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未雨姐~
請注意!前方高能!!!
在6月1號,b站在全站宣揚要給我們發射一道衛星作為兒童節禮物。
鴿了一個月以後,終於在7月10號,b站衛星發射失敗了!
可能預料到了會發射失敗,相比於六一兒童節的全站預告,這次的發射前b站異常低調,很多人都不知道發射日期是7月10日。
b站衛星發射失敗以後,本以為損失慘重的b站會就此作罷,誰知道在不久後便發出通知:「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發射計劃不會停止,我們將再次發送衛星。
b站用戶全員轟動,在兒童節發布的視頻上留下彈幕:b站衛星發射失敗!炸了!下次一定!讓我不再一次感慨b站彈幕文化的優秀。
想要了解更多保險知識,也可以看下我的b站帳號:活力四射的未雨姐。
回過頭一想,b站衛星的發射從造價、火箭價格和發射費用前前後後應該不是一個小數目,粗略估計應該需要個6000萬。
玩一次可以,玩多次就算是b站也承受不住吧!
後面我看到一篇文章後秒懂了,b站衛星發射失敗損失最大的不是陳睿,而是保險公司!
這個事情讓我最感慨的不是保險公司真有錢,而是原來衛星也有保險?
接下來我跟大家說一下普及一下衛星保險這個冷知識,主要內容有:
1.衛星保險是什麼?
2.b站衛星發射失敗能賠多少
3.中國衛星保險史
很多人可能覺得衛星保險就是防止衛星炸了帶來的損失,這樣的說法正確,但是太狹隘了。
衛星發射和保險公司息息相關,一般來說,一顆衛星的發射必須購買衛星保險,b站衛星也會配備衛星保險。
衛星保險按照保險的期限主要分為發射前保險、發射保險和工作壽命保險;
除此之外還有第三者責任險、用戶保險和製造商保險。下面主要說明一下與衛星直接相關的三個保險。
(1)發射前保險
發射前保險的衛星在發射之前經過製造、試驗、總裝、運輸直到安裝到豎立在發射臺上的運載器上等各個階段,
其中還包括發射延遲產生的額外費用。
(2)發射保險
發射保險是自運載器點火開始到以後某一規定時間為止的這一期間內衛星失敗的保險,通常規定為發射後半年。
也就是說,從點火發射那刻起,衛星半年內沒什麼問題,就不用賠保。
因為大部分衛星出事都在這個時段,所以衛星保險絕大部分都屬於發射保險。
「沒什麼問題」這一點需要注意一下,並不是說還在運行就是沒什麼問題。
對於這一點,在合同中有詳細描述且相當複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查閱。
(3)工作壽命保險
工作壽命保險則是從發射保險結束之後開始,衛星在軌道上發生意外事故的保險,一般為三年。
工作壽命保險的保險金額一般為衛星的生產費和發射費之和折成現值。每年平均保費率一般為保險標的物價值的1%-2%。
賠多賠少不一定,看保險險種的組合的內容和規則是如何協商的。
通常,衛星本體的賠償最高不會超過保額,保額最高不超過造價和搭載的設備的價值。
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個例子:
8月21日,中國衛通發布公告,公告稱中星18號工作異常,目前仍在排查故障。此外,中國人保財險首席承保該衛星項目已出具保單,保額可覆蓋項目投資額,對衛星發射中有中國衛通承擔的損失。
也就是說可以全額賠付的。
b站衛星發射失敗就算不能全額賠付,也會賠付大半損失,這也是為什麼b站敢「下次一定」的原因。
中國的衛星保險行業以上世紀90年代初期安排長徵系列火箭提供對外發射服務為開端。
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保險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太平洋保險公司承保。
1996年前後,長徵火箭發射國外衛星出現幾次失誤,給衛星保險工作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由於國內保險公司承保能力有限,需大部分保給國際市場。
而國際衛星保險界對長徵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存疑,承保信心降低,其費用也較高。
為解決這一局面,在央行和財政部的指導下,由中國人保牽頭,聯合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等9家非壽險公司和一家再保險公司成立了中國航天保險聯合體,建立衛星發射保險專項基金,支持長徵火箭的發射保險。
隨著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中國開闢了一條公益性贊助和商業化保險相結合的道路,如中國人壽在「神五」發射時就曾為楊利偉承保了贊助性的人身保險。
也是因為有中國保險業的支持,才能讓中國衛星的發射沒有後顧之憂,不懈奮鬥,促進我國衛星事業的發展。
正如嗶哩嗶哩衛星官號所說的那樣,不會放棄衛星發射計劃,中國航天,加油!
中國衛星保險發展如此迅速和成熟,商業保險也沒有落下自己的腳步,特別是在網際網路保險方面。
以前從購買保險、保險核定、保險報銷和賠付都要跑到當地保險公司提交證明,相當繁瑣和麻煩。
現在保險的一系列操作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方便且快捷。
除此之外,保障體系也相當成熟,不再是以前談險色變的時代。
希望中國保險業,無論是衛星保險還是商業保險都能蓬勃發展,b站衛星能發射成功,不要下次一定,而是這次一定!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
如果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順手點個關注吧,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後臺留言。
我是未雨姐,關注我,投保路上不踩坑,花最少錢買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