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蘭隕石坑|隕石撞擊後為什麼只留下坑,卻找不到隕石呢?

2021-02-15 新聞夜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45182898289,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發送您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也歡迎您加入「夜航拍客」大家庭,微信搜索 yehangpaike 加「新聞夜航」為好友,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視頻素材!

2019年12月24日,依蘭發現了我國第二個隕石坑,這是一個簡單碗型隕石坑。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環形凹陷,它的發現為我國這一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但由於年代久遠,隕石基本都已經氣化,無法讓大家一睹風採。在地球上,其它被證實的隕石坑裡,是否發現過隕石呢?

撞擊地球表面形成隕石坑所殘留的隕石碎片的保存狀況,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撞擊規模和風化作用程度。隕石坑的規模越大,表明星球撞擊事件釋放的能量越大。大規模撞擊產生較高的壓力和溫度,可導致絕大部分隕石物質在撞擊瞬間發生氣化。

也就是說,很多隕石在撞擊產生的瞬間就會粉身碎骨。因此,隕石的真實面貌是否難以被人看到呢?研究員陳鳴說,這並不是絕對不可能的。

根據統計資料,在直徑小於1200米的隕石坑中找到殘留隕石的可能性較大,而在直徑大於1200米的隕石坑中找到殘留隕石的可能性較小。另外,大部分隕石物質在地表環境下很容易被風化消失。因此,在比較年輕的隕石坑中發現殘留隕石的可能性較大,而在古老的隕石坑中找到殘留隕石的可能性較小。

看來,想要找到隕石是一件既要靠科學依據,還要靠運氣的事情,多年以來,科考團隊一直在不斷地尋找隕石的身影,並孜孜不倦地對它進行研究,希望能通過隕石,更加了解我們的宇宙。

研究隕石可獲得太陽系和不同星球的物質組成以及形成和演化方面的重要信息。

隕石、隕石坑,看來裡面我們不了解的信息還有很多很多,目前我們的科考團隊對它們的了解可能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您想繼續了解更多關於隕石和隕石坑的知識,請跟我們一起持續關注《揭秘·依蘭隕石坑》。

更多新聞夜航精彩內容,

掃描二維碼,

下載極光新聞App,

與我們互動評論,

看直播,看視頻,

更有海量精彩內容等著您!

掃描二維碼下載極光新聞,主菜單中找到「極光號」️→查看全部極光號️→省級️→媒體️→新聞夜航️→點擊關注

向北方 看極光

有困難 夜航幫

版權歸新聞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請聯繫我們

圖片來源: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新聞夜航》熱線:0451-82898289

商務合作:18646368811

記   者:單   睿

編   輯:王   瑩 

主   編:黃夏博

審   核:劉   兵

統   籌:董   姝、李健宏

監   制:陳   鵬、王   成

在看的你正在變好看

相關焦點

  • 隕石坑為什麼沒有隕石只有坑?
    的確,隕石坑中沒有隕石只有坑,或者說是坑很大但是隕石很少甚至是幾乎沒有,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隕石坑一般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者其它天體被隕石撞擊之後在表面形成的環狀凹陷坑,坑有大有小,在坑的中心通常會有一座小山。
  • 隕石坑形成後為什麼找不到隕石
    隕石坑簡介隕石坑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它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直徑超過4公裡的隕石坑中心可能會形成中心錐。隕石坑內可能會因降雨等原因充水,形成撞擊湖。隕石坑中為什麼沒有隕石?
  • 為什麼「隕石墜落」地球後,只留下大坑?隕石去哪裡了?
    為什麼「隕石墜落」地球後,只留下大坑?隕石去哪裡了?飛快散落到地球上,從天上會掉下隕石,也是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一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隕石墜落地球後只留下大坑,隕石去哪裡了呢?
  • 五萬年前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為何沒有看到隕石?
    隕石坑,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它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撞擊坑的中心往往會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擊坑內常常會充水,形成撞擊湖,湖心則有一座小島。巴林傑隕石坑人們起初以為巴林傑隕石坑只是一個火山口,直到1936年,才有地質學家認為它可能是由撞擊形成的。但人們卻在巴林傑隕石坑找不到任何隕石,這讓許多人又開始否認「巴林傑坑」是隕石坑的說法。他們認為如果巴林傑隕石坑是由隕石撞擊形成的,為什麼連一片隕石碎片也找不到呢?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但驚喜之餘,圍繞著依蘭隕石坑市民也有諸多疑問。為此,記者採訪了依蘭隕石坑的主要發現人、科研團隊牽頭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  依蘭隕石坑何時形成?  白堊紀結束後,一顆小行星從天而降  「隕石坑,顧名思義,就是隕石砸出來的坑。」陳銘的開場白通俗易懂。
  • 中國第二個被發現的隕石坑—黑龍江依蘭隕石坑
    其實,目前世界上一共發現了190個隕石坑,而中國這麼大的國土面積,迄今為止僅有「遼寧岫巖隕石坑」唯一一個撞擊坑獲得了國際認可!因此,依蘭隕石坑一旦獲得國際認可,將成為我國第二個被確認的撞擊坑。01撞擊坑的具體形成時間目前已知的是依蘭隕石坑形成在白堊紀花崗巖基巖上,據此可以確定撞擊成坑事件應發生在白堊紀花崗巖形成之後(即6600萬年以後)。
  • 隕石坑裡的隕石去哪了,為什麼隕石坑都是空的呢?
    導語:隕石坑裡的隕石去哪了,為什麼隕石坑都是空的呢?現在有許多人都喜歡去看流星,覺得在流星出現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事情,當天空當中的流星去許下心願,那麼也是希望自己的願望能夠成真。那麼這樣美麗的流星帶著一抹明亮閃過的星火。
  • 月球上3萬多隕石坑,為什麼不見隕石只見坑?
    月球上這麼多隕石坑,撞擊它的隕石去了哪裡?隕石坑都是由隕石撞擊形成,大隕石就撞擊出大隕石坑。而月球上正面不多,大部分都在背面。月背可謂是坑上套坑,除了坑還是坑。由於沒有大氣層的障礙,隕石可以長驅直入地與月球相撞,月球大概是太陽系中隕石坑最多的星球了。
  • 為什麼隕石砸向地面只能看見坑?地質學家研究後,給出了結論
    隕石威力那麼大,砸向地面為何只能看到坑?地質學家給出結論探索自然奧秘一直是我們人類正在做的事情,正是因為我們人類有了不斷的探索精神,才解開了很多以前無法解開的疑惑,其中關於隕石坑的疑惑一直也是專家們研究的話題,老百姓對這個問題也非常感興趣。
  • 依蘭隕石坑|隕石撞擊地球,對環境的影響是好是壞?專家給出解釋
    隕石坑的科學定義是指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他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凹坑。目前科考團隊能夠確定的是,依蘭隕石坑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環形凹陷,直徑為1850米,深度為150米,它的出現,為當地村民帶來一口神秘的山泉。
  • 依蘭發現隕石坑,網友紛紛打開衛星地圖,一口氣在韓國找到五個
    依蘭發現了隕石坑,一下子上了熱搜,網友們紛紛打開衛星地圖尋找依蘭隕石坑的位置。找到依蘭隕石坑後,大家還閒不住,四處尋找隕石坑,希望能有新發現。在中國苦苦搜尋沒有結果,眾人紛紛把目光投向韓國,畢竟有傳聞說我們有的韓國都有,我們沒有的韓國也有嘛。
  • 總是有隕石墜落地球,為什麼只有坑沒有隕石呢?可算是漲知識了
    導語:總會有隕石墜落地球,為什麼只有坑沒有隕石呢?我們知道隕石從太空中飛到地球,肯定會把地面上砸出一個深深的大坑,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往往看到地面上只有大大的空坑,隕石卻沒有人能看見,這是什麼情況呢,隕石它肯定不會長腿,更沒有長翅膀,不可能飛出去,那麼從天上掉落下來的隕石,到底跑到哪去了呢?
  • 地球有史以來最大隕石撞擊留下的隕石坑被發現 居然埋在地下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奇想 地球有史以來最大隕石撞擊留下的隕石坑被發現
  • 為什麼月球上只有隕石坑卻不見隕石?
    據估計,月球表面大約每隔81000年就會因為隕石撞擊翻新一遍,直徑超過20千米的隕石坑大約就有1.1萬個。       如此頻繁的隕石撞擊,卻找不到一點隕石的蹤影,我們不禁好奇那些撞擊月球的隕石都去哪兒了?
  • 月球的表面遍布隕石坑,其中的隕石去哪了?幾乎一個都找不到
    ,光是直徑在二十公裡以上的隕石坑就超過了一萬個,小的隕石坑更是不計其數。不僅如此,迄今為止仍然不斷有新的隕石坑在月球上出現。天文學家對月球遭受隕石撞擊的頻率進行過計算研究,結果顯示,只需要八萬餘年,月球之上的隕石坑就能夠徹底更新一遍,這月球遭受的攻擊也太多了一點吧。
  • 我國東北發現一個隕石坑,專家:可能有一波尋找隕石的風潮
    12月24日,發表在《科學通報》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廣大的關注,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的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稱為依蘭隕石坑。這是我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第一個隕石坑實在2009年發現的,稱為岫巖隕石坑。兩個隕石坑發現的時間間隔相差了10年。
  • 隕石坑上為啥找不到石頭?專家:因為這2個原因!這下你應該懂了吧
    最近有網友問,為什麼隕石坑上看不到隕石,只有坑呢?也許很多網友想到的是,隕石撞擊地面的時候,應該會留下隕石,可為什麼很多的隕石坑上都看不到隕石呢?而體積大一點的隕石,在接近地面的時候,燒得像一個大火球!落入地面時,速度非常快,與地面產生巨大的撞擊力,撞擊後產生巨大的衝擊波還有高溫,撞擊後的隕石瞬時被融化,有的隕石因為衝擊波變成了碎片,飛向了周圍!
  • 這裡是月球上空,滿是隕石坑的月球,隕石去哪裡了?
    首先它沒有正面大面積的月海,而是被密密麻麻的隕石坑覆蓋。這就是為當時的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正面和背面看起來不一樣?也就是為什麼背面隕石坑多,而正面少?既然有那麼多的隕石坑,為何很少能看到隕石躺在坑中呢?
  • 中國第一隕石坑的流星雨,和剛剛認證的中國第二隕石坑
    5萬年前,一顆大約60-80米直徑的隕石擊中岫巖地區並爆炸,產生了直徑約1.4公裡的坑,隕石坑在爆炸衝擊中產生的巖石碎塊落下來,積聚在坑底和坑唇內外,厚約180多米,經過重力坍塌、結構調整的最終坑大約直徑1.8公裡。由於氣候適宜和降水豐富,成坑後坑內迅速積水成為湖泊,經過約1.1萬年的淤積,坑底形成約107米厚的湖沼相沉積物。
  • 關於「依蘭隕石坑」的那些事,都在...
    白堊紀結束後,一顆小行星從天而降 「隕石坑,顧名思義,隕石砸出來的坑。」陳銘的開場白通俗易懂。他介紹,隕石坑的科學定義是指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他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凹坑。依蘭隕石坑就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環形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