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每年吹走10萬噸大氣,幾萬年後,地球會變成第二個火星?

2021-01-18 科學探索說

筆者-小文

大氣層又名為大氣圈,這是一層厚度大概在一千千米以上的,因為重力關係而圍繞在地球上方的混合氣體。

大氣層沒有明顯的界限,但其內部卻可以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以及中間層和暖層等部分,這層地球最外圍的氣體包裹著陸地和海洋,同時為地面上活躍的生命提供安全保障。

經研究發現,大氣層中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氣,它佔據了大氣層百分之78以上的量,其次則是氧氣,佔比為百分之二十左右,剩下的氣體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以及其它諸如氦氣、氖氣等稀有氣體。

在我們看來,大氣層作為地球生命的象徵,在地球的氣候穩定下來就一直存在至今了,這也是地球和火星最大的區別之一。

而缺乏大氣層保護的火星和月球等星球,雖然它們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卻很難有生命的存在。

大氣層的作用非常明顯,其實保證地球各種氣體含量的穩定性,某種單一氣體不會過多或者過少,其二就是防止紫外線輻射,同時大氣層還能抵禦小行星的襲擊,讓大部分巖石在到達地面之前就被融化。

人類的肉眼是無法看見紫外線的,但長期讓皮膚暴露在強紫外線中卻有患上皮膚癌的風險,而強烈的紫外線還會殺死植物和動物。

但在一項數據中,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並不總是等量的,受到太陽風的影響,地球每年會被帶走大約9.5萬噸的氫氣和1800噸的氦氣。

那麼,在太陽耀斑強烈爆發的時期,地球的大氣層會被完全剝離嗎?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擔心,因為相比起被太陽風奪走的大氣量,地球每天也在不斷地產生大氣的原材料。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析出的氧氣,以及動物和人類呼出的二氧化碳,乃至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等等,這些氣體最終都會成為大氣層原材料的一部分。

而即便沒有氣體進行補充,太陽風要將地球大氣層全部奪走,也需要超過600億年的時間才能做到。

相關焦點

  • 太陽風每年吹跑地球10萬噸大氣,幾億年後,地球會變成火星嗎?
    我們的大氣層每時每刻都在被太陽風侵擾,每年都會損失10萬噸左右的大氣。長此以往,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的大氣層消失殆盡呢?到時候我們人類又將何去何從?地球是一個巖石星球,在它的外圍包裹著一層約100千米厚的大氣層。可不要小看了大氣層,正是有了它才有了地球上成千上萬的物種。我們的生存需要穩定的環境,恆定的溫度,還需要躲避宇宙射線的侵害。
  •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作為地球上最重要的保護層,地球大氣層不僅可以保護地球免受過多的宇宙輻射的影響,還可以保護原始大氣層不讓其漂移到宇宙中。人們一直認為,大氣層距離地表只有幾萬公裡,但是研究表明,大氣層可以擴展到63萬公裡。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380,000公裡,這意味著月球可能仍處於地球大氣中。科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了這種現象的原因。事實證明,地球的大氣每年都被吹走。
  • 受太陽風侵擾,地球大氣層每年被捲走10萬噸大氣,這對地球有害嗎
    大氣層對於地球而言,就是保護神一般的存在,它的出現是地球生命的福音,沒了它也就沒有我們。但它現在被太陽風侵擾,每年被捲走10萬噸大氣。地球大氣層大氣層的作用這麼大,我們自然不能讓它有什麼損害,可科學家們卻發現大氣層正在以每年減少10萬噸大氣的速度消逝
  •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審核:小文 引言:前段時間有科學研究發現,地球的大氣不僅出現在月球的周圍,還去到距離地表65萬公裡的地方。這飄散的大氣像一條絲帶一樣連著地球和月球,然而很多人對此感到疑惑,地球大氣都「吹」到月球的後面了,為什麼大氣層沒有明顯變薄呢?
  • 地球每年向太陽「上繳」10萬噸大氣,大氣層會消失嗎?專家笑了!
    地球處於宜居帶當中,享受充足的陽光以及溫度,讓地球能有一個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終於誕生出了許許多多的生物體。除了地球之外,金星、火星同樣也處於宜居帶中,但為何只有地球才能夠誕生出生命呢?
  • 太陽風「吹」掉了火星「外衣」
    當太陽風擊中火星時,火星大氣損失的速率會提高10%-20%全球性的偶極磁場保護了地球的大氣  NASA本月6日又公布在火星探索方面的一個重大發現:馬文探測器發現了火星大氣在太陽風轟擊下散失的證據。  科學家們曾經以為,火星大氣的稀薄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其中的二氧化碳退縮在了火星土壤中。
  • 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原標題: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科技日報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劉園園)北京時間11月6日凌晨3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MAWEN)探測任務發現了過去40億年中火星大氣演變的關鍵因素: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 太陽風每年捲走數萬噸大氣,大氣層會因此消失麼?答案竟是這樣
    然而,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研究,人們發現地球的大氣層正在消失,平均而言,它必須被太陽風轉變成每年接近10萬噸的大氣層。儘管地球大氣層的質量非常大,但根據這種消耗,地球大氣層將繼續減少,直到有一天它變成像火星一樣的稀薄大氣。我們需要擔心地球大氣層每年的損失嗎?事實上,根本沒有必要擔心。地球大氣層的重量約為6000億噸。
  • 地球大氣每年被「偷走」10萬噸,為何大氣層卻沒有變薄?
    審核:小文引言:地球處於太陽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其他星球的影響,尤其是太陽的影響。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地球大氣邊界就在距離地面大約50公裡的地方,然而近期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距離地表大約60萬公裡的地方仍然存在地球大氣成分,這是怎麼回事呢?該報告緊接著指出來這種現象的原因:地球大氣在不斷地向外擴散,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太陽風的作用。
  • 什麼是太陽風,猛烈的太陽風會把地球吹跑嗎?
    這樣驚人的風速,怎麼沒有把地球吹跑了呢?這又是地球上的風暴與太陽風不同之處。如果像地球這麼密度的風以太陽風的速度吹來地球,地球不要說被吹跑,恐怕早就被撕碎了,還會有人類?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太陽風。
  • 本來有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火星到底是怎麼死的?
    火星死了!如果你向天文學家打聽火星的事兒,他多半會告訴你,那是一顆死了的行星。即便有一些偶然監測到的火星地震,那也頂多表示它還沒完全死透,但決不會有迴光返照,或者重獲新生的可能。一直都有人希望登上火星,去改造它,將其變成第二顆地球,成為人類新的殖民地。如果你讀了本文,或許會改變看法。
  • 缺乏磁場保護,火星大氣層被太陽風「吹跑」,地球會不會也這樣?
    這樣來看火星根本就不適宜人類繼續生存,如果想要真正的移民火星,除非將來火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事實上就在地球和火星誕生之初,二者曾經有過相似的情況,那時候的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擁有厚厚的大氣層,而且那時候的地球中大氣層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很高,但是後來地球磁場形成強烈的保護下,大氣層可以免受太陽風的幹擾,基本的穩定在地球的表面上,而火星卻沒有受到這樣的保護
  • 美國宇航局的 MAVEN任務圓滿成功,揭開了火星大氣消失的神秘面紗
    透過測量火星大氣與太陽、原子和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這些粒子如何被吹離火星,消失在太空深處,通過研究太陽風、極光和其他大氣效應,我們不僅能了解到火星目前正在發生的變化,也能了解到它是如何變成一個如此荒涼的世界的。另外,2013年發射的專家號還具有與火星軌道上的探測器、登陸者和其他衛星進行通信的能力,這意味著專家號能夠同時從多個地點獲取有用的數據,而無需將信號發送到地球,而返回火星需要20分鐘。
  • 「火星VS地球」人類殖民火星漫談 千年大計始於當下
    【火星VS地球】不同點火星表面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38%,人類的骨骼及身體構造適應了地球的重力,如果人類長期在火星生活,低重力會給人類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火星離太陽較遠,其大氣層所接收的太陽能量大約只有地球的一半,並且沒有濃厚的大氣層和磁場阻擋太陽輻射。火星上的磁場極小,所以火星抵抗太陽風的能力不足。太陽風含有強輻射,這對電子設備及人體健康是一大考驗。火星的軌道離心率比地球大,氣溫、季節及太陽輻射的變化幅度較大。
  • 火星與地球那麼像,未來地球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火星?很有可能
    根據「好奇號」的調查,發現遠古火星是個溼潤環境,科學家認為這些證據可指向太陽系生命的起源,2013年「好奇號」還找到了火星上存在古湖泊的證據,湖裡的水可能是可以飲用的淡水,這也為火星古老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 地球有磁場大護盾,能在幾萬公裡外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的破壞
    以我們太陽係為例,太陽是太陽系的一顆巨大的恆星,所有的星球都要圍著它轉,太陽內部強大的核聚變時不時向外釋放能量的時候,太陽表面就會發生耀斑,這種耀斑爆發的同時,會從太陽內部吹出大量的太陽風,太陽風屬於恆星風,太陽風是帶電的氫離子,它以每秒350到1000公裡的速度 向太陽系四散,這種速度是地球上最快風的10000倍以上。
  • NASA 最新研究:火星大氣層的流失可能肇因於強烈的太陽風
    逐漸消失的大氣在火星最初期的日子中,它可能曾經是一個可居住的星球,而不是現今乾燥且荒涼的世界。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數十億年來,火星的大氣層逐漸往太空中中散去。過去試著解釋火星是如何逐漸失去其大部分的大氣層的研究都將主要原因指向火星表面巨大的塵暴。然而,最新的研究認為,火星微弱的磁層(magnetosphere)及以每小時100 萬英裡(約每小時160 萬公裡)的速度向外吹的太陽風(solar wind)之間的磁互動才是將火星的大氣層趕走的原因。
  • NASA揭火星氣候變化之謎:太陽風剝離火星大氣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科學家在記者會上公布火星氣候變化的最新發現,身後大屏幕顯示太陽風暴颳走火星大氣層物質的想像圖。而早期的火星比現在要炎熱和溼潤得多。自從於2014年9月進入火星軌道後,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探測器就試圖查明為何會產生如此劇烈的氣候變化。如今,NASA的科學家們根據「MAVEN」傳回的數據得出初步結論認為,是太陽風剝離了火星的大氣,使這顆星球變得荒涼乾燥,將原本炎熱和覆蓋流動水的火星表面徹底改變。
  • 火星上的水和大氣是如何消失的?
    關於火星表面水的消失過程,科學界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火星表面的水以沉積巖的形式存在於火星地表以下;另一種觀點認為,由於缺少全球性偶極磁場的保護,強烈的太陽風和輻射逐漸剝奪了火星的大氣,水經過蒸發和電離變成帶電粒子,沿著火星磁力線逃逸出火星大氣。
  • 同樣沒有磁場,為什麼火星大氣被吹跑了,金星大氣卻比地球還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這可能很多朋友在科普行星磁場時各位朋友碰到的最大難題,因為同樣在沒有磁場(極微誘發磁場)的條件下,火星只有一個大氣壓只有地球大氣壓1%的二氧化碳大氣層,而金星卻有一個大氣壓是地球92倍、二氧化碳含量超過96%的超級大氣層,這如何解釋?下面來探討一下這個有趣的話題。