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東北發現一個隕石坑,專家:可能有一波尋找隕石的風潮

2020-12-03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12月24日,發表在《科學通報》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廣大的關注,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的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稱為依蘭隕石坑。這是我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第一個隕石坑實在2009年發現的,稱為岫巖隕石坑。兩個隕石坑發現的時間間隔相差了10年。

有趣的是,迄今為止在全球發現的190個隕石坑中,依蘭隕石坑是唯一的隕石坑冰川遺址。科學家稱,依蘭隕石坑是一個隕石撞擊的遺蹟,它的發現有助於研究該類型的地質構造。

以下是中國科學院對此次事件的介紹。

該隕石坑位於三江平原西部邊緣、小興安嶺餘脈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帶。依蘭隕石坑展示出一種奇特的地形地貌特徵,坑體南部坑緣發生了方向性的大規模侵蝕和搬運,造成佔總長度約三分之一(2公裡)坑緣的缺失。研究揭示,隕石坑南部坑緣的方向性大規模缺失與距今大約1萬年前末次冰河時期發生的冰川作用有關。由於依蘭隕石坑地處低海拔地區,坑緣的冰川侵蝕作用提供了該區低海拔冰川發育歷史的重要證據。

據了解,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撞擊成坑事件發生在<65 Ma前。花崗巖質撞擊角礫巖中石英面狀變形頁理(PDFs)的發現為該坑的撞擊起源提供了確鑿證據。距今大約1萬年前,南部坑緣在外力地質作用下發生方向性的強烈侵蝕和搬運,造成坑緣大規模缺失。

陳鳴指出,依蘭隕石坑的發現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一是為我國行星科學和地質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珍貴的「天然隕石坑實驗室」;二是揭示了我國東北地區低海拔冰川歷史的新證據;三是依蘭隕石坑與之前發現的岫巖隕石坑的不同大地構造位置,表明在我國發現新隕石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四是隕石坑和冰川遺蹟均屬於受民眾關注度較高的科普知識和地質景觀,有利於建設成為一個特色科普教育基地或博物館。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二個被發現的隕石坑—黑龍江依蘭隕石坑
    2019年12月24日,國內知名的科學期刊《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等人的論文:依蘭隕石坑:我國東北部一個新發現的撞擊構造此文一出,雖然新聞媒體有過廣泛報導,但總體感覺大眾好像對此關注不多。
  • 依蘭隕石坑|隕石撞擊後為什麼只留下坑,卻找不到隕石呢?
    2019年12月24日,依蘭發現了我國第二個隕石坑,這是一個簡單碗型隕石坑。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環形凹陷,它的發現為我國這一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但由於年代久遠,隕石基本都已經氣化,無法讓大家一睹風採。在地球上,其它被證實的隕石坑裡,是否發現過隕石呢?
  • 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就是四川盆地?
    筆者:三體-小遙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多種多樣,最著名的就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喜馬拉雅山脈。實際上,在我國西南地區,除了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之外,還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由於氣候溫和、地勢平穩,四川盆地自古就被人們稱為「天府之國」。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陳鳴提供  12月24日,一個重大發現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科研成果——在哈爾濱市依蘭縣境內新發現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從此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消息公布後,引發強烈關注。尤其對於哈爾濱市民來說,這更是一份驚喜:「中國第二個隕石坑,就在哈爾濱,就在咱家門口!」
  • 吉林省昨夜突現火流星,還未找到隕石坑,這場隕石雨會有多少隕石
    隕石降落時,會攜帶強大的氣流,而且會造成衝擊波,撞擊出隕石坑後,氣流和衝擊波會使隕石坑擴張,並使得其中的部分塵土碎石等飛濺出去,這也是為什麼較大的隕石可能並非只是砸出一個洞,而是一個圓形大坑的原因
  • 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及隕石坑標本
    新華網太原7月27日電(記者 王飛航)記者從運城市文物局獲悉,近日有群眾發現一顆新近墜落的隕石及保存完整的隕石坑。專家鑑定認為,這是國內首次完整收集到的隕石及隕石坑。  6月15日18時45分,隕石從天而降,落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泓芝驛鎮北古村的一片玉米地裡。
  • 吉林科考隊員正在尋找墜落「隕石」,專家稱或屬於火流星
    作為我國唯一一個以展出隕石雨為專題的博物館----吉林省吉林市博物館,當天就派出了5人組成的科考分隊。科考人員認為,只有找到實際物體才能確定是否為隕石,但初步判斷極有可能為隕石墜落。明天我們就準備到我們預判的隕落帶尋找。」 專家:此次隕石可能屬於火流星 當地球碰撞到彗星軌道上的流星質,產生大量的流星,如下雨般落向地面,形成美麗的「流星雨」。這些小天體在洞穿大氣層的過程中,因為與大氣劇烈摩擦而燃燒、發光,甚至爆炸、放熱。如果有少量沒來得及燒盡的殘骸墜落到地表,這就是隕石。
  • 一個發現了20個隕石坑的地方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隕石排名前十中,最大的重60噸,最小的重11噸。這些隕石的發現大多是通過偶然的或有意尋找到的。自上世紀隕石開始商業化以來,隕石獵人們為了尋找隕石,踏遍了地球上幾乎能夠尋找到隕石的所有地方,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當下隕石一經隕落就會被收集的情況下,人們不僅懷疑,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全球尋隕,是否還有大型隕石沒被發現?答案是肯定的。
  • 隕石坑裡的隕石去哪了,為什麼隕石坑都是空的呢?
    導語:隕石坑裡的隕石去哪了,為什麼隕石坑都是空的呢?現在有許多人都喜歡去看流星,覺得在流星出現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事情,當天空當中的流星去許下心願,那麼也是希望自己的願望能夠成真。那麼這樣美麗的流星帶著一抹明亮閃過的星火。
  • 發現大隕石坑難找到隕石的最新證據
    地球上有許多隕石坑,從出生至今被各種大小天體砸過無數次。那麼為何大多數僅僅是隕石坑,隕石到哪兒去了呢?在俄羅斯通古斯地區曾發生過一場大爆炸,科學家們對這個隕坑現場調查過很多次,然而還是沒有發現有任何隕石甚至碎片的蹤跡。
  • 地球有史以來最大隕石撞擊留下的隕石坑被發現 居然埋在地下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奇想 地球有史以來最大隕石撞擊留下的隕石坑被發現
  • 尋找地圖上的隕石坑
    尋找地圖上的隕石坑一個偶然的機會,聽朋友說起塔克什肯鎮有可能有隕石坑,並且出示了衛星照片。照片上確實有兩個的坑狀淺色圓形圖案,其中一個圈的中間似乎還有所謂的隕坑錐的突起,讓人覺得這兩個地圖上能夠看到的大圈確實有點神秘感。這一帶確實有大隕石出現。號稱銀牛的30多噸世界第三大鐵隕石,就發現在離這裡不遠的地方,銀牛至今還臥在烏魯木齊地礦博物館門前。
  • 隕石來到地球的第一站:隕石坑
    直徑超過4公裡的隕石坑中心可能會形成中心錐。隕石坑內可能會因降雨等原因充水,形成撞擊湖。在具有風化過程的天體上或者具有地殼運動的天體上,老的隕石坑會逐漸被磨滅。比如在地球上通過風化、風吹來的塵沙的堆積、巖漿撞擊坑會被掩蓋或者磨滅。在其它天體上有可能有其它效應來磨滅隕石坑。比如木衛四的表面是冰,隨著時間的流逝冰會慢慢流動,使得這顆衛星表面的隕石坑消失。
  • 大型隕石坑為什麼都是空的?裡面隕石哪去了?答案其實很簡單
    ,去年10月份,一顆隕石可能墜落在東北吉林省松原市附近。但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這些隕石在地球上形成巨大的坑後,隕石卻不見了,例如美國的巴林傑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直徑1.26公裡,深度170米,數學家利用數學模型計算出形成這個隕石坑的隕石初始重量有30萬噸,直徑有40米。
  • 隕石墜落,日本專家怎麼看
    隕石墜落,日本專家怎麼看 原標題 [隕石墜落,日本專家怎麼看]   新華網東京2月17日電(記者 藍建中)一塊隕石
  • 月球的表面遍布隕石坑,其中的隕石去哪了?幾乎一個都找不到
    月亮自古以來就是「美」的象徵,中國古代更是有很多與月亮有關的悽美傳說,而隨著科學的誕生,人類開始了宇宙的觀測與探索,我們才發現,月球實際上並不像在地球上看起來那樣美,真正的月球之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 隕石坑為什麼沒有隕石只有坑?
    的確,隕石坑中沒有隕石只有坑,或者說是坑很大但是隕石很少甚至是幾乎沒有,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隕石坑一般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者其它天體被隕石撞擊之後在表面形成的環狀凹陷坑,坑有大有小,在坑的中心通常會有一座小山。
  • 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課題組最近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隕石坑,即依蘭隕石坑。12月24日,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通報》。據悉,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中國「最美隕石」,比地球還要古老,發現者隱瞞專家偷偷賣到美國
    這是因為很多隕石都燃燒殆盡,或隨著地質運動消失無蹤,美國地質學家丹尼爾·巴林傑在1929年花費60萬美元巨款,在隕石坑挖掘數年都徒勞無功。冷戰時期美蘇競爭,雙方同時大力發展天文科學,而後民間的天文熱情也無比高漲,隕石的價值水漲船高,能得到一塊稀有隕石,往往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回報。這股收藏熱持續到今天,還誕生了一批職業「隕石獵人」,他們在野外用專業工具四處尋找隕石。
  • 隕石坑裡的隕石究竟去哪了?
    但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這些隕石在地球上形成巨大的坑後,隕石卻不見了。隕石是很常見的天外來客,前天吉林省松原市就有一顆隕石從天而降,事實上地球上每年都會有不少的隕石降落,而伴隨著隕石一起而來的,還有地面上形成的巨大隕石坑,有時還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