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45182898289,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發送您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也歡迎您加入「夜航拍客」大家庭,微信搜索 yehangpaike 加「新聞夜航」為好友,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視頻素材!
2019年12月24日,依蘭發現了我國第二個隕石坑,這是一個簡單碗型隕石坑。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環形凹陷,它的發現為我國這一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但由於年代久遠,隕石基本都已經氣化,無法讓大家一睹風採。在地球上,其它被證實的隕石坑裡,是否發現過隕石呢?
撞擊地球表面形成隕石坑所殘留的隕石碎片的保存狀況,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撞擊規模和風化作用程度。隕石坑的規模越大,表明星球撞擊事件釋放的能量越大。大規模撞擊產生較高的壓力和溫度,可導致絕大部分隕石物質在撞擊瞬間發生氣化。
也就是說,很多隕石在撞擊產生的瞬間就會粉身碎骨。因此,隕石的真實面貌是否難以被人看到呢?研究員陳鳴說,這並不是絕對不可能的。
根據統計資料,在直徑小於1200米的隕石坑中找到殘留隕石的可能性較大,而在直徑大於1200米的隕石坑中找到殘留隕石的可能性較小。另外,大部分隕石物質在地表環境下很容易被風化消失。因此,在比較年輕的隕石坑中發現殘留隕石的可能性較大,而在古老的隕石坑中找到殘留隕石的可能性較小。
看來,想要找到隕石是一件既要靠科學依據,還要靠運氣的事情,多年以來,科考團隊一直在不斷地尋找隕石的身影,並孜孜不倦地對它進行研究,希望能通過隕石,更加了解我們的宇宙。
研究隕石可獲得太陽系和不同星球的物質組成以及形成和演化方面的重要信息。
隕石、隕石坑,看來裡面我們不了解的信息還有很多很多,目前我們的科考團隊對它們的了解可能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您想繼續了解更多關於隕石和隕石坑的知識,請跟我們一起持續關注《揭秘·依蘭隕石坑》。
更多新聞夜航精彩內容,
掃描二維碼,
下載極光新聞App,
與我們互動評論,
看直播,看視頻,
更有海量精彩內容等著您!
掃描二維碼下載極光新聞,主菜單中找到「極光號」️→查看全部極光號️→省級️→媒體️→新聞夜航️→點擊關注
向北方 看極光
有困難 夜航幫
版權歸新聞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請聯繫我們
圖片來源: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新聞夜航》熱線:0451-82898289
商務合作:18646368811
記 者:單 睿
編 輯:王 瑩
主 編:黃夏博
審 核:劉 兵
統 籌:董 姝、李健宏
監 制:陳 鵬、王 成
在看的你正在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