,很好地節約了發射的時間和距離。實現了總裝和發射的一體化,極大地提高了發射的效率和效益。

本次發射在海上平臺發射,相比於在陸地發射,火箭所需要飛行的時間更短,在近赤道位置發射的火箭的運載能力也更強,而且在海上發射的火箭殘骸更易於尋找,發射得可以更靈活,火箭發射的代價比陸地發射更低,在之後長十一火箭研製團隊還將推出,發射更快,運量更大,更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來滿足不同層次顧客的需求。

目前,長十一系列火箭,已經發射了10次,其中8次在陸地上,2次在海上,這樣的成績也展現出,長十一火箭系列火箭在商業發射中的超一流的可靠性。該公司也表示,會積極地向未來看,將繼續深化對於捷龍系列火箭的研發,力求打造中國最頂尖的商業運載火箭,並放眼世界,尋求更多的國際合作,為商業衛星用戶提供更多樣性的選擇,助力中國商業航天事業的全面發展。

作者:林吉


相關焦點

  • 海上飛天!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功
    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將這是我國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至此,長徵十一號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連續10次箭上質量零問題、連續10次零窗口準時發射。
  • 一箭九星!「長十一」實現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我國成功實現首次火箭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我國成功實現首次火箭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創稿  作者:趙竹青  2020-09-15 一次性將九顆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 我國首次實現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一箭九星」成功升空
    ,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我國成功實現首次火箭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9月1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一箭九星」發射成功(王偉童 攝)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趙竹青)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
  • 一箭九星!長徵11號在黃海海域發射,實現中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長十一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下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全長約20.8米,最大箭體直徑2米,總質量約58噸,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有效載荷。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成功
    中新網黃海「中華復興」號客滾船9月15日電 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長十一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
  • 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實施「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
    據新華網報導,北京時間9月15日上午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某海域,用長徵十一號HY2運載火箭成功實施了我國首次海上商業發射任務,此次發射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9顆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有何新看點?
    中新社黃海「中華復興」號客滾船9月15日電 題:中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有何新看點?作者 郭超凱 付應麗9月15日,中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十一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視頻|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圓滿成功
    視頻|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圓滿成功 大眾日報記者 董卿 從春龍2020-09-15 19:07:5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9月15日9時23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海上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射將進入常態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獲悉,9月15日9時23分,在預定海域,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太陽同步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十一號海上發射升空。圖/航天科技集團這是長十一火箭的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海上發射常態化時代的到來。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
  • 上午9時23分,長徵十一號一箭九星發射成功,並取得一項重大成就
    今年以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先是北鬥導航衛星正式實現全球組網,然後在8月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圓滿成功。最近中國發射的新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更是再一次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雖然已是碩果纍纍,但中國航天人從不滿足現有的成就,於是最近又傳出了新的重大喜訊。
  • 一箭九星!我國首次商業應用發射成功,有三大看點值得關注
    據人民網最新報導,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今天 9 時 23 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 03-1 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吉林一號」高分 03-1 組衛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長光衛星是中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
  • 一箭九星!我國在海上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
    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火箭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箭九星,發射成功!實現三個首次!90秒帶你了解本次海上發射「亮眼」表現
    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一箭九星,海上飛天!「德渤3」號為海上發射平臺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功!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發射平臺為「德渤3」號,由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建造。
  • 一箭九星!中國再創奇蹟,吉林一號衛星成功上天
    吉林一號衛星,一箭九星發射成功,這與後來美國的一箭七星發射失敗形成了鮮明對比。但是一箭九星發射成功的意義遠遠沒有首次海上發射這一特點意義重大。長徵11號運載火箭首次實現了在海上發射,並且還是與太陽同軌道發射,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這才是這次衛星發射真正震驚世界各國的原因,對於中國來說意義非凡。
  •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