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2020-12-07 騰訊網

審核:小文

引言:前段時間有科學研究發現,地球的大氣不僅出現在月球的周圍,還去到距離地表65萬公裡的地方。這飄散的大氣像一條絲帶一樣連著地球和月球,然而很多人對此感到疑惑,地球大氣都「吹」到月球的後面了,為什麼大氣層沒有明顯變薄呢?

地球大氣層作為地球上最為重要的保護層,它不僅保護地球不會遭受太多宇宙輻射的影響,還可以保護原有的大氣不至於讓它們飄散到宇宙中去。人們一直以為大氣層的範圍僅僅是距離地表幾萬公裡的地方,然而已經有研究表明,大氣的範圍可以擴散到63萬公裡遠的地方。而地月之間的距離大約是38萬公裡,也就是說月球有可能還在地球的大氣層內。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得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原來地球大氣每年都會被大量吹走。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10萬噸大氣會被吹出大氣層,而地球大氣是有限的,為什麼大氣層不會逐漸變薄呢?科學家表示,大氣的厚度一直保持動態平衡,不可能總是保持一定的厚度,但它最終變薄的可能性比較低。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每年有大量大氣流失。由於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星球,因此太陽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地球,其中太陽風就是吹散大氣的主要原因。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風不斷的作用,原本僅僅存在於地球附近的大氣逐漸向月球方向擴散,時至今日地球大氣不僅可以觸及月球,還去到更遠的地方了。在科學家觀察到這種現象之後,立即對大氣損失的速度進行計算,結果發現每分鐘就有大約180公斤的氣體被吹散。如果以此為平均速度的話,那麼地球每年最少會有10萬噸氣體被吹進宇宙。既然如此,為什麼地球大氣並沒有明顯變薄呢?

後來有研究人員給出了解釋,地球在不斷流失氣體的同時也在捕捉宇宙中的氣體,這些氣體大部分都是太陽軌道上的游離氣體。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檢測到大氣中含有太陽風的成分,也就是說地球大氣連太陽風都敢吸收。科學家表示,要不是地球有這樣的能耐,以它流失氣體的速度地球很快就會變成第二個火星了。除此之外,地球內部的氣體來源也十分重要。

眾所周知自然界中綠色植物被譽為生態系統的「生產者」,它們不僅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水等其他化合物,還產生大量的氧氣。當然植物也並非只產生氧氣而不消耗,它們還是需要靠呼吸作用來維持生命活動的,但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遠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氣體多,所以植物能夠源源不斷地向大氣層輸送氣體。

對於地球大氣流失的現象,有網友提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如果未來地球流失到太空中的大氣把整個月球都包圍住了,那麼人類是否能夠通過改造月球來建設人類的月球基地呢?專家表示,要想在月球上認為地建立起一個大氣層,還需要一定的磁場來固定這個大氣層,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而月球恰恰不符合這一點要求。

相關焦點

  •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作為地球上最重要的保護層,地球大氣層不僅可以保護地球免受過多的宇宙輻射的影響,還可以保護原始大氣層不讓其漂移到宇宙中。人們一直認為,大氣層距離地表只有幾萬公裡,但是研究表明,大氣層可以擴展到63萬公裡。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380,000公裡,這意味著月球可能仍處於地球大氣中。科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了這種現象的原因。事實證明,地球的大氣每年都被吹走。
  • 地球大氣每年被「偷走」10萬噸,為何大氣層卻沒有變薄?
    近期有研究發現,太陽風在不斷地將地球大氣往外面抽離,而且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已經形成了一條隱約的氣體「通道」,為什麼大氣層沒有變薄呢?放眼整個宇宙,雖然存在許多和地球類似的星球,有的星球自然環境與地球有著較高的相似度,但是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地球存在生命。而地球能夠孕育出生命,與內部和外部的諸多因素有關。
  • 宇宙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想不到
    地球的質量是相當穩定的,即使是發射到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和火箭,最終會因為地球引力墜落。地球最大的質量損失來自逃逸的氫和氦,地球每秒鐘失去大約3公斤的氫,氫和氦分別以每年95000噸和1600噸的速度逃逸,這些元素太輕,無法被地球的重力鎖住在地球,往往會逃逸到太空中。
  • 宇宙每年吸走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 受太陽風侵擾,地球大氣層每年被捲走10萬噸大氣,這對地球有害嗎
    大氣層對於地球而言,就是保護神一般的存在,它的出現是地球生命的福音,沒了它也就沒有我們。但它現在被太陽風侵擾,每年被捲走10萬噸大氣。地球大氣層大氣層的作用這麼大,我們自然不能讓它有什麼損害,可科學家們卻發現大氣層正在以每年減少10萬噸大氣的速度消逝
  • 地球每年向太陽「上繳」10萬噸大氣,大氣層會消失嗎?專家笑了!
    地球處於宜居帶當中,享受充足的陽光以及溫度,讓地球能有一個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終於誕生出了許許多多的生物體。除了地球之外,金星、火星同樣也處於宜居帶中,但為何只有地球才能夠誕生出生命呢?
  • 地球每年逃逸數十萬噸大氣到太空,為什麼大氣層沒有變薄?
    地球是一個生機盎然的世界,在這個星球上孕育了無數的生命,也是目前人類唯一已知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地球之所以能成為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除了恰到好處的空間位置與強度合適的磁場外,最重要的便是包裹著一層濃厚的大氣層。如果從太空俯瞰地球的樣貌,便可以看到在地球周圍有一層透明的混合氣體,它被地球引力牢牢吸附!
  • 太陽風每年吹走10萬噸大氣,幾萬年後,地球會變成第二個火星?
    筆者-小文大氣層又名為大氣圈,這是一層厚度大概在一千千米以上的,因為重力關係而圍繞在地球上方的混合氣體。大氣層沒有明顯的界限,但其內部卻可以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以及中間層和暖層等部分,這層地球最外圍的氣體包裹著陸地和海洋,同時為地面上活躍的生命提供安全保障。
  • 太陽風每年吹跑地球10萬噸大氣,幾億年後,地球會變成火星嗎?
    我們的大氣層每時每刻都在被太陽風侵擾,每年都會損失10萬噸左右的大氣。長此以往,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的大氣層消失殆盡呢?到時候我們人類又將何去何從?地球是一個巖石星球,在它的外圍包裹著一層約100千米厚的大氣層。可不要小看了大氣層,正是有了它才有了地球上成千上萬的物種。我們的生存需要穩定的環境,恆定的溫度,還需要躲避宇宙射線的侵害。
  • 地球的大氣層每年被「吹走」10萬噸物質,為何我們毫無感覺?
    曾經有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3萬千米的地方發現地球的大氣,原來大氣層不斷地被太陽風颳走,然而為什麼沒有影響我們的生活呢?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被一層層厚實的大氣環繞包圍著。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物都離不開呼吸來維持生命。就像人類一樣,吸入來自大氣層的氧氣,然後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會回到大氣層中。大氣層就像一個保護傘一樣保護著地球免受宇宙輻射的危害。
  •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盾,保護它們的大氣層
    由於月球的引力作用在海洋上,水會被略微加熱,能量就會被消耗掉。這就導致月球以每年1.5英寸的速度遠離地球,或者說大約是兩個10美分硬幣的寬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就足夠了。到40億年前,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是現在的三分之——大約8萬英裡,而現在的距離是23萬8千英裡。在某個時刻,月球也變得「潮汐鎖定」,這意味著地球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物理學家曾經認為,月球從未有過一個持久的全球磁場,因為它的核心很小。磁場使電荷沿著看不見的線移動,這些線在兩極向月球彎曲。
  • 地球靠磁場保護大氣層,金星沒有磁場,大氣為何能比地球濃厚百倍
    但地球之所以有大氣層,是因為地球有獨特的磁場,它可以阻擋太陽風對地球高層大氣的襲擊,不然,速度高達每秒500~1000公裡的太陽風可以輕鬆的吹跑地球高層大氣,導致地球大氣層越來越稀薄,最終會導致地球成為一顆近乎於沒有空氣的星球。
  • 地球有一個厚厚大氣層,為什麼近在咫尺月球沒有?其實它曾有過!
    太陽系中有大氣層的天體除了地球外,還有金星、火星以及土衛六(太陽系唯一有大氣層的衛星),除開這幾顆天體之外,其他的不是氣態行星就是孤零零一顆行星,比如水星,還有冥王星,當然現在冥王星已經不是行星了!那麼距離地球那麼近的天體,月亮為什麼沒有大氣層呢?畢竟地球的大氣那麼豐富,形成之初就不能勻一點給月亮嗎?
  • 太空是真空,為什麼地球的大氣沒有被吸走?愛因斯坦又怎麼解釋?
    地球有一層厚厚的大氣這點大家都知道,太空從宏觀意義上來說就是真空這也沒錯,大氣沒有被真空吸走這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結果,因為地球有引力嘛,它將大氣牢牢的吸附在地球周圍,不會讓真空將它吸走,但這種方式實在不太好理解,我們今天來個廣義相對論下的解釋,一目了然記憶深刻!
  • 太陽風每年捲走數萬噸大氣,大氣層會因此消失麼?答案竟是這樣
    當陽光到達地球時,大氣吸收、散射和反射一些熱能,以防止白天地球溫度過高,並減緩夜間地球的熱量散發,以防止夜間地球溫度過低,從而形成非常好的溫差。溫差值越小,越有利於生命的進化和延續。如果沒有大氣層或者大氣層很薄,地球表面的晝夜溫度會很大,生命很難適應如此大的溫差環境。
  • 宇宙是真空狀態,為什麼不將地球的氧氣全部吸走?
    當我們打開瓶蓋時,會出現真空會將空氣吸走的現象,這看起來確實是可以成立的例子。根據這個原理,我們放大對象看看問題,那就地球上的空氣與太空中的真空環境。這樣的演算下來,為什麼太空中的真空環境不會將地球的空氣給吸走?這無疑是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也曾表過態度,上面的說法是錯誤的。真空的瓶子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強力吸收空氣,只不過是地球的大氣壓在施加力讓空氣進入瓶子中。
  • 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為什麼近在咫尺的月球沒有大氣層?
    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為什麼近在咫尺的月球沒有大氣層?★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公裡的大氣層。氣體密度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變得愈來愈稀薄。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氬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還有水汽和塵埃等。根據各層大氣的不同特點(如溫度、成分及電離程度等),從地面開始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電離層)和外大氣層。月球為什麼沒有大氣層呢?
  • 每年1500個隕石墜落地球,為何月球隕石坑比地球多?
    6倍,從理論上講,地球比月球更加容易吸引外來行星撞擊,為何在地球表面看不到像月球表面那麼多的隕石坑呢?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這一點不假。很多流浪行星,被地球吸引力,從宇宙空間中吸引過來,在飛向地球的過程中,全靠月球的護衛,很多行星和月球相撞,避免了撞擊地球,月球表面帶來了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就是月球的軍功章。但是由於月球的吸引力比較小,真正被月球吸引過去的隕石其實並不多,月球每年大約有800次的隕石降落現象。
  • 太空是真空,為什麼地球大氣卻沒有被吸走?愛因斯坦又怎麼解釋?
    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地表的大氣壓相當於每平方釐米一千克力,當然在八大行星中大氣層並非地球獨有,比如金星就有一個氣壓超過地球將近90倍的大氣層,從地球的一個大氣壓到金星的90個大氣壓,再到「木星」們的數千個甚至更高的大氣壓,但真空大氣壓幾乎就是零,這麼高壓力的大氣為什麼沒有被真空吸走?
  • 月球在地球的大氣層中
    月球在地球的大氣層中!看似荒誕,實則確有其事!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顆衛星,對地球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甚至地球上一天24小時的由來,也是因為月球的存在,但根據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覆蓋了整個月球和月球運轉的軌道,從這種角度上來說,其實月球是處於整個地球的大氣層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