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盾,保護它們的大氣層

2021-01-15 NASA派

45億年前,地球表面是一片危險、炎熱的大地。在生命出現之前很久,溫度就已經很高了,空氣也是有毒的。此外,當我們還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時,太陽就用稱為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劇烈輻射轟炸了我們的星球。被稱為太陽風的帶電粒子流威脅著我們的大氣層。簡而言之,我們的星球是不適合居住的。


地球和月球,由上世紀90年代伽利略任務的兩幅圖片合成而成,有著悠久的共同歷史。幾十億年前,他們的磁場是連接在一起的。


但是一個鄰近的屏障可能幫助我們的星球保持它的大氣層,並最終發展出生命和適宜居住的條件。NASA 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這個保護層就是月球。

NASA首席科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吉姆·格林(Jim Green)說,「月球似乎為地球提供了一個實質性的防護屏障,對地球在此期間保持大氣層的能力至關重要。」「我們期待著在NASA通過阿耳忒彌斯計劃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時繼續跟進這些發現,該項目將帶回月球南極的關鍵樣本。」

月球簡史

根據主流理論,月球形成於45億年前,當時我們的地球還不到1億年之久,一個名為忒亞(Theia)的火星大小的物體撞擊到原始地球上。碰撞產生的碎片聚集成月球,而其他殘餘物重新融入了地球。由於重力,月亮的存在穩定了地球的自轉軸。那時,我們的地球自轉得更快,一天只有5個小時。

在早期,月球離我們也很近。由於月球的引力作用在海洋上,會被略微加熱,能量就會被消耗掉。這就導致月球以每年1.5英寸的速度遠離地球,或者說大約是兩個10美分硬幣的寬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就足夠了。到40億年前,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是現在的三分之——大約8萬英裡,而現在的距離是23萬8千英裡。在某個時刻,月球也變得「潮汐鎖定」,這意味著地球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物理學家曾經認為,月球從未有過一個持久的全球磁場,因為它的核心很小。磁場使電荷沿著看不見的線移動,這些線在兩極向月球彎曲。科學家們很早就知道地球的磁場,這種磁場在北極和南極地區形成了色彩豔麗的極光

磁場起著屏蔽作用,使電荷沿著它看不見的線移動。科學家們很早就知道地球的磁場,這種磁場在北極和南極地區形成了色彩豔麗的極光。在地球深處,液態鐵和液態鎳的運動仍然在流動,這是因為地球形成過程中留下的熱量。這些運動產生的磁場構成了圍繞地球磁層的保護性氣泡。

通過對阿波羅任務中月球表面樣本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月球曾經也有一個磁層。這些封存了幾十年的樣本,最近用現代技術進行了分析,證據不斷增加。

像地球一樣,月球形成時產生的熱量會使鐵保持在月球內部深處流動,但由於月球的大小,鐵的流動時間不會那麼長。

「這就像烤蛋糕:你把它從烤箱裡拿出來,它還在冷卻,」格林說。「質量越大,冷卻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這張圖顯示了地球現在產生的磁場線。月球不再有磁場。磁屏蔽

這項新的研究模擬了大約40億年前地球和月球磁場的變化。物理學家們建立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觀察磁場在各自軌道的兩個位置的行為。

科學家們寫道,在某些時候,月球的磁層可能會成為地月系統遭受強烈太陽輻射的屏障。這是因為,根據這個模型,月球和地球的磁球在每個天體的兩極區域都有磁性連接。對於地球的演化很重要的一點是,高能的太陽風粒子不能完全穿透耦合磁場並剝離大氣層。


當月球有磁場時,地球就會被屏蔽,不受太陽風的影響,如圖所示。

圖片來源:NASA


但地球和月球也有一些大氣交換。來自太陽的極端紫外線會將地球最高層大氣中的中性粒子中的電子剝離,使這些粒子帶電,並使它們能夠沿著月球磁場線前往月球。這可能也是當時月球保持稀薄大氣的原因之一。月球巖石樣本中氮的發現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以氮為主的地球大氣層促成了月球的古代大氣及其地殼。

科學家們計算出,地球和月球的磁球結合在一起的磁場共享情況可能在41億到35億年前一直存在。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幅圖展示了地球和月球是如何在數十億年前就有磁場連接起來的,這有助於保護它們的大氣層免受破壞性太陽粒子流的影響。

圖片來源:NASA


「了解月球磁場的歷史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早期大氣,還有助於我們了解月球內部是如何演變的,」美國宇航局副首席科學家和研究合著者大衛·德雷珀(David Draper)說。「它告訴我們月球的核心可能是什麼樣子的——可能是在其歷史的某個時刻液態和固態金屬的結合——這是月球內部如何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謎團。」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月球內部的冷卻,我們最近的鄰居失去了磁層,最終失去了大氣層。磁場在32億年前就顯著減少,在大約15億年前消失。如果沒有磁場,太陽風就會將大氣層剝離。這也是火星失去大氣層的原因:太陽輻射將大氣層剝離。

科學家們說,如果我們的月球在關鍵的早期起到了保護我們的星球免受有害輻射的作用,那麼在銀河系中,可能還有其他的衛星在類地系外行星周圍,以類似的方式幫助它們的主行星保持大氣層,甚至有助於創造適宜居住的條件。這對研究生命起源和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的天體生物學領域來說是很有意義的。

人類探索可以告訴我們更多

這項模擬研究為地球和月球的遠古歷史如何有助於地球早期大氣的保存提供了思路。神秘而複雜的過程很難弄清楚,但來自月球表面的新樣本將提供解開謎團的線索。

隨著NASA計劃通過阿耳忒彌斯項目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可持續的人類存在,可能會有多種機會來驗證這些想法。當太空人從地球和月球磁場聯繫最緊密的月球南極帶回第一批樣品時,科學家可以尋找地球古代大氣的化學特徵,以及由隕石和小行星撞擊產生的水等揮發性物質。科學家們對月球南極數十億年來從未見過陽光的地區——即「永久陰影區」——特別感興趣,因為嚴酷的太陽粒子不會帶走揮發性物質。

例如,氮和氧可能沿著磁場線從地球到月球,並被困在這些巖石中。

格林說:「來自這些永久陰影區域的重要樣本對於我們理清地球揮發物質的早期演化,檢驗我們的模型假設至關重要。」

論文的其他合著者是來自巴爾的摩縣馬裡蘭大學的斯科特·博德森(Scott Boardsen)和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的董傳飛(Chuanfei Dong)。


相關焦點

  •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盾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盾,保護它們的大氣層。月球不再有磁場了。地球和月球磁場。根據新的研究,這幅插圖展示了地球和月球是如何在數十億年前連接在一起的磁場,幫助保護它們的大氣不受破壞性的太陽粒子流的影響。但鄰近的盾牌可能幫助我們的星球保留了大氣層,並最終形成了生命和宜居條件。NASA領導的一項研究在「科學進展」雜誌上說,那個盾牌就是月球。
  •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屏蔽,保護了它們的大氣
    半個半億年前,地球表面是一個險惡的熱亂。在生命出現之前很久,溫度一直在灼燒,空氣是有毒的。另外,作為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太陽以猛烈的爆發和日冕物質拋射的方式猛烈轟炸了我們的星球。被稱為太陽風的帶電粒子流威脅著我們的大氣層。簡而言之,我們的星球無法居住。
  • 研究發現:月球如何保護地球免受毀滅性的太陽輻射
    恆星的爆發使帶電粒子爆發,穿透了當時弱小的地球磁場,並產生了太陽風暴,從而慢慢破壞了它的大氣層。那是一個炎熱而無法居住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想知道我們的星球如何最終不會受到這種輻射的破壞,並最終發展了生活條件。
  • 保護地球生命的三重屏障:太陽系巨行星、月球和地球大氣層
    所有問題的都歸結到一個時間和概率問題,那就是地球多久會遭受地外天體的撞擊,其實,地球遭受大型地外天體撞擊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可能幾百、上千萬年才會發生一次,因為我們地球有三種防禦地外天體的手段。土星和木星是太陽系行星中的大個子,土星的直徑是地球的9倍多,質量是地球的95倍多;木星的個頭更大,直徑是地球的11倍多,質量是地球的317倍多。這兩個大個子的軌道在地球公轉軌道之外,很多太陽系外天體在到達地球之前,經過土星、木星身邊,就被吸引了過去,撞向了它們,給地球解除了威脅。
  • 月球早期的磁場幫助保護了地球大氣層?
    月球很可能使我們的地球大氣層免受了40億年前,來自更活躍的太陽的傷害,從而導致它的磁場早已消失。,在42億至34億年前,當時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是現在的兩倍多,它的磁場至少是現在的兩倍。華盛頓特區NASA的詹姆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們利用這些信息模擬了早期月球磁場與地球的相互作用。他們發現,月球和地球的磁場應該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保護性的磁層。地球與月球相互作用的潮汐力量可能幫助維持了幾億年的電流和磁層活動。最終,月球漂離地球,其核心冷卻。
  • 月球才是地球保護神,40億年前,它用磁場捍衛了地球大氣層
    同時,在四十億年前那種強大的太陽輻射中,我們的地球大氣層能夠倖存下來,還應該感謝另外一個護盾——月球。最近,美國宇航局領導的一項研究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如果不是月球,今天的地球恐怕不會有生命存在。
  • 月球曾經也擁有磁場
    中國航空報訊:地球生命能順利演化著,除了歸功於地球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外,月球的助力也不可少。NASA發現早年地球曾經共享過月球的磁場,受益於後者磁場與地球磁場相連形成更大的防護罩,幫助當時還不成熟的地球擋掉不少高能太陽風衝擊。
  • 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為什麼近在咫尺的月球沒有大氣層?
    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為什麼近在咫尺的月球沒有大氣層?★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公裡的大氣層。氣體密度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變得愈來愈稀薄。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氬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還有水汽和塵埃等。根據各層大氣的不同特點(如溫度、成分及電離程度等),從地面開始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電離層)和外大氣層。月球為什麼沒有大氣層呢?
  • 月球在地球的大氣層中
    月球在地球的大氣層中!看似荒誕,實則確有其事!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顆衛星,對地球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甚至地球上一天24小時的由來,也是因為月球的存在,但根據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覆蓋了整個月球和月球運轉的軌道,從這種角度上來說,其實月球是處於整個地球的大氣層當中。
  • 月球磁場曾保護地球生命!
    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曾保護地球大氣層免受活躍太陽輻射的侵害。從月球帶回的巖石樣本顯示,距今42億至43億年間,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比現在近一倍,月球的磁場曾一度至少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格林和同事對地球磁場和早期月球磁場的相互作用進行建模,並得出結論稱,這兩個磁場造就了一個統一的磁層,保護地球免受部分太陽風的影響。「地球與月球相互作用的也許在數億年裡幫助保持了月球磁場的活躍度。」格林稱,「但最終月球遠離了地球,月球的內核冷卻下來,產生的磁場也消失了。」地球和月球曾經共同的磁場或能回答有關早期地球的一個重要問題。
  • 地球有一個厚厚大氣層,為什麼近在咫尺月球沒有?其實它曾有過!
    太陽系中有大氣層的天體除了地球外,還有金星、火星以及土衛六(太陽系唯一有大氣層的衛星),除開這幾顆天體之外,其他的不是氣態行星就是孤零零一顆行星,比如水星,還有冥王星,當然現在冥王星已經不是行星了!那麼距離地球那麼近的天體,月亮為什麼沒有大氣層呢?畢竟地球的大氣那麼豐富,形成之初就不能勻一點給月亮嗎?
  •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審核:小文 引言:前段時間有科學研究發現,地球的大氣不僅出現在月球的周圍,還去到距離地表65萬公裡的地方。這飄散的大氣像一條絲帶一樣連著地球和月球,然而很多人對此感到疑惑,地球大氣都「吹」到月球的後面了,為什麼大氣層沒有明顯變薄呢?
  •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作為地球上最重要的保護層,地球大氣層不僅可以保護地球免受過多的宇宙輻射的影響,還可以保護原始大氣層不讓其漂移到宇宙中。人們一直認為,大氣層距離地表只有幾萬公裡,但是研究表明,大氣層可以擴展到63萬公裡。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380,000公裡,這意味著月球可能仍處於地球大氣中。科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了這種現象的原因。事實證明,地球的大氣每年都被吹走。
  • 月球上曾經存在生命嗎?
    前情提要:據研究分析指出月球很有可能曾經是一個宜居星球,儘管現今尚無直接證據證實月球曾有生命痕跡,但不能否認在今後的探索中也許將會發現關鍵性證據。即使如今的月球因撞擊留下的火山口而顯得荒無人煙、麻麻賴賴,但是這項研究證實了它曾經為生命繁衍做出了貢獻。在發表於地球科學綜合雜誌 Astrobiology 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在古老時期的月球上,曾有兩個時期其表面具有很大的宜居可能性。
  • 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為什麼月球一點大氣層都沒有?
    月球沒有大氣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質量太小,二是沒有磁場。月球直徑是地球的1/4,質量只有地球的1.2%,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1/6,表面幾乎接近真空狀態,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表面之所以沒有大氣層,有兩個主要原因:天體質量一個天體的質量,幾乎決定了這個天體的基本性質,如果天體質量太小,天體表面的引力很弱,就無法束縛氣體形成大氣層。
  • 《科學進步》雜誌: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曾保護地球大氣層免受活躍太陽輻射的侵害
    《科學進步》雜誌: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曾保護地球大氣層免受活躍太陽輻射的侵害(© 照片 : Instagram / Roscosmos / Ivan Vagner)(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曾保護地球大氣層免受活躍太陽輻射的侵害。
  • 俄專家發現:地球大氣層範圍驚人,月球從地球的大氣層中穿越
    北京時間2月21日消息,最新研究發現,地球大氣層的最外層遠遠超出了月球軌道——幾乎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根據歐洲航天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ESA/NASA)太陽和太陽風層天文衛星(SOHO)的觀測結果,環繞地球的氣體層可達63萬公裡外,即地球直徑的50倍。
  • 地球大氣層新高度,月球軌道會衰減撞擊地球嗎?
    一旦人造物體到達這裡,氣體分子對它的摩擦阻力就已經非常小了,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軌道才會衰減,重新墜入大氣層燒毀。但空氣稀薄不等於沒有空氣,所以如果要用地球約束的氣體來劃分地球和太空界限的話,地球和太空之間實際並沒有明確的分界,至少在我們下面要談到的這項最新研究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地球的大氣層究竟延伸到了多遠的距離。
  • 月球剛誕生時不像現在這麼冷冰冰的:曾經擁有熾熱金屬大氣層
    月球剛誕生時不像現在這麼冷冰冰的:曾經擁有熾熱金屬大氣層 月球是冷冰冰的,大氣層稀薄到相當於沒有。但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模擬發現,40多億年前月球剛誕生時,曾短暫擁有熾熱的大氣層,其中富含金屬元素。
  • 月球竟然在地球大氣層裡面!這是真的哦~
    嚴格地說,地球和太空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我們的大氣層不會在某一高度結束,它只是會逐漸消失。俄羅斯空間研究所(SRI)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的大氣層向太空延伸了63萬公裡。要知道,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38萬公裡。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是Igor Baliukin。俄羅斯SRI、行星、物理和太陽系小天體系的一名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