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盾

2020-10-15 冬哥譜科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盾,保護它們的大氣層。

45億年前,地球表面是一片危險、炎熱的爛攤子。

在生命出現之前很久,溫度就已經很高了,空氣也是有毒的。

被稱為太陽風的帶電粒子流威脅著我們的大氣層。

簡而言之,我們的星球是不適合居住的。

地球和月球。

這裡展示的地球和月球,是20世紀90年代伽利略任務的兩張照片的合成圖,有著悠久的共同歷史。

數十億年前,它們已經連接了磁場。

這張圖顯示了地球今天產生的磁場線。月球不再有磁場了。

地球和月球磁場。

根據新的研究,這幅插圖展示了地球和月球是如何在數十億年前連接在一起的磁場,幫助保護它們的大氣不受破壞性的太陽粒子流的影響。

但鄰近的盾牌可能幫助我們的星球保留了大氣層,並最終形成了生命和宜居條件。

NASA領導的一項研究在「科學進展」雜誌上說,那個盾牌就是月球。

美國宇航局首席科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吉姆·格林(Jim Green)表示:「月球似乎為地球提供了一道抵禦太陽風的實質性屏障,這對地球在這段時間內維持大氣層的能力至關重要。」

月球簡史。

根據領先的理論,月球形成於45億年前,當時火星大小的物體西婭(Theia)撞上了原始地球,當時我們的星球還不到1億年。

碰撞產生的碎片匯聚到月球上,而其他殘骸則重新匯聚到地球上。

由於重力的作用,月球的存在穩定了地球的自轉軸。

那時,我們的星球旋轉得更快,一天只持續5個小時。

在早期,月球也要近得多。

當月球的引力吸引我們的海洋時,水會被輕微加熱,能量就會消散。

這導致月球以每年1.5英寸的速度離開地球,或者說大約是兩個相鄰的一角硬幣的寬度。

科學家們曾經認為,月球從來沒有持久的全球磁場,因為它的核心太小了。

磁場使電荷沿著看不見的線移動,這些線在兩極向月球俯衝。

科學家們很早以前就知道地球的磁場,它在北極和南極地區創造了美麗的彩色極光。

由於地球形成留下的熱量,液態鐵和鎳在地球深處的運動仍然在流動,產生的磁場構成了圍繞地球磁層的保護性氣泡。

但多虧了對阿波羅任務中月球表面樣本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月球曾經也有一個磁層。

和地球一樣,月球形成的熱量會保持鐵在內部深處流動,儘管由於月球的大小,鐵流的時間不會那麼長。

格林說:「這就像烤蛋糕:你把它從烤箱裡拿出來,它還在冷卻。」

「質量越大,冷卻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這項新的研究模擬了大約40億年前地球和月球的磁場是如何表現的。

科學家們創建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觀察磁場在各自軌道上的兩個位置的行為。

科學家們寫道,在某些時候,月球的磁層可能會成為阻擋雨點般落在地月系統上的惡劣太陽輻射的屏障。

這是因為,根據該模型,月球和地球的磁層將在每個物體的極地區域磁連接。

對於地球的演化來說,高能太陽風粒子不能完全穿透耦合磁場並剝離大氣層,這一點對地球演化很重要。

但也有一些大氣交換。

來自太陽的極端紫外光將從地球最上層大氣中的中性粒子中剝離電子,使這些粒子帶電,使它們能夠沿著月球磁力線旅行到月球。

這可能也是當時月球維持稀薄大氣的原因之一。

月球巖石樣本中氮的發現支持了這樣的觀點,即以氮為主的地球大氣對月球古代大氣及其地殼做出了貢獻。

科學家們計算出,這種共享磁場的情況,隨著地球和月球的磁層結合在一起,可能在41億到35億年前一直存在。


如圖所示,當月球有磁場時,它會受到太陽風的阻擋。

NASA副首席科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大衛·德雷珀(David Draper)說:「了解月球磁場的歷史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可能的早期大氣,還有助於我們了解月球內部是如何演化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月球內部的冷卻,我們最近的鄰居失去了磁層,最終失去了大氣層。肯定在32億年前就已經顯著減少,大約在15億年前就消失了。

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太陽風剝離了大氣層。

這也是火星失去大氣層的原因:太陽輻射將其剝離。

科學家們說,如果我們的月球在關鍵的早期階段發揮了保護我們的星球免受有害輻射的作用,那麼以類似的方式,銀河系中的類地系外行星周圍可能還有其他衛星有助於保護它們的宿主行星的大氣,甚至有助於創造適宜居住的條件。

根據最新研究,這幅圖顯示了地球和月球在數十億年前就有磁場相連,有助於保護大氣層免受太陽粒子流的破壞。

這將會引起天體生物學領域的興趣--研究生命起源和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

這項模擬研究提出了地球和月球的古代歷史如何有助於保護地球早期大氣的想法。

神秘而複雜的過程很難弄清楚,但來自月球表面的新樣本將為揭開謎團提供線索。

由於NASA計劃通過Artemis計劃在月球上建立可持續的人類存在,可能會有多種機會來檢驗這些想法。

相關焦點

  •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盾,保護它們的大氣層
    到40億年前,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是現在的三分之——大約8萬英裡,而現在的距離是23萬8千英裡。在某個時刻,月球也變得「潮汐鎖定」,這意味著地球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物理學家曾經認為,月球從未有過一個持久的全球磁場,因為它的核心很小。磁場使電荷沿著看不見的線移動,這些線在兩極向月球彎曲。
  •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屏蔽,保護了它們的大氣
    半個半億年前,地球表面是一個險惡的熱亂。在生命出現之前很久,溫度一直在灼燒,空氣是有毒的。另外,作為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太陽以猛烈的爆發和日冕物質拋射的方式猛烈轟炸了我們的星球。被稱為太陽風的帶電粒子流威脅著我們的大氣層。簡而言之,我們的星球無法居住。
  • 研究發現:月球如何保護地球免受毀滅性的太陽輻射
    恆星的爆發使帶電粒子爆發,穿透了當時弱小的地球磁場,並產生了太陽風暴,從而慢慢破壞了它的大氣層。那是一個炎熱而無法居住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想知道我們的星球如何最終不會受到這種輻射的破壞,並最終發展了生活條件。
  • 月球曾經也擁有磁場
    中國航空報訊:地球生命能順利演化著,除了歸功於地球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外,月球的助力也不可少。NASA發現早年地球曾經共享過月球的磁場,受益於後者磁場與地球磁場相連形成更大的防護罩,幫助當時還不成熟的地球擋掉不少高能太陽風衝擊。
  • 關於質量的5個有趣事實,地球與月球共享一個共同的「質心」
    1.有一個質量單位稱為「斯勒格(slug)」它是美國習慣單位制和不太流行的英制的一部分。在世界上大多數地區,首選的質量單位是千克,其中一千千克等於一公噸。千克屬於國際單位制,也稱為公制。雖然在其他國家/地區是日常用語,但美國人往往更依賴美國習慣單位。
  • 太陽風暴或摧毀地球?專家建議製造巨大磁盾防護
    《太陽風暴或摧毀地球?專家建議製造巨大磁盾防護》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噹噹閱讀大數據:北京人愛讀史 上海人熱衷區塊鏈在世界讀書日來臨前夕,當當網聯合易觀發布《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發展歷程分析2019》,具體分析了中國零售市場的變化、閱讀渠道的變遷以及讀書和購買場景的升級。
  • 人類曾經被毀滅 344「月球是被月球的反叛者從地球上擊傷的」
    月球是被月球的反叛者從地球上擊傷的,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人類曾經被毀滅 第344期 配圖   月球曾經被反叛者擊傷的假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旁證,那就是人類在記憶中曾有過一場天上降下大火和發熱石的事件,這也是人類大災難記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整個災難的一個方面,它的存在對於我們了解史前災難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 地球曾經有兩個月亮,為何只剩一個了?
    雖然美國在1969年就成功登陸月球,邁出了人類最為重要的一步,但是,我們對於這顆最「熟悉」的星球也還有許多的未解之謎,對於月球的形成,月球特殊的地貌特徵的認識,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的解釋。如今,人類正努力再一次登上月球,在月球上建立可以工作生活的太空基地,實現人類跨越宇宙的第一步,成為我們一個新的偉大的夢想。美國、俄羅斯,印度、日本等國都計劃在不久的將來登陸月球。
  • 蘇聯科學家曾經密謀炸毀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星,自古以來,月有陰晴圓缺,但如果月球真的永遠地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據說前蘇聯曾經考慮用核武器摧毀月球!!他們認為,月球是地球許多自然災害的禍源。理由是:月球是地球的一隻體格龐大的寄生蟲,月球強大的引力導致地球自然災害不斷,是地球的禍源。
  • 地球和月球是如何形成的?
    太陽的形成實際上,地球並不能算是太陽分離出去的,同樣月球也不是地球分離出去的。太陽、地球、月球的形成目前來說其實都是假說,所謂的假說和胡說是有天壤之別的。科學的假說都需要一些證據,而主流的假說則需要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以及有十分充足的證據證明,它們與最終理論的最大區別在於還存在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
  • 如果地球與另一個星球共享軌道怎麼辦?
    地球是唯一繞太陽圍繞其圓形軌道運行的行星。所謂的馬蹄形軌道是兩個行星「共同運行」或在其恆星周圍共享同一區域的最不尋常的方式之一。每個月球都不會沿著兩個恆星繞圈運動,而是沿著它們自己的有點像馬蹄形軌道的邊緣移動,月牙形像是兩半的破環。法國天體物理學家肖恩・雷蒙德認為,馬蹄軌道是地球上最令人興奮的軌道結構之一。
  • 月球上曾經存在生命嗎?
    前情提要:據研究分析指出月球很有可能曾經是一個宜居星球,儘管現今尚無直接證據證實月球曾有生命痕跡,但不能否認在今後的探索中也許將會發現關鍵性證據。即使如今的月球因撞擊留下的火山口而顯得荒無人煙、麻麻賴賴,但是這項研究證實了它曾經為生命繁衍做出了貢獻。在發表於地球科學綜合雜誌 Astrobiology 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在古老時期的月球上,曾有兩個時期其表面具有很大的宜居可能性。
  • 月球一天等於地球一個月?地球和月球時間差距竟然這麼如此之大!
    我們都知道月球是太陽系中所有行星衛星中體積排名第五的衛星,也是我們人類所在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月球的大小僅有地球的1/8,質量更是只有地球的1/80,如果和地球作對比的話,那麼它就是當前已知的質量最大的一顆衛星,也是整個太陽系中密度排名第二的衛星。
  • 月球才是地球保護神,40億年前,它用磁場捍衛了地球大氣層
    和其他所有恆星一樣,太陽在年輕的時候也非常狂躁,強大的輻射足以讓地球生物喪命。雖然那個時候本就沒有生命,但是如果當時的輻射沒有得到有效的抵禦,地球今天同樣不會有人類。強大的太陽輻射足以將地球大氣中的分子吹走,導致地球失去所有的大氣,未來就不可能孕育生命了。好在,我們的地球有一個強大的護盾,那就是磁場。
  • 月亮和地球是什麼關係?它們曾經血脈相連
    不過有一個方面,月球是排名太陽系第一的,那就是衛星於母行星的比例,月球和地球的比例比太陽系所有行星的衛星比例高很多。這個積吸盤內孕育出2個一大一小的星球,就是地球和月球。直到現在就形成了現在地球和月球。還有假說是說月球原本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後來飛行到地球的位置時,被地球的引力捕獲了。於是月球就從行星變成了地球的一顆衛星了。
  • 川普明確否定「太空」是全球共享資源,月球開採規則將被改變?
    一般來說,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控制的區域,如公海、大氣層和南極洲,都被國際社會視為全球共享資源。這一原則也適用於太空,直到唐納·川普總統的行政命令明確拒絕了太空是地球上所有國家和人民共享的任何「全球公地」的想法。這一步是美國總統過去40年一系列決定中的最新一步,這些決定表明美國越來越不願意分享這些資源,特別是通過聯合國這樣的國際機構。
  • 蘇聯科學家曾經密謀炸毀月球,還好技術無法實現
    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星 據說前蘇聯曾經考慮用核武器摧毀月球他們認為,月球是地球許多自然災害的禍源。理由是:月球是地球的一隻體格龐大的寄生蟲,月球強大的引力導致地球自然災害不斷,是地球的禍源。把月亮摧毀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曾經有人就提出了這個設想,稱月球消失後地球上的氣候就趨於完美了,不同緯度上的人們都可以享受到美好的陽關和宜居溫度。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合適的溫度下才可能存在液態水,從人類發射探測器獲得的結果來看,金星和火星表面上都曾經存在過液態水,因此一般認為太陽系宜居帶為金星到火星的範圍。」劉慧根說,宜居帶的必要條件離不開液態水,而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達到71%),從地球經驗來看,液態水(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行星上只要發現液態水的痕跡,就有可能孕育過生命,因此一個大膽的猜測是:金星和火星存在過液態水的痕跡,有可能曾經出現過生命。  20世紀初,曾有人認為火星和金星是人類生活的可能之地。但隨著人類探測技術的發展,這個可能被否定。
  • 又一個曾經站在月球上的人,走了
    說到登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阿波羅11號、阿姆斯特朗和那句名言「我的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與搭檔乘坐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降落月球。阿姆斯特朗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其搭檔奧爾德林隨後也踏上了月球。兩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兩個半小時。
  • 人類曾經被毀滅 343「轟擊月球戰爭與地球史前戰爭是同一場戰爭」
    人類曾經被毀滅 343  那麼,月球真的是被銀河系互有往來的智慧生物擊傷的嗎?根據中國神話敘事極強的內在邏輯關係,我們認為將月球被轟擊的事件放到中國完整的&34;神話系列中來是明智的,也是十分自然合理的。再者,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都發現,在地球史前文明中有極強高溫造成的地質結構和被毀滅的城市遺址,這說明地球上確實經歷過一場十分殘酷的戰爭,將月球曾遭到轟擊與這場戰爭相互聯繫是再自然不過的了。想一想月球在太空中的位置,你就會覺得這樣聯想幾乎是唯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